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立德树人”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1]。对于“立德”的理解,语文教师在教学与育人的过程中应深思如何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起点。在笔者看来,“立德”教育的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家国情怀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新时代信息的快速更新和生存环境的变化,学生心中的家国观念变得模糊。初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培养家国情怀有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从而有利于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2]。
语文课程既具有工具性又具有人文性,在培养学生家国情怀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语文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元素,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特点,探索多样的教学方法,以调动学生内心丰富的情感。通过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语文教学可以增强凝聚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建立文化自信,培育时代新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基础[1]。本文通过对统编版初中语文下册第二单元中蕴含的家国情怀的研究,探讨了如何在初中语文课程中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同时,本文亦期望为教育领域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提供具体而有效的教学研究与实施参考,助力培养具备高度爱国情怀与社会责任感的未来栋梁之才。
2. 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及其重要性
“家国情怀”表现为对家庭、国家的热爱、关注和奉献,体现着个人对家庭、国家、民族等的高度认同和归属感。钱穆先生曾言“有家而有国”、“化家成国”、“族族相处”、“家国一体”[3],“家国同构”的认知对于安土重迁的中国人来说是一种精神上的立身之本。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奋斗、共同繁荣发展”[4],在国民上下一心的前提下“修身治国平天下”便是每一个中国人最高的人生价值追求。张福俭说:“家国情怀是一种对家和国的热爱,是一种忧国忧民的责任感,它已经潜移默化为知识分子的精神支柱”[5]。因此,无论处在哪一个时代,每一个中国对家和国都有着一份最纯粹的热爱以及一份强烈的责任感,家国情怀成为了一种不竭的精神力量,这种根植于中国人心中的情感给予每一个中国人以源源不断的精神动力。
古往今来无数的文人墨客落笔挥就一篇篇情真意切且饱含着家国情怀的作品,在初中语文教材里我们都可以找到这些文质兼美的佳作。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带领学生深入理解这些富含家国情怀的作品,能够唤醒学生对家国的热爱之情。杨清虎提到家国情怀的实现路径包括个人修身、重视亲情、心怀天下[6],在语文教学中家国情怀培养目标的情感起点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入手,使得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由内到外心生爱国爱家的情愫,自觉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逐步形成对家国的正确认识,建立正确的三观,从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育人的任务。
3. 统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中家国情怀的实践思考
3.1. 单元教学目标关于家国情怀素养的具体定位
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家国情怀”,所选的作品有颂诗《黄河颂》、回忆性记叙散文《老山界》、通讯录《谁是最可爱的人》、抒情散文《土地的誓言》和南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五篇课文虽文体与时代都不同,但是这些课文通过对祖国的歌颂、长征和抗美援朝真实历史事件的回忆与记录以及巾帼女英雄的塑造,都表达了对祖国和家乡的热爱以及强烈的保家卫国、不畏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传递了家国情怀的情感和价值观,展现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在引导学生体悟文章家国情怀的过程中,编者巧妙融入了语文核心素养的培养目标,即掌握课文独特的抒情手法与学会批注技巧,旨在通过细品文本中的精美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入领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爱家情怀与责任担当。本单元作为七年级下册语文教材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家国情怀”主题不仅是对前一单元“伟人风采”的延伸与深化,同时也为后续“小人物身上的闪光点”单元铺设了情感与思想的桥梁,体现了教材编排的连贯性与逻辑性,强调了家国情怀这一朴素情感在伟人壮举与凡人善行中的共通性,正如单元导语所言:“家国情怀是人类共有的情感纽带”[7]。但因本单元所选作品的时代与学生生活的时代有一定距离,为了调动学生情绪,牵引出学生心底最对家国热爱之情,在充分的知人论世的前提下,教师需要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才能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文本,体会到文中蕴含的家国情怀,只有这样以此为基点才能树立学生正确的三观和完成“立德树人”的教学任务。
