摘要: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健康事业是关乎民族地区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发展成效现状、问题及成因,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现阶段,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事业在发展过程中已然取得了基础设施得到改善、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和信息化稳步推进的现有成效,但依然存在着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公共卫生体系薄弱,以及医疗卫生人才相对匮乏的现实问题。进一步分析发现,其成因在于经济发展水平制约、地理环境制约、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制约以及文化观念差异制约。对此,需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培育专门化医疗人才队伍和强化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意识教育。
Abstract:The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 ethnic region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related to the well-being of the people and social stability in these areas.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current status, problems, and caus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 ethnic area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 ethnic areas and improving the health level of the people in ethnic areas. At present, the medical and health care industry in ethnic areas has achieved existing results in improving infrastructure, continuously improving service systems, and steadily advancing informatization.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practical problems such as relatively insufficient medical and health resources, poor accessibility of medical services, weak public health systems, and a relative shortage of medical and health talents. Further analysis reveals that its causes are constrained by the level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mechanisms for talent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as well as cultural differences. In this regard, it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medical and health infrastructure in ethnic areas, accelerate the cultivation of specialized medical talent teams, and enhance education on medical and health awareness in ethnic areas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
1. 引言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一个民族也不能少。”[1]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民族地区的医疗卫生事业是关乎民族地区人民福祉和社会稳定的重要方面。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状况,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努力实现共同富裕的今天,深入了解民族地区医疗卫生的现状、问题及成因,对于推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提高民族地区人民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2.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现有成效
民生福祉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面,是发展的根本目的[2]。总的来说,医疗卫生资源逐步增加,医疗服务体系初步形成,公共卫生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2.1. 基础设施得到改善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3]。具体而言,首先,基础设施逐步改善,政府加大了对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的投入,新建和改扩建了一批医院、卫生院和卫生室,医疗用房条件有所提升。目前,全国少数民族医院共300所、实有床位33,460张,2017年门诊人次1167.5万、出院人次74.3万,分别比2012年增长44.2%、123.6%以及80.8%、120.5%[4]。
