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互动语言学是近年来学者们较为关注的热点话题。Selting & CouperKuhlen (2001)[1]在Studies in Interactional Linguistics一书中将“互动语言学”作为一个术语和学科名称正式提出。方梅,李先银,谢心阳(2018)[2]也提到,互动语言学重视对自然口语的研究,强调要将语言研究置于社会互动之中。
“就是”是现代汉语中经常使用的词,在《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3]中有三种用法:a. 助词,句末表示肯定;b. 副词,单用表示同意;c. 连词,表示假设的让步。在日常口语中也有上述用例,如:
(1) 我会记得这件事的,你放心就是了。(自拟)
(2)就是,就是,我也觉得这个方法很好。(自拟)
(3)就是天塌下来了,我们也要想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自拟)
“就是”作为一个多义多功能词,其用法在学界备受关注,诸多学者对此做过研究,提出了不少富有启发性的观点。张谊生(2002)[4]详细描写了“就是”的篇章衔接功能及相关的关联格式,并探讨了语法化历程。姚双云,姚小鹏(2012)[5]认为“就是”充当话语标记具体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应答标记,表明强化性、如意性的认同;话轮发端语,引发新话轮,并将话题前景化;停顿填充词,保持话语权,并提示受话人对言语内容的关注。史金生,胡晓萍(2013)[6]认为作为话语标记的“就是”的语篇组织功能是将一个不在当前状态的话题激活或将背景信息激活,包括确立话题、自我修正、标记迟疑和明示。
可见,已有不少学者探讨话语标记“就是”的功能及其语法化历程,但是少有学者从互动视角进一步探析“就是”作为认同类话语标记的功能,仅有的研究是郝玲(2020)[7]从交互式语境中发现了“就是”具有肯定立场标定功能,包括“知晓与知重”“确认”“肯定性承接”和“赞同”四种功能。因此,本文选取用作应答语的认同标记“就是”为研究对象,试图从互动语言学这一新视角对其深入考察,以期丰富对认同标记“就是”的认识。
赵为鑫(2023)[8]提到,如果一个言语行为表现出说话人为寻求双方立场一致,而对对方的请求、要求、建议、观点等进行肯定性回应,这就是认同性言语行为。经常出现在认同性言语行为中的语用标记,可称为认同标记。
(4) 拉拉:海伦,麦琪,我已经照rose的格式改好了,你们也照这改吧,看看,快来。
海伦:这也太复杂了吧,看的我头都大了我觉得。我已经这样说。
麦琪:就是啊,一个月做一次已经够麻烦了,现在一个礼拜都要做一次,谁的主意呀?我不管,我有事我要先走了。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
充当应答语的“就是”韵律上常与前后文隔断形成独立的语调单位,功能上主要是程序性意义,删除后不影响语句的真值意义,且在语篇上主要用来表达言者对前面话语的肯定性回应,是比较典型的认同性话语标记。如例(4),说话人麦琪对海伦的抱怨“工作太复杂”表示认同,使用“就是”来对此进行肯定性回应,表明了双方一致的认同立场。因此,我们可以将应答语“就是”视作认同标记,这也是本文的研究对象。
本文语料主要有以下来源:一是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语料库;二是媒体语言语料库MCL语料库;三是自建语料库(主要选自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武林外传》及《父母爱情》)。
2. 认同标记“就是”的位置分布
2.1. 话轮位置
认同标记“就是”主要出现在互动式的口语对话体,且多处在应答的一方。此外,认同标记“就是”一个重要的特点是不用于对话的开始,而是总是出现在一定的话轮之后,主要有以下四种位置:话轮之首、话轮之中、话轮末尾和独立充当话轮。
(5) 郭芙蓉:那就跟小六商量商量嘛。
掌柜:商量不早商量啦?还用你说,小六那个怪脾气。
白展堂:就是,他那怪脾气。
(电视剧《武林外传》)
(6) 掌柜:哎呀,幸亏你没有带兵器。(见小郭瞪眼)我是说,你要是动手的话,区区几个山贼又算得了啥嘛。
小贝(伸出两指):就俩。
小郭(起身):那是先头部队。后头还有人呐。
掌柜:哟,就是,就是。(对小贝)你小郭姐姐纵横江湖这么多年,怕过谁嘛。
(电视剧《武林外传》)
(7) 甲:皋兰好像还是……
乙:哈哈哈,还是光秃秃的一片,吹个风都是沙尘暴"
甲:没错,就是。
(BCC语料库)
(8) 郭芙蓉:你干吗呀!