3.2. 单篇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养具体分析及实践
3.2.1. 《黄河颂》的家国情怀素养分析及实践
《黄河颂》作为一部蕴含深厚家国情怀的爱国现代诗歌,其分析与实践聚焦于通过颂扬黄河的壮丽景象,映射中华民族的历史悠久、坚韧不拔与自强不息之精神,深刻传达了对国家与民族的深情厚谊及忠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深入体悟诗人对黄河的热烈颂扬,旨在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与民族自豪感,进而强化其民族认同与文化自信。黄河在此不仅是自然景象的描绘,更是民族精神与意志的象征,激励学生面对挑战时展现出坚韧与奉献,为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为实现这一目标,教学策略依据单元目标,结合《黄河颂》的文学特性、历史背景及情感内核,综合运用了多元化教学方法:
1) 朗读教学法:采用齐读、示范读、合作诵读等形式,强化学生对诗歌激昂韵律与节奏的感知,直观体验黄河奔腾不息、势不可挡的壮丽气势。
2) 多媒体辅助教学:借助《黄河大合唱》等影音资料,营造历史情境,使学生穿越时空,感受中华民族在危难之际的团结抗争与爱国情怀,深刻理解保家卫国的历史意义。
3) 文本细读法:深入分析诗歌中的黄河形象、修辞技巧及情感表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黄河作为民族精神载体的深刻内涵,增强对中华民族伟大精神的认知与共鸣。
4) 实地考察法:鼓励将学习延伸至课外,通过参观黄河相关历史文化遗址或博物馆,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直观体验黄河文化的博大精深,加深对家国情怀的感性理解。
3.2.2. 《老山界》的家国情怀素养分析及实践
《老山界》是一篇纪实性散文,回顾了中国红军在长征期间翻越艰难险阻“第一座难越之山”的历程。此文教学旨在使学生深刻领悟红军战士的坚韧不拔、乐观向上及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此精神作为个人精神支柱,激励学生勇于面对挑战,为国家与民族的发展贡献力量。同时,红军作为革命先烈的典范,其英勇事迹与革命意志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引导学生以此为榜样,勤勉学习,继承并弘扬这一宝贵精神遗产。基于单元教学目标及文本的独特性,教学策略融合多媒体教学法、文本细读法与社会实践法:
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资料直观展现红军翻越老山界的艰辛历程,增强学生对历史情境的感知,激发其爱国情感与对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共鸣。
2) 文本细读法:聚焦于文中“之”字形火把汇成星光的经典描写,通过关键词解析、景物描写品味及想象力拓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红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坚定信念与革命意志。
3) 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红军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如访问长征纪念馆、开展长征精神宣传服务等,以亲身体验深化对红军英勇事迹与精神内涵的认识,进而促进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3.2.3. 《谁是最可爱的人》的家国情怀素养分析及实践
《谁是最可爱的人》以真实生动的笔触选取了三个典型事例,即松骨峰战斗、火中救孩子、防空洞谈话,写实地报道了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的英雄事迹,表现了志愿军战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强烈的国际主义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赞美了志愿军伟大的“保家卫国,抗美援朝”精神。通过学习这篇通讯录,告诉我们志愿军战士是最可爱的人,学生可以了解到真实而残酷的战争的历史,从而激起对志愿军战士的敬佩之情,和自觉继承与发扬志愿军的伟大爱国精神,并且铭记历史,珍惜和感激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1) 多媒体教学法:利用视频资料直观展现志愿军抗美援朝的英勇场景,加深学生对志愿军舍生忘死、捍卫国家尊严与和平的爱国行为的理解与共鸣。
2) 情景模拟法:选取文中“防空洞谈话”等场景,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志愿军战士在极端环境下的艰苦生活与坚定信念,以此体验并感悟其崇高的献身精神与强烈的爱国情感。
3) 社会实践法:组织学生探访志愿军老兵或参观相关历史纪念馆,通过直接接触历史见证者与实物资料,深化对那段历史的认识,激发内心深处的爱国情怀,促进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反思与内化。
3.2.4. 《土地的誓言》的家国情怀素养分析及实践
《土地的誓言》是一篇抒发“九一八”事变后东北流亡青年深切思乡之情的抒情散文,作者以深情而沉重的笔触,描绘了对肥沃黑土地的炽热爱恋,及对家园沦丧的悲愤与不甘。文本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不仅展现了作者对故土的深切眷恋,更激发了学生内心的家国情怀,促使他们树立责任意识,勇于担当社会责任。在单元教学目标的引领下,针对本文的教学实践,采用了多元化教学策略:
