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甘肃省新式教育的发展是在清末新政的影响下推行的。清朝末年,国内外危机四伏,清政府不得不走上改革的道路。旧有的教育制度,已经不能培养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领域人才,教育改革已刻不容缓。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清政府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改革,教育改革的浪潮亦在此时快速席卷全国。甘肃省虽然深居内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但依旧积极响应,在甘肃省地方官员和有识之士的共同推动下,创办许多新式学堂,培养了一批专业技术人才,是当地教育近代化的开端。有关清末甘肃省教育的研究,魏静[1]通过论述清末甘肃教育改革的过程,分析了甘肃省在教育改革中的优缺点,但是并没有对清末甘肃教育改革的措施进行详细阐述。郝婧[2]分阶段梳理清末民初甘肃创建的新式学校,分析了影响甘肃教育发展的因素。吴玉伦[3]和岳丽[4]都论述了彭英甲在职期间对甘肃职业教育发展做出的贡献,推动了甘肃教育的近代化。党丽萍[5]从清末甘肃教育由旧式教育转变为新式教育的背景条件以及制约因素出发,论述了近代甘肃教育的发展。孙亦贤[6]则以甘肃省教育行政改革的角度阐述了近代甘肃教育发展的困境。有关清末新政甘肃省新式教育的研究,大多聚焦于某一角度。鉴于此,本文学术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力求对清末新政时期,甘肃省新式学堂教育改革的背景、新式学堂的推行措施以及影响等角度进行梳理论述。
2. 清末新政时期甘肃新式学堂教育改革背景
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学堂章程》,规定了从蒙养学堂到大学堂的学制,共为七级,历时20年。此学制的颁布是新式教育改革的开端。但此章程虽然颁布却因各种原因最终并未被施行。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清政府又颁布《奏定学堂章程》(又称癸卯学制),清政府以教育法令的形式公布此章程并在全国广泛推行,将教育阶段划分为初、中、高等几个阶段,同时对不同学段中各类学校招生、课程、考试、升学等做了具体规定。各省的教育改革便以《奏定学堂章程》中的规定为范本,积极推行教育改革。
甘肃地处内陆,交通不便。各省教育改革均以当地经济为依托,以财政支出为支柱,但甘肃省经济发展缓慢,清末时期,又多次发生自然灾害,对当地经济发展造成极大破坏。据记载自1644年至1949年的306年间,“今甘宁青地区共发生203次旱灾,基本上是三年两旱,而且每三次旱灾中必有一次大旱灾,每年有3~4个大旱灾区。”[7]自然灾害的频频发生,不仅使民众苦不堪言,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甘肃省的财政也入不敷出。虽然发展教育的条件较差,但也呈现出新旧交替的特点。同治五年(1866年),左宗棠大力发展甘肃教育,重建和新建了不少书院,使得传统书院教育得到复兴。除了修建书院外,左宗棠还牵头制定了“给甘州各书院拟定的《书院课程五则》以及给陇南书院制订的《书院诸生四则》。”([8]: p. 266)此时的书院教育依然不在是只讲授传统儒学,对实业教育和西方科学技术亦有所涉及。甘肃省在清末新政推行教育改革之际,旧有的书院教育并没有立刻废止,还是积极推行书院教育,改变教育内容,书院教育传授的内容已经初现近代化的趋势,同时也为甘肃省教育由传统旧学向新式教育转型奠定基础。
3. 清末新政时期甘肃新式学堂教育的推行措施
清末新政时期,各省积极掀起教育改革热潮,甘肃省也积极响应,转变教育形式、丰富教育内容以及开设职业学校等三个方面积极推行新式学堂教育改革。
3.1. 转变教育形式
书院教育是中国传统的教育形式。书院不仅是学习的场所更是读书人聚集讲经论道的地方。书院的设置分布极广“每府州县,多则三四所,少亦一二所。”[9]甘肃亦不例外,位于省城的兰山书院和求古书院更是名盛。但是随着教育内容的固化,书院教育依然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逐渐衰败。甘肃省的教育也是依托书院、私塾、义学等场所进行的传统儒学教育,《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使得这类教育形式急需改革。
甘肃省新式学堂教育的改革首先从各大书院开始,由知名教育家刘光赉主持筹建“甘肃大学堂”,在筹资建校的同时,开展招生工作。但书院并没有因为甘肃新式学堂的建立而立刻废置,甘肃地方政府,在创建新式学堂的同时,也对各地原有的书院进行整改。“河州(临夏)的凤林书院改为新式学堂,巩昌(陇西)的南安书院给设为中学堂;兰州的求古书院和兰山书院分别改为‘速成师范学堂’和‘优级师范学堂’以及其他的主要书院都相继改为各种专门学堂和中学堂。”([8]: p. 283)大多数的书院经过整改、扩建后转化为新式学堂。
