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当今这个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深化与普及,已经无声无息地将我们推向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智能时代。这个时代的到来,不仅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更引发了对于人机交互关系的深刻思考与审视。面对智能时代的伦理挑战,我们必须直面并深入探讨人类的主体性地位与人的发展问题。这不仅是对智能时代所带来的种种挑战的回应,更是寻求人类社会未来可持续性发展的现实道路的重要依据。随着智能技术与日常生活的日益融合,人机关系的问题变得愈发复杂而微妙。在这一背景下,以人的现代化为基础的探析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为我们理解智能时代人机交互关系的共生路径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持,更为我们探索以人的现代化为核心本质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深刻的洞见。通过这一视角,我们可以更加清晰地认识到,在智能时代的浪潮中,如何坚守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及如何构建和谐的人机共生关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无法回避的课题。
2. 人的现代化思想概述
以科技技术为主的智能时代,造成了人机关系的道德困境。基于人的现代化的本质逻辑的讨论,能为构建人机和谐共生关系提供思考路径。据此,在展开对智能时代伦理问题的讨论前,对人的现代化思想的概述显得尤为重要。
2.1. 人的现代化基本内涵
现代化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历史过程,它包含了现代工业社会的基本特征,主要体现在社会结构、经济结构、文化结构和技术进步这几个方面的变化。其中,技术进步中数字化技术的广泛运用是最明显且最为人们所熟知的特点,投射于人们的日常生活就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广泛运用。人的现代化同样也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它是指个体在上述结构的变化下,带来的个体在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等方面与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相适应的转变。因此,现代化一定是包含人这一社会主体的历史进程,脱离了人的现代化就失去了其实践主体和最终目的。人是现代化进程中最活跃、最具创造力的因素,也是现代化成果的最终受益者。
在马克思主义的视域和语境下,人的现代化就是人得到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质即是在人与物、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获得人的自主性与自由。这也就是说,在人与物的关系上,人要摆脱物的支配,从而走向现代化;在人与社会的关系上,人要通过和谐统一的社会普遍交往来实现其现代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要达成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来成为现代化的人[1]。由此看来,智能时代下人机关系问题的探讨最终是要落实到人这一主体上的。
2.2. 人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的要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现代化的最终目标是实现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2]。现代化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以人的现代化为目的的历史跃迁。它关注着每一个人内在潜力的挖掘,追求着每一个人在物质和精神层面上的双重丰富。当我们审视中国这片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土地时,不难发现它正走着一条独特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仅注重经济的快速增长,更强调人的全面发展,这就是我们所称的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既深深植根于社会主义的土壤,又融入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形成了一种独具特色的现代化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突出人的现代化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具有深远的当代价值:其一是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纵深发展上有重要意义,其二是能展现中国式现代化与实际问题之间所涵盖的哲学意蕴。无论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还是人与技术的关系,都在这种模式下得到了深入的探讨和思考。这些哲学层面的探讨,不仅丰富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也为我们在面对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等现实社会问题时,提供了独特的思考角度和解决方案。由此来看,这为构建中国独特的知识体系与实践路径提供了坚实依据,也为思考诸如智能时代人机关系一类的现实社会的具体问题赋予了独特的意义。
