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推动实现低碳绿色发展已刻不容缓。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联合国会议上明确了“双碳”目标,我国将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2060年实现“碳中和”[1]。这一目标的提出,不仅是对全球的责任和担当,更是对自身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要求和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包括政府、企业和公众等各方都应该积极行动,共同推动我国的低碳发展。
此外,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对文化建设进行全面部署,为文化产业指明了发展方向、预期目标以及实践路线,明确将文化强国建设纳入2035年远景目标当中[2]。而出版作为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之一,承担着传播真理、传承文明、教育人民、服务社会等重要责任。因此,出版行业加快融合发展、可持续化发展是进一步推动我国向出版强国迈进,助力文化强国建设的必由之路[3]。
由此可见,“双碳”目标和“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都与我国出版行业的ESG有着紧密的关系。实现“双碳”目标需要企业加强环境方面的管理和保护,推动实施“十四五”规划需要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加强公司治理。故分析出版行业的ESG报告现状,能够帮助企业发现自身在环境、社会和治理方面的问题与不足,从而采取有效的措施加以改进,为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的ESG提供借鉴,为实现“双碳”目标和建设出版强国做出贡献。
2. 出版行业ESG报告披露现状
2.1. ESG报告命名情况
截止2022年12月30日,A股出版行业共28家上市公司。在查阅出版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相关报告后发现,大部分报告以“社会责任”命名,少部分企业也有用“可持续发展”命名。通过统计发现华闻集团于2007年发布了第一份社会责任(CSR)报告,是连续发布社会责任报告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2023年4月13日,该公司首次向社会发布了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也是出版行业中第一家从社会责任报告升级为环境、社会及治理(ESG)报告的上市公司。
2.2. ESG报告发布情况
根据各上市公司官网数据统计,2015~2022年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发布的CSR/ESG报告数量呈逐年上升趋势。如图1所示,2015年为6家,2022年则达到了19家,占比约67.9%;连续发布5年及以上的公司共11家,占比约39.3%。总体看来,部分出版企业对ESG的接受程度较高,也逐渐意识到了主动发布ESG报告的重要性,在CSR/ESG相关报告发布方面已经有了丰富的经验,并且有不少企业已着手或计划进行ESG报告的编制和发布。
Figure 1. The release of CSR/ESG reports of listed companies in China’s publishing industry
图1. 我国出版行业上市公司CSR/ESG报告发布情况
2.3. ESG报告披露依据
ESG信息披露越来越受到资本市场的重视,香港联合交易所在这方面的规则起步较早、相对规范,并且随着市场的变化在逐步修订完善[4]。深圳、上海证券交易所关于ESG方面的信息披露要求也逐渐提高,为上市公司实施ESG信息披露提供相关指引,引导我国企业积极披露ESG信息,同时推动了出版行业龙头企业带头披露ESG专项报告。
通过查阅各上市公司发布的报告发现,出版行业CSR/ESG报告编制依据不尽相同,有些企业的报告甚至参考了多个标准,而有些企业并未在报告中说明编制依据。截至目前,出版上市企业所编制的依据大致有以下7个:《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1号——主板上市公司规范运作》《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南第1号——业务办理》《中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编写指南》《可持续发展报告编写指南》《关于国有企业更好履行社会责任的指导意见》港交所发布的《环境、社会及管治报告指引》。
2.4. ESG报告披露内容
通过研究分析家出版上市公司发布的2022年度ESG/CSR报告发现,其发布的报告均没有通过第三方专业审验机构的认证,而且报告篇幅也参差不齐。如表1中所示,报告篇幅较长的是读客文化和华闻传媒;篇幅最短的是凤凰传媒,只有4页。从篇幅上来看,报告的长短在一定程度上能体现出信息披露的完整程度。
从报告的涉及内容来看,关键议题的选取差异不大,大多都是从环境、社会和管治三大维度自上而下构建评价框架,再从中细分不同的议题进行总结形成报告。如表2所示,对于环境方面,多以绿色印刷、节能减排、环保公益活动等形式来体现的;对于社会方面,从产品服务、文化传播、关怀员工等情况进行描述,同时在关键议题上进行了本土化处理,例如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等。
Table 1. Statistics on the length of ESG/CSR reports of 19 listed companies
表1. 19家出版上市公司的ESG/CSR报告篇幅统计
股票名称 |
报告页数 |
股票名称 |
报告页数 |
读客文化 |
49 |
中文传媒 |
10 |
华闻传媒 |
45 |
中原传媒 |
10 |
新华传媒 |
30 |
南方传媒 |
9 |
新华文轩 |
24 |
时代出版 |
9 |
城市传媒 |
23 |
出版传媒 |
9 |
内蒙新华 |
20 |
浙版传媒 |
7 |
新经典 |
19 |
中国出版 |
7 |
山东出版 |
15 |
龙版传媒 |
6 |
皖新传媒 |
14 |
凤凰传媒 |
4 |
中南传媒 |
13 |
- |
- |
Table 2. Publish CSR/ESG reports for more than 5 years in a row, and publish the content involved in listed companies
