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前言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素以“礼仪之邦”享誉世界。中国礼仪以传统历史文化为背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已经推演成为一种有特色的中国文化传统内容渗透在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各个方面。现代礼仪广泛地渗透到体育竞技活动的各个领域,形成了独特的体育礼仪文化。特别是在当下,体育竞赛礼仪已经成为当代体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进入新时代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步入一个新的台阶,体育全民化进程的步伐在奥运的推动下进一步加快。而此时此刻,文化差异导致的习惯差异、竞技体育礼仪引进的相对滞后、基本礼仪素养偏低、体育礼仪普及教育的缺失等一系列问题的存在,使得普及体育竞技礼仪知识,增强我国国民竞技体育礼仪素养就更具现实意义。普及体育竞赛礼仪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抓起,使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体育观。丰富他们的体育竞赛礼仪知识,让他们明确地掌握符合社会主义道德要求的礼仪规范,指导他们在实际生活中按照社交礼仪规范来约束自己行为。
2. 体育礼仪与体育竞赛礼仪概述
2.1. 体育礼仪
体育,作为一种人类社会创造的文化形式和社会文化行为,是运动发展的产物[1]。体育不仅仅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它本身也是一个文化系统。通过体育运动反映出社会阶层、民族心理结构、思维方式等。当下,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社会发展,体育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已然成为和谐社会和精神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人类社会为维系社会正常生活而共同遵循的最简单、最起码的道德行为规范,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对社会来讲,礼仪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文化程度、道德风尚的反映。《辞源》对礼仪做了这样的明确概括:“礼仪,行礼之仪式。”可见,“礼仪”的内涵是指典章制度和道德教化。
社会文明促使了体育运动的出现,体育运动的出现也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体育文明最直接的表现即是体育礼仪。体育礼仪是体育文化的集中体现[2],是礼仪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重要的体育文化现象,同时也是现代体育文明以及体育健康发展的重要标志。
2.2. 体育竞赛礼仪
体育竞赛礼仪包括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观众等等在竞技过程中要遵循的道德规范和体育精神,以及和其相关的一系列仪式、礼节等[3]。体育竞赛礼仪属于体育礼仪的一种表现形式,体育竞赛礼仪通俗意义讲是在体育竞赛活动中人们的言行举止应该要遵守的规范。其存在的目的是规范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服务于国家之间的交往需要。体育礼仪与体育竞赛礼仪相互联系又各不相同,体育运动中体育礼仪是外在的形式,体育竞赛礼仪则是涉及到具体项目的本质内容;体育竞赛礼仪不只是举止形态、服饰语言的表现,也不仅是具体运动的规则要求,还是对体育精神内涵、体育道德风气的重视,两者紧密相连。本文探讨的礼仪以校园体育竞赛中的礼仪为主,体育竞赛礼仪的普及有对于校园赛事的平稳推进,同时也有利于校园体育文化的建设。
3. 校园体育礼仪现状研究
教育是体育运动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传播体育知识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学校教育对于体育礼仪文化的传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开设的体育项目技术类的课程居多,而少有体育文化或体育礼仪课程。重技能而轻理论是当下学校体育教学的现状,而将运动理论与运动实践的结合才更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校园体育礼仪对于学校德育工作的开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3.1. 常规体育课堂上的礼仪现状