1) 多媒体教学法:借助“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影像与图片资料,构建历史情境,使学生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的情感波动,加深对作者悲愤思乡情绪的理解。
2) 朗诵法:鉴于文本语言的抒情特质,通过反复朗诵,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字里行间流露出的对国土沦丧的深切痛惜与对国家未来的坚定信念,从而增强文本情感的感染力。
3) 拓展阅读法: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关于“九一八”事变的文献资料,旨在拓宽其历史视野,深化对历史事件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国家意识与社会责任感,激发其关心国事、勇于担当的精神。
3.2.5. 《木兰诗》的家国情怀素养分析及实践
《木兰诗》作为一首脍炙人口的魏晋南北朝民歌,成功塑造了花木兰这一集英勇与柔情于一身的巾帼英雄形象。诗中,花木兰以非凡的勇气和爱国情怀,突破性别界限,代父从军,展现了超越世俗的英勇与担当。同时,其日常生活细节的描绘又赋予了角色浓厚的生活气息与人性光辉,拉近了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这一形象不仅彰显了孝顺、勤劳、勇敢、忠义的美德,更激发了学生对家国情怀的深刻共鸣,促使其成为尊老爱幼、热爱祖国的典范。基于单元教学目标,结合《木兰诗》的时代语境、语言风格及情感内核,教学实践中采用了朗读法、角色扮演法及赏析法等多种教学策略。
1) 朗读法:通过范读与自读结合,引导学生领略民歌的质朴韵味与明快节奏,进而体会花木兰积极向上、勇敢乐观的性格特征及其对国家与家庭的责任感。
2) 角色扮演法:通过情境再现,使学生化身诗中人物,亲身体验木兰从军、备战、征战及归家的全过程,既加深了文本理解,又锻炼了学生的表达能力与自信心,同时深刻感悟到诗中蕴含的爱国爱家情怀与责任担当精神。
3) 赏析法:重点解读诗歌详写木兰战前的准备和战后赐金放还的两大部分,感受诗歌传达的爱国情怀,领悟家人之间的默默关怀,带领学生体察“家”与“国”之间紧密的联系。
4. 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教学方法总结与反思
本研究聚焦于统编版初中语文下册第二单元,深入剖析该单元所蕴含的“家国情怀”素养之精髓,此系列文本无一不深刻镌刻着爱国主义的高尚情怀、捍卫家国安全的民族大义及勇于担当的社会责任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面对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选择,为有效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感共鸣,宜在奠定坚实历史认知基石之上,灵活运用朗读沉浸、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及社会实践等多元化教学手段,旨在营造活跃而深刻的课堂氛围,促使学生深度沉浸于文本世界,细品作者情感的醇厚与时代的呼唤。“教学之道,贵在得法,亦在变通”,此等方法的运用需紧密贴合文本特质与学生实际学情,力求实效,避免流于表面形式之虞。然而,面对繁重的学业压力,部分教师往往在教育实践中面临“家国情怀”素养培育与学业成就追求的平衡挑战,倾向于后者,此现象亟需语文教育工作者深刻反思“家国情怀”在语文课堂中的核心价值,通过创意迭出的教学策略,激发学生对文本学习的兴趣与热情,使其在领略蕴含深厚家国情怀的篇章时,心灵得以启迪,精神得以升华,进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同时,亦应警惕另一极端倾向,即过度聚焦于文本的家国情怀解读,而忽略其文学艺术的内在价值,导致教学偏向单一的思想灌输,背离了语文教育的综合性与审美性。教师应当从文本出发,从语言出发,将文本的真实和秘妙呈现给学生,让他们认识经典、正面经典、接受经典,在经典的学习中实现精神和思想的真正升华[8]。
家国情怀作为一种最为朴素的情感,从个人到社会、从社会到国家、从国家到天下,是中国人特有的社会价值逻辑[9]。这一情怀,宛如潺潺溪流,穿越历史长河,滋养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精神沃土,成为维系民族文化血脉不可或缺的生命之流。而鉴于“一种语言通常会主宰一个国家的政治和教育领域”的共识[10],语文课程,作为教育体系中的基石,不仅承担着传授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重任,更是培育学生人文素养、塑造价值观与情感态度的关键阵地。本文聚焦于统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的教学实践,旨在探讨在初中语文教育领域内,如何有效促进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具体而言,通过细致挖掘教材文本中蕴含的丰富家国情怀元素,巧妙融合单元导语的引导功能与文本的独特艺术特色,实施情感导向的教学策略;同时,积极引入课堂互动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使其在深度阅读与情感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增进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认同,进而内化为个人的爱国情感与责任担当。展望未来,深化家国情怀素养培养方法的探索与实践,不仅是语文教育发展的内在要求,更是培养新时代下具备高度爱国情操与社会责任感人才的时代使命。因此,我们需持续创新教学思路,优化教学资源配置,强化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为培养更多能够肩负起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