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学校效能是在素质教育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出现的一个更全面衡量学校教育活动品质和潜能的概念,它是学校主体实现教育目标的关键,包含行政效能、教学效能、学生效能和家社效能等方面。目前我国中小学在提升学校效能方面面临着诸多困境和挑战,文章通过分析归纳学校效能在提升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从而提出相关的改进和优化路径,主要包括四方面:提升行政效能,加强行政人员的领导能力、构建教师专业能力结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进家校社共育。
Abstract:School effectiveness is a concept that appears after quality education has developed to a certain level. It is a more comprehensive measure of the quality and potential of school education activities. It is the key for schools to achieve their educational goals, including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teaching effectiveness, student effectiveness, and family-society effectiveness. At present,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s are facing many difficulties and challenges in improv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This article analyzes and summarizes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process of improving school effectiveness, and proposes relevant improvement and optimization paths, which mainly include four aspects: improving administrative effectiveness, strengthening the leadership ability of administrative personnel, building a professional ability structure for teachers, stimulating students’ learning motivation, and promoting family-school-society co-education.
1. 引言
20世界中叶以来,世界范围内的教育改革运动正如火如荼开展,教育被认为是国家发展的基石。到了二十一世纪,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更加迅猛,知识经济的发展更是让国家和政府纷纷出台相关政策来培养高素质和创新新人才。学校作为教书育人的地方,对教育和人才的渴求无疑对学校的发展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挑战。根本性的教育革新已成必然趋势,改革旨在构筑更高水准的教育体系,以孕育蓬勃兴盛的教育图景。当下全球教育改革与学校优化的核心议题聚焦于增强教育机构的效能与人才培养的卓越性,力求实现教育事业的全面飞跃。2022年十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上对教育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再次强调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必须要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技自立自强、人才引领驱动,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1]。目前,在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中,学校已慢慢实现从数量增长到追求质量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输送了大量人才。但是在社会大变革的背景下,学校基础教育也面临着管理效率低下、盲目追求分数而忽略素质教育的发展、信息多元冲击和改革成效低下等问题,因此,重视学校效能,以学校效能促学校改革与发展,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和规格,是我国学校必须重视的关键改革路径。
2. 学校效能的发展
