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历史和丰厚文化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华民族精神文明的宝贵财富。“江永女书”是流传于湖南省上江圩一带妇女中的一种奇特文字,是迄今为止发现的世界上唯一的女性文字,在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它特殊的传承方式及地域特点是人类历史上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它的出现为研究南方的历史、文化、艺术提供了重要依据,同时对研究人类文字和文明的起源、女性文化和人类的发展历程都具有重要价值[1]。
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女书等非遗文化逐渐面临着现代化冲击、传承困难、与时代脱节等诸多问题。本文将采用文献整理、市场调研等研究方式,通过对江永女书及其文献的分析和阅读整理,阐述女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探寻了其与新时代的契合途径,同时对女书进行了创新发展实践,旨在为今后女书更好适应时代发展提供一定的思路与参考。
2. 女书的发展、现状与传承意义
2.1. 女书的起源
2.1.1. 地理文化背景
女书起源于湖南省江永县,这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有其特定的土壤,与所处的地理环境、生产力发展水平、生活方式、当地民风民俗、妇女社会地位、社会交往方式等均息息相关[2]。江永地区具有复杂的地理、历史、思想文化背景,因其“阻而未塞,险而交通”的特点,经常成为战争的要塞之地[3]。在此地区的民众饱尝战争的痛苦,但同时也与外界进行着频繁地接触交流,所以对生活有着更加细腻的感知。
2.1.2. 社会文化背景
在当时湖南江永地区也吸收了中原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社会以男性为尊,女性地位低下,甚至沦为生育工具,没有话语权,更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女性渴望倾诉,于是独属于女性的文字便应运而生,她们以此来互诉衷肠,表达情感[3]。这也成为女书字体具有娟细秀丽特点的主要原因:女性大多没有使用纸笔的权利,她们只能将布、扇、手帕等作为载体放在腿上,用树枝进行书写,因此写出的字体并不像汉字般方方正正、有棱有角,反而是更加细长平滑。
在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与影响之下,湖南江永逐渐孕育了女书这样独特的文字艺术。
2.2. 女书的发展
2.2.1. 字体形态发展
现存的江永女书有两千多字,常用字有七百左右[4]。最初的女书字形简单,线条流畅,主要用于记录日常生活与情感表达。虽然缺少规范与系统性,但却充满了原始的美感与生动的表现力,同时展现了女性独有的力量。再后来女书逐渐在女性群体中推广开来,字体形态便逐渐趋向统一,展现出了两个显著特点:异形汉字与表音文字。第一类即在汉字形态的基础上进行变换,意义大多也与汉字相同;第二类则是用符号代替同音、近音字,外形虽与汉字类似,但其本质属性与汉字并不相同[3]。
2.2.2. 历史文化功能发展
随着女书体系的不断发展和完善,其历史文化功能也在不断丰富。最初女书的应用与内容大多是在诉苦宣泄,再后来反抗的声音逐渐显现,同时也被广泛用于结交老同、女红、唱歌堂等活动[5]。女性通过女书来结交姊妹、相互宽慰,也会在婚姻与生儿育女中送去关心祝福。由此可见,女书文化已深深融入当地女性的血脉中,成为古代江永女性生活与生命中的精神寄托。
2.3. 女书的现状
2.3.1. 保护
2006年,女书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标志着女书保护工作正式启动。随后,一系列保护措施相继实施,包括设立女书研究机构、开展女书传承人培养、举办女书文化节庆活动等,江永地区也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女书文化保护区”。这些举措有效推动了女书的传承与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关注到这一独特文化现象[6]。
2.3.2. 创新传承
随着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不断加强,一些艺术家与设计师也在不断探寻女书发展的创新之路,他们尝试将女书文字与现代元素相结合,使其更具创意与时尚感。与此同时,科技的不断进步也促使着女书借用数字化的手段进行传播与推广,使其更好契合新时代的发展。
2.3.3. 挑战
由于最后一批自然传承人几乎没有培养接班人,在2004年最后一位自然传承人阳焕宜去世后,“母传女、老传少”的自然传承方式几乎消亡。这也是女书“以人为载体、口传心授”这种特殊传播方式的弊端所在[7]。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年轻一代生活方式的变化,传统的女书使用场景也在不断减少;女书文化逐渐趋于“小众化”,部分江永居民缺乏对于女书价值的认同,认为女书已经失去实用价值,无法带来经济效益[8]。
2.4. 女书的传承意义
女书的传承意义在于其对于女性文化的独特记录和表达,以及对女性社会地位和身份认同的深刻反映。女书不仅是一种文字,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承载了女性的情感、智慧和生活经验,是女性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传承女书,我们不仅能够保护和弘扬这一独特的文化遗产,还能够促进性别平等和文化多样性发展。因此,女书的传承创新不仅对女性文化的保护和发展至关重要,也对于推动社会整体的文化进步和性别平等具有积极的作用。
3. 市场调研分析
笔者收集了来自全国多个地区不同年龄段的193份关于大众对于非遗女书创新传承的市场调研问卷。其具体分析如下。
(a)
(b)
Figure1.(a) Survey on the cognitive condi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 Survey on the way of knowing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图1.(a) 非遗项目了解状况调研;(b) 非遗了解途径调研