吕秀才:我没想死!
白展堂:没?!那你这是干啥呢,你?!(比划上吊的动作)啊?!
莫小贝:就是啊!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5)中“就是”处于话轮之始,后面有其他成分;例(6)中“就是”处在话轮之中,前后均有话语内容;例(7)中“就是”处于话轮末尾,前面有其他成分;例(8)中“就是”则是独立充当话轮。以上四例分别对应上述四种情况,具体情况见下表1。
根据已有的120例语料,我们发现:独立充当话轮的情况最多,有70例;其次是位于话轮之首,有42例;最少的是位于话轮之中和话轮末尾,仅有4例。并且,无论认同标记“就是”处在话轮哪个位置,它均用来回应对方的观点,表达言者的认同。
Table 1.Turn position of the agreement marker “jiushi”
表1.认同标记“就是”出现的话轮位置
|
话轮之首 (占比) |
话轮之中 (占比) |
话轮末尾 (占比) |
独立充当话轮 (占比) |
总计(例) |
就是 |
42 (35%) |
4 (3.5%) |
4 (3.5%) |
70 (58%) |
120 |
2.2. 序列位置及互动序列
在已有语料中,“就是”均出现在回应序列,用于回复和表态。陈昌来,张田田(2023)[9]提到,在互动交际中,言者向听者发话,听者做出回应,两者之间的话轮构成一对意义上有关联的会话序列。认同标记“就是”多处在典型的互动环境中,偏向用于应答方,主要是对对方话语的一种认同性回应,那么在双方互动的过程中也构成了丰富多样的互动型对答模式,具体可以分为以下五种互动序列:“行为–认同”序列、“陈述–认同”序列、“询问–认同”序列、“评价–认同”序列和“建议–认同”序列。
2.2.1. “行为–认同”序列
(9) 佟湘玉:大嘴这个瓜汉子呀,就为了请假回家看他老娘。
郭芙蓉:(倒水)小六啊,就冲这份孝心,你就放他一马吧。
白展堂:就是就是。
燕小六:我倒是想放,可我没钥匙啊,钥匙在娄知县那呢。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9)中郭芙蓉提议放燕小六回家,白展堂使用“就是”,一方面是对郭芙蓉所谈内容的肯定,另一方面还涉及对“放燕小六一马”这一行为的认同。
2.2.2. “陈述–认同”序列
(10) 李鸿明:辛苦啦,妈,咱们一家好久都没在一起吃饭了。
李鸿明妈妈:就是啊,就你忙呀。
李鸿明:都是我的错。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
例(10)中李鸿明首次发言的内容为陈述性话语,李鸿明妈妈使用“就是”表明自己认同“一家人好久没在一起吃饭”这一陈述性观点。
2.2.3. “询问–认同”序列
(11) 郭芙蓉:钱夫人,能不能便宜点嘛?
众人:就是,就是。
南宫:一千两银子,按市场价来说绝不算贵。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11)中郭芙蓉发出询问“能不能便宜点”,这也是众人想要表达的观点,也就是说,众人和郭芙蓉处在相同的立场上,认同“能不能便宜点”这一询问内容。
2.2.4. “评价–认同”序列
(12) 掌柜:哟,就这么个羹就想白赚三两银子呀?
邱小冬:你以为谁都吃得起吗?
