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982年,国务院开始建立我国文物保护机制,同时公布全国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名单[1]。2003年,国家主建筑部在原有评选历史文化名城的基础上,评选公布首批国家级历史文化名镇名村,至此历史文化名镇民村开始评选[2][3]。
豆沙关属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素有“滇川门户”、“咽喉巴蜀,锁钥南滇”之称。现在的豆沙关是在2006年地震后重建的,虽然是灾后重建,但也保留了一定的风貌。豆沙关现有5处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省级文物单位有五尺道和石门关,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观音阁。除此以外,豆沙关还流传着许多的传说,如诸葛亮中路大军李恢斩关夺隘入乌蒙。豆沙关是昭通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丰富的历史建筑,历史遗迹,特色的文化和空间格局,能够很好地反应当地的历史风貌和传统格局,因此对于盐津豆沙关的保护至关重要。通过对豆沙关历史文化,历史建筑保护的现状,文化遗产留存的情况的了解,明确保护发展的目标,深挖历史资源,打造特色[4]。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豆沙关历史悠久,在隋朝时期建立,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豆沙关作为昭通市的历史文化名镇,区域面积156平方千米,有山与水环绕。文化遗产有五尺道、僰人悬棺、观音阁等。因为豆沙关古镇处于四川、重庆、云南、贵州四地腹心地带,因此集中了各地的文化,经过不断的融合与发展,最终形成了豆沙关独特的文化。通过深入了解古镇现在的保护规划与开发,能够更加有效地保护古镇的历史文化,传统建筑,山水风貌,结合周边的旅游资源,优化古镇的旅游体系,促进古镇旅游业,让古镇的发展适应现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实现古镇的保护与发展同步进行。
2. 豆沙关古镇的概况
2.1. 地理交通位置
豆沙镇隶属于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地处云南省的东北方向,云南、四川、贵州三省的结合部,位于昭通市的东北方向和盐津县的西南方向。豆沙关东部是盐井镇,西部是大关县的吉利镇,北部是中和镇,南部是柿子镇。豆沙关位于川南滇北交界处,处于四川州四地腹心地带。昭通市和宜宾市是省内和省外其他地方进入盐津的重要节点。昭通市和宜宾市交通比较发达,公路、铁路、航空都预开通并且两地距离盐津只有两个小时左右的车程。在豆沙关,水路、高速路、铁路、国道、五尺道并存给古镇带来了便捷的交通,虽然今天五尺道已经丧失了交通的功能,但其他四道仍在运行中。
2.2. 历史文化遗产
豆沙镇是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悠久、区位条件良好、交通发达。属于盐津县全域旅游发展的引爆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示范区之一。五尺道,南丝绸之路上极具历史知名度、文化底蕴及挖掘潜质的关键部分;而豆沙,扼五尺道咽喉,是通往古南滇的第一险关。
豆沙既是一个商贸往来的经济要隘,流露着茶盐百货、青铜珠宝的运转百态,形成“挑老担”“背生意”等独特的经济运转方式;更是一个具有世界性的文化交融节点。它充满了古意浓情与人文情怀,数过往马蹄、痕迹历历在目;寻昔日歌舞、琴瑟声声在耳。它亦奇趣横生,与域外诸多民族、文化碰撞辉映:舞乐传奇、异域来服;文化交融、朱提博深。它不仅是崖边河岸的险难关口,如居处龙脉之上的僰人需能飞善舞、方能把生死悬棺于青天之外;它亦野味十足,古老部民披荆斩僰、具有原汁原味的部落风情。它是一个具备了古史、奇遇、险要与野味的关隘。
2.3. 文化特色
独特的地理位置,入滇的必经之路,带来了豆沙关的经济贸易;众多的传说,丰富了豆沙关的历史;外来的文化在豆沙关古镇汇集,展现了它对外来文化的包容,使多元文化在这发展,交会。
南丝绸文化。南方丝绸之路泛指历史上不同时期四川、云南、西藏等地区对外连接的通道。豆沙处在东道五尺道的咽喉位置,城门上提刻的仍是古时“石门关”三字,这是通往古南滇的第一关,关内为中原地界,关外则为蛮夷之地。豆沙是南方丝绸之路上重要节点,文化、商贸交融形成的文化形态。
