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伊州刺史若干问题考述(630~780年)
Some Problems in the History of Yizhou Governor in Tang Dynasty (630~780 Years)
DOI:10.12677/ojhs.2024.122017,PDF,HTML,XML,下载: 193浏览: 413
作者:宁浩禹,艾克拜尔·尼牙孜:新疆大学历史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关键词:唐代伊州刺史选任Tang DynastyThe History of YizhouTo Elect and Appoint
摘要:伊州地处天山东部,为连接河西走廊和西域的关键枢纽,向北可以威慑漠北草原游牧部落,向西可控安西四镇,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伊州刺史作为中央政府与伊州地方的纽带,其职位十分重要。本文将从首任伊州刺史人选、谢书方就任伊州刺史时间以及伊州刺史出身考述等三个方面入手来详细考述唐前中期伊州刺史的选任的若干问题。
Abstract:Yizhou is located in the eastern part of the Tianshan Mountains. It is a key hub connecting Hexi Corridor and the Western regions. It can deter the nomadic tribes of the Mobei grassland to the north and control the four towns of Anxi to the west, and its geographical position is very important. As a link between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local government of Illinois, the governor’s position is very important. This article will examine in detail several issues in the selection of the governor of Yizhou in the early and mid-Tang Dynasty from three aspects: the candidate for the first governor of Yizhou, the time when Xie Shufang took office as governor of Yizhou, and the background of the governor of Yizhou.
文章引用:宁浩禹, 艾克拜尔·尼牙孜. 唐代伊州刺史若干问题考述(630~780年)[J]. 历史学研究, 2024, 12(2): 107-113. https://doi.org/10.12677/ojhs.2024.122017

1. 引言

伊州本称伊吾,为古伊吾庐地,东汉永平十六年(公元73年),汉明帝刘庄命窦固、耿忠击北匈奴。窦固兵出酒泉,大败匈奴呼衍王于天山,并留兵屯守伊吾卢城,为宜禾都尉驻所 [1] 。1459随后历代对伊吾之地均有经营管理之实。至隋唐时期,“隋大业六年(610年)在城东买地置伊吾郡,隋乱,复没于胡”。1唐初,破颉利可汗灭东突厥汗国,时任伊吾首领石万年率七城归降,唐置伊州。伊吾地复归中央王朝统治。

唐代的伊州,地处天山山脉的最东端,其基本范围在如今的哈密绿洲,包括天山山脉东侧的喀尔里克山和北侧的梅欣乌拉山。该地属于沟通丝绸之路连接东西的重要枢纽,也是唐帝国进一步经略安西四镇并影响中亚地区的重要战略桥头堡。不论从地理位置还是唐代在西域的布局来看,伊州都十分重要。因此伊州成为了唐代经营西域的第一站。

刺史,又称刺使,古代官职。“刺”即为检核问事,即监察之职。“史”为“御史”之意由此可见刺史初为监察地方之职,东汉后逐渐发展为地方长官,掌一州之军政大权。隋唐继续沿用该职位来作为地方长官,代中央管辖各地。纵观有唐一代,地方官员之名虽有更改,但总体职能并未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2

伊州地区向来是唐代西域史研究绕不开的一个起点,但以往的学者多从历史事件出发来分析整个伊州地区对于中央政府经略西域的意义所在。而本文将从可考的几位伊州刺史入手,通过对具体人物的考述来阐明个别历史问题。

2. 首任刺史当为石万年

石万年是粟特人且为伊吾城城主,应为当地的贵族。伊吾归唐后,唐王朝在伊吾设立西伊州,西伊州此时很有可能是一个羁縻州。凉州都督李大亮在给太宗的上疏中提到“伊吾虽已臣附,远在蕃碛,人非中夏,地多沙卤。其自竖立,称藩附庸者,请羁縻受之”( [2] , pp. 2388-2389)。太宗表示同意其看法。《新唐书·地理志》中曾载“以其首领为都督、刺史,皆得世袭”( [3] , p. 1119)。

再者,伊吾应是一个以胡人为主的社会,任用石万年这个粟特贵族为首任刺史更有利于当地的稳定。《沙洲、伊州地志残卷》曾记载当地风俗如下:“田夫、商贩之人,唯有平䥫为鏊,冬夏常食饼,无釜甑之具,杯碗匙筋智不畜,渴则渠居地而饮……其俗不重衣冠,唯以多财为贵。”从此史料可以看出在伊吾此地风俗习惯带有明显的粟特人的特征,由此可推断当地粟特人乃至胡人应占有相当的比例。贞观二年,大唐高僧玄奘西行求法路过伊吾,在当地经过一个汉人僧侣住持的寺庙。“寺中有汉僧三人,中一老者衣不及带,跣足而迎,抱法师哭,哀嚎哽咽不已,曰岂期今日重见乡人。”这段史料也可看出伊吾虽仍有汉人,但数量和权势可能远远比不上胡人,所以老和尚才见乡人痛哭。《元和郡县图志》中也曾载:“贞观四年,胡等慕化内附。”( [4] , p. 1029)

