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生中医汉语教材专业词汇复现研究——以《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为例
The Study on Specialized Words Repetition of Chinese Textboo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r Overseas Students—Taking Chinese f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Course as an Example
摘要: “中文+”的理念满足了学习者多元化的需求,而专门用途汉语教材则起到了重要的纽带作用。相对于通用型汉语教材,专门用途汉语教材应该突出其专业性,其中专业词汇部分应给予充分重视。文章通过研究《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中专业词汇的复现情况来考察其词汇编排的科学性,以期为中医汉语类教材编写提供有效参考。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Chinese +” meets the diversified needs of learners, while special-use Chinese textbooks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linking. Compared with universal Chinese textbooks, special-use Chinese textbooks should highlight their professionalism, and the specialized vocabulary part should be paid full attention.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repetition of the specialized vocabulary in Chinese f 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Course to inspect the scientific nature of their vocabulary arrangements, in order to provide an effective reference for the writing of Chinese Textbook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文章引用:邓雨茹. 留学生中医汉语教材专业词汇复现研究——以《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为例[J]. 创新教育研究, 2024, 12(8): 508-512. https://doi.org/10.12677/ces.2024.128568

1. 引言

中医作为一种独特的医学体系,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独特的理论构架吸引了越来越多外国友人的关注和兴趣。Google Trends中的数据显示,自2019年以来,海外各国对中医的兴趣都有所增加,多数国家的公众对针灸最为感兴趣,与此同时,还有俄罗斯、巴西等国的民众开始对中药有所关注[1]。这反映出了外国人对中医的兴趣不仅仅存在于口述交流中,更体现在他们主动获取中医相关知识并体验中医文化的需求上。目前,国内已有多所中医药院校开设留学生中医专业汉语教学,目的是满足日益增长的海外学习者的中医学习需求,同时投身国际化中医热潮,推广中医文化。

2. 生词复现研究现状

复现是指学习内容在学习材料中的不同地方出现,生词复现率则是指生词在学习材料中重复出现的次数。学者们对复现与记忆两者的密切正相关影响均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刘珣(1982)和赵金铭(1998)都在文中提到了复现的重要作用,他们认为我国的对外汉语教材编写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间,而教材中学习内容重现率低就是需要我们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1]-[4]。冯凌宇(2012)认为,如果对外汉语教材要提升质量,就一定会提高学习内容的复现次数,这与其能否进入学习者的长时记忆密切相关[5]。由此可见,加强对教材中生词复现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

复现率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江新(2005)指出可以提高人们对输入频率的认识,因为字词的常用程度、出现次数都能够对学习效果起到积极作用[6]。这是受到了2002年Ellis提出的输入频率理论的启发,他认为语言的加工、理解、输出等都受输入频率的影响,而频率在某些情况下与其他决定语言习得的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强化学习者的记忆[7]。他认为频率在语言习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并就此提出了以频率为中心的二语习得理论。关于生词复现的最佳次数,学界至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为此学者们进行了多种相关的实验研究。

Nagy, Herman & Anderson (1985)通过研究表明,一个词汇至少出现6~7次,学习者才能对其进行有效掌握[8]。Rott (1999)认为,一般来说,词汇复现6次,学习者掌握的最好[9]。上个世纪国外学者便通过实验,证明了高频率复现对学习效果的正向作用,我国学者对此也进行了众多研究。

郝美玲、刘友谊(2007)认为学习者对同一个学习内容接触的次数越多,记忆就越精确。他们也对此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表明,词频达到至少5次以上时,学习者的识别时长更短,记忆更强[10]。洪炜、杨静(2017)通过实验发现,被试者对高复现次数(7次)词汇的学习效果最好[11]。张萍、陈贺文(2019)对270名高中生短语动词的学习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词频复现达到6次被试者的习得效果最佳[3]

综上,通过众多学者对生词复现率的研究可以看出它们的结论存在共通之处,即词汇复现频次越高,学习者的习得效果越好。虽然至今没有最佳复现次数的标准界定,但通过国内外学者的各项实验可以发现,生词复现至少要达到6次及以上次数时,学习效果会更好。因此,本文对该教材专业词汇复现率的考察,也以6次为标准进行参照。

