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三重意蕴
The Triple Meaning of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German Ideology”
DOI:10.12677/acpp.2024.138279,PDF,HTML,XML,下载: 10浏览: 83
作者:李 根: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 徐州
关键词:分工历史唯物主义哲学批判共产主义Division of LaborHistorical MaterialismPhilosophical CriticismCommunism
摘要:分工范畴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形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正是以分工为线索而展开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德意志意识形态》当中分工具有三重意蕴:第一是分工是贯穿历史唯物主义的线索,分工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线索。第二是旧哲学是分工发展所带来的产物,物质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导致思想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要扬弃旧哲学就要扬弃旧式分工。第三是分工要求实现共产主义,从分工活动对人的束缚中解放出来,从虚假的共同体过渡到自由人的联合体。
Abstract:The category of division of labor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formation of historical materialism. Marx’s discourse on historical materialism in “The German Ideology” is based on the theme of division of labor. The division of labor in “The German Ideology” has three implications: firstly, division of labor is the thread that runs through historical materialism, and it is the thread that connects productive forces and production relations, economic foundation and superstructure. The second is that old philosophy is a product of the development of division of labor, and the opposition between material labor and mental labor has led to the independence of thought. To abandon old philosophy, we must abandon old division of labor. The third is that division of labor requires the realization of communism, freeing people from the constraints of division of labor activities and transitioning from a false community to a union of free individuals.
文章引用:李根.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的三重意蕴[J]. 哲学进展, 2024, 13(8): 1862-1866. https://doi.org/10.12677/acpp.2024.138279

1. 引言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具有三重意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之中对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论述、对于以往哲学的批判与共产主义的研究都是通过分工这一重要范畴贯穿起来的。马克思从“现实的个人”出发探讨了分工的产生,分工贯穿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运动;分工也是旧哲学产生的原因,共产主义要求扬弃旧式分工,重新建立自由人的联合体。

分工这一范畴是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在研究近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所提出的。古典政治经济学家们认为分工起源于人与人之间更好地交换劳动产品。斯密在《国民财富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中之处:“分工原不是人类智慧的结果。它是物物交换和互相交易这种倾向缓慢而逐步的必然结果。”[1]斯密认为分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现象,分工促进了资本的积累与工业的发展。黑格尔看到了分工所带来的问题。在《法哲学原理》中,黑格尔论述了分工所产生的问题。黑格尔认为分工导致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就成为了一种抽象的关系。黑格尔指出:“生产的抽象化使劳动越来越机械化,到了最后人就可以走开,让机器来代替他。”[2]。黑格尔对于分工问题的研究启发了马克思。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看到了分工与异化劳动的密切关系。马克思认为分工是国民经济学家们在私有财产的前提下说明异化劳动的社会性的用语。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与分工的关系:“分工也无非是人的活动作为真正类活动或作为类存在物的人的活动的异化的、外化的设定。”([3], p. 131)分工是异化劳动的外在设定,异化劳动是私有财产前提下分工的现实运动。马克思进一步指出了异化劳动条件下分工的局限性:“分工和交换以私有财产为基础,不外是断言劳动是私有财产的本质。”([3], p. 13)。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马克思将私有财产–异化劳动–分工–交换四者联系起来考察,对于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将分工水平–所有制结构–生产–社会交往等历史唯物主义基本原理的发现做了初步准备。