关隘文化。由五尺道、古驿站、石门关形成的关隘文化,一种集自然与人文于一体的边关文化,展现豆沙民居的关隘文化风格,环境自然、豆沙民族生活风俗,展现盐津豆沙南丝路古镇关隘文化、五尺道文化及马帮文化特色形象。
三月半文化。豆沙关临近四川,因此人们的饮食,服饰,腔调,都蕴含着浓浓的“三川半”特征。中原文化、荆楚文化、巴蜀文化、夜郎文化及古滇文化在此汇聚融合,形成独特的三川半文化。
僰人文化。僰人文化内涵丰富,底蕴厚足,涵盖了古代僰人民族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特别是放置在悬崖绝壁上的僰人悬棺,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和观赏价值。在豆沙关古镇的悬崖峭壁上就放置着八具悬棺[5]。
3.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现状与存在问题
3.1.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现状
对古镇内的建筑风貌进行严格的管控,特别是滨江建筑风貌的管控。豆沙“靠山而立,临河而建”,加强对山水环境的保护。豆沙关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至关重要,对历史文化遗产进行积级维护和修缮。
3.1.1. 整体风貌的保护现状
对于古镇内的建筑进行严格的管控,对于不协调的建筑和严重影响风貌的建筑进行拆除。新建和改建的建筑与原建筑保持风貌的统一,并体现地方的特色,延续古镇的历史文脉,控制更新的规模、尺度和高度。对于古镇内的重要地段,重要节点如五尺道加强风貌的管控。
豆沙关古镇靠近关河,严格管控滨江的风貌,对破环滨江风貌的建筑,设施进行整改。
3.1.2. 山水环境的保护现状
豆沙关古镇临河而建,靠山而立,要重视山水环境的保护,特别是南边山地景观,东边的梯田景观和特色的关河。严格控制作为背景和对景的山体上的建设行为,重视对滨水岸线的保护,突出山水城镇的城址环境特征。
重视山体景观的维持与保护,五尺道、豆沙、观音阁等位于镇域山体之中,为历史文化资源提供了良好的自然环境,需进一步加强与完善。同时通过山间五尺道的维护,可以连通多处文物保护单位,进而加强历史文化名镇的整体性保护[1]。
3.1.3. 文化遗产的保护现状
豆沙关的文物保护单位共有5处,分别为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僰人悬棺、五尺道、石门关和观音阁。重要遗迹有五尺道、隋代古城堡、唐代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观音阁、石门古镇,三观楼石塔。对古镇内的文化遗产进行积级的维修,聘请专业人士进行管理,积级申报文物保护单位。利用政府拨款募捐等形式筹集资金,对古镇的文化遗产进行修缮,并开通旅游。对破环文化遗产的行为进行严格的惩处,严格执行有关文物的保护措施。
3.2. 豆沙关古镇存在的问题
3.2.1. 文化遗产遗失较为严重
豆沙关古镇的物质文化遗产大多存在大量消失、少量散落、不定量退化、微量保留的情况。如有些历史建筑以完全消失,大部分保存较好的建筑都是经过重建。许多非物质文化也没有得到较好的传承,导致文化严重缺失,丧失了古镇的特色。笔者调查了豆沙关古镇物质与非物质文化的保护情况,如表1和表2所示。
Table 1.Summary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表1.非物质文化遗产汇总表
序号 |
类别 |
现状 |
1 |
马帮文化 |
消失 |
2 |
民间文化 |
部分流失 |
3 |
音乐曲艺 |
消失 |
4 |
书画美术 |
部分恢复 |
5 |
手工艺 |
基本消失 |
6 |
民间体育 |
基本消失 |
7 |
古镇服饰 |
基本消失 |
Table2.Summary of 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表2.物质遗产汇总表
序号 |
类别 |
现状 |
1 |
天井院落民居 |
个别不完整保留 |
2 |
会馆 |
全部消失 |
3 |
马店 |
全部消失 |
4 |
腾龙坊、虎踞坊 |
以原址重建 |
5 |
安银栈、灵和栈 |
全部消失 |
6 |
三皇阁、魁星阁 |
全部消失 |
7 |
观音阁 |
以原址重建 |
8 |
秦五尺道 |
微量留存 |
9 |
僰人悬棺 |
留存 |
10 |
石门关 |
留存 |
11 |
袁滋题记摩崖石刻 |
