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小说《洛丽塔》由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撰写,这部小说是男主人公亨伯特的忏悔录,讲述的是一位中年男子与十几岁少女之间的爱情故事,因为这本书与性与情色有关,一度被定为“禁书”,由于纳博科夫独特的写作风格和出色的叙事技巧,《洛丽塔》被《纽约时报》视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书之一。颇具研究价值,翻译此书的译者层出不穷。直到20世界80年代,《洛丽塔》才逐渐被国内读者所接受。黄建人作为翻译小说《洛丽塔》的第一人,一开始也是遇到了出版问题,直到1989年才成功出版(房宇华,2019)[1]。国内有关黄译本的《洛丽塔》的翻译研究大多是从叙事策略的角度通探讨小说中可靠的和不可靠的叙述者的叙事特点论证其在建构小说的隐含作者过程中所起到的关键作用(汪小玲,2007)[2]。以及从接受美学视角分析其翻译中所应用的一些原则和技巧(郭建飞,2015)[3]。由于所处的时代背景,就要求译者在翻译时要规范语言,符合目标读者的阅读期待,黄译本深受时代环境影响,其中涉及大量翻译伦理相关的内容,本论文通过研究黄建人翻译版的《洛丽塔》分析其中所体现的翻译伦理,为小说《洛丽塔》的翻译研究提供新的翻译见解。
文学翻译有助于了解人类文学发展史,文学翻译为人类精神层面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如今一些经典的文学著作都有很多版本的译本,但是译文的质量却参差不齐,为了改善这种情况翻译学者期望我们在翻译实践中遵循某些翻译伦理。《洛丽塔》作为世界知名的文学作品,自翻译成中文以来截止2023年12月,在知网上有关它的翻译研究期刊不足20篇,而研究黄译本的也是寥寥无几,这表明有必要进一步探索研究《洛丽塔》的翻译。翻译伦理在规范和限制翻译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这是一种描述性、动态和灵活的伦理,其描述性的特征使其能够分析翻译现象,同时通过翻译过程中的描述性方法分析翻译道德时的重点,从而发现译文的合理因素。
本论文试图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分析黄建人译的《洛丽塔》试图分析出译者在翻译时所遵循的翻译伦理、采用的翻译策略,以及遵守的翻译道德。分析出黄的翻译版本所产生的影响。
2. 翻译伦理在小说《洛丽塔》中的体现
翻译伦理学就是关于翻译活动、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批评、翻译教学等等的道德或伦理规范的研究,即从伦理的视角来审视翻译的方方面面(彭萍,2013)[4]。“翻译伦理”需要综合考虑翻译主体的价值取向(杨荣广,2022)[5]。本文将涉及到的三大翻译伦理,即:再现伦理、交际伦理、规范伦理。这些伦理模式是从芬兰学者安德鲁·切斯特曼的五大伦理模式中选用出来(Chesterman, 1997)[6]。下面我们来看看三大模式的具体所指。所谓再现伦理,是指翻译中要再现原语文本作者的意图,不添加、不删减,不改变原文信息。所谓规范伦理,是指译文符合特定历史时期目的语的文化规范,满足译入语读者对特定翻译作品的期待。(周梁勋,耿智2017)[7]。所谓交际伦理,是指作者与读者以译语文本为媒介,实现两者间的跨语言和跨文化的交流与对话(陈晓,2019)[8]。
这三大伦理在小说《洛丽塔》中都有体现,小说中出现很多的同形异意词,在处理这些词的翻译时译者遵循了再现伦理,结合不同的语境对原文进行了恰当的翻译,再现了原文的意图。以及考虑到这部小说所涉及的敏感词汇和译者所处的年代,在翻译一些句子时译者用更被中国大众所接受的表达巧妙地对句子进行了翻译,遵循了译入语的翻译规范。由于中西方文化有较大的差异,原文中有一些源语表达对于我们来说比较的晦涩难懂,译者在翻译时也适当地进行了增译、释译帮标与读者更好的理解,实现了跨文化的交际。
3. 案例分析
在切斯特曼翻译伦理的指导下,本部分将通过案例来分析黄译本中所体现的再现伦理、规范伦理以及交际伦理,试图分析译者想要传达的意图,分析译者在翻译时用到的翻译策略。
3.1. 再现伦理在同形异义上的运用
所谓再现是指再现原语文本的意图,这是中外传统翻译理论所强调的最基本原则。为实现再现原语文本的意图,既忠实、又充分尊重文化他者,作者在翻译文章中的同形异义词时完美再现了文章的内涵。同形异义(homonymy)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形式(包括发音和拼写)相同而意义不同的现象这类词又称为同形异义词(郭钧华,2007)[9]。在翻译过程中,译者必须结合原语语篇的语境才能正确理解其真实涵义,选出最合适的意思并将原语的文化信息准确地再现出来。
例1:原文:... butfatHaze suddenly spoiled everything by turning to me and asking me for a light, and starting a make-believe conversation about a fake book by some popular fraud.
