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副词“才”的数量预期问题探析
An Analysis on the Quantitative Expectation of Adverb “CAI”
DOI:10.12677/ml.2024.124312,PDF,HTML,XML,下载: 124浏览: 266
作者:王 莹:天津师范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学院,天津
关键词:“才”偏离预期主观量象似原则“CAI”Deviation from ExpectationsSubjective QuantityIconicity Principle
摘要:副词“才”的使用频率非常高,其语法意义也比较复杂。汉语学界关于副词“才”用法的研究成果颇多。本文针对其中的一种用法——副词“才”和数量成分共现的情况,立足于几种常见格式,分析了副词“才”在这类结构中对于数量预期表达的作用,认为副词“才”和数量成分之间的位置关系往往会决定说话人表达的数量预期特点,这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象似原则”,也进一步说明了句法和语义的制约关系。
Abstract:The adverb “CAI” has a very high frequency of use, and its grammatical meaning is more complex. There are a lot of research results on the usage of the adverb “CAI” in the Chinese academic circle. In view of the co-occurrence of the adverb “CAI” and the quantitative component,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adverb “CAI” in the quantitative anticipation expression based on several common formats, and holds that the position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dverb “CAI” and the quantitative component often determines the quantitative anticip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aker’s expression, which reflects the “iconicity principle” of cognitive linguistics. The restric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yntax and semantics is further explained.
文章引用:王莹. 关于副词“才”的数量预期问题探析[J]. 现代语言学, 2024, 12(4): 777-782. https://doi.org/10.12677/ml.2024.124312

1. 引言

关于副词“才”,汉语学界已经就其多方面的用法进行了充分的研究,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有学者面向对外汉语教学对其用法进行了归纳总结,也有学者将其中一些用法进一步细化从而完善了前人的研究。本文拟针对副词“才”和数量成分共现这一类语言结构,分析副词“才”在这类结构中对于数量预期表达的作用,对副词“才”的主观量问题做出进一步的说明。

2. 副词“才”和主观量表达

2.1. 副词“才”

《现代汉语八百词》中对副词“才”的解释为:① 刚刚,表示事情前不久发生;② 表示事情发生或结束的晚;③ 表示数量少,程度低;只;④ 表示只有在某种条件下,或者由于某种原因、目的,然后怎么样,用于后一小句,前一小句常有“只有、必须、要;因为,由于;为了”配合;⑤ 强调确定语气 [1] 。据此,有人将“才”看作时间副词、数量限定副词以及语气副词等进行研究。分析以上义项,与本文研究关联性较大的有②、③和⑤,我们可以将这些语法意义概括成更为抽象的一个语法意义,即表达说话人对时间、数量、年龄等数字大小或多少的一种看法。在这类句子中,通常使用副词“才”去标记数量成分,说话人预先已有一种心理预期,他对某件事做出判断时,按照心理预期标准去进行衡量,那么副词“才”也就体现说话人的主观色彩,起到强调语气的作用。

2.2. 主观量表达

副词“才”涉及到的主观量往往指的是主观量偏离预期,是从“量”的角度对预期进行偏离。首先,对“量”的问题,以往的研究中有不同的理解,我们可以将其分为广义和狭义,广义的理解是一种抽象的量,不仅仅局限于数量词,是对“量”这一概念的扩大;狭义的理解是含有数量成分的短语,所谓“量”是对数量成分的简写,本文是针对这种狭义的量而言的。其次,量与预期的关系,这其中实际上涉及到了两种量:一种是预期中主体的预期量,也可以叫做基准预期量,它可以是主体普遍具有的社会常态量,也可以是因人而异的个体预期量,但是无论如何它都与主体预期相关,具有浓厚的主观色彩,基准预期量可以直接体现出来,也可以通过语境推断;另一种是新信息中的实际量,从认知的角度看,实际量一般是相对于某种基准预期量而言的,基准预期量可以看做实际量存在的“背景”,而实际量则处于“前景”的位置,是被强调的重心。因此在语言形式上,基准预期量可以不出现,但是实际量多需要出现。我们把实际量超出基准预期量的称为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而实际量低于基准预期量的称为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 [2] 。我们也将采用这种方式对副词“才”和数量成分共现的几个格式进行分析描写。

3. 几种常见格式的表达特点

副词“才”和数量结构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偏离情况也会不同,当然,其中还会涉及到一些例外,接下来我们分别进行探讨。本文参考的语料来源于北京大学汉语语料库(CCL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语料库(BCC语料库)。另有部分语料为自拟的口语语料。