学校效能(School effectiveness)是继教育质量和教育效率之后出现的一个更全面地衡量教育活动的品质、水平与潜能的概念。这一概念的提出和确立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教育质量、教育效率、办学效益和教育发展水平的认识对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2]。学校效能最初的研究起源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詹姆斯·科尔曼(Coleman)等人所著的《教育机会均等》(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1966)报告[3]。该报告激发了学术界对相关领域研究的热情,从而使学校效能的研究成为了潮流,并且推动了美国基础教育机会均等的完善。随后,科尔曼在其里程碑式的研究《公立与私立学校》中揭示,私立学校学生之所以能在学术上取得更显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更为严格的学习标准及更为有序的教学环境,这一发现进一步巩固了学校效能对学生学业表现重要影响的理论基础。1983年,美国高质量教育委员会发布了一份题为《国家在危难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的权威报告,再度引发了社会各界对教育体系效率与效能的深切关注。步入21世纪,世界主要先进经济体纷纷致力于实现一个共同愿景:确保每一位儿童都能平等地获得高质量教育的机会。这一时期,改革的焦点转向了改造低效能学校,优先考虑并解决弱势群体在教育资源上的不公平问题,力求在教育的天秤上实现真正的均衡[4]。其后,我国对于学校效能的研究也逐渐重视起来,学者吴劲甫认为校长正向领导和教师的组织公民行为能够促进学校效能的发展[5]。学者吴清山在其著作《学校效能研究》中提出了他对学校高效能的看法,认为学校的高效能主要是指学校的各个方面表现突出,这些方面不仅包括学校管理者的领导、人才培养的成果、教学的方式;而且包括学校教师、学生的发展程度,学校的整体文化氛围,实现自身设定目标的情况。除关注学生发展、实现学校教育目标之外,教师自身的诉求也应当得到满足[6]。学者郑燕祥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为了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提升学校成员实现目标的能力而形成的一种效用,学校组织学习能力、组织变革能力就是重要的衡量指标[7]。孙河川教授认为“追求公平和卓越”是关注学校效能的主要策略,它们可以为改进学校管理、提升教育质量提供科学可信的依据、有效的对策和抓手[8]。孙绵涛教授认为,学校效能是学校合理利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目标,并能不断的满足系统内及其各方面的要求,进而使学校及其成员和社会都得到相应发展的特性和有效作用,包括教学教师效能、学习效能与学生效能、管理效能与管理者效能、情景效能[9]。温恒福与温宏宇提出的教育效能观念,强调这是一种教育实践主体在追求全面且高效达成教育目标的过程中,所展现出的确保教育环境中师生福祉、促进其长远发展的综合力量与能力。其核心内涵在于,教育活动不仅需符合既定目标,还应是一种指向综合效益最大化的、系统化的有效展现[10]。通过对上述学者关于学校效能研究的分析,可以得出学校效能是一个多层次的概念,它包含学校建设的方方面面,指的是一所学校在各方面均取得良好的绩效,包括学校领导的正向指导、学校的风气建设、教师的专业成长和教学技巧与策略、学生的学业成就和家长社区的支持等,当学校在各方面均有良好的绩效,就能达到学校所预定的目标。
3. 提升中小学学校效能所面临的困境和挑战
中小学学校效能的构建包含着学校的方方面面,从大方向来纵观,主要围绕着行政效能(领导)、教学效能(教师)、学生效能(学生)和家社支持(家长、社会)为主轴,四者缺一不可。其中行政效能指的是学校领导的能力和表现,在行政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学校教育中,“教”是非常重要的一环,但是一个学校就是一个组织,如果没有很好的行政管理能力,那学校的管理将会是灾难性的。教学效能指的是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教学表现和教学效果的呈现,它是提高学生效能的关键。而学生效能则是指学生的学习能力,包括学习态度,行为表现和学业成绩等。最后的家社支持则是提升学校效能的外部能力,是家长和社会对学校的认同和肯定,愿意为学校的发展出一份力,协助构建良好的家校社互动关系。但目前我国的在提升学校效能的这四个方面都面临着诸多困境和不足。
3.1. 行政管理效能低下
目前很多学校的管理工作中存在着严重的责任不明确,工作绩效不明了的情况,使得褒扬和批评等奖赏制度没有客观的依据,从而使教职工的本职工作与其内在需要严重脱节,管理效能大大降低[11]。中高层行政管理人员把自己的工作视为一种权力的象征,忽视了行政管理的意义,在工作过程中主观思想和个人意志占主导,在决策时缺乏民主,往往按照校长或其他领导的个人意愿来制定政策制度,领导的意志才是最重要的,制定的政策制度往往忽视教职工和基层行政人员的利益,打压了教职工的积极性。在管理方法上,也缺乏科学管理的意识。教育发展日新月异,部分管理者在面对日益变化的环境时,并没有意识到新环境对学校的行政管理工作已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工作过程中,依然采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多数管理人员会带有“官本位”的管理思想,在管理方法中缺乏民主精神和服务意识,忽略了服务对象的需要,不注重人的发展。也有部分领导者在工作中往往墨守成规,缺乏创新,难以突破自我在工作上取得成就感。这往往会造成学校其他教研人员缺乏工作积极性,产生消极懈怠情绪。
3.2. 教师专业能力不足
教学效能是学校效能提升的重要一部分,它的发展是离不开专业教师的支持和指导的。在我国的中小学教育中,主要以语文数学等学科为主,而学科教师的专业能力是实现学科课程教学的首要保障。在国际上,教师职业的专业化于20世纪初得到普遍关注,到进十年的研究更是达到了高潮。而我国自古以来就有尊师重道的价值观,但教师职业价值,专业意识和社会地位的形成过程缓慢,直到1993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1995年颁布《教师资格条例》才明确对教师的专业性提出了要求[12]。但一直到今天,学界对老师专业发展都没达到共识,目前大多数研究都还是着眼于教师的素质和专业基础知识。而在当今的师范教育上,也出现了师范类专业课程设置与学习内容模糊,使得师范生难以接受到良好的专业训练。如陈向明教授所描述的那样: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学习大都停留在被专家灌输知识或同行低水平交流的状态。虽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支持教师的集中培训和校本研修,但教师的在职学习的效果仍不尽人意[13]。目前大多数教师学习还是传统的“获得模式”,基本由教师或者专家通过课程和书籍将知识灌输,这是可以丰富教师的理论知识,但难以保证实际上的应用。特别是在现今的“互联网+”时代,增进教师的专业能力成为促进学校效能发展的关键。