莫小贝:就是。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12)中,掌柜认为一个羹要三两银子是漫天开价,此时邱小冬对此发出“不是谁都吃得起的”这一评价内容,而莫小贝同样赞同邱小冬的评价内容,使用“就是”来将自己和邱小冬放在同一立场上。
2.2.5. “建议–认同”序列
(13) (大嘴受伤在床上养伤,展堂和湘玉在旁照料,大嘴动了几下)
……
佟湘玉:大嘴,安心养伤啊,以后不要再练武功了。
白展堂:就是。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13)中,由于大嘴受伤,佟湘玉建议大嘴以后不要再练武功了,白展堂也赞同这一建议。这里使用的“就是”不仅表明了白展堂的认同立场,同时也加强了佟湘玉和白展堂两人关于“以后不要练武功”的认同度。
无论是以上哪种对答模式,都是通过说话双方互动实现的,“就是”表达了说话者明确的认同态度,或进一步续接解释性、补充性话语,使得话语顺利进行,从而完成交际互动的过程。并且,认同标记“就是”对会话序列具有一定的依赖性,都出现在应答语位置,很难脱离互动会话语境而单独使用,我们在具体分析时也必须结合具体的语境。
3. 认同标记“就是”的话语功能
3.1. 话语组织功能
由于认同标记“就是”多处在互动环境中的应答一方,所以它自然对话语表达的连贯性起到很大作用。“就是”的主要作用是转换话轮和保持话轮。
3.1.1. 转换话轮
当说话者结束发言,听话者接过说话者的话轮以继续进行会话,此时话语权完成了从说话者到听话者的转移。
(14) 安泰:哪里呀,这可是救命之恩,我们全家理当涌泉相报。
安泰妻子:就是啊,江团长。我们呢,准备安排这个。
安欣:感谢是应该的。大哥,赶紧吧,这手都举酸了。
(电视剧《父母爱情》)
例(14)中,安泰妻子认同安泰“我们全家理当涌泉相报”这一话语内容,便顺次接过话轮加入会话,使用“就是”来加强认同力度。
3.1.2. 保持话轮
当认同标记“就是”位于一个话轮的中部时,往往具有保持话轮的功能。
(15) 张鸿:我不知道她是干吗的,我嗯嗯嗯,她就跟着我走。后来我发现她是罚人家钱的,就随地吐痰的,她罚五块钱,但是呢,在我没吐之前,她发现我有这个趋向,她不制止我,她就等着我吐完了以后,给我一个五块钱的收条。
主持人:她就瞄准了,今天你就是她的目标了。
张鸿:对对对,就是。这回到我们交通管理部门它其实也是一样的,就是你的任务不是为了罚款,不是为了处罚,而是为了保证这个地方的卫生也罢,交通顺畅也罢,过去我们这个里面是有一点点错误,所以这一次的新规,其实是把这个错位给它纠错了,就是纠回来了。你公共管理部门,你行使的就是一个公共管理一个服务的职能,而不是一个处罚的职能。
(MCL语料库:《栏目:今日观察》)
例(15)中说话者轮流发言,话轮不断产生。说话者张鸿从上一个话轮中的听话者转换成了说话者,在这个话轮当中,张鸿认同主持人的话语,通过连续使用三个“对”和“就是”来强化认同力度。“就是”位于话轮的中部,也就是说,张鸿通过使用“就是”来保持话轮,进一步引出后续的补充性话语,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立场。
3.2. 立场表达功能
方梅、乐耀(2017)[10]认为,立场表达是一个动态的语言活动过程。立场是指说话者或作者对信息的态度、情感、判断或者承诺的显性表达,具有语境依赖性。态度立场则涉及对所言或所写的信息内容的情感和评价。当说话双方所持的观点不谋而合,说话人会使用“就是”来续接当前话题,并且表明自己与对方观点、立场的一致与认同,强调双方的立场一致性。在互动语境中,认同标记“就是”主要表达认同态度。
(16) 安杰:日子可过得真快呀。
安欣:可不嘛,连你都要当妈妈了。
安杰:就是,转眼我结婚都快一年了。你说这命运奇不奇怪呀,不刮风不下雨的,风和日丽就把人给捉弄了。
(电视剧《父母爱情》)
如例(16)中,安杰认同安欣“连你都要当妈妈了”这一话语内容,使用“就是”来表示自己的认同态度,并且后续内容也表明了安杰对时间飞逝、命运似被捉弄的感叹。
根据已有语料,“就是”表达认同态度是最基础的功能,在此基础之上,往往还会附加其他态度立场,如表达埋怨态度,赞扬态度和附和态度。
(17) 拉拉:海伦,麦琪,我已经照rose的格式改好了,你们也照这改吧,看看,快来。
海伦:这也太复杂了吧,看的我头都大了我觉得。我已经这样说。
麦琪:就是啊,一个月做一次已经够麻烦了,现在一个礼拜都要做一次,谁的主意呀?我不管,我有事我要先走了。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
(18) 拉拉妈:拉拉,今天下午我陪你爸爸去医院复查,又看见刘医生了,他又问起你了。
拉拉爸:刘医生这个人还真不错,待人和气心细。
拉拉妈:就是,我说呢,还是找个南方人比较好,脾气习性都合适,省得在一起老吵架。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
(19) (打牌)
掌柜:行行行了,不要再废话了,算帐。
大嘴:算算算。
老白:算啥帐呀,这就不玩了?接着玩。
大嘴娘:小郭那六个月都输给我了,你还拿什么玩?
