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水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源泉,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近几年来,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工作在我国得到了重视。地下水在资源利用和生态环保方面具有重要位置,在生活生产供水、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中同样也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不断加大,面临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日趋严重,风险防控压力与日俱增 [1] 。党的二十大指出,要进一步深入推进环境污染防治工作,加快绿色发展的脚步,这对于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防治问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因此,必须要重视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问题,分析污染问题成因,加强污染防治工作,并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控手段减少土壤与地下水污染。
为进一步解决土壤和地下水的环保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土壤与地下水污染的危害及原因,探讨现阶段土壤与地下水环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解决对策,旨在为目前土壤地下水的问题提供解决思路,期望对土壤地下水的问题有所启发与帮助。
2.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危害
土壤和地下水是紧密相关的,土壤是地下水的保存介质,地下水储存在土壤空隙中。地下水污染是由于人为活动造成地下水质恶化的现象。土壤污染是导致浅层地下水污染的重要原因,土壤中的污染物通过淋溶或渗透到地下水,导致浅层地下水被污染。反之,地下水如果被污染,经水位波动或毛细作用为土壤提供污水,土壤也会被污染 [3] 。就目前形势来看,国内部分地区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比较严重 [4] 。因此,需要从源头上阻止土壤和地下水污染,切断土壤和地下水源的持续污染途径 [5] 。而目前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已经刻不容缓,需要加大力度有效控制污染源,提升土壤地下水的利用。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会导致农作物污染、减产,从而引发农产品安全问题,造成食物品质不断下降,威胁粮食安全,造成直接经济损失。对于农药和有机物污染、放射性污染、病原菌污染等其他类型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所导致的经济损失,更加难以估计。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重金属、有害化学物等不断累积,容易引发各种疾病、癌症等,并且有害物质通过食物链的富集作用,危害人类身体健康 [6] 。
3.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原因
导致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有工业污染源、农业污染源、自然资源利用污染以及生活污染源等。
3.1. 工业兴起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工矿业废弃地土壤环境问题突出 [7] 。工业污染源主要是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主要是通过管道等固定方式排出。随着工业的兴起与发展,工业废水成为了污染土壤的途径之一。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有害物质,如果不进行无害化处理,这些物质排放在土壤、河流中将直接吸附在土壤中,并逐渐渗入深层。例如,有害污水排放最终会渗入地下或河流,形成持久污染源。并且由于土壤污染存在滞后性,只能通过取样分析、检测等具体研究才能确定 [3] 。此外,工矿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排放的废气,直接与大气层接触并反应形成酸雨。随着水流扩散至其他区域,污染范围也逐步扩大 [8] 。土壤中的重金属难以降解,许多有机污染物也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降解,即使土壤中的一些有机物具有降解功能,但降解周期长,降解能力有限,会造成污染不断积累,最终对土壤和环境造成不可逆的破坏。
3.2. 农业生产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在农业生产活动中,也对土壤带造成了一定的污染。而农业污染源主要因为位置的不确定、污染物的不确定及释放时限等而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例如,农药、化肥及污水灌溉、倾倒垃圾等等均会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一定的污染。很多农户为了农作物能够达到更高的产量,在开展农业生产活动中,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等产品,这些不可持续的农业生产措施,会降低土壤中的有机质,部分农药化肥残留物会停留在土壤表面,导致污染物可以轻易的从土壤中释放到地下水中,经过时间的推移会慢慢渗入地表下层,对地下水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
3.3. 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部分地区大量开采自然资源。过度开采自然资源,也会对土壤和地下水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采矿业甚至成为部分地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但由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粗放,因为采矿而出现的很多矿坑,在长时间的使用下会产生有害的金属物质,如果未对这些有害物质进行有效的处理,就很有可能停留在土壤表面,对土壤环境造成污染;通过雨水的不断冲刷,这些有害物质会渗入到土壤深处,造成地下水污染,从而对周边居民生活及生活环境带来一定的危害性。