译文:可黑兹太太这个白痴把一切都搅了,她突然转过身向我要火,装做要和我聊聊不知哪个正走运的骗子的一本什么破小说!
此句的语境是亨伯特想制造单独和洛丽塔相处的机会,但是黑兹太太却打扰了他,所以此处的“fat”就有抱怨的意味,坏了他的好事。所以黄译本译成了“白痴”,也反映出在亨伯特心里黑兹太太日常中一直扮演着“绊脚石”,突出亨伯特对她的厌恶。
例2:原文:Lolita,lightof my life, fire of my loins.
译文:洛丽塔,照亮我生命的光,点燃我情欲的火。
此句是小说开篇第一句话,直接描绘洛丽塔在亨伯特心中的形象,突出亨伯特对她的迷恋。黄译本把“light”翻译为动词“照亮”让读者有画面感,以及心灵上的震撼,好奇洛丽塔是怎样的人,引起阅读兴趣,增强了表现力。也传递出原文想表达的美感。
例3:原文:...I saw Lolita’s smile lose all itslightand become a frozen little shadow of itself, and the fruit knife slipped off the table and struck her with its silver handle a freak blow on the ankle which made her gasp,...
译文:这时,洛丽塔的微笑失去了光彩,变为一小块僵化的阴影,水果刀从桌上滑下来,银刀柄一下打在她的脚踝上。
此处的语境是洛丽塔的朋友阿维斯的爸爸来洛丽塔家接走阿维斯,阿维斯抱住爸爸的举动吓到了洛丽塔,她收起了对陌生人灿烂的微笑。在她看来她和亨伯特之间从来不是正常的继父与继女之间的关系,所以这样的场景深深地刺痛了她。黄译本在翻译时把“light”翻译为“光彩”在这样的语境下重现了原文,再现了原文的内涵。
例4:原文:I am even prepared to tell my tormentors that perhaps once or twice I hadcastan appraiser’s cold eye at Charlotte’s coral lips and bronze hair and dangerously low neckline, and had vaguely tried to fit her into a plausible daydream.
例5:译文:况且,也许有过那么一两次,我曾对夏洛特的红唇、青铜色的头发和危险的低领口报以青睐,也许曾试图把她塞进一场可能实现的白日梦。
此句语境是亨伯特在法庭上自述,想表达自己也想尝试和他年龄相仿的人结婚,去过正常人的生活,所以表达他对黑兹夫人是有爱慕之意的,妄图通过这样的说法争取到陪审团的理解,让他们明白自己并不是恋童癖,自己对成熟女性也有过想法。所以黄译本把“cast”翻译为“青睐”的意思凸显出了原文本想要表达的内涵。
例6:原文:A word about Gaston Godin. The main reason why I enjoyed—or at least tolerated with relief—his company was the spell of absolute security that his. ample personcaston my secret.
译文:现在该说说加斯顿·戈丁了。喜欢他,或者至少放心地与他为友,主要原因是他的陪伴能给我的秘密遮上保护伞。并非他已知道了我的秘密。
文中同形异义的现象屡见不鲜,作者敏锐的把握了每一个词在不同语境下的意义,做到了同形异义,且译语文本的生成是译者对原语语境的正确理解和对译语语境的激活中进行的。体现了内容上的忠实,再现了原文的内涵。
3.2. 规范伦理
规范伦理要求译文符合目标语读者的期待,也就是说,翻译需要遵守一定的规范,按照读者或客户的期待来行事(chesterman, 1997)[6]。译者必须充分考虑译文读者的文化身份、语言习惯及其所处的社会规范,以采取对应的翻译策略。考虑到译入语的文化接受程度,要采取相应的翻译策略。
1. 增译
例7:原文:But how his heart beat when, among the innocent throng, he espied a demon child, “enfant charmante et fourbe,” dim eyes, bright lips, ten years in jail if you only show her you are looking at her.
译文:可是,当他在一群天真孩子中间发现一个小妖精,一个“迷人狡猾的小东西”时,他的心跳得多么剧烈呀。当心!只要你让她发觉你在注视她,暗淡的目光,鲜艳的嘴唇,就意味着你的十年铁窗生涯。岁月就这样流逝。
原文表达时先是在说小女孩的外表极具吸引力,然后接着出现“ten years in jail”,如果对原文直译下来,读者就会摸不着头脑感觉前后不搭,说外表怎么又和监狱放在一起了。黄在译时对原文增译了“当心”这就给人一种转折的感觉,提醒读者这是在表达意淫小姑娘可能会遭受牢狱之灾。让句子的逻辑感更强,遵循翻译规范,让句子更加合理。
例8:原文:Oh Reader! Laugh not, as you imagine me, on the very rack of joy noisily emitting dimes and quarters, and great big silver dollars like some sonorous, jingly and wholly demented machine vomiting riches; ...
