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对幼儿进行教育,应与幼儿生活相结合,教育内容应贴近幼儿真实生活,根据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的来进行教育教学活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育资源,将乡土材料与教学活动相结合,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民间游戏是幼儿园课程建设循环利用的重要资源,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幼儿园课程体系与民间游戏有效结合,使幼儿园的课程更贴近幼儿的现实生活经验,符合幼儿的认知规律,不仅能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和幼儿个性意识的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幼儿爱家乡、爱本民族、爱祖国的情感。尤其,在当今全球一体化和文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挖掘民间游戏中有益的教育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也是实现本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幼儿更好的发展。
2. 民间游戏
李姗泽论述民间游戏在幼儿的课程资源中的价值和地位,民间游戏是们在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上经过不断加工而形成的,具有浓烈的地方特色和生活气息,能满足不同年龄、性别和不同性格的儿童的要求,深受儿童喜爱[1]。吴宝姗在民间儿童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开发与利用中提到,民间儿童游戏是由民间创编,并在民间代代相传的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2]。徐玲芳从民间游戏的“缺场”和“在场”中,提到民间游戏起源于生活,是人们在生产、劳动、生活中自发创造的极具娱乐特色的、易学、易会、易传的活动[3]。马小雨则认为游戏作为儿童成长发展的必备要素,是儿童认识自我、体验世界、感知自然、接触社会的初步实践活动。儿童民间游戏作为传统民间游戏之一,是在实践中经过检验、世代相传的人类智慧、优良道德品质的精神载体[4]。
民间游戏起源于人们的生产生活,蕴含着深厚的生活气息,通过民间创编,在活动中通过检验并不断加工而形成,又经过世代的发展,使民间游戏变得生动有趣和通俗易懂;同时,民间游戏具有较强的娱乐性、生活性、教育性、灵活性和趣味性等,能够满足不同儿童的年龄阶段和身心发展需要;在游戏中有助于儿童锻炼身体、认识自我、提升心智、陶冶性情和感知自然等,并在接触社会的实践活动中提升儿童的群体意识;民间游戏集中反映了社会语言、社会活动、仪式和民族文化等,蕴含着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智慧和道德品质,对儿童的社会化有着重要的教育价值,能有效促进儿童成长,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
3.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理论依据
民间游戏作为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也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一个缩影,所以我们要重视民间游戏,我们重视民间游戏的发展,也就是在重视民族传统优秀文化的发展,儿童是文化的继承者,也是文化的创造者和文化的创新者,所以加强孩子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很有必要性。同时,我们也在不断地关注本土文化和地方文化的资源发展,所以对于适合孩子发展的民间游戏也愈来愈得到大家的重视。很多的民间游戏不断地进入幼儿园,为孩子的健康发展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也有利于儿童从小就树立文化自信。