3. 《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专业词汇复现率研究

《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作为“来华留学生专业汉语学习丛书•中医汉语系列”的主干教材,以其浓厚的中医学文化氛围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喜爱。该教材分课时安排教学,单篇课文成课,难易适中。教材附录部分有整理好的词汇表,但未做一般词汇和专业词汇的区分,因此本文以《中医大辞典》为标准筛选出了书中的专业词汇以进行复现情况的统计分析,具体见表1

Table 1. Table of recurrence of professional words in Chines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grated Course

1. 《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专业词汇复现情况表

课次

专业词汇数量

复现数量

高频(6次)词复现数量

平均复现率

高频词复现率

第一课

14

10

8

71%

57%

第二课

17

11

9

65%

53%

第三课

12

9

7

75%

58%

第四课

10

5

2

50%

20%

第五课

11

7

5

64%

45%

第六课

6

2

0

33%

0

第七课

8

5

1

62%

13%

第八课

9

3

3

33%

33%

第九课

7

4

0

57%

0

第十课

5

1

1

20%

20%

第十一课

9

5

2

56%

22%

第十二课

10

6

4

60%

40%

第十三课

4

1

1

25%

25%

第十四课

5

3

0

60%

0

第十五课

16

11

9

69%

56%

第十六课

9

6

3

67%

33%

第十七课

9

2

2

22%

22%

第十八课

7

5

2

71%

29%

第十九课

12

8

5

67%

42%

第二十课

7

2

1

29%

14%

第二十一课

4

2

2

50%

50%

第二十二课

3

1

1

33%

33%

第二十三课

9

5

2

56%

22%

第二十四课

11

4

2

36%

18%

第二十五课

7

3

0

43%

0

第二十六课

4

2

2

50%

50%

第二十七课

13

7

3

54%

23%

第二十八课

11

8

3

72%

27%

第二十九课

7

3

1

43%

14%

第三十课

9

2

1

22%

11%

总计

265

143

82

51%

28%

根据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中有265个专业词汇,平均每课有5个复现专业词,平均复现率为51%。所以从总体上来看,《中医汉语综合教程》的专业词汇平均复现率还是比较高的,这有助于学生记忆。但具体到每个课时,就会发现复现词汇的数量并不均衡,例如前两课和第十五课的专业词汇数量均在10个以上,平均复现率也在60%以上,这个比率相当可观,但第十三课、第二十二课的复现词汇数量还不足5个,平均复现率也只有20%左右,课与课之间的专业词汇数量和复现词汇数量呈现出了较大差距。

由于各课专业词汇量分布不均,其复现的数量和频率也会受到影响。前三课的高频词复现率均在50%以上,但还有四个课时没有出现高频复现词汇,且高频复现词的整体数量较少,这样的词汇分布状况很难保证学习者的有效习得。因此,在保证复现率达到良好记忆标准的同时,也应注意每课的专业词汇均衡分布,从而使得整本教材的专业词汇复现更加均衡,学生的记忆时长更持久。中医学习本身难度较高,其部分专业词汇还带有古汉语的特点,这对于留学生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4. 关于教材的编排及教学建议

4.1. 关于《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专业词汇编排的建议

在对《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专业词汇复现情况进行初步研究的基础上,笔者发现了教材编排中的许多可取之处,但在专业词汇复现方面仍存在一些值得改进的地方,主要有以下两点:

1) 注重专业词汇编排的可习得性。中医汉语教材的专业性体现在中医术语方面,留学生对专业术语的有效掌握能够为日后的课程学习打下良好基础。《中医汉语综合教程》多用于中医药院校对中医专业留学生大一阶段的教学,因此,学生对该教材词汇的掌握程度会直接影响后续的深入学习。通过前文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材前半部分的专业词汇量较多,尤其是前三课词汇量最高,但生词不能仅集中在前几课,后续的课时中也要均衡涉及。留学生刚开始进入中医专业的学习,专业知识的掌握还很欠缺,如果生词集中在前几个课时则不利于学习者记忆。所以该教材的专业词汇编排应注意每课时生词量的均衡性,生词最佳编排数量应是从前往后逐课增多,以确保学生循序渐进地习得。

2) 提高复现高频词占比。国内外学者通过实验均得出一个共通结论:高频率复现的学习内容有利于学习者有效掌握。中医专业词汇因其本身晦涩难懂的特点更应在教材中得到充分复现,以加强学习者的记忆。根据统计数据得出,该教材高频复现专业词汇数量仅占总专业词汇数量的31%,占比较少,这也侧面说明了学习者对教材专业词汇的整体掌握度不高。因此,教材编写者要注重增加高频复现专业词汇的数量,帮助学生及时复习巩固,有效掌握基础专业知识。