译文:奥,读者!请勿见笑,在快乐的折磨之中,权当我是一具声音洪亮、叮当作响、失去了控制的机器,不断往外吐着1角硬币,1角5分硬币,大个儿的1美元银币—真正的摇钱树、聚宝盆!
黄把最后增译为了“摇钱树、聚宝盆”这样的表达更加中式,比起原文的“呕吐财富”让译文更加通俗易懂,可以让读者理解到亨伯特把他自己塑造成“金主”的形象。暗指洛丽塔跟他在一起也是有利可图,把洛丽塔塑造成一个爱追求物质的女孩。为自己开脱罪名。
2. 省译
例9:原文:Another time a red-haired school girl hung over me in the metro, and a revelation of axillary russet I obtained remained in my blood for weeks.
译文:另一次,一个红头发的小丫头生怕摔倒,在地铁里吊在我身上。后来,她的皮肤的颜色似乎在我的血液里停留了好几个星期。
黄在译这句话时,先是增译了“生怕摔倒”,为小女孩“吊在我身上”提供了一个合理的理由,因为原文是亨伯特自述,他希望得到读者的同情,不希望被误会为是一个喜欢意淫小姑娘的变态,所以黄的处理起到了这样的作用,又考虑到译者所处的时代,在上个世纪80、90年代国人们对“腋窝”“腋毛”这种词会比较敏感,所以黄在此处就采用了省译、更被译入语读者所接受。
例10:原文:I might have easily found, among the many crazed beauties that lashed my grim rock,creatures far more fascinating than Valeria.
译文:在这一大堆想动摇我铁石心肠的发了疯的美人儿之间,就会轻而易举地挑一个比瓦莱丽亚更迷人的。
此处是亨伯特贬低靠出卖肉体谋生的女人,原文中用了“creatures”,表示鄙视、看不起是一种蔑称,但黄在译的时候选择了省译,并没有去译出它的意思,也是照顾到译入语读者的阅读感受,翻译出来会展现对女性的不尊重,所以黄遵循了译入语的伦理道德,规范了译文,避免阅读不适感。
3.3. 交际伦理
交际伦理是让目的语读者感受到异国的文化与习俗,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因为译者翻译的不仅是作品本身,也是作品背后的民族文化。译者的职责是要在平等对话的基础上让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杨瑞玲,2008)[10]。
1. 加注
例11:原文:I could safely marry my little Creole for I must confess that depending on the condition of my glands and ganglia, I could switch in the course of the same day from one pole of insanity to the other.
译文:然后万无一失地娶我的小克里奥耳人为妻;因为,老实说,从本人内分泌腺和神经节的状况判断,一天之内就可能从一个神经错乱的极端跳到另一个极端。
亨伯特在回忆让洛丽塔去女校是因为那比较靠近边界,是个隐蔽的地方,可以销声匿迹一段时间等洛丽塔长大结婚生子,可以培养出洛丽塔二世甚至是三世,满足自己的淫欲,黄在翻译“Creole”时采用了直译翻译成了“克里奥尔人”,考虑到大多数目标读者不知道它的含义,所以增加了注释“克里奥耳人,一般指生于拉丁美洲的欧洲人后裔,或美国墨西哥湾各州早期殖民者的后裔,或上述两种与黑人、印第安人生的混血儿。”这一注释可以实现跨文化目标和读者的顺利阅读。
例12:原文:He did not use a fountain pen which fact, as any psychoanalyst will tell you, meant that the patient was a repressed undinist. One mercifully hopes there are water nymphs in the Styx.
译文:他不用自来水笔,这一事实,心理分析学家会告诉你,表明此人是个受压抑的水中女神崇拜者,一个企望冥河中有水中女神的家伙。
这里是亨伯特在分析留下的线索,亨伯特想通过线索找到带走洛丽塔的人是谁,然后经过分析后认为这个人是一个水中女神的崇拜者,黄在译时先把“water nymphs”直译为了水中女神,然后增加了注释“据西方民间传说,水中女神可以通过与人结合而获得灵魂。”让目标与读者了解到水中女神是一个怎样的存在,实现了跨文化的交流,跨越了阅读障碍。
4. 结论
从翻译伦理的角度对黄建人的译文进行分析过后,发现她在处理词的方面上,比较贴近原文想要表达的内涵,真正地实现了原文的再现,而在翻译句子的时候它采用增译或省译的方法尽可能地符合中国文化的规范,更好的被中国读者所接受。在遇到源语表达不清的情况下她也给译文进行了适当的加注,帮助目标读者更好的理解原文的内涵。黄在翻译小说时尽可能地让读者跨越各方面阅读的障碍,还原原文真实的表达,让这本书得以在上个世纪的中国成功出版。让中国读者尽可能地接触到不同类型的读本,实现中外跨文化的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