课堂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基础,体育课堂则是体育教学活动的基础,教师怎么教,学生就会耳濡目染的去学习和思考。据了解,一方面教师对于体育礼仪的重视度不够,而导致学生课堂的“失范”行为(如表1)。体育课堂出现了“失范”行为,教师指正出来后并未对其“失范”行为重视,并未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和普及,体育课堂的“失范”行为时长发生,学生自身也并未重视起来。另一方面与教师自身礼仪素养水平有关,重技能教授轻礼仪文化的灌输是体育教师的“通病”,因此从教师自身提高礼仪素养,十分必要。
Table 1. Statistics of “deviant” behaviors in 2020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classes: September 2020 to June 2022
表1. 2020级初中体育课堂“失范”行为统计表:2020年9月至2022年6月
课前 |
课中 |
课后 |
迟到;未按要求着装;不重视师生问好;交头接耳;无视老师讲话现象: |
不合理使用场地器材;嘲笑同学;学习新动作时故意做出不雅动作;顶撞老师;课堂中出现脏话; |
器材归还不规范;未正式宣布下课个别同学已经回班; |
3.2. 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中的“失范”现象
校园体育竞赛活动是传播体育文化的重要平台,当下在中小学中开展的体育竞赛活动备受学生的喜爱,体育活动中的“礼”有积极的一面,也有不乐观的一面,受物质社会的影响,出现了一些不合乎礼德的现象。校园体育竞赛中的体育“失范”行为主要表现在参与主体上,大致有言语性缺失和行为性缺失两种形式。以龙华区外国语学校教育集团常规体育竞赛活动(田径运动会、篮球联赛)中的“失范”行为研究对象,从运动员、观众(学生、家长、教师)、裁判员的失范案例为依据,反映校园体育竞赛活动中“礼”的缺失(表2)。
Table 2. The phenomenon of “anomance” in the 2020/2021/2022 Autumn Sports Meeting and Spring Festival Campus Basketball League
表2. 2020/2021/2022秋季运动会及春节校园篮球联赛中的“失范”现象
田径运动会 |
校园篮球联赛 |
运动员:跑步比赛抄小路,故意阻碍他们;比赛即将开始找不到场地;起跑时故意推搡其他人导致其他运动员摔跤;比赛中故意踩其他运动员致其受伤;因不满成绩而当场质疑裁判等;观众:为了给自己班加油出现“某某班漏油”、“某某漏油”的口号;随意穿越比赛场地;垃圾随意丢;随意踩踏比赛场地公共设施;不文明用语等; |
运动员:进攻故意撞人;防守时故意拉扯对手衣服;比赛时受伤戴装饰品导致对手受伤;因球权问题互相辱骂;生气了摔球;不懂比赛规则;因输掉比赛后直接离场等;观众:时不时进入正在比赛的场地;不文明加油用语;因不满判罚辱骂裁判;因比赛过于激烈而发出文雅声音和动作;和对方啦啦队起争执等; |
4. 校园体育礼仪教育路径分析
加强体育教师的礼仪修养。体育礼仪所涉及到语言、行为举止、形象等方面的知识,要求体育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以自己的行为规范和文明语言来言传身教,使学生得到滋养和熏陶。此外,要有扎实的专业技能素养,进行技术教学时,穿插运动项目规则以及观赛礼仪教育。在课程练习时,要求学生做到互相尊重、互相谦让、团结协作;在课堂比赛时,要求学生遵守规则、尊重对手和裁判;在观看比赛时,要求学生保持安静、在适当的时候鼓掌。通过这种教育方式使学生树立起一种内心的道德信念和行为修养准则,从而提高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能力,塑造出良好的体育礼仪风范。
加强学生体育礼仪教育。要求社团教练员在平时的训练过程中,不仅专注于竞技技能的培训,而且还要对其进行体育礼仪教育,使运动员不管在比赛中还是训练中都要学会尊重对手;尊重新闻媒体;尊重观众;尊重裁判。竞技体育中“礼”文化的传播从学校做起是关键,应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这一平台的作用。通过体育课堂上小型的体育赛事,培养学生体育礼仪、体育礼节,从学生抓起,养成一种礼仪道德习惯。另外,在学校开展相关的讲座,组织学生参加相关社团,多组织学生观看体育比赛,了解项目规则。针对竞技体育项目的特殊性,系统的和有针对性的介绍项目礼仪和观赛礼仪,减少竞技体育中失礼行为的发生,提高学生遵守项目礼仪和赛场礼仪的能力,达到高度自觉。