2.2. 服务体系不断健全
现阶段,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健全,初步形成了包括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基层医疗服务站点的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同时,医疗设备有所增加,一些常见的检查和治疗设备逐步配备,如X光机、超声仪等,提高了诊断和治疗的能力。另外,人才队伍建设有一定进展,通过定向培养、人才引进等方式,增加了部分医护人员数量,但整体仍显不足。与此同时,公共卫生服务能力提升,在免疫规划、妇幼保健、传染病防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一些地区的重大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其中,中医药服务得到重视,部分民族地区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开展了中医诊疗服务和民族医药的传承与发展。
2.3. 信息化稳步推行
现阶段,一些地区逐步推进医疗信息化,实现了电子病历、远程医疗等初步应用,改善了医疗服务的可及性。从全国乃至世界卫生信息化建设经验来看,卫生信息化建设大致可分为从无到有、快速发展、全面提升3个阶段[5]。国家正大力推行中国式现代化的大背景下,民族地区的信息化医疗卫生水平在“十三五”规划期间取得了较大进展,网络基建水平得到大幅度跃升。
3.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现实问题
3.1. 医疗卫生资源相对不足
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的医疗机构数量较少、规模较小,医疗设备相对陈旧且更新缓慢,医护人员数量不足且专业水平有待提高。并且医疗资源不均衡,优质医疗资源集中在少数中心城市或地区,广大偏远乡村地区医疗资源匮乏,包括先进的医疗设备、高素质的医护人员等。此外,医疗设施相对落后,部分地区医疗设备老化、更新缓慢,一些先进的诊疗设备缺乏,难以满足复杂疾病的诊断和治疗需求。在医疗机构的自主聘用团队中,大部分成员具备高学历和专业才能,但由于没有固定的职位保障,甚至在薪资待遇上与正式编制的员工相同,也难以留住这些人才。这种情况使得整个人才队伍的稳定性受到影响,从而也制约了医院的进一步拓展。许多乡镇卫生院面临着医务人员和床位的短缺问题,尤其是持有执业医师证书的医务人员更为匮乏。有的乡镇卫生院职工不到6人,导致许多医疗人才不到本地工作,如招聘、留存等问题依然普遍。
3.2. 医疗服务可及性较差
一些偏远民族地区交通不便,居民获得医疗服务困难,急救体系不够完善,紧急情况下不能及时得到有效救治。并且,在一些疑难病症、重大疾病的诊治方面能力有限,患者往往需要辗转到外地就医,增加了患者的负担和风险。信息方面,信息共享不充分,远程医疗等先进技术应用不足,影响了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同时由于财务短缺和医院业务收益不高,民族各地的医院远程会诊系统都遭遇了众多难题,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医疗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许多民族地方农村卫生院甚至都没有一个远程会诊系统,这使得各级医院在进行远程诊断和讨论病例时面临很多困境。
3.3. 公共卫生体系薄弱
疾病预防控制、卫生监督等方面存在不足,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有待提高。并且医疗经费投入不足,导致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受限,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缺乏足够的资金支持。同时,民族医药的传承、创新和推广面临诸多困难,其独特优势未能充分发挥。还有是居民健康意识淡薄,部分民族地区居民对疾病预防、健康生活方式等认识不足,影响疾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在医疗卫生社会保障方面,每个地方的待遇和标准因地而异。民族地区大部分位于偏僻的山区,所以这些地区的卫生服务设施不健全,设备老化,而卫生工作者的技术水平又得不到提升,专门科室人员稀缺。这导致了管理混乱、人才混乱、医疗使用水平不高等问题,进一步影响了民族地区医疗服务和整体卫生发展的水平。
3.4. 医疗卫生人才相对匮乏
吸引和留住人才困难,导致人才短缺现象较为严重,影响了医疗卫生服务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高学历、高职称的医疗人才匮乏,人才引进困难且流失严重。基层医疗机构尤其缺乏全科医生、专科医生等专业人才。在少数民族区域,村医资源十分有限,某些村卫生室甚至面临缺少基本医疗服务的局面,进而导致上级行政单位的医师难以找到合适的继任者,阻断了民族区域医疗人才的补充与上升。同时,大部分的村医都没有受到聘用,在法律上处于不利地位,他们的诊疗费标准也相对较低,这与政府各级制定的文件标准有明显的差异,而且,这些村医要么没有养老保险,要么是自己亲自完成缴费。村里的医生整体面临的困境比较不利,其卫生室需要独立完成财务核算,并自行负责盈亏,因此在民族卫生事业发展中的风险较大,而其利益获取及社会保障方面存在不足。
4.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问题成因分析
4.1. 经济发展水平制约