3. 智能时代的伦理挑战与人机交互关系探析
从人的现代化思想视域来看,智能时代的伦理困境与人机关系问题都是围绕人本身而延展出来的。因而,对于科技带来的伦理挑战与人机交互关系的探析,都应回到人的发展与解放这一核心要点来讨论。
3.1. 智能时代的伦理挑战与道德困境
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为人类带来了许多便利与广阔的未来图景,对推进人类社会数字化和智能化的普遍性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人工智能技术的广泛运用同时也存在着很多潜在的风险。人类享受着技术发展带来的福祉,更应该重视并思考技术背后的伦理问题。
首先,从社会数字化的层面上来看。智能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运用,拓宽了人类实现生产关系变革的路径。一方面,数字技术推动了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了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的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另一方面,数字化能够更高效地处理社会资源的相关信息,提升了公共服务水平和社会治理能力。换而言之,数字化意味着数据算法的精细化,意味着信息资源的整合化。伴随着智能时代数字化进程发展而来的不仅是积极的影响,还有数字化技术带来的伦理挑战,如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相关问题。数据化的快速发展是以大量的数据为依托的,这其中就包含了个人的数据信息,所以数据化带来的最直接的风险就是个人信息泄露和隐私侵犯。
其次,从社会智能化的层面上来看。智能化技术和产品的大量投用,使得人工智能开始取代一些重复性工作的劳动力,并且对一些技术性、高操作性的工作做发起了冲击。例如,柯洁与AlphaGo的世纪之战就引起了很多人的恐慌,AlphaGo的胜利使人类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本质性突破有了新的更普遍的认识,人工智能在为人类服务的同时,也具有超越人类的危机。此外,ChatGPT的飞速发展和传播是当前人工智能领域的标志性产品之一,无论个体对这一智能化技术持有怎样的态度,都无法否认ChatGPT在算法分析上的强大能力。作为数字化、智能化技术和产品的创造者或使用者来说,人工智能的确对我们的现实生活造成了一定的冲击,AlphaGo和ChatGPT的存在都在诉说着这样一个事实:智能技术并不完全是脱离于人类而存在的依附品,它对文化伦理和个体自我认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人类区别于他物的根本在于思维,这也是人类形成自己文明的依据,历史得以沉淀的根本。而人工智能的算法却胜过了人的思维,这不免会带来关于人与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许多问题。人类与人工智能在未来会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关系?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人类?人工智能目前对人类体力的解放是否会延续到对智力的解放?对于上述问题的讨论,我们首先就要从自然人类文明的常规形态下脱离出来,进入到一种人与人工智能的新系统模式,探究人与机器的交互关系。
3.2. 智能时代人机关系的多维探析
智能时代下科学技术的发展造就了一个挑战与机遇共存的人类社会,如何在伦理困境中找寻到前行方向、如何在科技前沿的引领下把握时代脉搏,成为了人类必须深入探寻和勇敢克服的重大课题。面对这样的境遇,必须认识到人的主体性存在的不可替代的意义,在人机交互关系的探析中确认人的主体地位,确保科技的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的福祉和进步。
第一,基于人的生活世界的视角,在人机的交互过程中,必须坚定地确认人的主体地位,确保科技的发展始终服务于人的福祉和进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人民创造美好生活的需要出发,推动人工智能在人们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深度运用。”[3]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机器如何智能化,人始终是这个世界的主宰者和创造者。
第二,基于人的生产世界的视角,智能时代机器功能的日益精进,使得机器逐渐从人的操纵中脱离出来,机器开始代替人进行生产劳动。这种人机关系的变更在一定程度上为人的解放创造了便利条件,使人可以摆脱低层次的劳动,使个体拥有更多的时间发展个人的兴趣与爱好,不断增强个体的主体意识。这就意味着,人的发展进入到一个人机共存和交互作用的全新时代。以更宏观的维度来看,在中国式现代化视域下,人机交互关系的本质与新时代新质生产力的要求相契合,都是以秉持着人本逻辑为基点的。新质生产力以主导科技创新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而人的发展又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现代化进程中获得了我主体性认知。
第三,基于意识世界的视角,智能时代人类心智技术化的问题值得重视。人工智能的发展实现了对人的体力的解放,这种解放势必是会延续到心智上的。当人类无比依赖机器与智能技术而无法认识到自身,或者说当人的心智转换为智能技术的计算化和算法化时,人工智能的发展就进入到一种对人的思维方式的异化的状况下了。面对人工智能发展中人类心智技术化问题,关键还是要从如何在达成人机关系的平衡和统一这一命题上切入。智能时代的浪潮之下,人类不得不警惕人工智能对人的主体地位的威胁,这种危机的本质还是对于人机关系问题的延续。在未来的发展下,人工智能是否会完全取代人类?人类该如何应对心智的技术化倾向?人类又该如何在这样的情况下实现人的现代化?