大嘴:就是。走走走!
老白:走什么走,还有我那六个月呢,你要是把我赢了,在这六个月里,我给李大嘴端茶送水,捏腰捶腿。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17)中,海伦抱怨工作太复杂,麦琪使用“就是啊”来表示对海伦的认同,同时也传达出自己的埋怨态度。随后的话语也进一步证实了工作的繁琐复杂,表明了埋怨的原因。此时说话人的负面评价语气较强。
例(18)中,拉拉妈认同拉拉爸的观点,认为“刘医生人好,待人和气心细”。在认同的基础上,拉拉妈还表达了对刘医生的赞扬态度,表明自己看好刘医生。此时说话人的正面评价语气较强。
当说话人想要结束原有话题并开启新话题时,又不愿破坏当前交际局面,于是,说话人便使用“就是”暂时地将自己和对方放在同一立场上,并且话语中往往包含附和的态度,意图尽快转换话题。例如,在例(19)中,掌柜因打牌输了与大家发生争论,大嘴娘对掌柜说“你还拿什么玩”,大嘴对此表示赞同,并且也希望掌柜赶紧离开。因此,大嘴使用“就是”先表示认同,后再将话题转移到“走走走”上,隐含了大嘴的附和态度。
3.3. 强调功能
认同标记“就是”具有强调功能。说话者使用“就是”来对前文内容表示认同,并且“就是”后面的续接话语往往是对前文内容的重复,起到再次强调的作用。
(20) 佟湘玉:钱夫人,钱夫人?(老白伸手去试呼吸,被老钱拨开)
老钱:干什么你呀!
白展堂:我看还有没有救了。
老钱:你们非把她逼得诈了尸你们才塌实是不是?(哭)娘子,娘子!(钱夫人忽然打了个嗝,大伙吓一跳)娘子!你肯定是没吃饱就走了呀!
佟湘玉:咋回事嘛?刚才不是还好好的吗?
老钱:就是啊,刚才好好的吃着饭,她说头有点晕,结果就想睡觉。
(电视剧《武林外传》)
例(20)中,佟湘玉不明白钱夫人为什么会晕倒,认为钱夫人刚刚还是好好的。老钱使用认同标记“就是”来表示赞同,后续话语“刚才好好的吃着饭”是对前文内容的重复,起到强调作用。
3.4. 人际互动功能
在交际互动中,认同标记“就是”往往出现在说话双方一来一回的对话中,起着寻求人际认同的作用,体现双方的互动性。认同标记“就是”的人际互动功能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说话双方建立“即时联盟”,寻求立场一致;二是减弱人际冲突,改善交际环境。
3.4.1. 建立“即时联盟”,寻求立场一致
“即时联盟”(on-line alignment) (Morita 2005)[11]指在话语交际中暂时性形成的一种共同立场、态度。为保证交际顺利进行,说话人需要建立即时联盟关系,而“就是”的认同标记功能恰好可以帮助构建即时联盟。说话者使用“就是”将听说双方联系起来,建立了一种短时的联系,使得听话人接受、认同且站在说话者的立场上,此时,双方立场一致。
(21) (大嘴把月饼做好,老钱看着月饼直流泪)
大嘴:你也太过分了吧。你尝都没尝,你就说不好。
郭芙蓉:就是嘛,你知道为了和这个面,我这个腰啊,(看到秀才)还有我们秀才的腰都快直不起来了。
(电视剧《武林外传》)
(22) 甲:想问下大家你们那的鸡蛋涨价没?我这里直接涨了一倍。
乙:没错,从两块多变成了五块。
甲:就是,一下长了好多啊,买的我心疼。
(BCC语料库)
例(21)中,郭芙蓉使用“就是嘛”,在交际互动中实现了“在线联盟”的作用。老钱看着月饼直流泪,大嘴只觉得老钱不捧面子,还没有尝便说不好吃。郭芙蓉和大嘴想法一致,同样认为老钱不捧面子,忽略了大家制作月饼的辛苦。这里的“就是嘛”主要表明郭芙蓉和大嘴的立场一致,凸显了说话双方互动的场景,也体现了交际中说话双方的互动性。