民族地区经济相对落后,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这意味着地方财政收入有限,能用于医疗卫生领域的资金就比较少,难以满足基础设施建设、设备购置、人才培养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限制了医疗卫生事业的全面发展。同时经济水平的制约导致民族地区的社会风气得不到及时提升。优良的家庭文化和氛围对于病人的康复进程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在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流动显得异常缓慢,所以民族地区大多数是一个熟人社会。随着传统乡村文化的固化,大量农民热衷于与邻居分享他们的日常家庭琐事。这样的做法无疑给因健康问题而面临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心理负担,进而加剧了他们的自卑感。同时由于地方行政能力不足,存在某些社会救助政策对需要救助的家庭或其隐私状况过度宣传,这给那些已处于敏感状态的救助家庭带来了不适体验。许多民族地方患者身患多种疾病,他们往往因为身体的缺陷承受着巨大的精神负担。他们不只是渴望经济支持,更需要情感的鼓励及康复教育等众多特殊的帮扶与援助。
4.2. 地理环境制约
首先,医疗物资的运输和配送面临较大困难,成本高昂且时效性难以保证,一些急需的药品、设备等不能及时送达。其次,医护人员前往这些地区工作也面临诸多不便,增加了人才调配的难度。再者,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民,前往医疗机构就诊需要花费较长时间和较多精力。而且,地理环境还使得建立完善的医疗网络体系面临巨大挑战,一些地区难以实现医疗服务的全面覆盖,使得医疗卫生服务的可及性大打折扣。在少数民族地区,医疗资源明显缺乏且分布不均,而大型城市医院几乎完全覆盖了这些地区的医疗需求。每当村民出现疾病症状时,大家都渴望能收到名医的医疗关心与治疗,这使得大批人纷纷赶来大医院寻求医治。每天赴此接受大医院医疗服务的人数往往大大超出了其日常工作负荷,一些病人甚至需要至少提前两周进行预先安排,这样才有机会挂上专家号。尽管大医院承担了繁重的任务,但是基层的中小规模和社区医院却常常遭到忽视。由于这些初级医疗机构所配备的医疗器材较为过时和医疗技能未满足严格的要求,很多患者选择前往大型医疗设施接受专业化的医疗服务。
4.3. 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制约
在人才培养方面,民族地区的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医学院校数量较少或教育质量有待提升,导致本地培养的医疗卫生专业人才数量有限,且专业素质提升较为缓慢。在人才引进方面,缺乏有吸引力的政策和待遇。与发达地区相比,民族地区在薪酬待遇、工作环境、职业发展空间等方面存在较大差距,难以吸引高素质的医疗人才前来工作。而且,对引进人才的后续保障和支持措施不足。此外,缺乏有效的人才评估和激励机制,不能充分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导致人才流失严重,即使引进了人才也难以长久留住。在鄂西北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其天然条件的落后和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拥有高等教育的医疗人才往往更偏向选择经济繁荣地区继续工作,从而导致从事专业医疗工作的人数比例较低。以十堰的民族地区为例,该地区的医疗专家是相对较少的,“赤脚医生”的情况仍然会见到。尽管这类医务工作者在医学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是他们的专业技术和知识水平仍然显得不够充足。随着国家战略方案的推进,多批次具备相关专门技术能力的医疗工作者被引入到少数地区,对于改进这些地区目前医疗保健服务不足的实际问题,他们有着显著的贡献。得益于国家的强力支持策略,民族地区的医疗团队不仅在员工数量上得到了显著增长,也在整体素质上实现了明显提升。但若从一个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民族地区的医疗工作者在综合能力上与东部经济繁荣地区相比存在着一定的落后,这导致了这些地方难以满足少数民族民众对医疗卫生设备的真实需要。。
4.4. 文化观念差异制约
一些民族地区有着独特而深厚的传统文化和习俗,这在一定程度上会直接影响地区民众的医疗认知。在对疾病和健康的认知上,可能存在与现代医学观念不同的地方,甚至,有些民族的文化中可能对某些医疗检查或治疗方式存在抵触情绪,认为其不符合他们的传统认知和习惯。此外,在一些民族地区,对于疾病的预防观念可能相对薄弱,更注重疾病发生后的治疗,而对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等方面的重视程度不够。这种文化观念上的差异,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医疗卫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据《中国卫生健康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7年在中国少数民族自治区的农村,除了广西,每千人的卫生工作者总数都是相对倒数的。由于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的短缺,公共卫生服务经常出现缺陷点。这种不佳的生活条件和不良的卫生方式进一步增加了传染性和慢性疾病的患病率。在民族地区的农村,居民普遍的文化水平并不高,他们在基础的健康科学知识方面存在不足,同时也缺乏足够的关心和照顾自己的健康状况。在处理常见疾病时,有许多人由于害怕花费金钱而觉得无需治疗。这种“小病背负大病拖病,重病后再送往医院”的思维模式,导致了众多疾病失去了治疗的黄金时机,这甚至会带来病人失去工作能力甚至走向死亡的悲剧。
5. 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发展的优化路径
