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人口老龄化是指人口生育率降低和人均寿命延长导致的总人口中因年轻人口数量减少、年长人口数量增加而导致的老年人口比例相应增长的动态[1]。国家统计局显示,中国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为21.1%,根据联合国标准,中国1999年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近十年来,我国劳动年龄人口的数量和比重出现双降,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为了减缓劳动力短缺问题,我国2018年开始老年人延迟退休,并持续关注老年人的就业问题。
2. 选题原因
选择老年人再就业领域进行分析,原因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
在劳动力方面,随着老年人口占比逐年增加,我国劳动力短缺问题日益凸显,养老负担也逐渐加重。因此,老年人再就业可以为社会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老年人赚取的工资也可拿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在老年人自身方面,老年人往往拥有几十年的工作经验和熟练的专业技能,老年人通过再就业发挥才能,能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充实他们的老年生活,还可以增强他们的社会参与感和归属感。
在社会养老压力方面,老年人通过再就业增加收入,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2]。老年人可以通过参与社会劳动来保持活力和身心健康,提高免疫力,降低患病风险,从而进一步减轻老年人医疗压力。
在积极老龄化政策方面,积极老龄化强调老年人在社会、经济、文化和健康等方面的积极参与和贡献[3]。而老年人再就业正是响应并推动该政策的关键。
在市场方面,老年人再就业可以为公司提供新的视角和经验,从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并且随着老年人消费能力的增强,老年市场也是企业关注的焦点,有助于企业拓展新的市场,抓住老年市场商机。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文献数据来自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知网是国内最大的学术数据库之一,拥有广泛的学术资源,涵盖各个学科领域的学术文献和期刊论文,具有一定的质量保证,为本文提供参考。在数据收集中,时间设置为2014年1月至2024年4月,以“老年人就业”和“老年人再就业”为主题词进行检索剔除,截至2024年4月29日,剔除非研究性文献后,共检索出436条有效数据。以上所得文献与数据具有科学性与准确性,并具有相应的图谱分析价值和文献研究意义。
3.2. 研究工具
CiteSpace是一款文献可视化分析工具,可以展示学科或知识领域在特定时间段的发展趋势和动态,并且轻松地绘制出研究前沿领域的演进历程。
4. 文献分析
4.1. 发文量分析
发文量历时性变化趋势是考察某一领域获得学界关注度和研究的动态趋势变化的重要尺度。本文利用CiteSpace统计了2014年1月至2024年4月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文献数量(由于数据截至2024年4月29日,这一年度发文量未能统计完全,因此不能完全准确地反映本年度的发文情况),绘制成折线图(图1)。
Figure 1.Annual publication volume
图1.年度发文量
观察老年人再就业文献年度发文量折线图图1可知,在该领域中,发文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
其中2014年~2018年发文量较少,主要关注于老年人在劳动力市场中的参与情况和面临的挑战。这些研究从不同的角度探讨了老年人就业的现状、影响因素以及可能的解决方案。部分学者从家庭责任出发,研究发现,承担孙子女照料责任的老年人更难以维持或寻找工作,这对老年人再就业产生负面影响。还有部分学者从区域创新的视角出发,探讨房价上涨等经济因素对老年人劳动力市场的影响,以及如何通过区域创新活动促进老年人的就业和再就业。此外,部分论文认为可以通过政策调整、教育培训等方式,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继续参与劳动力市场,发挥他们的经验和技能优势。部分研究通过调查数据分析了老年人再就业的现状,包括他们的就业意愿、就业能力、就业渠道等,并探讨了年龄、性别、健康状况、教育背景等因素对老年人再就业的影响。
