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关于副词“才”,汉语学界已经就其多方面的用法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面向对外汉语教学对其用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也有学者将其中一些用法进一步细化从而完善了前人的研究。本文拟针对副词“才”和数量成分共现这一类语言结构,分析副词“才”在这类结构中对于数量预期表达的作用,对副词“才”的主观量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2. 副词“才”和主观量表达
2.1. 副词“才”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副词“才”的解释为:① 刚刚,表示事情前不久发生;② 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的晚;③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只;④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然后怎么样,用于后一小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为了”配合;⑤ 强调确定语气 [1] 。据此,有人将“才”看作时间副词、数量限定副词以及语气副词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上义项,与本文研究关联性较大的有②、③和⑤,我们可以将这些语法意义概括成更为抽象的一个语法意义,即表达说话人对时间、数量、年龄等数字大小或多少的一种看法。在这类句子中,通常使用副词“才”去标记数量成分,说话人预先已有一种心理预期,他对某件事做出判断时,按照心理预期标准去进行衡量,那么副词“才”也就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色彩,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
2.2. 主观量表达
副词“才”涉及到的主观量往往指的是主观量偏离预期,是从“量”的角度对预期进行偏离。首先,对“量”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量,不仅仅局限于数量词,是对“量”这一概念的扩大;狭义的理解是含有数量成分的短语,所谓“量”是对数量成分的简写,本文是针对这种狭义的量而言的。其次,量与预期的关系,这其中实际上涉及到了两种量:一种是预期中主体的预期量,也可以叫做基准预期量,它可以是主体普遍具有的社会常态量,也可以是因人而异的个体预期量,但是无论如何它都与主体预期相关,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基准预期量可以直接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语境推断;另一种是新信息中的实际量,从认知的角度看,实际量一般是相对于某种基准预期量而言的,基准预期量可以看做实际量存在的“背景”,而实际量则处于“前景”的位置,是被强调的重心。因此在语言形式上,基准预期量可以不出现,但是实际量多需要出现。我们把实际量超出基准预期量的称为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而实际量低于基准预期量的称为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 [2] 。我们也将采用这种方式对副词“才”和数量成分共现的几个格式进行分析描写。
3. 几种常见格式的表达特点
副词“才”和数量结构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偏离情况也会不同,当然,其中还会涉及到一些例外,接下来我们分别进行探讨。本文参考的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语料库)。另有部分语料为自拟的口语语料。
3.1. 数量结构 + “才” + 谓语
“才”在数量结构之后,使用这一结构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多”“大”“晚”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大量。根据上文对于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描述,句中出现的数量结构相当于我们说的实际量,那么基准预期量其实是没有直接出现的,是需要通过语境推断出来的,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推知这类句子中实际量超出基准预期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预期量偏离预期。如:
(1) a. 三十岁才结婚。
b. 四点天才亮。
c. 买十本才够。
d. (请了)三次才请来。
以上例子中,句子中出现的实际量分别为“三十岁”“四点”“十本”“三次”,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根据句意能够推知它们一定小于或少于这些数字,因此实际量比基准预期量要“大”“晚”“多”等等,结合已有的理论,我们将其概括为超预期量偏离预期。但是我们发现,事实上这条规律并不十分完善,会有一些反例存在,概括起来说,是否合乎规律,还要考虑到后边的谓语,如:
(2) a. 八岁才能入学。
b. 零摄氏度才会结冰。
c. 十二点才可以拜年。
例(2)中的谓语部分一定包含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等),这种情况下句子中的“八岁”“零摄氏度”“十二点”往往是说话人心理认知或者科学证实的一种基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界定值。如a中“八岁”是一个必备条件,如果一个孩子七岁或者以下,他无法入学;同样,如果一个孩子九岁或以上,他也不符合标准;b中“零摄氏度及以下”是必备条件,如果高于零摄氏度,就不会结冰,说话时的温度可能是偏大的;c则相反,“十二点及之后”是必备条件,不到十二点不可以拜年,说话的时间可能是偏早的。如果我们仍按照前面的方式把它们看成实际量,那么根据句意也不容易推测出基准预期量,甚至不好说是否存在预期;如果把它们理解成说话人的基准预期量,这则属于一种主体普遍具有的社会常态量,但是此时的实际量句中是没有出现的,根据句意实际量可大可小,不同的句子中情况不同,因此对比二者的关系也就没有必要,另外这也违背了前文提到的“实际量是相对于某种基准预期量而言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谓语部分包含能愿动词,那么句中的数量词就不会表达主观量与预期偏离,而是显示一种数量条件,这种数量条件是说话人认知中的固有标准,只有这一标准才是符合说话人预期的。
(3) a. 买十本才好。
b. 拍三次才舒服。
c. 说三遍才合适。
d. 扎三个辫子才好看。
例(3)中谓语部分由形容词成分充当,与上文的能愿动词相似,这种情况下句中的数量成分“十本”“三次”“三遍”“三个”等是后面形容词所描述的状态成立的表示一种必备条件,说话人认为在这种数量条件下达到的效果最佳,因此它们也不代表实际量,而是说话人心中的一种最佳量,也就不能分析句中数量词和预期量的对比关系。
但是并不是所有形容词在该格式中,都属于与预期无关的特殊情况。考察语料发现,这些形容词还需要满足以下特点:① 表示一种主观评价或感受;② 这种主观评价或感受在数量上没有限度。如a中形容词“好”均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因此数量成分“十本”是“好”的一种必备条件,说话人认为十本以上或以下都是不符合的,但是如果把句子换成“买十本才满足”,虽然两句话的差别只有形容词不同,但“买十本才满足”就属于前文所说的超预期量偏离预期,“十本”比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大,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满足”除了表示主观感受外,在量上还有一定的限度。