如图1(a)所示,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认知主要集中于那些受到国家积极支持和较广泛推广的项目,例如京剧、汉绣等等。相比之下,对于女书这一文化遗产的认知相对有限。进一步解读图1(b)可以得出:近半数受访者是通过快手、抖音短视频、直播等流媒体平台,以及微博、微信等新兴社交媒体渠道来获取非物质文化遗产信息。这一研究凸显了在当前信息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传统的传播媒介如纸质出版物和实体博物馆等在非遗文化宣传方面的影响力正在减弱。因此,有必要探索并采纳更符合新时代受众偏好的创新手段,以此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
(a)
(b)
Figure 2.(a) Survey on the tendency to comprehend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b) Survey on the cause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loss
图2.(a) 非遗了解方式意愿调研;(b) 非遗流失原因调研
根据调查问卷的结果分析,如图2(a)所示,当前社会大众偏好通过短视频、亲身参与体验、购买文化创意产品等方式来增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这一趋势反映了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公众期待传统文化能够更加深入地渗透至日常生活中。进一步审视图2(b)的数据,发现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消逝风险的主要因素包括公众对其保护意识的不足以及传承过程中的实际困难。这些观察结果强调了迫切需要在新时代背景下寻求适宜的传统文化传承策略,旨在通过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教育提升公众的保护意识,并激励更多个体积极参与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与传承工作中来。
综上所述,这一系列调研发现为我们如何有效传承和弘扬女书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了宝贵的启示。具体而言,可以不断探索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元素与日常消费品进行创新融合,以此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转型和普及化。通过此种方式,不仅能增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还能使其在新的时代环境中焕发出新的活力。
(a)
(b)
Figure3.(a) Survey on the willingness to participate in Nüshu activities; (b) Survey on the willingness to purchas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handicrafts
图3.(a) 女书活动参与意愿调研;(b) 非遗工艺品购买意愿调研
经由问卷调查所揭示的数据分析表明,高达百分之九十的受访者表达了参与与女书习俗相关的文化活动的积极意向,体现在图3(a)中。然而,进一步审视图3(b)中的统计数据,会发现公众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艺品的消费倾向相对较低。鉴于这一现象,笔者对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的市场需求意向进行了深入探究,旨在挖掘潜在的消费动机与障碍,以便为未来的市场策略与文化传承提供更为精准的指导与建议。
(a)
(b)
Figure 4.(a) Survey o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and it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ublicity opinions; (b) Survey on interest in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图4. (a)非遗及其文创推送意见调研;(b) 非遗文创兴趣调研
通过对图4(a)与图4(b)的数据进行分析可得:超过百分之七十的受众群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持有显著的正面评价与兴趣。此外,大众在选择工艺类非遗产品时,更加强调其深层次的文化寓意、独特的图案美学设计,以及实用的功能功效。基于这些关键性的市场反馈,笔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的创新传承策略已形成了初步的规划蓝图。我们将尝试开发富含女书文化精髓的创意纹饰元素,并将女书文字的艺术形态巧妙地融入现代服饰设计之中,以此推动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广泛传播与深度融合,从而实现其活态传承与发展。
通过对图3(b)与图4的细致对比分析,笔者发现尽管多数受访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工艺品抱有正面的情感认同,然而实际转化为购买行为的比例却相对较低。这一现象暗示了在该领域内存在着某些阻碍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因素。进一步参照图5的研究结果,笔者得以识别出若干关键问题点,主要包括公众对非遗工艺品的认知度不足、传统技艺的传承面临断层风险,以及市场上部分产品定价超出普通消费者的承受范围等。
