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哈尔滨烟区为例
Construction and Practice of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System for Tobacco Green Control—Taking Harbin Tobacco Area as an Example
摘要:随着社会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视,传统依赖化学农药的烟草病虫害防治方法已难以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求。烟草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本文旨在探讨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的构建及其在实践中的应用,通过整合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及减量化精准用药等多种技术手段,实现烟草病虫害的有效防控,同时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保护生态环境,提升烟草品质与经济效益。
Abstract:With the society’s emphasis on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 traditional tobacco pest control method relying on chemical pesticide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needs of moder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Tobacco green control technology has emerged. This paper aims to explore the construction of a comprehensive technology system for tobacco green control and its application in practice. By integrating agricultural control, ecological regulation, biological control, physical and chemical control, and precise drug use, we can achieve effective control of tobacco pests and diseases, reduce the use of chemical pesticides, protect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improve tobacco quality and economic benefits.
文章引用:李莹, 景琦, 金丹丹. 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的构建与实践研究——以哈尔滨烟区为例[J]. 世界生态学, 2024, 13(3): 451-455. https://doi.org/10.12677/ije.2024.133057

1. 引言

在全球化进程加速与环境保护意识日益增强的今天,农业生产模式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烟草作为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其产量与质量直接关系到烟农的经济收入及消费者的健康权益。然而,长期以来,烟草病虫害防治高度依赖于化学农药的使用,这种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有效控制病虫害,但长期来看却带来了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如环境污染、生态平衡破坏、病虫害抗药性增强以及烟叶农残超标等,严重制约了烟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面对这一挑战,烟草绿色防控技术应运而生,通过综合运用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以及减量化精准用药等多种环境友好型措施,构建起一套科学、高效、可持续的病虫害防控体系。烟草绿色防控技术,不仅是应对当前病虫害防控挑战、保障烟叶质量和生态安全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农业绿色发展、实现乡村振兴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

2. 烟草绿色防控界定

烟草绿色防控[1]是指从农田生态系统整体出发,以农业防治为基础,结合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减量化精准用药等环境友好型措施,有效控制烟草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确保烟叶生产安全、烟叶质量安全和烟区生态环境安全。

3. 烟草绿色防控技术手段

()农业防治手段

农业防治[2]是通过选用具备天然抗病虫特性的烟草品种,从遗传层面筑起第一道防线。合理轮作与间作套种策略,模拟自然生态系统,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其滋生环境。科学的田间管理则如同精细的园艺艺术,通过深耕、施肥、中耕培土及科学灌溉等措施,培育健壮烟株,提升其内在抵抗力,使病虫害无机可乘。

()生态调控手段

生态调控[3]通过构建生物多样性丰富的生态系统,模拟自然界的平衡法则。种植周边作物与保留自然植被,不仅美化了农田景观,更为天敌昆虫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从而构建起一道生物防控的天然屏障。生态调控策略利用天敌昆虫的自然捕食能力,实现了对烟草害虫的绿色控制,减少了人为干预。

()生物防治手段

生物防治[4]是利用生物农药和植物源农药等天然物质,以菌治虫,以草克虫。微生物农药如绿僵菌、白僵菌等,通过寄生或感染害虫,实现精准打击;而植物源农药则利用植物自身的防御机制,提取有效成分制成农药,对害虫具有强大的驱避和杀灭作用。这些生物制剂不仅环保安全,而且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理化控手段

理化诱控技术手段[5]巧妙地利用了害虫的生物学特性,如趋光性、趋化性等,通过设置诱虫灯、性诱剂等物理装置,诱使害虫“自投罗网”。不仅如此,应用昆虫信息素如性引诱剂、聚集素等,干扰害虫的正常行为,如交配和聚集,从而有效降低害虫的种群密度。理化诱控技术手段以其高效、环保的特点,成为绿色防控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减量化精准用药手段

减量化精准用药摒弃了传统农业中“大水漫灌”式的农药使用方式,转而采用基于病虫测报结果和防治指标的精准施药策略。通过科学合理地安排用药时间、剂量和方式,减少用药次数和用药量,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的使用,实现了对病虫害的有效控制和对环境的最低影响。减量化精准用药技术手段既提高了防治效果,又保障了烟叶的食用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健康。