在2019年~2023年,老年人再就业领域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2023年发文量到达巅峰103篇,这个阶段属于老年人再就业研究的一个繁荣期。越来越多的学者投入到这一领域,探讨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源开发问题。研究涵盖了城乡差异、地区差异、性别差异、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多个维度,旨在深入剖析老年人就业现状及未来趋势。学者之间通过共享数据、交流观点等方式,共同推动这一领域的发展,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提供学术支撑。
4.2. 作者分析
本文对核心作者开展数据分析,利用CiteSpace绘制了发文作者共现图(图2)。因作者较多不便于直观分析,故只标注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名。在图谱中,节点越大则发文量越多,字体大小和颜色深浅表示作者的学术中心性程度,字体越大、颜色越深,作者的学术中心性越强。作者间的合作通过连线的粗细和颜色展现出来,连线较粗的表示合作比较紧密。
Figure 2.Author co-presentation
图2.作者共现图
图中左上角,N表示网络节点数量,E表示连线数量。N = 277表明436篇文献中一共有277个作者,E=118表明这些作者之间存在118次合作,总网络密度为0.0031。由此看出,整个作者的图谱的网络较为零散,作者之间合作较少,且皆为五人之内的小规模合作,大多数作者都为独立研究。
在发文量上,图中李娟节点最大,发文量最多,为3篇。李娟的研究集中在老年人就业和人力资源开发方面,特别是关注农村老年人非正规就业、老年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老年人再就业意愿等方面的问题。例如在《农村老年人非正规就业:生成逻辑、现实困境及优化路径——基于P村的田野调查》一文中,李娟和黄泰扬共同探讨了农村老年人在非正规就业领域的生成逻辑、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优化路径[4]。她的研究旨在促进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经济发展,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此外发文量是2篇的作者一共有20人,分别是陈宁、何灿群、严凌、贺莎莎、祁雪瑞、陶建国、柏璐、谷孝怡、李晶、孙建娥、郭江、周瑶、彭梦春、吴霜、胡江陵、闾志俊、刘佳宁、丛金洲、王萍和吴瑞君。
4.3.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字是论文内容的精炼概括,能够直接反映论文的研究主题、研究方向和方法。本文运用CiteSpace,选择样本文献的关键字进行共现分类,生成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图3),由于图3中关键词数量较多,为了提高精确度,运用相关算法对关键词进行聚类总结可以得出关键词聚类图谱(图4)。结合两张图的数据可以分析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
Figure 3.Keyword co-occurrence knowledge map
图3.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
图3一共有240个关键词,其中字号较大、节点较为突出的关键词,表明其在436篇文献中出现频率较高。因关键词较多,图3只标注频次在6及以上的关键词。“再就业”的节点最大,出现频次最多,为74次,中心性为0.43,构成了图谱的网络核心节点,是所有关键词连接的中心点。表明研究者关注老年人再就业的问题,并探讨这个问题对社会经济的贡献和它面临的挑战。
其次是“老年人”,频次60,中心性0.3,“老龄化”频次33,中心性0.25。说明老龄化社会推动老年人再就业的发展,研究者在讨论适应老龄化趋势的同时,应鼓励和支持老年人继续参与社会和经济活动,以应对劳动力短缺等社会问题。
“延迟退休”“养老保险”等关键词,表明政策与制度在促进老年人再就业中的重要作用。分析调整退休年龄、完善养老保险制度等政策措施激励老年人再就业,优化就业环境。
“影响因素”“代际支持”“健康”等关键词,表明研究者关注影响老年人再就业的各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如健康状况、技能水平)、家庭因素(如家庭支持、子女状况)以及社会因素(如劳动力市场状况、政策支持等)。
“劳动参与”“劳动供给”“人力资源”等关键词,表明研究者关注老年人在劳动市场中的定位以及老年人在市场中能发挥的作用,关注老年人在人力资源方面的利用。
Figure 4.Keyword clustering diagram
图4.关键词聚类图谱