例(22)中,说话双方围绕“鸡蛋是否涨价”这一话题展开讨论,在两人交互发言的过程中,说话者甲使用“就是”来表明了自己和说话人乙的立场相同,认同“鸡蛋涨价了”这一事实,并且后续话语也进一步补充了自己的看法,认为“鸡蛋涨价太高”。“就是”加强了二者立场的一致性,拉近了双方的心理距离,在交际互动中寻求到了情感共鸣。
3.4.2. 减弱人际冲突,改善交际环境
说话双方在交际中,如果说话者不想再继续原话题或想转移话题,为避免影响已经建立好的良好交际环境,以及照顾到听话者面子,说话者会先使用“就是”来暂时将自己置于和对方立场一样的位置上,达到人际互动功能,这样有利于减弱人际冲突,从而保证交际顺利进行。
(23) 王伟:我告诉你啊,真要当了经理就不只是多干点活那么简单。
拉拉:那还能怎样?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我就不相信我做不了。
王伟:行行行,我放这马后炮也没什么用,连顶头上司你都找了。
拉拉:就是,点菜吧,点菜吧。
王伟:服务员来盘大黄炒苦瓜,让这丫头败败火。
(电视剧《杜拉拉升职记》)
例(23)中,拉拉不再想和王伟继续讨论“当经理”这个话题,便使用“就是”来暂时将自己和王伟置于同一立场,而后续话语“点菜吧,点菜吧”则为新话题。此时,先表明自己相同的立场再转换话题,在交际中可以起到减缓人际冲突的作用,便于交际顺利进行。
总而言之,在互动交际中,认同标记“就是”的使用,使得说话双方在当下的立场一致,能够拉近说话双方的心理距离,在互动中产生情感共鸣。事实上,说话双方寻求认同和情感共鸣也就是一种言谈交互主观性的体现。
4. 认同标记“就是”产生话语功能的原因
4.1. 内部原因
“就是”由副词“就”和判断动词“是”组成。《现代汉语词典(第七版)》[3]中,副词“就”有加强肯定的功能,用在判断动词“是”之前,起到了强调的作用。基于此,我们认为,认同标记“就是”具有加强肯定义的功能,凸显言者立场。
4.2. 外部原因
认同标记“就是”话语功能的形成与组成成分密切相关,但是说话人的交际意图、是否遵循礼貌原则等语言系统以外的因素也影响其功能的形成。
Brown & Levinson (1987)[12]认为交际中存在很多“威胁面子行为”,说话人为了保证交际顺利进行、避免冲突,常会采取一些言语手段来缓和关系,起到礼貌的效果。人们遵循的往往是“求同准则”1。“求同准则”是顾曰国(1992)[13]基于汉文化特点提出的礼貌原则之一,即听说双方在诸多方面力求一致,尽量满足对方的愿望。
在一定语境中,当不得不表达不同意见或者转移话题时,人们通过使用认同标记“就是”来实施求同准则,暂时地将交际双方处在同一立场,减少对方面子威胁,更好缓解人际冲突。例如上述例(22)。
5. 结语
本文以互动语言学为研究视角,选取作为应答语的“就是”为研究对象,将它视作认同标记,发现其使用环境大多出现于互动式口语对话体的应答一方。并且说话双方在交际互动中则存在五种互动序列:“行为–认同”序列、“陈述–认同”序列、“询问–认同”序列、“评价–认同”序列和“建议–认同”序列。
关于话语功能,认同标记“就是”主要有话语组织功能、立场表达功能、强调功能和人际互动功能四种。从话语组织功能上看,认同标记“就是”主要是转换话轮和保持话轮;从立场表达功能上看,认同标记“就是”主要表达认同态度,有的还会附加埋怨、赞扬或附和态度;从强调功能上看,“就是”具有加强肯定作用;从人际互动功能上看,说话双方使用认同标记“就是”主要是建立“即时联盟”、寻求立场一致,减缓人际冲突以及改善交际效果。
认同标记“就是”具有话语功能的原因一方面来源于“就是”语义本身,另一方面来源于交际双方是否遵循“求同准则”,使得交际顺利完成。
NOTES
1顾曰国(1992)提出中式礼貌五条准则:贬己尊人准则、称呼准则、“彬彬有礼”和文雅准则、求同准则及德、言行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