《纲要》关于社会领域的教育目标要求提出:拓展幼儿了解社会生活环境的渠道,唤起热爱家乡和祖国的感情。幼儿只有在对家乡有着充分认识,才能热爱自己家乡和热爱祖国。它需要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周围环境或生活中人与物、物与物之间的联系,只有在认识的基础上,才能使教育与幼儿熟悉社会生活融为一体。民间游戏作为幼儿园课程开发不可缺少的资源之一,它是幼儿耳濡目染的生活环境,它贴近幼儿的生活,游戏化教育更易于幼儿接受和学习教育方式之一。同时,《纲要》也明确提出:“城乡各类幼儿园应该充分利用本地各种教育资源,建构适合本地幼儿发展的课程。”[5]每个地域都拥有开发本地课程的先天优质的条件,以地方文化资源为基础进行课程构建,可以利用丰富地方资源与素材,可以有效地推动幼儿园对本地资源进行整合与选择,进行园本课程开发与实施,适应了幼儿园活动课程本土化发展的需要,把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也是园本课程建设的重要方式之一。
我国幼儿教育思想始终面临如何应对外来思想影响,如何塑造有中国特色幼儿理念的过程。在全球化背景下,幼教事业发展的趋势是以国际视野审视本国学前教育并在实践中进行探索。就其本质而言,先进的幼儿教育理念可以借鉴,但绝不全盘移植,但必须在此基础上生长出符合本国幼儿教育的果实。重视发挥幼儿的主观能动作用,注重启发幼儿独立思考,重视幼儿的探索式学习和亲身体验,为此,必须在地方文化的探索和创新。结合本国具体文化环境,形成独特的教育文化,并在与当代国外幼教理念的比较和对民族传统文化资源扬弃并赋予幼儿教育新的内涵。这样,具有特色的幼儿教育才能重新焕发出新的生命力。课程只是实现具有中国内涵的幼儿教育的手段,核心内容还是立足于原生文化土壤上。
4.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价值
4.1. 民间游戏的社会性价值
幼儿园课程汲取民间游戏的需求。根据不同地域的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课程教育内容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因地制宜。以民间游戏资源为基础,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家乡游戏活动进行结合,使幼儿园开设的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园教学的要求,幼儿园本建设就更成为了发展重点,利用地方特色游戏资源,实现课程本土化,能促使幼儿园办出点,促进园本课程积极发展。
根据《纲要》,民间游戏课程开发与构建,使地方幼儿园教学内容贴近生活实际,亲近自然,符合儿童的内在需要。学习和发掘富有的民间游戏资源,为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充实教学内容,使儿童在特色家乡文化熏陶下,提高了生活,学习兴趣,引起儿童注意,同时让教学内容更接近生活,教育效果也有着显著的提高,使教育活动开展更具动态性和实效性。
根据不同地域的幼儿发展的实际需求。课程教育内容可以根据地域不同,因地制宜。以民间游戏资源为基础,将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与幼儿家乡游戏文化进行结合,使幼儿园开设的教育活动更有针对性,有利于幼儿个性发展,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对幼儿园教学的要求,幼儿园本建设就更成为了发展重点,利用地方特色乡土资源,实现课程本土化,能促使幼儿园办出亮点,促进园本课程积极发展。
4.2. 民间游戏对儿童有着成长价值
4.2.1. 民间游戏有利于儿童的社会化
民间游戏是儿童双方都平等且自愿的基础上进行的群体性活动,它有一套运行规则,这也是它不同现在其他游戏的地方。首先,游戏规则和玩法。民间游戏规则和玩法并不是由双方共同制订,每一个游戏都有一套玩法和规则,由懂规则的一方向不懂规则的一方讲解,能接受就进行游戏。与此同时,规则与玩法并不是是按有利于自己的方向来制订的,而是民间游戏经过长期的发展,都是在游戏的双方公平的基础上进行,儿童也能进行游戏,而且民间游戏的游戏规则和玩法都能让儿童接受并参与,自觉接受自己在游戏中的地位。其次,遵守游戏规则和玩法。双方进行游戏,双方都会自觉遵守游戏规则和玩法。如果有一方有意破坏规则和玩法,游戏就无法有效进行,也会导致游戏结束,对于儿童来说,在进行民间游戏时,他们更注重游戏过程中的愉悦感和刺激感,没有人会想轻易地结束游戏活动,他们享受在游戏中参与感。同时,民间游戏对儿童来说没有那么强的胜负欲,也就很少造成儿童在游戏中的挫败感,在游戏中,每一个角色都能找到成就感,这也是儿童为什么愿意参与民间游戏。儿童在参与民间游戏的过程中,不仅能亲近自然、走进自然,还能通过学习现实生活中生活经验,愉悦放松,这恰恰是民间游戏的魅力所在,通过民间游戏,儿童能很快找到同伴,并建立友好的同伴关系,在熟悉的场域中,儿童在潜移默化中找到本群体凝聚力和亲近感,对本群体、本民族有着深深的认同感。