4.2. 关于《中医汉语综合教程》的教学建议

通过分析《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中专业词汇的复现情况,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教与学的调整,以保证习得的有效性,主要分为以下两个方面:

1) 对于教师来说,应该首先提高自身的语言敏感性,对教材中的专业词汇内容,在教学前先有一个初步的把控,筛选出需要学生重点掌握的词汇,针对性地进行重点教学并引起学生重视。其次,教师还应有加强重点内容复现的意识,有针对性地根据各课专业词汇学习量的差异进行复现内容的调整,例如第六课、第九课中没有高频复现词汇出现,教师就可以在教学时有意识地对前文中的重点中医词汇进行复现,弥补教材编写中的不足,合理安排每一课的学习内容。同时也可以通过日常交流、课后练习等方式多渠道增加中医词汇的输入频率,及时巩固学生记忆,充分发挥教师的教学指挥棒作用。

2) 在国际中文教育中,教学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的需求与意愿是教学参考的重要标准之一。中医专业的留学生自然对中医专业知识的掌握具有现实需求,因此学习者对专业词汇的有效掌握是十分重要的。在学习过程中,学习者不仅要在课堂中认真掌握中医词汇,同时也要根据教师布置的课后练习与拓展,对已经学习过的词汇进行巩固。在中医词汇学习量少的课时,例如第十课、第十三课、第二十二课,有意识地对重点中医词汇进行复习,缩短专业知识识别时长。

5. 结语

本文对《中医汉语综合教程》专业词汇复现情况进行了统计,并分析了教材中的词汇编排情况。总体来看,教材中专业词汇的复现率较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从教材编排方面来看,该教材中每个课时的专业词汇量分布不均,甚至某些课时之间的词汇量存在较大差距,由此导致词汇复现率也呈现出分布不均的情况,应调整每个课时的生词数量,进而平衡各课之间的专业词汇复现率。从教学方面来看,个别课时中较低的词汇数量及复现率会对学习者的专业知识掌握造成一定影响,需要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与内容,以填补学习内容。从中医专业学习的角度看,每课之间专业词汇的分布差异,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教材中各版块学习内容之间的配合度。

总之,中医汉语类教材在进行专业词汇编排时,一定要考虑到其专业难度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提高复现率,形成不断滚动式的记忆曲线,让学习者能够对专业知识进行有效掌握。我们需要充分认识到复现对记忆的重要影响,有意识地让学习者通过各种方式充分接触复现的专业词汇,提高习得效率。

参考文献

[1] 邵景院. 基于风险感知理论与Google Trends数据评估新冠疫情以来海外公众对中医药的兴趣变化[C]//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2021中国新闻史学会健康传播专业委员会年会暨第四届“医疗、人文与媒介: 健康中国与健康传播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21: 18.
[2] 刘珣, 邓恩明, 刘社会. 试谈基础汉语教科书的编写原则[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2(4): 64-75.
[3] 张萍, 陈贺文. 输入频次与输入间隔对英语短语动词习得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9, 42(2): 1-9+158.
[4] 赵金铭. 论对外汉语教材评估[J].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98(3): 4-19.
[5] 冯凌宇. 复现教学在国际汉语词汇教学中的意义[J]. 民族教育研究, 2012, 23(5): 59-62.
[6] 江新. 词的复现率和字的复现率对非汉字圈学生双字词学习的影响[J]. 世界汉语教学, 2005(4): 31-38.
[7] Ellis, C.N. (2002) Frequency Effects in Language Process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4, 143-188.
https://doi.org/10.1017/S0272263102002140
[8] Nagy, W.E., Herman, P.A. and Anderson, R.C. (1985) Learning Words from Context. 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 20, 233-253.
https://doi.org/10.2307/747758
[9] Rott, S. (1999) The Effect of Exposure Frequency on Intermediate Language Learners’ Incidental Vocabulary Acquisition and Retention through Reading. Stud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 21, 589-619.
https://doi.org/10.1017/S0272263199004039
[10] 郝美玲, 刘友谊. 留学生教材汉字复现率的实验研究[J]. 语言文字应用, 2007(2): 126-133.
[11] 洪炜, 杨静. 复现率对汉语二语者多维词汇知识学习的影响[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2017, 40(6): 27-35.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