留存 |
12 |
古渡口 |
消失 |
3.2.2. 整体缺乏特色
豆沙关古镇是云南省级风景名胜区,有著名的“五尺道”遗迹、唐袁滋摩岩石刻、“僰人悬棺”等著名的景点,一些也被列入了国家级重点文物,其重要程度显而易见。但由于缺乏对豆沙关古镇的宣传,使古镇的知名度并不高,除了盐津县的人们对豆沙关有一定的了解以外,昭通市的其他县城对豆沙关的了解也知之甚少。
豆沙关古镇缺乏特色,没有明确的形象定位。对于云南来说,古镇并不缺少,如大理古镇,丽江古镇,而豆沙关古镇并没有明显区别于其他古镇的形象特征,导致古镇没有“卖点”。同时,豆沙关古镇缺少对生动旅游项目的开发,导致来旅游的游客除了来观看历史遗迹外,没有其他的消费点,未免有些单调,降低了旅游的体验感。因此,造成豆沙关古镇缺乏一定的吸引力。
3.2.3. 豆沙关古镇缺乏系统保护思路支撑
古镇保护是一个多层次、多方面综合的工作,不仅要保护文物古迹本身,还要保护其所处的历史环境;不仅要保护文化遗产的物质要素,同时也要不断挖掘其蕴含的历史文化价值,使之成为城镇文化和景观特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名镇保护上缺乏整体保护的思路,保护工作就事论事、抢救性保护,总体保护形势相当严峻[6],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文物保护单位、历史建筑——保护措施不当、缺乏日常维护、历史环境丧失部分文物的维修方法不当,违背了不改变文物现状的原则,破坏了文物的真实性。文物维修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如修补残缺门窗后,统一进行油漆彩绘,看起来修葺一新,但缺乏可识别性且破坏了历史真实的载体;观音阁缺乏必要的保养维护,长期空置,历史文化价值没有得到充分展示;古镇内建筑基本上是新建建筑,影响了历史环境的整体性。
2) 历史镇区受地震影响历史传统风貌逐渐消失,城镇建设造成了新风貌单调、统一、缺乏特色[7]。
4. 豆沙关古镇保护规划和策略
4.1.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规划
现存的豆沙关古镇基本上是2006年重建的,在地震时,80%的建筑损坏。因此, 对于震后保留下的文物因进行严格的管控,豆沙关的文物保护单位有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僰人悬棺、五尺道、石门关,划定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范围和建筑控制带和进行相应的保护引导[8]。
袁滋摩崖石刻,位于豆沙关地势险要的巨岩上,左面是绝壁,右面为危岩。石刻代表了民族团结的象征,记录了唐朝与南诏友好交往的史实。根据文物单位保护的相关要求,袁滋题记摩崖石刻的保护范围规划由文物本体向四周沿伸20 m,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沿伸50 m。在保护引导方面,对历史文化街区中存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的石刻实行原地保护,原样修复。
僰人悬棺,是保存最多,最完整的悬棺,位于石门关对面石壁的石缝中,据研究表明,这是汉代的僰人悬棺。在1951年的一次考察中,使原本30多具完好的棺木,现在只剩下了10具。
对于留存的悬棺进行现状的保护,严格执行文物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僰人悬棺的保护范围规划由文物本体向四周沿伸20 m,建筑控制带的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50 m。
石门关,建于隋朝,是用大石条砌成的一座军事性城堡,是关隘文化的标志性建筑,通高15 m,中开卷洞形城门是通往南丝绸之路的第一关。按照《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要求保护,改善设施。不改变外观风貌的前提下,维护、修缮、整治,改善内部设施。石门关的保护范围规划由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 m范围,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30 m。