4.2.2. 民间游戏具有多种功能特性
民间游戏具有多种特性,如:生活性、趣味性、随机性、地方性、娱乐性、适宜性和灵活性等。
民间游戏具有生活性。每个地区的民间游戏都具有不同地区的文化特色,由于每个地区有着自身突出的特点,也导致了民间游戏的内容和形式丰富,它来源于民间,来源于人们日常生活中生产经验、公序良俗的良好品质,而民间游戏在过程中还原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与儿童的生活紧密相连,使儿童了解和接受生活规则,也是儿童日常教育的一部分,丰富儿童生活经验和知识。这一切都可以为其幼儿园打着特色提供了课程资源,使幼儿园教育内容更加丰富有效。
民间游戏具有丰富的趣味性。许多民间游戏内容具体生动,游戏形式也丰富多样,游戏过程也比较轻松活泼。如《丢手绢》,这个游戏过程还配有轻快的儿歌,儿童边吟唱边游戏,十分有趣,儿童在游戏中有着不一样的情感认知,有着等待和期盼能立即游戏的神情,也有在进行游戏的追逐动作,在游戏中不仅丰富儿童的心理活动,而且还能强健儿童的体魄,儿童也能从游戏中体验到快乐。在游戏中,儿童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他们自由选择游戏,而且游戏材料极容易获得,有时一根毛线,也能玩出花,就算没有材料,他们也可以玩《老鹰捉小鸡》,在没有丰富材料的情况下,利用有限的材料更能充分地表现儿童在游戏中创造出无限玩法。因此,民间游戏是儿童发展创造力的源泉。在游戏中,儿童认识了大自然中的花、鸟、鱼、虫、草木和大树等,在大自然中探索中,不仅培养他们的观察力,而且还增长了他们的自然知识,儿童在游戏中焕发了童真,对大自然的运行规则有所敬畏。
民间游戏具有随机性。只要儿童想玩,民间游戏的开展基本不受限制,儿童一个人也可以玩,三五个人也可以玩,想玩时,不受时间和场地的影响。民间游戏本身也具有灵活性的特点,民间游戏的随机性,也就是儿童能随时随地玩游戏,不受时间场地的控制,只要儿童想玩游戏时,有无材料都可以玩,有无同伴也可以玩,民间游戏的玩具材料来源生活和自然,如:木棍、石子、泥巴、树叶、瓦砾等。如一根木棍玩法,有的儿童会把它当马骑,有的会把它当作烧火的工具,还有点儿童会把当作其他游戏的辅助工具,其实民间游戏所需材料十分简便易得,需要的材料也没有固定的形式。民间游戏的灵活强性较强,儿童在游戏中能得到快乐,现代成型玩具单一玩法是固定的,由于它已成型,大大减少儿童利用它创造其他玩法,也遏制了探索的欲望,儿童也极容易厌倦,这也是现代儿童频繁更换玩具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这也是民间游戏为什么要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最重要的原因。
5. 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存在的现状及问题
5.1. 对民间游戏价值的淡化
民间游戏在人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也是最容易被忽略,有时意识到民间游戏资源十分重要,但由于对其挖掘程度不够,或者重视皮毛,导致对民间游戏资源认识不足,这需要唤醒幼儿教师意识到民间游戏资源的丰富的教育资源,系统地接受民间游戏资源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是继承民间游戏的最好方式。幼儿园利用民间游戏资源的意识薄弱,许多幼儿教师都是一些年轻教师,生活经验和阅历相对来说不够丰富,幼儿教师年纪较轻,而且对民间游戏资源的进行深入的了解和探究,所以在民间游戏资源开发与建设有所不足。这部分群体主要是生活在全球化背景下,对全球化的认识较高,教师群体对民间游戏的教育价值的认识普遍认为是小众文化,也缺乏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与整合,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也流于形式,不能将民间游戏资源开发成为幼儿园系统课程,也是导致民间游戏资源难以整合到幼儿园活动课程中的重要原因。