3.1. 数量结构 + “才” + 谓语

“才”在数量结构之后,使用这一结构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多”“大”“晚”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大量。根据上文对于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描述,句中出现的数量结构相当于我们说的实际量,那么基准预期量其实是没有直接出现的,是需要通过语境推断出来的,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推知这类句子中实际量超出基准预期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超预期量偏离预期。如:

(1) a. 三十岁才结婚。

b. 四点天才亮。

c. 买十本才够。

d. (请了)三次才请来。

以上例子中,句子中出现的实际量分别为“三十岁”“四点”“十本”“三次”,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根据句意能够推知它们一定小于或少于这些数字,因此实际量比基准预期量要“大”“晚”“多”等等,结合已有的理论,我们将其概括为超预期量偏离预期。但是我们发现,事实上这条规律并不十分完善,会有一些反例存在,概括起来说,是否合乎规律,还要考虑到后边的谓语,如:

(2) a. 八岁才能入学。

b. 零摄氏度才会结冰。

c. 十二点才可以拜年。

例(2)中的谓语部分一定包含能愿动词(能、会、可以等),这种情况下句子中的“八岁”“零摄氏度”“十二点”往往是说话人心理认知或者科学证实的一种基准,是一个客观存在的界定值。如a中“八岁”是一个必备条件,如果一个孩子七岁或者以下,他无法入学;同样,如果一个孩子九岁或以上,他也不符合标准;b中“零摄氏度及以下”是必备条件,如果高于零摄氏度,就不会结冰,说话时的温度可能是偏大的;c则相反,“十二点及之后”是必备条件,不到十二点不可以拜年,说话的时间可能是偏早的。如果我们仍按照前面的方式把它们看成实际量,那么根据句意也不容易推测出基准预期量,甚至不好说是否存在预期;如果把它们理解成说话人的基准预期量,这则属于一种主体普遍具有的社会常态量,但是此时的实际量句中是没有出现的,根据句意实际量可大可小,不同的句子中情况不同,因此对比二者的关系也就没有必要,另外这也违背了前文提到的“实际量是相对于某种基准预期量而言的”。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果谓语部分包含能愿动词,那么句中的数量词就不会表达主观量与预期偏离,而是显示一种数量条件,这种数量条件是说话人认知中的固有标准,只有这一标准才是符合说话人预期的。

(3) a. 买十本才好。

b. 拍三次才舒服。

c. 说三遍才合适。

d. 扎三个辫子才好看。

例(3)中谓语部分由形容词成分充当,与上文的能愿动词相似,这种情况下句中的数量成分“十本”“三次”“三遍”“三个”等是后面形容词所描述的状态成立的表示一种必备条件,说话人认为在这种数量条件下达到的效果最佳,因此它们也不代表实际量,而是说话人心中的一种最佳量,也就不能分析句中数量词和预期量的对比关系。

但是并不是所有形容词在该格式中,都属于与预期无关的特殊情况。考察语料发现,这些形容词还需要满足以下特点:① 表示一种主观评价或感受;② 这种主观评价或感受在数量上没有限度。如a中形容词“好”均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因此数量成分“十本”是“好”的一种必备条件,说话人认为十本以上或以下都是不符合的,但是如果把句子换成“买十本才满足”,虽然两句话的差别只有形容词不同,但“买十本才满足”就属于前文所说的超预期量偏离预期,“十本”比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大,二者不同的主要原因是“满足”除了表示主观感受外,在量上还有一定的限度。

3.2. 主语 + “才” + 数量结构

“才”在数量结构之前,使用这类句子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少”“小”“早”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小量。根据上文对于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描述,句中出现的数量结构相当于我们说的实际量,那么基准预期量其实是没有直接出现的,是需要通过语境推断出来的,通过语境我们可以推知这类句子中实际量低于基准预期量,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如:

(4) a. 他才八岁啊。

b. 现在才八点钟呢。

c. 才搬了十本书呐。

d. 才过了两三天啊。

以上例子中,句子中出现的实际量分别为“八岁”“八点钟”“十本”“两三天”,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虽然没有出现,但是我们根据句意能够推知它们一定大于或多于这些数字,因此实际量比基准预期量要“小”“早”“少”等,结合已有的理论,我们将其概括为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但是我们发现,这类句子后边往往带有语气词(啊、呢、吧等),有的句子缺少了语气词甚至不能成立,这种语气成分加强了整个句子的主观情感,凸显了言者的态度。周新华(2015)分析了“才 + 数量结构 + 呢”这一形式,认为有“呢”的参与,“才”的辖域扩大,表示对整个命题的强调,蕴含言者感叹或者反驳等语气,这种情况下主观情感量是句子首先显现出来的,作用于主观评价量之上 [3] 。我们认为这一观点有可取之处,考察语料发现不仅仅限于语气词“呢”,在“主语 + 才 + 数量结构”这一形式中,语气词能够作用在原句子表达的主观小量之上,进一步强调实际量低于基准预期,表达言者的感叹或者反驳等语气。