3.3. 学生学习意愿低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自身的认知结构、学习能力、学习动力等是影响学校效能的内因。我国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为国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成就学生”。一个高效能的学校是指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起了显著的作用而不依赖于学生的文化背景及社区环境的学校,即学校通过其教学实践、管理而增加本校学生的读写能力、学术能力和社会技能[14]。但目前在我国的学校教育中,学生的发展也面临这诸多挑战。特别是学生的学业困难,这对学生来说,是成长过程中很大的挑战,不仅会影响到学生的人际关系,学生的自尊、自信也会受到影响。学习是一门学问,包括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多种变量,任何一种变量都会影响学习的发生。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缺失会对学习成效产生不利影响。那些内在驱动力不足的学生,其学习活动往往源自外界因素,如迎合家长和教师的期望、通过考试的压力或是盲从同伴的行为,这些外在动因虽能暂时触发学习行动,却难以维系长久的学习热情和持续性。对于自律性较差的学生,在面对多学科的学习时,他们的自我反馈与自我监督能力相对较弱,无法根据自身的学习效果及时更换或调整学习内容,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3.4. 家校社观念不一
学校和家庭既是“教育共同体”,又是“学习共同体”。学校教育需要家庭的支持和配合,家庭教育需要学校教育的帮助和指导,而社会教育则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升华。家庭、学校、社会是相互联系和相互推动的。只有家校社共育,才能使孩子的成长之路越来越顺畅[15]。
目前我国家校社在合作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家校社在面对学生教育时会有观念不一,导致三大主体之间的不平衡,三方都没有充分发挥格子应该发挥的教育作用,没有负起应尽的责任,三者之间具有不确定和不稳定的特征。家长作为学生的第一负责人应该全程参与学校的教育,但难免会有一些不履行子女教育责任的家长;而社会机构参与协同育人具有偶然性,特别是现在对社会参与的要求并不高,社会机构几乎是扮演这一种“旁观者”的角色。而学校在这其中如果没有起到良好的沟通和协调作用,就会导致三者之间的分离。目前,尽管国家有出台具体政策要求中小学建立家委会和学校进行家庭教育指导,但由于实施过程中缺乏具体操作和明确的权责规定,很多都只是流于表面形式。而且在育人过程中,家庭、学校、社会缺乏有效的双向沟通,阶段性强,连续性差,各自为战,导致资源浪费、效率低下[16]。
4. 提升学校效能的措施
学校是一个大整体,学校效能的提升涉及到学校内外部的运作。其中有哪一方面运作不良,如行政效率低下、教学效果不佳、学生学业成效不彰等都会影响到学校整体效能。一所有效能的学校,就是在运行的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让学生有一个优质的学习和成长的环境。所以有效能的学校本身会做好各种预防措施,接下来笔者将会根据上述的困境提出相关优化路径。
4.1. 提升行政效能,加强行政人员的领导能力
卓有成效的教育管理不仅需要科学的规划,亦渴求艺术化的实践;它要求我们紧跟时代的节拍,积极汲取国际前沿的教育智慧与教学法则,以科技为翼,赋能教育,提升效率,同时强调在具体情境中灵活应对,巧妙结合多元策略与方法,实现策略与手段的精妙融合与创新[17]。学校作为一个层次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态系统,其核心——中小学校长,扮演着至关重要的领导角色,不仅承载着学术引领的重任,也施展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紧握时代发展的命脉,引领学校进步的方向[18]。而中小学领导的学历和管理经验等因素都是影响行政效能的因素,要提升行政效能,除了要让校长们拥有充足的资源配置能力和课程管理权外,也要拓展校长的人际沟通能力,提升他们的人力资本。在管理类型上,要塑造学习型领导。学校的效能提升和长远发展取决与学校管理人员的人生经验、知识贮备、反思能力和战略布局,而这些能力的培养最终是取决于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学校管理者应该具有终身学习的理念,不拘泥于现有的环境,广泛涉猎其他方面如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的知识,提升自我的谋划和管理能力。校长的学习具有成人学习的共同规律,即具有很强的情景性、实践性、互动性和生成性。一个卓越的校长应立足于教育实践,聚焦真实的教育问题,主动学习、深度反思,勇于否定和超越自我。
4.2. 构建教师专业能力结构