民间游戏资源也是幼儿园课程多样化的重要资源,虽然有许多游戏课程对其具有很强的冲击,但民间游戏资源蕴含的教育性和文化底蕴是幼儿课程不可忽视的力量,民间游戏资源成为课程的来源也在逐渐受到重视。只有经常性的挖掘与分析探索民间游戏资源的意识,会发现民间游戏资源更为有趣和精彩。只有教师对民族传统文化有着科学的认识,才能将民间游戏资源在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中焕发出勃勃生机。民间游戏资源应该受到正确合理的对待,把优秀的民间游戏传承下去。这才是传承文化相符,才符合幼儿教育倡导的爱家乡理念,更符合幼儿个人自身发展的需要。
5.2. 现代科技对民间游戏的冲击
相比全国性的游戏而言,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作为小众游戏,电子网络游戏对其具有很强的冲击,占据游戏的主要市场,由于对民间游戏的认知不足,民间游戏在这样的夹缝中很难受到重视。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城市化的进程加快,绿地减少和人的居住条件发生改变,邻里之间来往减少,虽然人们的生活越来丰富多彩,相反,人们也越来越孤独,而电子产品成为他们游戏的主要娱乐工具,电子游戏使人不同感官都参与体验,使人沉溺于虚拟世界,也改变了人们的休闲方式,原有的需要动脑思考和亲身体验才能获得愉悦感,现在只需要用眼睛和耳朵就能获得,大脑不需要思考,也导致民间游戏的生存空间更加减小。对于幼儿园来说,对民间游戏资源的开发利用意识认知薄弱,也缺乏整合系统课程资源的能力,也是造成民间游戏难以融入幼儿园课程体系的重要原因。
5.3.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内在缺陷
幼儿园游戏活动大部分是模仿现实生活场景,缺乏趣味性、娱乐性和教育性,虽是呈现儿童熟悉的生活场景,毕竟是大人的生活场景,不是儿童的生活场景,把儿童当作大人来看待,其实没有什么教育性,这也是大多数幼儿园开展的游戏活动大同小异的原因,主要还是流于形式,忽视教育内容不仅要符合幼儿的现实生活,也不能忽视文化底蕴和教育意义,这也导致幼儿在幼儿园也很少体验到民间游戏带来的愉悦感。民间游戏它不仅是游戏,而且还是一种文化,挖掘其教育性,结合幼儿发展的特点,是一种很好的课程资源,对幼儿进行了教育,又让幼儿进一步进行游戏,有利于幼儿深度学习。在幼儿园随处可以看见各种各样不同的游戏活动,但幼儿园对民间游戏的开展却很有限,老师偏重于区域的角色游戏的开展,游戏的开展与着重于游戏开展的前期工作,从语言、社会、美术等方面去着手,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主导的口授方式,幼儿动手较少,所以本土游戏活动开展也相应较少,也就导致了本土游戏在幼儿活动融入较弱。民间游戏没有形成一个科学系统的课程体系,相对于幼儿园集体教学、户外活动和区域活动等丰富的参考资料来说,民间游戏基本没有系统规范的参考资料,缺乏“现成”指导组织活动的设计教学内容,因而在幼儿园也只能淡出幼儿生活。
在游戏活动中,通常大部分教师都存在一种“惰性思维”,教师不想动脑去想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并存在不想利用民间游戏的思想,教师习惯于将游戏资源集中于现有的园内教育资源和现成的教学设计上,根据已有的流程进行教学和开展有效活动;幼儿园的玩具非常多,它的玩法也多,幼儿园的游戏主要分为两种,一是室内的区域游戏。例如,益智区的拼图、操作区的管状玩具、美工区的胶泥和剪纸、建构区的积木、图书区的图书和娃娃家的各种玩具等。二是室外的户外游戏,主要是攀爬架、平衡木、大型滑题、双杠和安吉玩具等。教师所开展的游戏活动的习惯已经形成,教师只需要按照游戏活动的流程上进行,组织的教学活动都是现成,减少了教师许多工作量。因而导致民间游戏在幼儿园开展,也没有意识到我们有大量的民间游戏资源的攫取。同时,教师也不想开展民间游戏。主要是民间游戏的组织过程中具有不确定性和挑战性的因素,在游戏场域、活动时间、活动方式和开展流程上,都要打破老师的惰性思维,教师也很难突破自己,同时,组织活动过程中,儿童缺少民间游戏经验,组织实施中容易出现一定的安全隐患,这也导致教师组织民间游戏中怕担责问题;如民间传统体育游戏在教室里很多时候开展不开,它对场地要求还是很高,教室太过狭小,对于民间游戏来说,这是一个致命的缺点,教师认为幼儿的安全最重要,也怕在民间游戏开展过程中出现风险,教师在问题责任方面得不到保障。教师队伍的年轻化,年轻教师自己也不会玩民间游戏,也就导致幼儿也不会玩,如:连简单的老鹰捉小鸡、躲猫猫和过家家等都不会玩;幼儿园开展民间游戏的情况,一般是为了响应传统的节日、国家要求的传统文化传承之类的活动,比如说:传统纪念日,幼儿园就开展了有关节日单一的活动,也导致她们缺乏组织民间游戏经验。