以上种种史料都可证明当地是以胡人为主的。由此得见,石万年为首任伊州刺史也是唐朝初定伊州的最佳选择。

3. 谢书方任职时间考

谢书方任职伊州的时间问题目前也颇有争议。表1中暂取贞观十四年至十六年,为郁贤皓先生《唐刺史考全编》所记载,应为作者推测所得。薛宗正在《伊吾归唐与伊州创制》 [5] 中认为旧唐书中所载“历迁西、伊州刺史”( [2] , p. 4873)顺序有误。薛宗正认为西州创制时间晚于伊州,谢书方应先出任伊州刺史。又有《册府元龟》载“唐谢书方为左卫中郎将,奉使灵州,招辑突厥。会失、葛逻禄等叛,部落叛兵三千与籁渎水上,围叔方甚急,叔方率厉奋击,虏众乃解。还至柔远县,发伊州兵,往谕延陀,与其游军,会击,大破之。”( [6] , p. 2208)由此可见谢书方在遭遇叛兵后,发伊州兵平叛,据此推测其可能已为伊州刺史。所以谢书方应在西伊州改为伊州后方才出任伊州刺史。新旧唐书都记载伊州是在贞观六年更名,而在此之前在河南道已有伊州。根据《元和郡县志》卷6《河南道·汝州》“隋乱陷贼,武德四年讨王世充,复为伊州,贞观六年八年改为汝州。”( [4] , p. 165)《唐会要》卷7《州县改置上·河南道·汝州》载“贞观八年,以西域置伊州,遂改为汝州。” [7] 据此二史料吴玉贵先生也认为,西伊州改名伊州应在贞观八年而非六年。前文我们提到伊吾归唐之时石万年可能是羁縻州的刺史,贞观八年改为伊州后,伊州应具备了正州的资格,所以笔者认为谢书方最早出任伊州刺史在贞观八年。后取李方《唐西州官吏编年考证》之说法,谢书方于贞观十四年至十五年(640~641)为西州刺史 [8] 。又有《新唐书》卷195《沈季诠传》中载“贞观中,侍母渡江……都督谢书方具礼祭而葬之。”( [3] , p. 5583)可知谢书方在641年后应已迁转洪州都督。且据谢书方孙女谢令婉的墓志《大周前朝散大夫行台州临海县令李府君妻故太康县君陈郡谢夫人墓志铭(并序)》中也提到:“祖叔方……邢州刺史,兰泸洪广四府都督。”按照谢书方永徽三年去世算起,谢书方也不大可能贞观十六年仍在伊州刺史任上。

综上所述,谢书方出任伊州刺史应为贞观八年到贞观十四年。

4. 伊州刺史出身考证

伊州自贞观四年(630年)石万年归唐至安史之乱后刺史袁光庭身死伊州陷落(约780年前后)之间约一百五十年,现存可考的伊州刺史为10位。按时间顺序依次为石万年贞观四年(630)、谢书方约贞观十六年至十八年(642~644)、韩威贞观二十年至二十二年(646~648)、苏海政永徽六年(655)、衡义整永昌元年(689)、李眘交景龙四年(710)、士暕开元初年、郭知运开元二年(714年)、张楚宾开元二十年至二十二年(732~734)、袁光庭天宝十四年(755)。其余年份的刺史任职情况已不可考。

接下来我们将从伊州刺史的出身籍贯入仕等方面来简要考述其基本情况。

刺史是中央选授,代皇帝巡狩地方的重要官职。通过明确伊州刺史的出身籍贯等,能较为直观的看出中央政府对于此地的统治目的,并从中更好的厘清中央政府与伊州以及西域的政治关系,也可以更好的体现出唐王朝在西域的统治重心,从而归纳出唐朝西域政策的优劣得失。

表1为可考的几位伊州刺史出身、籍贯、任职时间简表。

表1可以看出,史载可考的几位伊州刺史均出自名门望族或者官宦世家。石万年前文中已探讨过,这里不再赘述。

第二位可考的伊州刺史为谢书方,雍州万年人,出身于陈郡谢氏。陈郡谢氏为中古时期著名门阀之一,兴盛于六朝时期。据旧唐书记载,谢书方最初跟随齐王李元吉四处征讨,数有战功后被授予屈咥直

Table 1.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history of the state of Yizhou