五尺道,是迄今为止保留最长,最完整的古驿道,位于盐津县西南22公里,豆沙关石门关口。因道路宽五尺,因此被称为“五尺道”,它是连接云南与内地的最古老官道。这是一条四川与云南之间的“茶马古道”,也被称为“南丝绸之路”。五尺道保护规划范围由文物本体向四周延伸10 m,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30 m,在保护引导方面,利用历史建筑和环境,建设由综合类博物馆和专门博物馆相结合的博物馆系统。
观音阁建于乾隆年间,采用中国传统的如意斗装饰的三重檐歇山顶式木结构建筑。遍查云南省全境,此类建筑已不多见,而在昭通地区两万三千多平方公里境内,更仅存一处。
根据保护与整治原则、可操作性的原则,充分考虑现状如建筑年代、建筑风貌、建筑层数、建筑质量等因素,以及土地使用性质的调整,实行相应的保护与整治方式。观音阁的保护范围规划是文物本体建筑范围,建筑控制带保护范围向四周延伸30 m。
4.2. 豆沙关古镇保护策略
4.2.1. 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
豆沙关作为镇城中心,对其进行完整的保护。如袁滋摩崖题刻,秦五尺道、观音阁,实行原地保护,原样修复。豆沙关的传统名居是典型的南方传统的天井式院落,如今也只有个别的不完整留存,因此应对传统名居进行抢救维修。在古时,三皇阁、魁星阁是豆沙关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具有一定的防御功能,但是三皇阁与魁星阁目前已经全部消失,可以通过查阅史实资料,对遗址进行实地考察,并进行原址的重建。
保护古镇传统民俗文化,如马帮文化、古镇民间文学、古镇民间音乐、曲艺、杂耍、服饰等。这种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纯朴文化,在昭通地区弥足珍贵。因此,对于已经消失的文化尽力进行还原,对于现存的文化加强保护,并对文化进行积级的宣传。
4.2.2. 加强建筑风貌的管控
传统风貌建筑作为历史文化名镇传统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风貌的好坏对整个名镇的风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豆沙古镇内部建筑结构主要以框架结构为主,但在一街的南部和古镇外围砖混结构的建筑较多。古镇内建筑主要以3~5层为主,一街临江北部有少量五层以上的建筑,外围的建筑主要以1~2层为主。为了维护豆沙古镇的风貌,对古镇的建筑进行相应的规划。对于一街南部和古镇外围以砖混结构的建筑进行改造,以保证古镇内部,内部与外围区域建筑风貌的统一。对于一街临江北部少量五层以上的建筑进行一定的改造,维护临江风貌。
豆沙关古镇的保护规划要坚持原真性的原则。要尽可能多地保护真实的历史遗存,对历史建筑积级维护、修缮。不要因其破旧就认为没有使用价值而拆毁,也不可将仿古建筑造假当成保护手段。对于影响整体风貌的建筑可进行拆除,或进行沿街立面的改造。历史建筑的利用应尽可能保持原功能,这种保护方式意味者最少的变更,因而有利于保存文物建筑各方面的价值。对于破环较为严重的建筑,应结合历史,利用旧材料和旧工艺就行维修。而对于文物保护单位在修建过程因严格遵守国家相关的 法律法规。坚持“非必要不整修”,维持其原真性。
4.2.3. 维护空间环境
深化和强化历史上形成的山、水、镇交融的空间关系,突出古镇临水而建,靠山而立的城址环境特色。
在山体环境的保护方面,保护相应的山体和植被,除了相应的景观小品、安全防护设施,配套设施外,不得建设大型建筑和永久性建筑。保护五尺道内的景观和环境;对于北部的唐袁滋题记摩崖石刻,南侧的悬崖峭壁,农田景观,形成了古镇内特色的景观环境,应该加强其保护。
在水体环境保护方面,严格保护关河水系,汇同溪水域。禁止向河道里扔垃圾和排放污水,对古镇内的污水排放管道就行整改,增设垃圾回收设施。保护豆沙关古镇内的滨河景观,滨河沿岸的建筑应注意建筑的体量和高度,除了必要的安全防护设施、基础设施和市政设施外,不得建设大型永久性的建筑。
5. 总结
对于豆沙关古镇,维护其建筑风貌,保护古镇的空间格局。深度挖掘古镇内的文化资源,进行资源的重组,注重文化的体验与消费。确定古镇定位,打造特色并优化古镇的旅游体系。本着原真性、完整性、永续性的原则,使古镇的保护规划能保留大量的真实历史遗存,能与周边区域协调发展,让世代生活在这的居民融入到古镇的开发保护的活动之中。
基金项目
云南省地方本科高校(部分)基础研究联合专项项目“滇中地区山–坝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权衡/协同研究”(202101BA070001-275)。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