4. 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的构建

()技术集成

技术集成是构建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的核心。这一过程并非简单地将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和减量化精准用药等技术手段进行堆砌,而是基于对这些技术深刻理解的基础上,进行科学合理的组合与优化。通过技术集成,各种手段之间能够相互补充、协同增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实现对烟草病虫害的全方位、立体式防控。

()技术流程设计

技术流程设计是确保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有效实施的关键。一个完整的技术流程应包括前期准备、实施阶段、监测与调整以及总结与评估四个环节。

① 前期准备:在这一阶段,需要充分了解当地烟草病虫害的发生规律和特点,选择适宜的烟草品种,并进行田间环境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综合防控方案,明确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时间和方法。

② 实施阶段:按照防控方案,分阶段实施各项技术措施。例如,在烟草移栽前进行深耕晒垡和土壤消毒,减少土壤中的病虫源;在烟草生长期间,根据病虫测报结果及时采取生物防治、理化诱控等措施;在病虫害高发期,科学合理地使用农药进行防控。

③ 监测与调整:在防控措施实施过程中,需要定期对田间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监测,并根据监测结果及时调整防控措施。如果发现某种害虫数量突然增加,可以立即增加天敌昆虫的释放量或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

④ 评估阶段:在每个生长季节结束后,需要对防控效果进行总结评估,分析各项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及存在的问题,为下一年度的防控工作提供参考。通过总结评估,不断优化和完善技术流程,提高防控效果。

()配套服务与支持

配套服务与支持是保障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顺利实施的必要条件。主要体现三个方面:第一,政府和相关部门应加大对烟草绿色防控技术的支持力度,通过设立专项基金、提供税收优惠、加强政策引导等方式,鼓励烟农和企业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如国家烟草专卖局可以设立绿色防控技术推广项目,为烟农提供资金补贴和技术指导。第二,依托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力量,建立烟草绿色防控技术研发和推广体系。通过组建专家团队、开展技术培训、提供技术咨询等方式,为烟农和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技术支持。同时,加强与国际先进技术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和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绿色防控技术。第三,通过宣传绿色发展理念、展示绿色防控技术的实际效果和优势等方式,提高烟农和消费者对绿色防控技术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如可以组织绿色烟叶品鉴会、绿色防控技术现场观摩会等活动,让烟农和消费者亲身体验绿色烟叶的品质和绿色防控技术的魅力。同时,加强与媒体的合作,扩大绿色防控技术的社会影响力。

5. 哈尔滨烟区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的实践分析

()绿色防控,技术筑基

哈尔滨烟区充分利用农业生产技术措施,为烟草绿色防控奠定了坚实基础。通过全程机械化作业,依托区域优势及农机农艺融合,实现了关键环节的机械化操作,优化了植烟土壤环境,有效减少了病虫害残留与杂草,阻断了病害传播途径,营造了绿色生态安全的植烟条件。同时,实施精准测土与平衡施肥策略,结合增施有机肥等生物肥料,不仅激活了土壤微生物活性,减少了病原菌与重金属积累,还平衡了烟株营养,显著提升了其抗逆能力。此外,清洁生产模式的推广,强化了烟田卫生管理,通过精细的田间操作如打掉底脚叶、适时平顶抑芽等措施,确保了烟田的良好通风透光条件,进一步降低了病虫害的发生与传播风险,为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精准防控,绿色宣传

哈尔滨烟区在绿色防控领域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一系列精准化管理与宣传措施,为烟草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具体而言,该区建立了以26个烟站为节点的全区性病虫害预测预报网络,实施网格化管理,确保了对病虫害及中短期天气的精准预测与及时响应。全年共发布病虫害简报8期,通过微信群、QQ群等渠道发出病虫害预警12次,以及异常天气预警18次,这些举措为全区范围内的病虫害防治提供了有力支持。结果显示,野火病(角斑病)、病毒病等主要病虫害的发病率均控制在较低水平,蚜虫、烟青虫等虫害也得到了有效控制,充分证明了预测预报网络的有效性和必要性。在宣传方面,哈尔滨烟区加大了绿色防控理念的推广力度,通过展板、横幅、标语、宣传手册及多媒体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绿色防控的意义、方法及成效。这些宣传活动不仅增强了烟农对绿色防控的认识和重视程度,还激发了他们参与绿色防控的积极性,为构建绿色、生态、安全的植烟环境营造了良好氛围。通过这一系列努力,哈尔滨烟区成功树立了责任烟草的形象,展现了其在推动烟草产业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方面的坚定决心和实际行动。