随着城市的发展,对水资源的需求也日益剧增,过量的开采对地下水会造成地下水位的下降。地下水位下降会破坏原地层的平衡性,造成地面下沉、海水倒灌、咸水入侵等污染淡水资源。
3.4. 日常生活垃圾等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生活污染主要来源于城市污水和生活垃圾,同样也包括交通和电器废料等带来的间接性污染。生活垃圾中含有大量病原微生物,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酸性、碱性有机污染物,并会溶出垃圾中含有的重金属,形成有机物、重金属和病原微生物三位一体的污染源 [9] 。现阶段,很多生活垃圾处理厂依然采用的是堆放和填埋的方法。许多垃圾填埋场的防渗管理措施不到位,垃圾渗滤液流入周围地表水体,导致地下水水质浑浊,有臭味,有机化合物、无机物、重金属等混合污染,有害微生物超标等,导致污染物渗入,对地面水、地下水、土壤等造成污染。
4. 土壤和地下水污染的防治措施
4.1. 完善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制度
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破坏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管理制度不完善、管理力度薄弱,从而未达到管理效果。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尽管越来越多的人们意识到了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的重要性,当仅靠人们自觉保护环境是远远不够的,需要相关管理制度及规范强制约束。完善保护土壤和地下水的法规制度,制定强制性管理办法,加大处罚条例,对土壤和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的个人和企业,从重处罚。设立土壤地下水质量监测部门,加强对土壤地下水的监测,完善地下水监测网络,形成土壤及地下水环境监测体系。多部门联合,整合环保、水务、农业等部门的土壤地下水数据,建立完善土壤地下水环境数据库,形成数据信息化平台,提升对土壤及地下水的管理水平 [10] 。
4.2. 加大和提升宣传力度
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问题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人们对污染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环保意识淡薄。保护土壤与地下水,需要通过人们共同努力。土壤和地下水相关管理部门在完善相应管理制度的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民众的宣传力度,强化对土壤和地下水的保护的意识。通过举办具有宣传意义、有特色的宣传活动,邀请更多的民众参与其中,让他们明白对土壤和地下水保护的重要性。从人们的思想上入手,从而产生行为意识,将保护工作落实到实际生活中。同时,可以借助新媒体、自媒体等多种途径,强化民众的环保意识,普及土壤和地下水的环保理念。
4.3. 减少工业污染
为了能够解决工业发展给土壤和地下水带来的污染问题,就需要在工业生产区域合理规划供水区域。尽量把工业生产区域中的供水区域,设计在远离生活用水的下游区域内。协调配合多部门制订相应的规划指导,科学排放与处理因工业活动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同时还要结合实际生产状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科学处理工业污染,以减少各类污染物的排放量,在出现的超标排放的工业生产企业中,需要加强停业整治力度,达到减少污染,科学环保生产的目的。
4.4. 降低农业污染
针对农业污染问题,需要提高对化肥农药的无毒无害化生产要求,从源头减少化学污染,加强对农业污染的治理管理。农业生产过程中,对以往的农业种植生产观念进行改变,提高农业生产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减少农业生产活动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在农药化肥的实际使用过程中,结合农作物的种植特点、土壤营养状况等合理选择适宜的农药化肥,并严格控制施用量,减少不必要的使用,较少污染源。
4.5.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在保护环境的同时,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经济社会发展必不可少的活动 [11] 。在自然资源利用和开采过程中,需要提前做好规划,预防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在矿业生产活动过程中,积极优化开采方法,及时对开采过程中所产生的废石、矿渣等物质进行有效处理,采用现代信息化、科技手段,尽可能地减少污染。
4.6. 改进生活污染处理措施
对于产生的生活垃圾,不能仅采用露天堆放和填埋处理的方式。更应改进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方法,实施垃圾分类、资源化利用。建立完善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全面推广焚烧发电、生物处理等生活垃圾资源化利用方式。相关部门对于焚烧垃圾、随意填埋垃圾等恶劣行为要进行严肃处理并进行严厉打击,对于肆意排放各类污水问题进行合理控制;同时,针对排污管道系统的要定期进行维护管理工作,科学管理质量排水管道系统,预防排水管道受到破坏而引起有害物质泄漏,导致地下水资源受到污染。
4.7. 其他措施
对于一些潜在难以发现的污染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监测,通过对土壤和地下水的及时监测,并分析和掌握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动态,及时发现污染位置和源头,确保污染问题能及时解决。同时,通过现代化技术手段,构建土壤与地下水质监测控制管理系统,做好土壤、地下水水质的动态变化监测管理工作,为治理污染提供完善的技术支持 [12] 。管理人员通过检测情况,可以实时了解土壤与地下水的状况,一旦出现问题,将立即做出反应,采取相应的措施,及时让污染源控制,大大提高污染整治工作效率。
5. 结语
保护土壤和地下水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但由于社会的快速发展,人类面临的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因此,本文针对目前的土壤和地下水污染问题,对污染来源进行分析,并结合实际提出一定的防治措施。提出完善土壤和地下水保护制度,加大环保宣传力度,减少工业、农业和生活污染排放,优化处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扩大对土壤和地下水的监测,为保护土壤和地下水资源提供一点参考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