表1. 伊州刺史基本情况

府左军骑。在玄武门之变中,谢叔方与冯立合兵杀秦王麾下敬君弘和吕世衡,作战勇猛。得知齐王李元吉被杀后,下马嚎哭而遁,次日向唐高祖自首请罪。李世民认为他是个忠义之人,释放了他,并授予右翊卫郎将的官职(正五品上)。吴兢在《贞观政要》中也认为谢书方为“忠义”也 [13] 。从其这段历史记载中可以看出,谢叔方逾弱冠之年便担任了五品官职,基本算是达到了高级官员的范畴,在唐代官员若达到五品以上便可“终身高卧,免得徭役,不易得之也” [14] 。由此可见显赫的门世与出众的武功和为人称道的忠义品德,应是谢书方出任伊州刺史、镇守边疆的原因之一。

有史可考的第三位伊州刺史当属韩威。韩威为昌黎棘城人,属于昌黎韩氏出身。后世河南道出身的韩愈也被人们称为韩昌黎,此处昌黎当属韩氏郡望。《大唐故昌黎县开国子韩君(令名)墓志铭并序》中记载“曾祖相贵,齐州刺史仪同三司,周御侮下大夫邓州刺史,随淅巴衡三州刺史,平昌郡开国公。祖弼,随左武卫虎牙部将,天水汉阳二郡守。父孝威,皇朝松扶西伊恒贝六州刺史,芳松交代凉五州都督,银青光禄大夫,行荆洛二州长史,右金吾卫大将军,兼检校太子左卫率,上柱国,南康郡开国公,谥曰敬。”此处史料中,孝威当为韩威,墓主韩令名为韩孝威之子。另在《大周故左豹卫将军韩公(令英)墓志铭并序》中记载“祖弼紫金光禄大夫……父孝威,银青光禄大夫。” [15] 从这两处史料中可以看出韩威的父亲和祖父均为国家高级官员,韩威出身显赫的官宦世家。

《通鉴·贞观十二年》记载“八月,(吐蕃)进攻松州,败都督韩威。”( [1] , p. 6252)韩威这次的失利应该受到了一定的处罚。《旧唐书》中记载“(贞观二十年)伊州刺史韩威率千余骑为前锋。”( [2] , p. 5303)松州为下都督府,都督为从三品,伊州为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由此得知韩威可能因为松州之战被贬为了伊州刺史。但同样伊州也是重要的边州,也是与西域各方势力周旋的前线,韩威赴伊州上任也可能是出于将功补过戴罪立功的考虑。由此看来,良好的家庭背景和边州为官的经历是韩威出任伊州刺史,镇守边疆的原因之一。

有史可考的第四位伊州刺史为苏海政,出身不详,家世不详。《册府元龟》载“永徽六年,五月,遣左屯卫大将军程知节为葱山道行军总管,率……左武卫将军王文度、伊州都督苏海政等讨西突厥阿史那贺鲁。”( [6] , p. 3953)由此可见,永徽六年(655年)伊州的刺史应为苏海政。

有史可考的第五位伊州刺史为衡义整,齐州全节人,同为官宦世家6,但又有别于其余几人的门阀世家。从《大周朝议大夫使持节伊州诸军事伊州刺史上柱国衡府君(义整)墓志铭并序》中可知“恩制授朝议大夫,使持节伊州诸军事伊州刺史……以永昌元年四月廿一日薨于官舍。”由此可见至少在689年4月之前,伊州刺史仍为衡义整。

衡义整应为门荫入仕。唐代门荫制度继承隋制,《旧唐书》载“若以门资入仕,则先授亲勋羽卫,六番随文武简入选例。”( [2] , p. 1804)衡义整起家右勋卫,属于以其父衡长孙门荫入仕。《唐六典》有云“择其高者为亲卫,(取三品以上子、二品以上孙为之)。其次者为勋卫及率府之亲卫,(四品子、三品孙、二品以上之曾孙为之)。”衡义整其父曾任职岚( [3] , p. 1005)、朔( [3] , p. 1007)、翼( [3] , p. 1084)、渭( [2] , p. 1632)四州刺史,据《旧唐书·地理志》和《新唐书·地理志》记载,此四州基本皆为下州。下州刺史为正四品下,刚好与衡义整起家右勋卫对应上。虽说衡府君以门荫入仕,但唐代的门荫与魏晋南北朝相比,绝大多数子弟还需要待选并参加兵部或者吏部的铨选才能入仕。即使是门荫入仕,唐代的标准也不止门资与官品,文化水平、军事技能、仪态、道德等也是重要的选拔标准。由此来看,衡义整出任伊州刺史虽有门第的荫蔽但也离不开个人的能力较高。