宣统元年(1909年)后,甘肃省内设立的学堂已经1243所,“缩减新式学堂的教育等级从高到低,严谨有序,教育类别,从高等学校到军事学校,从职业学校到师范学堂,种类齐全,专业广泛。”[5]根据《甘肃省志·教育志记载》,1901~1019年间,共创办专门学堂、师范学堂、实业学堂以及普通中小学堂四类学堂,专门学堂包含甘肃文高等学堂、法政学堂、武备学堂、高等巡警学堂、仵作学堂,以应对预备立宪的需要。师范学堂包含三所,均有旧书院改建或扩建而成。师范类学堂包含速成师范学堂、优级师范学堂。速成师范学堂又被称为初级师范学堂,“一年毕业,分发各高小学校充当教员”[10]以达到快速满足各学堂对教师的需求。实业学堂则是主要是农业学堂和矿物学堂。新式学堂的创建,使甘肃教育形式由单一的书院教育,逐渐转变为更加合理的有阶段性特征的学校教育和有专业特征的职业教育。
普通中小学堂的设置大多依据《奏定学堂章程》中的有关规定各地实际情况稍作变通,但由于学堂人数较少,书院经费难以筹集,所以中学堂并没有形成规模。而小学堂最早创设于光绪二十六年(1901年),由河州的凤林书院改为小学堂。小学堂又分为初等小学堂或高等小学堂,初等小学堂学制为五年,高等小学堂学制为四年,初等小学堂修满后即可升入高等小学堂,进行下一阶段的学习直到毕业。
除了在省内大量培养人才,完善教育体系外,甘肃省还在各学堂中选派优秀学生,由官费出资,出省或出国留学。自1904年始,甘肃省就陆续选派学生到京师大学堂和京师法律学堂学习。1907年后又送甘肃学子到袁世凯创办的北五省师范学堂学习[2]。出国留学则是始于1906年,甘肃省共选派杨思、范振绪等5名优秀学子出国赴日本法政大学留学[11]。以期望他们学成归来后可以以知识报效国家。
教育形式的转变是甘肃省新式教育的特征之一,各类新式学堂的建立,逐渐完善了清末甘肃省的教育体系,虽依旧有书院存在,但新的教育形式与旧的教育形式交替之间,甘肃省的教育体系已经初具近代化学校教育的雏形。
3.2. 丰富教学内容
在甘肃省大力发展新式学堂教育之前,以书院、义学、私塾等为主要的教育场所,讲授的内容也大多是儒家经典。读书者的目的多为求取功名,报效国家。书院的教育便也因此围绕科举制度的考试内容,着重教学。“晨起温经读文,午前看经解史鉴、听讲、习字,午后温经,记典故一二个,用片纸书贴壁上,时为寓目,看《小学》、《近思录》及诸语录数页,点读唐诗或诗律词赋。”[12]可见书院的科目设置较为单一,偏重于对史书典籍的学习,对学习的时长、学习的内容并没有严格的规定。随着《奏定学堂章程》的颁布和新式学堂的设立,教学内容也发生极大变化。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甘肃省创办了甘肃大学堂,光绪三十年(1904年)改为文高等学堂。所学的科目除了传统的“四书五经”科目外,增设了外文,包括日语、俄语、英语、法语等外国语言。还增设了算数、代数、几何、地理、教育心理、万国公法等西学课程。设有本科、师范科和预科([8]: p. 286)。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由兰山学院改建而成的优级师范学堂设有预科和本科。预科学制为一年,设有伦理、经学、子学、中国文学、史学、地理、算学、博物、图画、日文、体操等。本科学制为两年,预科升为本科后,所学科目则主要为史地、理化、博物、数学四个科目[13]。宣统元年(1909年),创建的法政学堂,教学内容则更加专业,不仅开设了传统科目政治和历史,还有专业科目例如大清律例、大清宪法大纲、民法、行政法、经济法、国际法、监狱法、刑法等诸多课程([8]: p. 286)。宣统二年(1910年),创办的仵作学堂则开甘肃专业法医学校之先河。其他学堂的课程也有相应的变化,除了传统科目外,都增设了西学科目例如初等或高等小学堂在课程设置上都凸显中西结合的影子。初等学堂就开设了“修身、读经讲经、中国文字、算学、历史、地理、格致、体操等,高等学堂再次基础上又增设了图画、中国文学”[2]。
课程设置更加多样,丰富了教学内容,不仅使各类学堂的学生学习到先进的文化知识,还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思想的解放,为甘肃省培养了具有进步思想的先进人才。
3.3. 发展职业教育
“晚清实业教育是职业教育的前身,发展与晚清教育改革如影随形,是中国教育近代化重要组成部分。”[4]甘肃省在推行新政改革教育的同时,促进了当地实业经济的发展。开办专业技术教育,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农业学堂、矿物学堂、织呢学堂的创设开办,开启了甘肃职业教育的先河。
根据相关记载,农业学堂设预科和本科两科,预科不细分科目,统一学习修身、过问、算术、地理、历史、格致、国画、体操、日文、英文等十个课程。本科主要有三个科目,分为农业、林业、蚕业,三个科目又细化为普通科目和实习科目,课程设置略有不同。尤其是实习科目,课程设置更加专业化,农业实习课目包含“一土壤;二肥料;三作物;四园艺;五农业制造;六养蚕;七虫害;八气象;九林学大意;十兽医学大意。”([14]: pp. 10-12)农业学堂以培养新式人才为目的,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甘肃省又相继开设农业试验场四段“甲、蔬菜实验第,隶南农业场;乙、园艺果木地,隶南场东;丙、庭院花木地,隶北场东;丁、林业苗圃兼桑园地,隶北农业场”农业实验场由专人管理,为农业学堂的学生提供实验和实习场地。