由图4可知,在老年人再就业领域中,关键词共生成8个聚类,分别代表各个研究方向,包括老年人、再就业、老龄化、人力资本、延迟退休、劳动关系、柔性延长退休、人口红利。Q = 0.6344,表明关键词聚类效果显著,S = 0.9057,表明聚类关键词相似性很强,聚类结果令人信服。老年人再就业领域呈现出多元且深入的特点,研究者不仅关注老年人的就业能力和市场需求,还关注中国老龄化背景下的人力资本开发、劳动关系调整以及延迟退休政策等宏观层面的问题,为老年人再就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4.4. 研究趋势分析
利用CiteSpace从数据文献关键词中提炼出突显词,从而清晰地展现出该领域的研究趋势,图5展示了老年人再就业领域内曾经突显过的研究主题,图上包括关键词节点(Keywords)、关键词出现时间(Year)、突显强度(Strength)、突显开始时间(Begin)、突显结束时间(End)等信息。最小时间区度为1年,最右列时间段部分,浅蓝色表示节点还未出现,深蓝色表示节点开始出现[5],红色区域是出现频次变化度最高的时段,也就是说这个时间段是关键词影响力最强的时间段。
Figure 5.Keyword emergence knowledge map
图5.关键词突现知识图谱
图5列出了Top 10的关键词,这些关键词包括“挤出效应”“就业”“开发”“影响因素”“分层保护”“劳动参与”“老年教育”“劳动供给”“隔代照料”以及“影响机制”。每一个关键词后面都标注了其出现的年份、突显强度以及突显的开始和结束时间。从突显强度来看,“劳动参与”的突显强度最高,达到了3.21,表明该领域研究未来会持续关注鼓励老年人继续参与劳动这一方面,采取制定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造工作环境等方法。从突现持续时间来看,“开发”这一突现词持续时间最长,为4年,其余突现词持续时间较短。研究将会在开发老年人劳动力这一方面持续深入,开发老年人就业潜力,如技能培训、职业规划、岗位设计等。
5. 建议
针对老年人就业问题,结合CiteSpace软件分析的结果,本文提出以下建议,以期为我国针对人口老龄化制定策略提供参考:
首先要加强政策支持与引导。政府应出台更加明确的政策,比如税收减免、社会保险补贴、职业培训资助等策略,以降低老年人再就业的成本和风险。同时,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提高社会对老年人再就业的认识度和接受度,营造老年人再就业的良好社会氛围。
其次要完善老年人就业服务体系。可以建立老年人就业服务平台,平台为老年人提供就业信息、职业咨询、技能培训等一站式服务。同时,平台可以与企业合作,实现人力资源共享,提高服务效率。
再次,鼓励企业开发适合老年人的岗位,如顾问、导师、培训师等,充分利用老年人的经验和技能。同时企业可以使用灵活用工模式,比如兼职、短期合同、远程办公等,以适应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工作需求。
然后,可以建立老年人再就业的激励机制。可以设立老年人再就业奖励制度,对在再就业中表现突出的老年人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他们的积极性。社会各界可以设立老年人就业专项基金,用于支持老年人的职业培训和就业创业活动。
最后必须加强对老年人的社会关爱和保障。加强对老年人的关爱和照顾,尽力解决老年人在就业过程中遇到的生活困难和心理问题。同时要完善老年人的社会保障体系,确保他们在再就业过程中能够享受到应有的社会保障待遇。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促进老年人再就业,缓解劳动力短缺问题,同时也有助于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地位,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6. 结语
本研究通过利用CiteSpace软件对近十年我国老年人再就业领域的文献进行分析,揭示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研究热点以及未来趋势。从研究结果来看,该领域年度发文量呈现总体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学界对该领域的关注度不断提高。学者们从多个角度对老年人再就业问题进行研究,包括家庭责任、区域创新、政策调整、教育培训等方面,这些研究为我们理解老年人再就业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提供了重要线索。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再就业不仅有助于缓解劳动力短缺的问题,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够充分发挥老年人的才能和经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参与感。此外,老年人再就业还能够减轻家庭和社会的养老负担,增强老年人的身心健康,降低医疗压力。因此,推动老年人再就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