6. 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实施的方法策略
6.1. 重构儿童教育的游戏理念
在开发幼儿园课程的过程中,教师在教育活动中要重视教育观念的更新,才能使幼儿园本土化课程同样能够持续实现革新。另外,在幼儿园实施的时候,还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使其能够适应时代的需要。按照素质教育对儿童的要求,要想有效地达到幼儿全面发展,在该课程开发应在真实生活中进行实践探索,应注意循序渐进,适应幼儿成长要求,民间游戏课程开发还应注意阶段性,循序渐进地完成特色课程的建设目标。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开展反馈活动,对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有所认识并及时加以改进。
提高民间游戏资源的敏感性需要借助教师的力量,通过不同形式的组织活动,如教育培训,文化知识的传播等活动提高教师的意识和观念。在幼儿园园本教研中,教师可以通力合作梳理民间游戏资源脉络,让民间游戏更好的融入在幼儿园课程中,同时,结合幼儿学习特点对民间游戏资源进行转化。既有助于教师将本土化文化融入在课程中,也有助于教师的教育反思,提高教学效率。这就需要教师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幼儿园实际情况和幼儿兴趣等,使得幼儿能够从多方面获得经验,体验不同的教育资源带来的文化盛宴,提高幼儿的认知水平,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6.2. 注重儿童民间文化的游戏价值
民间游戏与儿童日常生活紧密相连,发掘其教育资源,有效地利用它,能将生活和教学良好地融合,其好处在于学习与幼儿本身生活相关的教育内容,丰富知识体系,拓展教学方式的途径,使得教学内容不仅仅局限于幼儿园课程,还应获得游戏本身带给幼儿的情绪体验,使幼儿产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基于此特性,最好通过主题活动来进行展开,主题活动具有系列性和主题明确的特点,通过“主题”来展开,既清晰明了,又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发现幼儿学习兴趣,生成新的教育活动。这一关注理所当然地指向了孩子们在生活和成长中的利益和需求,唯有如此,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孩子们的参与积极性与热情,根据幼儿原有的生活经验,进行相关教学活动。
6.3. 凝聚传统与现代科技的教育媒介
民间游戏在现代科技的有效结合的教育媒介,成为儿童教育的主要难题,但是民间游戏进入课堂已经成为必然趋势。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民间游戏也逐渐电子产品所替代,也使儿童与生活脱离,民间游戏也在失去生存的空间。因此,必须汲取传统游戏与科技产生的新兴游戏的教育性养分,使之有效结合,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得到有效落实,这样既能帮助儿童寻回童真,还给儿童一个快乐童年,民间游戏也能与时俱进,儿童在游戏中的感受生活化乐趣。
7. 结语
民间游戏资源吸收了本地区文化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积淀下来的优秀文化,被人们广为流传。民间传统游戏种类、内容、形式丰富多样,幼儿园应该积极寻找结合点,同时,将民间游戏融入到幼儿园教学中,使其能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并符合幼儿的发展需要和现代教育理念,这种转化要求在不断挖掘和拓展民间传统游戏教育价值的基础上,民间游戏才能在幼儿园课程体系中进行充分的实践和创新。将民间文化资源融入幼儿园课程是趋势也是发展道路,希望通过两者的结合,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