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是教师在经验和自我探索的基础上,融入职业群体,在共同学习中探究教学的能力。要提高学校效能,提升教师的专业发展能力,除了教师自身的追求与学习外,离不开教育行政部门、社会组织机构还有学校领导和师生的共同努力。周广强教授在他的著作《教师专业能力培养与训练》中强调,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在课程内容、结构和管理方面都有了较大的突破和创新。研究表明目前我国教师培养应注重地方政府和学校还有家庭三方的合作、责任共担[19]。因此在培养学生成为正式老师的师范院校,地方政府和学校要重视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如果只依靠书本和课堂上老师传授的专业理论知识就很容易成为纸上谈兵,因此,必须在实际教学中不断锻炼、反思和总结。要在实践中通过体验、反思的方式在多种知识的基础上综合生成。这就需要在具体工作中强调实践性教学,形成完备的实践教学体系,创设良好的实践教学环境。再根据实践中暴露出来的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循序渐进、稳步提高。而在已经成为专业教师的中小学里面,除了组织定期的学习培训,也要和家长联系紧密,共同商讨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在教师的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过程中,要强调目标、课程设置和活动设计的有机融合,并根据对教师专业能力的本质认识从社会建构和个体认识的不同角度来促进教师能力的构建,提升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水平,进而促进学校效能的提升。
4.3. 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育的主体,学校是为了学生而生的。一所学校要提升学校效能,就是要妥善照顾学生,从而使他们能够实现有效的学习。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意愿,从而提升他们的学习效果,是实现有效学习的关键步骤。美国心理学家DECI和RYAN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自我决定理论,是探讨人类自身决定自我成长的动机理论。自我决定理论相信人是积极的有机体,每个人都具有基于自己内在意愿作出积极选择以及应对挑战的倾向[20]。
对于学生来说,内部动机就是指对学习本身产生兴趣而引起的动机,强烈的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而在学校中,教师是辅助学生学习最有效的主体。所以学校一方面可要求教师善用教学方法,这也是前面提到的要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可多运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将传统的灌输式知识传授转变为以问题为导向的学习模式,意味着教师需转换角色成为提问者,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索、分析问题、搜集资料、相互协作与求助等多步骤来解决问题,这一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与好奇心。同时,针对进展较慢的学生,教师应扮演辅助者的角色,辅助他们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路径,鼓励学生依据个人兴趣和学习需求来设定目标、规划学习内容,这样的做法不仅贴近学生的内在诉求,还能显著提升他们的自我效能感知,从而在学习过程中更加自信和主动。
一旦学生有了学习成就感,学校的效能便容易彰显出来。
4.4. 促进家校社共育
尽管家校社在合作中存在种种困难与障碍,但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策略,为三方合作营造一个宽广的空间和良好的文化氛围。首先,家校社三方要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共同制定一个大家都认可的目标,该目标对每个参与者赋予较高的期望,通过对目标的分解再具体化到细节,确保目标的有效实现。建立与维持良好的家校社关系最基本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在校学生的成就动机和学业成绩,家校社三方就可围绕着整个目标共同出力[21]。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家庭作为学生人生的第一个课堂,主要对学生进行生活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健康教育以及安全教育等,为学生营造健康温馨的家庭环境。学校作为系统和专业化的机构,在与家庭和社会的合作中要祈祷粘合剂的作用,促进“家校社”三方的和谐和平衡。而社会作为近些年才引起重视的一方,可以发挥协同性的作用,利用社会共同治理来提升教育效果,社会最有优势的资源就是可以做到多方整合,为学校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可能,同时也促进学生多样化和个性化的发展[22]。合作对于三方来说不只是目标,更重要的是一个三方共同协同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循序渐进,当过程中出现矛盾时,三方要一起协同解决。组织中的个体必须相互合作,不断汲取新知,才能有效达成共同促进学生成长的目标。
5. 结语
学校效能的提升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包含着行政效能、教学效能、学生效能和家长支持四方面。对它的研究可以促进对学校建设深层次的理论思考,有助于教育理论创新,改变教育粗放的方式,提升教育工作的科学化。学校效能理念的确立对提高中小学学校效能和解决教育问题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