()综合防控,绿色典范

哈尔滨烟区在确保精准防治主要病虫害方面,展现了其综合技术集成的强大实力。针对蚜虫问题,该区持续推行蚜茧蜂生物防治模式,依托肇州繁育基地,成功繁育并投放了近0.8亿头蚜茧蜂至6万亩烟田及周边作物,有效遏制了蚜虫的危害,并通过网格化管理提升了防控精准度,阻断了病毒病的传播路径。对于烟青虫/斜蚊夜蛾、地老虎等虫害,则创新性地采用食诱剂结合蠋蝽生物防治,显著减少了成虫数量,确保了烟田虫害的低水平发生。

在病毒病防控上,哈尔滨烟区采取了种子消毒、清洁生产及宁南霉素应用的集成策略,从源头到田间全程防控,有效将大田花叶病发病率控制在3%左右,且病情轻微,体现了技术集成的显著成效。针对细菌性病害如野火病/角斑病,该区通过清洁生产、中生菌素与春雷霉素的结合使用,结合科学种植管理与生物菌剂应用,实现了全区覆盖防控,发病率稳定在2%左右的低水平,病情严重程度低。此外,在真菌性病害赤星病(靶斑病)的防治上,哈尔滨烟区充分发挥了抗性品种的优势,结合井冈霉素与中生菌素的预防治疗,全区范围内实现了赤星病与靶斑病的零星发病,展现了从品种选择到药剂防治的全方位、多层次防控体系。这一系列综合技术集成的成功应用,不仅确保了烟草生产的健康稳定,也为推动烟草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树立了典范。

()绿防显成效,引领烟草绿色转型

哈尔滨烟区积极响应《黑龙江省烟草绿色防控重大专项工作方案》,成功构建了1.2万亩的绿色防控综合示范区与3.6万亩的辐射区,通过集成应用清洁生产、测土施肥、病虫害预测预报及理化诱捕器、生物农药等绿色防控技术,实现了显著的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在示范区与辐射区内,农药使用量显著降低,其中示范区较2020年减少了20.74%,辐射区也减少了10.12%,有效减轻了化学农药对环境的压力。同时,病虫害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均维持在8%以下的低水平,且危害程度减轻,预计病虫害损失率低于5%,彰显了绿色防控技术的强大威力与长远价值。这一系列成效不仅验证了绿色防控策略的可行性与高效性,也为推动烟草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树立了典范。

6. 结论与建议

通过构建烟草绿色防控综合技术体系,包括农业防治、生态调控、生物防治、理化诱控及减量化精准用药等多种技术手段的集成应用,能够有效减少烟草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化学农药使用量,保护生态环境,同时提升烟叶品质与经济效益。建议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与技术推广力度,特别是在烟草主产区广泛实施该综合技术体系,加强技术培训和监测评估,以确保绿色防控技术的持续有效应用,推动烟草产业向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 徐永波, 孙高建. 山东潍坊烟草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J]. 特种经济动植物, 2024, 27(3): 103-105.
[2] 张强, 牟晶晶, 魏树伟. 加强农业防治, 减少梨园病虫害[J]. 果农之友, 2022(9): 69-70+77.
[3] 闫雪影, 王慧, 张艳军, 等. 农业生物多样性对农作物害虫生态调控的研究进展[J].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23, 39(3): 710-717.
[4] 潘慧, 龙超安, 钱国良, 等. 猕猴桃采后真菌病害生物防治研究进展[J]. 微生物学杂志, 2024, 44(1): 100-106.
[5] 周国珍, 滕永梅, 谢龙. 蔬菜害虫种类及其理化诱控技术[J]. 湖北植保, 2019(6): 48-51.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