3.3. 数量结构1+ “才” + 谓语 + 数量结构2

“才”前后同时出现数量结构时,数量结构的位置与预期的关系能够更明确的显示出来。“才”之前的数量成分是一种主观大量,是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而“才”之后的数量成分是一种主观小量,是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如:

(5) a. 一锅饭才吃十个人。(饭多而吃的人少)

b. 两星期才写五千字。(时间久而写的少)

c. 一年才长高两厘米。(时间久而长的少)

d. 三根冰棍儿才卖一毛钱。(冰棍儿多而卖的价钱少)

以上例子中,“才”之前的数量成分“一锅饭”“两星期”“一年”“三根冰棍儿”比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要“多”“晚”“大”等,根据句意我们可以推测说话人认为“十个人吃不完一锅饭”“五千字写不了两星期”“长高两厘米用不了一年”“一毛钱买不到三根冰棍儿”,因此前面数量成分表示的实际量多于基准预期量,属于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而“才”之后的数量成分“十个人”“五千字”“两厘米”“一毛钱”比说话人心理预期的基准量要“少”“小”“早”等,根据句意我们可以推测说话人认为“一锅饭可以吃十个人以上”“两星期可以写五千字以上”“一年可以长高两厘米以上”“三根冰棍儿可以卖一毛钱以上”,因此后面数量成分表示的实际量少于基准预期量,属于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综上所述,前后具有一致性。不过我们很容易发现,数量结构2中的数字往往会重读,这说明话语的语义焦点在后面。如果前后数量成分颠倒,表意就会完全相反,如:

(6) a. 十个人才吃一锅饭。(人多而吃的饭少)

b. 五千字才写两星期。(字儿多而写的时间少)

c. 两厘米才长一年。(高度长而长的时间少)

d. 三分钱才卖一根冰棍儿。(钱多而卖的冰棍儿少)

4. 副词“才”的主观量表达与象似原则

认知语言学认为,句法结构和人的认识具有一致性。“语言的结构,特别是语法结构,跟人对客观世界包括对人自身的认识有着相当程度的对应或‘象似’关系,或者说,语法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人的经验结构(人认识客观世界而在头脑中形成的概念结构)的模型。我们把这种对应称作语法结构的‘象似原则 [4] ’”。副词“才”的主观量表达正体现了“象似原则”。

我们把分布数轴左边的记为“才1”,分布在数轴右边的记为“才2”,分别考察它们的意义。

“才1”分布在数轴的左边,表示少量,与此相对应的结构是“主语 + ‘才’ + 数量结构”,“才1”位于数量结构之前,结合前文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使用此结构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少”“小”“早”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小量,也就是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才2”分布在数轴的右边,表示大量,与此相对应的结构是“数量结构 + ‘才’ + 谓语”,“才2”位于数量结构之后,结合前文的分析,一般情况下使用此结构时说话人在语义上想要表达一种偏向于“多”“大”“晚”等的趋势,即表达一种主观大量,也就是超预期量偏离预期。

联系上面的数轴图,我们很容易找到语法结构和概念结构的对应关系:当客观情况往数轴的左边偏离时,“才1”位于数量结构之前,表示主观小量;当客观情况往数轴的右边偏离时,“才2”位于数量结构之后,表示主观大量。“才”在数轴上的分布与在句法结构中的位置是对应的,数轴上的量值与主观量也是对应的。因此,副词“才”的分布与主观量表达均体现了认知语言学的“象似原则”。

5. 结语

综上所述,副词“才”和数量结构在句中的位置不同,其实际量和基准预期量的偏离情况会有所不同,一般情况下,“才”在数量结构之前,句子表示的是未足预期量偏离预期,“才”在数量结构之后,句子表示的是超预期量偏离预期,这符合认知语言学的“象似原则”,不过我们也分析了一些例外情况。这进一步印证了语言各要素之间不是孤立存在的,句法和语义能够相互制约,某种词语组合方式会产生具有某种共性的意义,具有某种共性的意义的表达会采用某种固定的词语组合方式,如“四点天才亮”中“才”在数量结构之后,即使数量结构中的数量很小(早),也会表达超预期量偏离预期,我们也能正确地理解说话人想要表达的真正意图。

参考文献

[1] 吕叔湘. 《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9.
[2] 单威. 主观量类偏离预期表达研究[J]. 汉字文化, 2022(5): 10-13.
[3] 周新华. 语气副词“才”的主观量表达[J]. 青年文学家, 2015(26): 134.
[4] 沈家煊. 不对称与标记论[M]. 南昌: 江西教育出版社, 1999.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