3.2. 主语 + “才” + 数量结构
“才”在数量结构之前,使用这类句子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少”“小”“早”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小量。根据上文对于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描述,句中出现的数量结构相当于我们说的实际量,那么基准预期量其实是没有直接出现的,是需要通过语境推断出来的,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推知这类句子中实际量低于基准预期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如:
(4) a. 他才八岁啊。
b. 现在才八点钟呢。
c. 才搬了十本书呐。
d. 才过了两三天啊。
以上例子中,句子中出现的实际量分别为“八岁”“八点钟”“十本”“两三天”,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根据句意能够推知它们一定大于或多于这些数字,因此实际量比基准预期量要“小”“早”“少”等,结合已有的理论,我们将其概括为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但是我们发现,这类句子后边往往带有语气词(啊、呢、吧等),有的句子缺少了语气词甚至不能成立,这种语气成分加强了整个句子的主观情感,凸显了言者的态度。周新华(2015)分析了“才 + 数量结构 + 呢”这一形式,认为有“呢”的参与,“才”的辖域扩大,表示对整个命题的强调,蕴含言者感叹或者反驳等语气,这种情况下主观情感量是句子首先显现出来的,作用于主观评价量之上 [3] 。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有可取之处,考察语料发现不仅仅限于语气词“呢”,在“主语 + 才 + 数量结构”这一形式中,语气词能够作用在原句子表达的主观小量之上,进一步强调实际量低于基准预期,表达言者的感叹或者反驳等语气。
3.3. 数量结构1+ “才” + 谓语 + 数量结构2
“才”前后同时出现数量结构时,数量结构的位置与预期的关系能够更明确的显示出来。“才”之前的数量成分是一种主观大量,是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而“才”之后的数量成分是一种主观小量,是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如:
(5) a. 一锅饭才吃十个人。(饭多而吃的人少)
b. 两星期才写五千字。(时间久而写的少)
c. 一年才长高两厘米。(时间久而长的少)
d. 三根冰棍儿才卖一毛钱。(冰棍儿多而卖的价钱少)
以上例子中,“才”之前的数量成分“一锅饭”“两星期”“一年”“三根冰棍儿”比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要“多”“晚”“大”等,根据句意我们可以推测说话人认为“十个人吃不完一锅饭”“五千字写不了两星期”“长高两厘米用不了一年”“一毛钱买不到三根冰棍儿”,因此前面数量成分表示的实际量多于基准预期量,属于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而“才”之后的数量成分“十个人”“五千字”“两厘米”“一毛钱”比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要“少”“小”“早”等,根据句意我们可以推测说话人认为“一锅饭可以吃十个人以上”“两星期可以写五千字以上”“一年可以长高两厘米以上”“三根冰棍儿可以卖一毛钱以上”,因此后面数量成分表示的实际量少于基准预期量,属于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综上所述,前后具有一致性。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数量结构2中的数字往往会重读,这说明话语的语义焦点在后面。如果前后数量成分颠倒,表意就会完全相反,如:
(6) a. 十个人才吃一锅饭。(人多而吃的饭少)
b. 五千字才写两星期。(字儿多而写的时间少)
c. 两厘米才长一年。(高度长而长的时间少)
d. 三分钱才卖一根冰棍儿。(钱多而卖的冰棍儿少)
4. 副词“才”的主观量表达与象似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和人的认识具有一致性。“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跟人对客观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或‘象似’关系,或者说,语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经验结构(人认识客观世界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概念结构)的模型。我们把这种对应称作语法结构的‘象似原则 [4] ’”。副词“才”的主观量表达正体现了“象似原则”。
我们把分布数轴左边的记为“才1”,分布在数轴右边的记为“才2”,分别考察它们的意义。
“才1”分布在数轴的左边,表示少量,与此相对应的结构是“主语 + ‘才’ + 数量结构”,“才1”位于数量结构之前,结合前文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使用此结构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少”“小”“早”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小量,也就是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才2”分布在数轴的右边,表示大量,与此相对应的结构是“数量结构 + ‘才’ + 谓语”,“才2”位于数量结构之后,结合前文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使用此结构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多”“大”“晚”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大量,也就是超预期量偏离预期。
联系上面的数轴图,我们很容易找到语法结构和概念结构的对应关系:当客观情况往数轴的左边偏离时,“才1”位于数量结构之前,表示主观小量;当客观情况往数轴的右边偏离时,“才2”位于数量结构之后,表示主观大量。“才”在数轴上的分布与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是对应的,数轴上的量值与主观量也是对应的。因此,副词“才”的分布与主观量表达均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象似原则”。
5. 结语
综上所述,副词“才”和数量结构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偏离情况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才”在数量结构之前,句子表示的是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才”在数量结构之后,句子表示的是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这符合认知语言学的“象似原则”,不过我们也分析了一些例外情况。这进一步印证了语言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句法和语义能够相互制约,某种词语组合方式会产生具有某种共性的意义,具有某种共性的意义的表达会采用某种固定的词语组合方式,如“四点天才亮”中“才”在数量结构之后,即使数量结构中的数量很小(早),也会表达超预期量偏离预期,我们也能正确地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