5.1. 加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从当前我国民族地区的地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于中西部地区,本身经济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加之受到区域地理环境影响,与外界交流相对困难,能够专门化用于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资金十分有限。由此,民族地区所具有的医疗卫生基础设施相对匮乏和落后。对此,需要国家与地方协调联动,推动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
国家层面,需要进一步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提升民族自治机关经济自治权,设立专门帮扶资金,用于支持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同时,持续推进对口帮扶等区域性政策,鼓励东部发达地区积极参与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建设,输送和帮助采买相关设备,组织开展先进医疗设备交流培训会等。
地方层面,民族地区的地方政府要充分发挥自身经济自治权利,定期组织开展实地调研,了解民族医疗卫生发展痛点难点,积极招商引资,筹建更多便民诊所,引进更多先进医疗设施,有效提升地区居民的看病便利性。
5.2. 加快培育专门化医疗人才队伍
人是社会发展中最活跃的因素,人才是有效保障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的关键力量。现阶段,民族地区由于自身发展的滞后性,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活力不足,致使人才出现大量外流。对此,必须借助国家和地方力量,强化人才引进与培育,为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注入活力。人才引进方面,首先要建立医疗人才有序补充机制,建立科学合理、有吸引力的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根据地区医疗卫生发展实际情况,适时加大招聘力度,加快构建逐步优化型医疗人才阶梯。其次,要充分利用好国家倾斜政策,加强与对口帮扶地区的协调联动,建立常态化、长效化人才交流机制。最后,要持续优化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工作环境,做到重学历但不唯学历,破除排资论辈的狭隘陈旧观念,创建良好工作环境。人才培育方面,首先要利用区域交流机制,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定期选派优秀本地医务人员赴对口开展跟岗学习,学习发达地区医院的先进医疗技术和管理经验。其次,要强化人才管理,提高医务人员素质水平。民族地区的医疗单位要结合医疗发展实际,持续优化考评机制,通过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工作成绩、业务水平、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进行全面考核,促使医务人员时刻保持紧迫感,不断增强工作主动性,有力提升基层人才队伍素质和业务技能。再者,要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定期组织单位内民族文化、民族政策等学习,帮助医务人员尽快适应本土风俗,从而在民族团结中不断筑牢医患间良好关系,形成良好互动机制,有效提升医务工作开展水平。最后,要强化上下联动,提高医务人员服务水平。通过实施上下互动式培养,让地区各乡镇卫生院选派优秀医务技术人员到市级医院进修,同时要求市级医务人员按照个人职级完成定额基层服务时长。
5.3. 强化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意识教育
现阶段,阻碍民族医疗卫生事业建设的重要主观因素便是民族地区民众对医疗卫生健康的重视程度不足。由于经济发展落后,导致民族地区民众的受教育程度相对不足,对医疗卫生健康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十分有限,面对新冠肺炎、艾滋病等传染病时往往会不注意防范。对此,必须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医疗卫生健康宣传教育,着力提升民众医疗卫生健康素养。首先,高校作为宣传教育的主阵地,要发挥其关键作用。具体而言,各民族地区高校要积极组织学生以暑期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基层,通过开展“健康科普”、“社区义诊”等形式的实践活动,为社区民众普及相关医疗卫生健康知识。其次,社区和乡镇等基层自治组织作为“最后一公里”,要时刻把人民群众生命健康作为一切工作的首要出发点,积极利用社区宣传栏、广播站、社区学校等已有基础设施和平台,开展全覆盖、广涉猎的健康知识普及,同时,对于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情况要及时筛查,建立人员健康台账,注重防范化解重大卫生健康风险。再者,各级医疗卫生机构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不断深化对复杂医疗卫生知识的大众化、通俗化转化研究,制作相关宣传手册、宣传视频,通过开展实地义诊、社区科普等活动,不断将医疗卫生健康知识送入寻常百姓家,帮助民众持续将医疗卫生健康知识内化于心,直至外化于行。
基金项目
本文系湖北医药学院统战理论与实务研究课题“基层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医药类高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研究”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