2. 分工与历史唯物主义

马克思从历史的出发点找到了生产与分工之间的关系,进而以分工为线索发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真正的出发点是现实的个人。现实的人的首要规定是要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并且人在生产自己生活资料同时也在生产着自己的物质生活,个人在生产实践时也在生产自身。真正历史的出发点在于四个事实:首先是为了生活,就必须为了满足生活需要而进行的物质资料的生产,第二个事实是已经满足的需要以及为了满足的需要引起了新的需要。历史上的第三种关系是生命的再生产,首先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是家庭。历史活动表现出来的三个方面还以一种双重关系呈现出来,一方面是自然关系,另外一方面是社会关系。第四个事实就是前三个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社会关系。马克思在这里对于社会关系做了一个定义:“在这里是指需要个人的共同活动,不管这种共同活动是在什么条件下、用什么方式和为了什么目的而进行的。”([4], p. 25)马克思在这里得出了结论:人们之有一种由需要和生产方式所决定的物质上的联系,这样的联系与人自身的历史是密不可分的,历史是这样的联系的不同表现。这种物质上的联系所表现的一个形式就是分工。

马克思在《德意志形式形态》之中第一次将分工水平与所有制联系起来,将分工水平与所有制做历史的纵向的考察。生产的范围不仅仅局限于单个人,生产、分工、交往总是一定的社会形式中进行的。“一个民族的生产力发展水平,最明显地表现于该民族分工的发展程度。”每一个民族的生产、相互关联的民族的生产、同民族内部分工与各民族之间的分工水平是密不可分的。“分工的每一个阶段还决定个人在劳动材料、劳动工具和劳动产品方面的相互关系。”分工的水平制约着所有制的形式。马克思依次考察了三种所有制关系,分别为部落所有制、古典古代的公社所有制和国家所有制、以及封建的所有制。马克思分析了三种不同的所有制,勾画了三种分工与所对应所有制的不同图景。马克思通过将分工与所有制和社会结构的变化联系起来,发现了不同社会结构中三种相互矛盾的因素,即生产力、社会状况与意识之间彼此之间会发生冲突。分工包含着这三种矛盾,这三种矛盾之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生产力与社会状况之间矛盾,意识是根植于生产力与社会状况之上的。不同社会状况之间存在着交往形式之间的联系,新的生产力在前一个时代的交往形式中产生,当旧的交往形式成为新的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新的交往形式就会取代旧的原有的交往形式以适应于新的生产力。这些现实的生产的条件在历史中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的序列,人们在既有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新的生产力在旧有的交往形式中产生,新的交往形式取代了旧有的交往形式来适应于新的生产力。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表现在分工中体现在分工中内在的矛盾与冲突。当新的生产力产生时新的分工也会产生,同时旧有的生产关系下的旧的分工会与新的分工产生冲突。当新的生产关系取代旧有的生产关系时,新的分工也占据了社会分工的主导地位。分工的变化体现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变化。“可以说,分工是马克思继异化之后开辟出的一条通往社会历史的新道路。”[5]

3. 分工与哲学

在《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已经站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对于旧哲学进行批判,马克思对于旧哲学的批判已经不单单是批判旧哲学的部分内容或者某一方面,而且是批判整个的旧哲学以及旧哲学产生的基础。阿尔都塞在《论再生产》中指出:“哲学并不是从来就存在。”[6]也就是说哲学在人类历史上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哲学的产生发展有其自己独有的条件,马克思在考察了历史的四个要素四个方面以后发现人还有意识,而意识也并不是所谓的纯粹的“意识”。“精神”从一开始就很倒霉,受到物质即语言的纠缠,语言又是因现实生产人与人之间交往的需要而产生的,因此意识是社会生产的产物。

分工的发展促进了意识自身的发展。意识一开始只是对外部自然界的认识与对周围个人交往的意识。随着分工的发展所带来的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分工成为了“真正的分工”,意识此时也获得自己的独立性成为了“真正的意识”。由于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的分离,意识可以“摆脱”现实的东西去现实的想象某些东西,意识可以成为与现实相分离的存在。神学、哲学、道德都是这样的意识的典型表现。神学、哲学、道德这样的“独立的意识”会与现实的关系发生矛盾原因在于生产力、社会状况、意识三者彼此之间一定会发生矛盾,因为分工使得精神劳动与物质劳动、享受与劳动、生产和消费之间彼此分离且对立。分工内在蕴含着这些矛盾,并且与分工的后果还有分配。“其实,分工与私有制是相等的表达方式。”由此可见,哲学的产生与私有制和分工有关。