人工智能的飞速发展带给人类未来生存的一种危机意识的警惕,这种危机就在于心智的技术化趋势上。人类不会被人工智能所取代必然有其独特之处,比如情感,比如人文关怀。人工智能纵然能像围棋的世纪之战那般用精妙的算法打败人类的思维,但它不可能拥有情感的体验,无法感知棋局上每一步棋子落盘需要做怎样的思维博弈。而为了应对人工智能带来的危机,利用人的特有优势调节好人与人工智能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新思路。倘若忽视对人工智能技术的把控,则不能完全否定人工智能技术在未来对人的特有性质的超越。因此,强调人的主体地位,推进人的发展是需要不断推行与完善的长期征途。
4. 人工智能与人类解放的未来
4.1. 人类实践的价值取向
人工智能在未来的发展方向无疑是以人类为主体的,这一点在新时代的进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随着科技的进步,人机交互的方式也在不断演变,而这种演变始终是以人类的需求和发展为基础的。这一趋势不仅反映了人类实践的价值取向,更预示着未来社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人类的福祉和进步。
从智能手机到自动驾驶汽车,从智能家居到医疗诊断系统,人工智能正在逐步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人类的未来已然和人工智能融合在了一起,人机关系的交互也更加紧密。人作为社会进步的主体动力,作为生产力中虽为活跃的因素,一定是优先置于人机关系中的导向地位的。因此,在现代化进程中,人就成为了其最根本的因素。就人际关系的交往模式来看,人的现代化最为核心的一点在于,要实现人的自主性与独特性,实现人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人的解放。在马克思看来,“任何解放都是使人的世界即各种关系回归于人自身”[4]。也就是说,人的解放就是要把人从某种束缚状态之中解脱出来,从而回归于不被束缚的状态,回归到人本身。基于本文以智能时代人机关系为考察中心的视角,实现人的解放、实现人的现代化即是要从那种被人工智能所束缚、异化的状态中重新复归到人本身。具体来说,人的现代化包含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方面,从人本身出发,人的现代化要实现人的活动和各种能力的发展,要实现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另一方面,从社会关系出发,人的现代化是包含人际交往、人类活动的综合性的发展进程。
4.2. 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
“人的现代化”不仅仅是一个概念,它是每一个个体追求全面发展的内在驱动力,更是中国式现代化这一独特发展模式的核心指向。实现人的现代化,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更是其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中国式现代化强调以人为本,将人的主体性建构置于首位,其整个实践逻辑都紧密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
从根本上来讲,智能时代下的人机关系反映的本质逻辑在于强调人的现代化,而基于中国独特的发展路径和文化传统来看,这一现代化进程符合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展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这一现代化进程不仅注重物质文明的提升,更强调精神文明的建设。在中国式现代化的理念中,人工智能被视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关键力量。通过人工智能的应用,我们可以实现生产效率的大幅提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人工智能也为文化传承和创新提供了新的可能,使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以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光大。因此,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在于通过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双重提升,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在于通过坚持以人为本、人民至上、以人民为中心等发展理念,突出人的主体地位与作用,与人的现代化相观照。同时,它也注重将人的现代化与国家的现代化紧密结合起来,通过实现国家的现代化,为人的现代化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和更加坚实的保障。
5. 结语
智能时代的发展贯穿于人的发展,正确看待与理解人机关系是走出科技伦理困境的关键,而究其本质逻辑而言,这一问题最终还是要落到人本身来展开。因此,在新时代的背景之下,理清人的现代化的核心逻辑对于反思人机关系以及思考在和何种意义上助力机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深刻意义。剖析人的现代化的内涵以及它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下的本质要义对立足实际问题提供了价值导向;探析智能时代人工智能的伦理困境以及人机交互关系是对现实问题的切实深入;阐析人类实践的价值取向以及中国式现代化的内在意蕴是对人工智能未来和人类自由全面解放的可行性思考。在未来的发展中,只有坚持人的主体地位,坚持人的现代化,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为正确认识人机关系创造更多的条件,才能不断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