矿物学堂开设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设立之初主张一面开矿一面讲学([14]: p. 71)。矿物学堂业设预科和本科两科。预科修习“修身、中国文学、地理。历史、算学、图画、格致、体操、英文等。”[4]本科则根据学生能力的不同分班教学。甲班修习的科目内容较为浅显,与预科大体一致。乙班的修习科目则包含地质学、矿物学、冶金学等专业性较强,侧重于技术性的科目。学堂学期期满后,由矿物局发到结业证书,毕业的学生或被派发至各地矿厂,或留校任教。为当地矿业的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当地矿业的发展。
织呢学堂的设立则较上述两个学堂大有不同,其隶属于织呢局。学习模式为半工半学,每个月进行测试,按照成绩分为四等,毕业成绩以每一学期平均分数为依据,平均分达到60分的发放毕业文凭,未达到60分的发放修业文凭。
这三个专业学堂的创建,培养了许多专业技术人才,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甘肃人才短缺的情况,清末新式教育的改革推动了甘肃职业教育的发展。学堂开设的科目打破了原有传统教育的教学模式,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更加注重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4. 清末新政时期甘肃新式学堂教育的影响
甘肃省新式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创设了许多新式学校,使受教育的人数得到了大幅度增加。1903年至1909年甘肃学堂逐年增设,“甘肃近代学堂,由1所发展到1243所,学生由不到100人扩展到2万多人。”[1]为甘肃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学堂课程参照西方学科设置,例如法学、化学、地理等学科,在培养专业人才的同时,使学生学习到了更先进的科学知识,对当地封建思想起到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传播了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思想的解放有促进作用。另外新式教育的改革,推动了甘肃省清末新政其他政策实施的稳步进行。矿物学堂、农林学堂、仵作学堂等各类专业技术学校的设置,培养了矿业、农业等各类专业技术人才,这些学生毕业后涌入甘肃省各行各业,一定程度上推动了甘肃实业的兴办,推动了甘肃近代化的进程。
但是甘肃省新式教育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缺陷,由于甘肃地区灾害频发,普通民众维持生活尚且不易,对教育的支出更是难以负担,这也导致甘肃新式教育的受众较为单一。而无论是甘肃文高等学堂还是师范学堂,亦或者是政法学堂的学生大多都是各府、州、县选拔上来的举人、进士、增生或士绅。普通民众难以进入此类高等学堂学习,这就导致了甘肃省教育普及程度较低,生源不足的问题。据相关记载,1913年甘肃省立第三中学的毕业生仅仅只有2人([15]: p. 287)。可见,清末新政遗留的问题,直到1913年也未能得到全面解决。除此之外,随着甘肃省内矛盾的加剧,甘肃省的教育经费也受到影响,清末新政中教育的改革,需要大力推广新式学堂。新式学堂的筹办,无论是新建教学场地或是采购图书,招募教师都需要大量的经费。但由于学堂经费筹措困难,政府分配教育经费时也存在不公平的现象,这也导致省城和其他地方学堂教学质量参差不齐,拉大了教育差距。至1949年以前,甘肃省的教育经费依旧存在此问题“政局不稳,军阀割据,各个时期和各个地区的教育经费并不一致。”([15]: p. 287)随着军阀混战和军费支出的增加,社会经济停滞不前,教育经费更加捉襟见肘,教育经费的拮据也是甘肃新式教育发展缓慢的重要原因。
5. 结语
甘肃教育转型之际,由于其深居内陆交通不便;经济发展缓慢;省内社会矛盾加剧;自然灾害频发等各种因素的作用下使当地政府不得不减少对教育经费的支出;而文化环境相对保守封闭,封建思想充斥教育界都对甘肃教育的近代化产生了一定阻碍作用。但即使困难重重,甘肃省的新式教育依旧突破种种阻碍,在缓慢发展中取得一定成就。甘肃省新式教育的发展在清末新政的政策依托和教育改革的浪潮下,创办了文高等学堂和师范学堂等高等教育学堂。仵作学堂、法政学堂。巡警学堂等专门学堂,还有农业学堂、矿物学堂、织呢学堂等职业学校,培养了大批专业技术人才,将旧式书院改建或扩建为新式学堂,扩充生源,大力发展甘肃的教育事业。新式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甘肃的传播,新知识和新思想的广泛传播,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加速了甘肃教育的近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