Figure5.Survey on the problem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products
图5.非遗文创问题调研
基于上述洞察,笔者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非遗工艺品领域的优化策略。首先,应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流媒体平台作为传播载体,开展多元化、互动性强的宣传推广活动,旨在提升非遗工艺的社会认知度和吸引力,激发公众积极参与到非遗文化传承的行列中来。其次,增强非遗类工艺品的艺术内涵与现代元素,紧跟时代发展步伐。最后,探索建立健全的非遗产业链条,通过规模化生产、优化供应链管理等手段有效控制成本,进而实现产品价格的合理下调,使得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有能力购得心仪的非遗工艺品,从而促进非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和市场普及。
未来,女书文创产品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尤其是国家文化事业的方针精神提出“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实现文化产业繁荣兴盛”,为女书文创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机遇与市场空间。随着人们对女书文化的认知逐渐深入和女性文化自我认同的提高,女书文创产品市场的未来前景将变得更加广阔[9],这同时也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以及一定的工作机会。
4. 女书创新创意发展实践
结合市场调研分析,我们进行了女书创新发展实践,包含创意纹饰、服饰设计以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
4.1. 女书创意纹饰设计
女书整体呈菱形,纤细修长,是一种优美的视觉符号[10]。我们将女书文字进行创意形变,设计为具有相应内涵的纹饰纹样,可以应用于服装、包装、海报等多种场景,美观的同时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女书及其背后蕴含的深层含义。
图6(a)纹饰将女书字体“亭亭玉立”进行重构,整体呈现四方对称的特点,表现女子端庄仪态,而外围较为飘逸的笔划也展现出女书所传达的“不愿被世俗所定义禁锢”的思想。
图6(b)纹饰将女书“花颜月貌”进行创意形变,整体为窗户的形状,也隐含透过窗户来观察女子美丽容貌之意,同时梅花从窗户中伸出更是表现女子不愿被束缚在家庭之中,渴望表达自我的美好愿景。
图6(c)纹饰所表现的是“如花似玉”四字,整体如同展开翅膀的蝴蝶,也如绽放的花朵,其中用女书文字纤细弯曲的线条展现枝条的舒展,表现女子曼妙的身姿与姣好的容貌。
(a) “亭亭玉立”创意纹饰 (b) “花颜月貌”创意纹饰 (c) “如花似玉”创意纹饰
Figure6.Nüshu creative ornamental design
图6.女书创意纹饰设计
4.2. 女书创意服饰设计
笔者通过将女书与日常用品进行创意结合,将其内涵融入生活细节,在点滴中传播女书非遗文化,吸引大众的兴趣,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创新传承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行列中来。
(a) “月中聚雪”创意胸针 (b) “雨晴”创意发簪 (c)“夕照”创意发簪
Figure7.Nüshu creative clothing design
图7.女书创意服饰设计
图7(a)引用叶廷珪《海录碎事·帝王·后妃》中“蜀先生置甘后于白绡帐中,望之如月中白雪”的“月中聚雪”典故,设计为创意胸针用以形容女子又白又美的容貌。
图7(b)引用《竹枝词二首·其一》中“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的典故,寓意着女子在面对不公与困难时乐观向上、永不放弃,时刻怀揣梦想,前途一片光明。
图7(c)引用《蝶恋花·出塞》中“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的典故,象征着女子敏锐、博学多才、活泼聪颖的高贵品质。
4.3. 女书文创产品设计
图8(a)将女书字体“春”“夏”“秋”“冬”进行创意形变并与季节代表花卉结合作为日历装饰,制成日用文创产品,使女书文化融入日常生活中。
图8(b)形变“春和景明”四字,装饰以粉色花朵,整体色彩鲜艳绚丽,展现春光之明媚以及蓬勃的生命力,蕴含积极向上、不屈不挠的女性力量。
图8(c)所表现的是“长安常乐”的女书字体,运用蝴蝶等美好的意向,寄托对于和谐幸福生活的向往。
(a) 女书创意日历 (b) “春和景明”创意书签 (c) “长安常乐”创意书签
Figure8.Nüshu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图8.女书文创产品设计
5. 结语
本文简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女书的发展历程与现状,并阐述了女书在当今时代的重要发展传承意义。通过对女书相关市场的调研探究以及女书背后所蕴含的深层次内涵和女性力量的深入剖析,我们寻找到女书文化与新时代更加契合的传承发扬途径并做出相关实践,包含创新纹饰、服饰以及文化创意产品设计。在未来的研究中,我们也将不断进行突破,寻找大众更愿意接纳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女书背后蕴含的伟大女性力量,增强文化自信。与此同时,女书的创新发扬实例也可供其他非遗文化所参考借鉴,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基金项目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项目编号:cx2409003;项目名称:非遗女书的新时代创新发展研究)。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