私有制与分工是哲学产生的原因,私有制与分工还规定了哲学的特点。分工的发展不仅导致了精神劳动与社会劳动的分离,而且分工还包含着现实的生产中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自然分工和社会分工并不是《形态》的考察对象,物质劳动和精神劳动的分离才是《形态》语境中分工问题的核心”[7]

分工促使哲学表现出一种形式上的普遍性。分工要求人与人之间交往,但同时现实的生产中由于私有制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利益还存在着冲突,这样的个人利益与所有人相互交往的共同利益之间就会产生冲突。共同利益在这样的条件下采取了与个人利益相分离的普遍性的形式。哲学是这样的普遍利益的理论表现。

分工还使得哲学具有阶级性。“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4], p. 44)物质力量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在精神力量上也占据统治地位。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是占据统治地位的物质力量的精神表现。物质力量上不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在精神力量上也不占据统治地位,而只能受到物质力量上占据统治地位的阶级的支配。这是由于私有制下的分工包含着单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的矛盾,占据生产资料的阶级对于不占据生产资料的阶级具有统治地位,共同利益对于单个人利益来说是一种外在的特殊的共同利益,这样的现实的分工条件下的利益冲突在理论上表现为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也在精神上支配着被统治阶级。“职业划分既是分工的产物,又是分工的外在表现和显性标志。”[8]在统治阶级中也出现了职业的哲学家。

分工使得哲学表现出一种独立性。为了服务于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对立、个人利益与共同利益之间相互冲突的现实需要,统治阶级的思想家将统治阶级的利益说是成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在思想上的表现形式就是将统治阶级这一特殊的共同利益说是成唯一具有普遍性的思想。分工下的个人利益越是特殊,在思想上的表现就越抽象。最终表现为普遍性的思想获得了自身的独立性,统治的阶级与统治的思想相分离,而且占据统治地位的思想之间就具有某种神秘的秩序,为了消除统治地位的思想的神秘性,统治阶级反而成为了统治思想的代表。

现实与思想的颠倒的原因则根源于私有制条件下分工中的利益冲突。现实的生产力与交往形式的矛盾运动是哲学与现实相矛盾的根源,哲学只不过是对现存的社会生产运动中的抽象反映,而并不是真正的知识。马克思认为真正的知识是描述人的实践活动的实证的知识,而且不仅仅是停留在解释世界的层面,真正的知识是根植在现实的实践运动中,并参与到实践运动的矛盾当中去。新的哲学并不仅仅是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分离后的意识形态,而是根植于现实的分工矛盾运动中并要扬弃这种分工所带来的思想与现实的对立状态,从这个角度上来说马克思的新哲学与共产主义是密不可分的。

4. 分工与共产主义

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分工发展的结果。分工的发展促进了普遍交往的形成,世界历史的形成是分工与交往发展的历史。在历史的初期,每个地域的历史都是孤立的重复进行的,“只有当交往成为世界交往并且以大工业为基础的时候,只有当一切民族都卷入竞争斗争的时候,保持已创造出来的生产力才有了保障。”([4], p. 53)。也就是说马克思认为世界历史的特点是建立在大工业基础上的普遍交往。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认为共产主义是在现有条件下消灭现存条件的运动。现有的条件就是大工业建立的世界历史,在这样的前提条件下,人类的大多数成为了没有财产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同时生产力的普遍发展使得民族与民族之间的普遍交往成为现实,每一民族的变革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变革,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范围内才能存在。共产主义就是在普遍分工后所形成的世界范围内的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后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城市与乡村的分离是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最大的一次分工,分工的进一步发展表现为生产与交往的分离。随着分工中交往环节集中在一个群体即商业中,城市与城市之间的交往加强,城市与城市之间也建立了分工。城市之间的分工的结果就是工场手工业的诞生。工场手工业的诞生也导致了所有制关系的改变,在政治上的表现就是国与国关系的竞争,大的资产阶级也随之产生了。随着国与国的竞争,工场手工业与世界市场逐渐集中在英国,旧的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世界市场的需要,对于新的生产力的需求促进的了大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大工业使得世界历史真正成为世界历史,大工业消灭了各民族各地区各国家自然形成的闭关自守的状态,使得每一个国家以及国家中的每一个个人的需要的满足依赖整个世界,同时大工业也将国家及其国家中的每个个人参与到世界范围的分工当中。大工业造就了每个民族之间相似的社会关系,即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资产阶级的利益还具有特殊的民族的形式的时候,无产阶级的利益的特殊的民族性的形式已经被消灭而具有世界性的了。