表2. 19家出版上市公司的ESG/CSR报告篇幅统计
连续发布年数 |
股票名称 |
涉及内容 |
环境 |
社会 |
管治 |
17 |
华闻传媒 |
绿色环保 |
党建引领、产品/服务质量、对外交流合作、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组织结构、三会运作、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保障投资者和客户权益、保障利益相关方权益 |
11 |
中南传媒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产品质量、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全民阅读、文化传播、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信息披露、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 |
10 |
凤凰传媒 |
- |
产品质量、教育教学、全民阅读、文化传播、公益事业、乡村振兴 |
- |
8 |
中文传媒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党建引领、产品质量、融合发展、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三会运作、内部控制管理、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保障利益相关方权益、诚信经营 |
时代出版 |
绿色环保 |
产品质量、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内部控制管理、保障投资者权益、诚信经营 |
出版传媒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产品质量、教育教学、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保障供应商、客户和债权人权益、内部信息管控、 |
7 |
新华文轩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应对气候变化 |
产品质量、融合发展、版权保护、供应链管理、全民阅读、文化传播、教育教学、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消费者隐私、保障员工权益 |
反贪污、ESG管制架构、ESG责任理念、保障利益相关方权益 |
续表
|
城市传媒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党建引领、产品质量、融合发展、文化传播、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信息披露、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 |
6 |
皖新传媒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教育教学、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三会运作、信息披露、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保障利益相关方权益 |
新经典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产品质量、版权保护、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三会运作、内部控制管理、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 |
5 |
南方传媒 |
绿色环保、可持续发展 |
产品质量、教育教学、融合发展、全民阅读、公益事业、乡村振兴、保障员工权益 |
三会运作、内部控制管理、信息披露、回报股东、保障投资者权益、保障供应商和客户权益 |
2.5. ESG信息披露渠道
在ESG信息披露的方式上,各出版企业主要在社会责任报告中对ESG信息进行披露,在年度报告中对其进行补充。ESG/CSR报告为相关投资者和公众了解企业在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和公司治理3个方面的投入和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等方面提供了直接路径[5]。但通过调查发现,在ESG/CSR信息索引方面,华闻传媒在其官网增加了单独的专栏,并汇总了历年发布的ESG/CSR报告,而其他出版企业并未增添相关服务。
3. 出版行业ESG报告披露中存在的不足
3.1. 高层对ESG认识不足,传统经营理念有待改进
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ESG理念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要求企业在追求经济利润的同时也要注重社会责任,进而使企业实现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目前,虽然华闻集团已经认识到了ESG理念的重要性并开始进行ESG实践,但大多数出版企业并未披露ESG报告。这主要是因为高层经营理念未能与时俱进,仍然以财务绩效为主而忽略了对ESG绩效的考察。只有董事会与各管理层加强ESG的重视程度,转变传统管理观念,才能更好地将ESG实践融入企业生产经营活动。
3.2. 缺少行业ESG标准,企业无法对标检查
由于我国尚未发布统一的ESG相关指引,出版行业在ESG实践方面仍处于初步探索阶段,缺少统一的行业ESG评级标准,也就大大增加出版企业在ESG关键议题选择上的难度。通过与全球第一大指数编制公司MSCI以及我国出版行业28家上市公司发布的相关议题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出版企业在议题的修订与完善中做到了与国际接轨,同时也契合了中国经济的实际发展,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本土化ESG议题。但其ESG议题修订仍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一是出版企业在环境治理方面均没有披露产品碳足迹,即衡量产品在其生命周期各阶段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总和;二是在社会治理方面部分企业没有增添党建引领模块;三是出版企业所发布的CSR/ESG报告均没有强调企业的负面行为与风险,形成相应的扣分项。