4.1. 常规体育课堂礼仪教育
常规体育课堂是学生学习的基础,立足常规课堂,将体育礼仪知识融入到常规体育课堂中,理论联系实践,不断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年级学段教研组为单位,调研本学段或年级的实际情况,探讨适合在本年级、学段开展的体育礼仪教学内容,将其教育内容渗透到课堂中,定期总结反馈,不断反思提炼适合开展的教学内容。
4.2. 体育社团礼仪教育
学校社团老师在日常训练中不仅仅要专注竞技技能的培训,还要对学生进行体育礼仪教育,使运动员不管在比赛中还是训练中都要学会尊重对手;尊重新闻媒体;尊重观众。体育社团是激发学生体育特长,培养学生运动员的场所,对学生的价值观念和体育意识影响深远,礼仪教育对于学生的礼仪意识启蒙至关重要,同时运动项目的专项礼仪教育也能使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该体育项目的文化渊源。
4.3. 专项礼仪案例分享
定期在学校组织开展体育礼仪专项案例讲座交流会,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形象地了解礼仪知识和文化。通过国际上比较有名的体育行为,来分享给学生,让学生通过自身的判断力去辨别礼仪行为。同时,可以通过让学生搜集身边的相关案例来做分享交流,不断深化自身对于体育礼仪行为的认知。不同体育项目竞赛礼仪的文化内涵各有不同,其中的礼仪文化及象征意义最值得探究与反思,学生在挖掘运动项目礼仪背后文化内涵的同时也能明确自身所属的文化标识,提升学生的身份认同与文化认同。
4.4. 媒体体育礼仪教育
利用网络平台找一些有代表性的和体育礼仪相关的视频给学生观看,播放视频的内容可与授课内容相结合,通过生动形象的视频来影响学生的体育礼仪意识。此外,学校的公共场合也可定期选择一些合适的内容,利用新媒体进行播放,不断将礼仪教育渗透到学生的学习环境中,从而达到影响学生,创造良好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利用网络媒体的另一优势就是可以快速的让学生看到感受到与自身文化差异较大的体育竞赛礼仪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体育技能的学习提升。
4.5. 校园体育竞赛活动礼仪教育
中小学都会有组织各种运动会,运动会的举行正是宣传体育礼仪文化的重要场所。可充分利用田径运动会的开幕式入场来传达各个项目的甚至不同国家的体育礼仪文化;也可通过运动会中的广播表扬某班某同学的礼貌行为,以及竞赛中同学们的良好体育行为,传达给在场的同学们体育礼仪知识。利用好在体育竞赛活动中的契机,给学生进行体育礼仪教育更容易被学生所接受。在校园体育竞赛中会有许多专项的体育类竞赛,如“某某杯篮球赛”“某某学校足球赛”“某某届毽球赛”等;专项体育类竞赛更是开展专项体育礼仪教育的优质平台,受众更加能够接受并更有意愿去学习和了解。
4.6. 体育礼仪仪式教育
通过特定的体育礼仪仪式来对学生进行体育礼仪知识的普及教育。不同体育项目都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和项目渊源,而特殊的仪式又特别具有感染性,给学生创造体育仪式场合,让学生置身其中,通过切身的体会去感受仪式行为,学习礼仪文化。如新西兰男子篮球国家队开赛前的“毛利战舞”,特殊的仪式诠释民族文化的同时也通过特殊的舞蹈仪式与观众问好互动,鼓舞士气。如不同足球明星进场前和进球后的庆祝动作各不相同,这无疑成为了一种他们所特有的与观众互动并表示友好的身体符号和文化标识。
5. 结语
在大力提倡精神文明建设和提升全民族文明素质的今天,加强体育礼仪教育有着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因此广大的体育教师以及体育工作者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不仅要把体育礼仪教育提升到素质教育的高度,而且要将体育礼仪教育作为德育的一个重要内容。同时和谐社会的构建离不开礼仪学习,礼仪也是学生走向社会必须的条件,因此针对礼仪教育始终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有“礼仪之邦”的称号,在体育课堂教学中把体育与礼仪有机的结合起来的课堂教学有利于体育行为习惯学习也有助于学生的礼仪意识培养。
基金项目
深圳市龙华区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1年度一般课题研究项目(20210422145203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