在自然形成的分工中,单个人的活动对于人来说是异己的力量,普遍联系的共同力量对于单个人来说也是异己的力量。社会分工的固定化与强制化使得人与人之间联合的产物成为异己的、不受控制的力量,这样强制分工的发展到最后的结果就是大工业所建立起来的世界历史与高度的生产力,这样的分工条件下人与人之间的对立发展的到顶峰,无产阶级与作为世界范围的阶级与资产阶级相对立。而共产主义运动就是要消灭这样的对立状态。扬弃资产阶级所建立的虚假的共同体,重新建立真正的共同体。

在共产主义运动中,无产阶级的普遍联合是在自然分工发展到了顶点才产生的,并且无产阶级要把消除无产阶级形成的条件的自发性,使之现存的生存条件重新归于联合的个人。在这样的条件下个人的利益与共同体的利益不再有冲突,共同体不再是虚幻的而是真正的共同体,个人自由在真正的共同体当中实现。分工不再具有强迫性,个人才能够“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序幕,晚饭后从事批判。”

5. 总结

《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分工具有三重意蕴,分工范畴是马克思创建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线索。分工贯穿了马克思所揭示的历史的真正起点,分工与所有制一个是从活动过程另一个是从活动的结果来考察现实的生产过程,马克思通过分工中所蕴涵的生产、社会状况以及意识三者之间的矛盾来揭示了历史发展的规律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马克思在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批判哲学,物质劳动与精神劳动的分离使得分工真正成为分工,哲学也获得了自己的独立性,哲学没有自己独立的历史,意识与现实的矛盾的原因在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在这个意义上将马克思将从现实出发的新的实证科学取代了之前的哲学。分工也是通往共产主义的线索,共产主义作为现实运动以现状为前提并要改造现状。共产主义作为现实运动是在大工业建立下的生产力高度发展与世界历史和普遍交往以及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对立为前提的,共产主义运动要消灭自然分工并使之个人与个人的联合不再具有冲突性,个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在个人与个人的联合中实现的。因此,分工是马克思建立历史唯物主义的重要线索。

参考文献

[1] [英]亚当·斯密. 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上卷) [M]. 郭大力, 王亚男,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4: 12.
[2] [德]黑格尔. 法哲学原理[M]. 范扬, 张企泰, 译.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61: 239.
[3] 中央编译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13+131.
[4] 中央编译局. 德意志意识形态[M]. 北京: 人民出版社, 2018: 25+44.
[5] 王虎学. 马克思分工思想的历史发展轨迹——基于马克思经典文本的考察[J].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2016, 20(3): 52-60.
[6] [法]阿尔都塞. 论再生产[M]. 吴子枫, 译. 西安: 西北大学出版社, 2019: 67.
[7] 张娜. 真正的分工及其与私有制的关系——《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与《德意志意识形态》分工问题的比较分析[J]. 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9, 48(3): 15-22.
[8] 王虎学. “真正的分工”的历史生成及其内在意蕴——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考察[J]. 哲学研究, 2016(11): 26-31.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