3.3. ESG报告质量良莠不齐,无法衡量实践成果
出版企业的ESG报告披露整体质量不高,且两极分化严重。第一,出版企业的ESG报告中定量信息披露少,且数据统计口径不一致、缺乏有效验证,数据透明度、可比性、可靠性不足;第二,企业选择性披露,导致信息失衡,披露内容无法全面反映企业的真实情况[6]。此外,从出版行业发布的ESG报告来看,多数制作较为精美,对公司有较多宣传和介绍,以定性分析为主而缺乏有力的数据支撑,也没有对自身ESG信息做出风险评估等问题[4],相关投资者和公众难以凭借文字描述对企业做出客观公正的判断。
3.4. ESG评级制度缺乏统一性,结果失去参考价值
目前,国内主流ESG评级机构有华证、中证、商道融绿、Wind、富时罗素、社会价值投资联盟等[7],但不同机构的ESG评价体系缺乏一致性,存在指标差异、权重差异及范围差异,故评级结果也会有所不同[8],具体如表3所示。对于同一家企业来说,收到来自不同评级机构差异较大的评分,难免令人无所适从,这不仅打击了出版行业建设ESG的积极性,投资者也无法从披露的报告中看到所展现的公司实力。
Table 3. Comparison of the rating systems of mainstream ESG institutions in China
表3. 国内主流ESG机构的评级制度对比
ESG评级机构 |
评级范围 |
指标体系 |
评级结果呈现形式 |
华证 |
全部A股上市公司 |
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14个以及三级指标26个,四级指标超过130个。 |
ESG总分、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三级指标得分均为介于0~100的标准分,给与被评级主体“AAA-C”九档评级。 |
中证 |
全部A股上市公司 |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三个维度,由14个主题、22个单元和100余个指标构成。 |
总分与E/S/G维度分数由高到低分为十档,依次为AAA、AA、A、BBB、BB、B、CCC、CC、C以及D。 |
商道融绿 |
全部A股上市公司,约500家港股上市公司 |
指标体系为三个维度、13项二级分类议题,200项具体指标,来源于1000余个数据点。 |
满分为100分,设置A+、A、A−、B+、B、B−、C+、C、C−、D共10个等级。 |
Wind |
中证800成分股 |
指标体系为三个维度,细分27个议题,下设300多个具体指标。 |
由管理实践得分(总分7分)和争议事件得分(总分3分)组成。 |
社会价值投资联盟 |
沪深300成分股 |
由“筛选子模型”和“评分子模型”两部分构成。“筛选子模型”为负面清单,包含6个方面、17个指标;“评分子模型”包括3个一级指标、9个二级指标、28个三级指标和57个四级指标。 |
分为10个大等级,分别为AAA、AA、A、BBB、BB、B、CCC、CC、C和D。其中AA至B级用“+”和“−”号进行微调。 |
4. 优化建议
4.1. 转变管理思路,提升重视程度
构建企业ESG框架的重要前提是转变企业高层的管理思维。由于ESG在我国起步较晚、实践经验不足,出版行业对ESG的探索也处于起步阶段,存在部分企业认为进行ESG实践是浪费企业资源的行为。实际上,良好的ESG表现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财务绩效[9],出版行业的高层需要深刻理解这一点,转变管理思路,让ESG融入到公司发展的脉络中,使得企业尽快从独立的社会责任报告升级为环境、社会及管治(ESG)报告,加快公司ESG发展的步伐。
4.2. 结合出版行业发展要求,统一ESG标准
ESG理念虽然在全球范围内是一致的,但各国、各行业在实践过程中都不尽相同,所以我们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同时要针对中国市场设置专门的本土化指标体系。由于我国传统出版以纸质为媒介,纸张资源消耗巨大,而且印刷过程中使用的化学原料、成品包装等环节都会造成环境污染[10],因此在环境议题的选择上需要制定符合出版行业可持续发展的ESG标准。此外,出版的本质是传播文化,出版行业需要严格对照社会主义出版强国建设目标,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方方面面,故出版企业必须积极响应国家政策,主动说明公司党建情况。构建符合中国国情的出版行业ESG规范,为出版企业制定可量化、可比较的标准,需要政府与各出版企业共同努力,进而提升我国在全球出版行业ESG领域的发言权。
4.3. 提升ESG报告披露质量,提供更多投资指引
一方面,出版企业在ESG报告中需要多提供能够反映履行情况的量化指标和数据,提高报告的准确度和可比性。这样不仅可以推动企业内部管理提升和改进,也有利于将企业可持续战略贯彻实施于各项工作。另一方面,企业要客观披露负面信息,主动承认自身不足并客观予以披露[11],切不可通过虚假数据来美化企业形象,以此骗取更多投资[12]。不仅如此,各出版企业需要像标杆企业学习,积极借鉴高质量的ESG报告经验,并且提供ESG/CSR信息索引服务,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信息披露质量,将ESG实践活动向其靠近,逐步追赶并达到高水平的信息披露。
4.4. 培育中国本土ESG评级机构,增强结果可解读性
ESG评级存在差异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虽然国际主流的ESG评级考量的议题和指标更为丰富,但这些内容并不都适用于中国企业。因此,我国要尽快培育像华证、中证等本土ESG评级机构,而数据供应商需要公开其数据处理方法,这样有利于提高企业ESG信息披露维度细化和量化的程度,从而降低ESG评级结果的随意性并增强评级结果的可解读性[13] [14]。此外,包括MSCI、标普、FTSE在内的ESG评级机构,都已经建立了企业沟通和申诉机制。面对差异化的ESG评级结果,企业应主动与评级机构进行沟通和信息确认,以确保获得客观的评估,确保评级结果能真实客观地反映各出版企业的真实ESG价值,为出版行业ESG实践持续赋能。
5. 结语
在“双碳”目标和“十四五”规划指导下,我国需要建立一套既与国际接轨,同时又能充分反映我国出版行业特点的ESG评价体系。通过分析各出版企业ESG报告披露现状,指出整个出版行业在ESG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之处,并给出针对性的建议,努力寻求出版行业在经济利益与ESG实践之间的平衡,以此推动出版行业ESG的发展,形成更加积极健康的可持续发展态势。
基金项目
北京市教委科研计划一般项目(项目编号:sm202110015003)。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