有史可考的第六位伊州刺史为李眘交,赵郡柏仁人,出身赵郡李氏。该氏为魏晋到隋唐的著名大族,唐高宗时期位列七姓十家。因社会影响力较大,较具清望,亦被官方下令为“禁婚家”。根据《大唐故银青光禄大夫使持节洮州都督李府君墓志铭并序》可知,李府君“起家补左亲卫,又应科举高第,授右卫长上”。前文我们讨论过唐朝的门荫制度,三品以上子,二品以上孙可为亲卫。李府君父亲李承庆官至右玉钤卫郎将,即右领军卫。唐光宅元年(684年)到神龙元年(705年)之间左右领军卫改为左右玉钤卫。据旧唐书记载,左右领军卫为正三品官员,那么由此看来李府君补左亲卫应是其父官职荫蔽。与刺史韩威不同的是,李府君在补亲卫后紧接着“又应科举高第”,那么由此看来李府君个人能力也是及其的出众,从其墓志中可见一斑。

第七位可考的伊州刺史为士暕。郁贤皓先生推测士暕大致约在开元初使持节伊州诸军事伊州刺史。目前存世关于士暕的史料仅有其子士如珪及妻郭氏的墓志《大唐故朝散郎试平卢军司马赏绯鱼袋士府君太原郭夫人墓志铭》。从该墓志可以得知士如珪为河北道河内郡人,所以士暕也应为河内郡出身。墓志中载士暕父亲士嶷为“大唐朝散大夫、守大理正、上柱国” [16] ,朝散大夫与大理正均为从五品下官职,上柱国虽为勋职但也算正二品待遇,可能为死后追赠所得。由此可见士暕家世应属中等,比韩、衡、李不足但又比下有余。

第八位可考的伊州刺史为郭知运,出生在瓜州常乐,从其死后被赠太原开国公可以看出郭知运当属于太原郭氏分支。《郭知运碑》中曾详细记载“汉祖封亭以列国,其侯于阳曲,宅彼太原旧矣。亭之元(玄)孙友,从太原徙陇西。”由此可见郭知运这一支郭氏在西汉时期就迁往了陇西之地。碑文中还记载郭知运夫人为敦煌索氏,索氏在敦煌一带地位极高,也属于名门望族。郭知运与其联姻说明郭氏一族在此地也是名门望族。《旧唐书》载“(知运)壮勇善射,颇有胆略。……以战功累除左骁卫中郎将、瀚海军经略使,又转检校伊州刺史,兼伊吾军史。”( [2] , p. 3190)由此可见郭知运当属武将出身,因为战功卓越屡被擢升,且家世显赫,其家族在西北地区有一定的威望。这些原因与其出任伊州刺史应有很大的关系。

第九位可考的伊州刺史为张楚宾(张宾)。张刺史出身不详,家世不详。目前唯一能确定的是开元二十年到开元二十二年担任伊州刺史。张九龄《敕伊吾军使张楚宾书》载“敕伊吾刺史伊吾军使张楚宾,近得卿表,知沙陀入届,此为刘涣凶逆处置狂疏……今刘涣伏法……可具宣旨。”由此可见“北庭都护刘涣谋反,伏诛”( [2] , p. 201)。发生时张楚宾为伊州刺史,这一年是开元二十二年四月。另有开元二十年《瓜州都督府给西州百姓游击将军石染典过所》载“四月六日,伊州刺史张宾押过。”而此即为张宾任职伊州的证据。

第十位可考的伊州刺史为袁光庭,出身不详,家世不详。

5. 结论

首先可以推断的是石万年应当为首任伊州刺史,或者称之为西伊州刺史更为准确。

其次谢书方任职伊州应在贞观八年到贞观十四年之间,而非《全编》中的贞观十四到贞观十六年。后者不符合谢书方伊州任后的迁转时间。

最后通过对十位刺史的出身、家世以及入仕的考证我们可以发现唐朝中央政府在选择伊州刺史多选择才能或者军功卓越之人,且有边地就职经历,并能适应伊州实际情况的人选为主。

伊州地处西北,是唐王朝经营西域的第一步,此地也属于连接中央政府和西域的咽喉要道,重要性不言而喻。除粟特人石万年外,其余刺史均为朝廷从内地调任至伊州,基本均出身于北方的名门望族。这也能从侧面看出唐初的世家大族势力还是有一些影响。谢书方、韩威、郭知运都是身经百战之将,以军事实力出众进为伊州刺史。衡义整、李眘交虽为门荫入仕,但却也文武双全,具有西北边地基层工作经历,可以胜任伊州刺史之职。张楚宾、袁光庭等虽出身不详,但在任期间也都恪尽职守,袁光庭在伊州陷落后更是以身殉国,留名青史。

总体来说,伊州作为唐王朝经营西域的第一步,刺史的选择是经过精心选择的。这也反映出中央政府对于西域政策的重视,对西域实现有效的控制不仅可以应对北方草原以及青藏高原方向的军事威胁,也为后续依托伊西庭三州向西控制安西四镇打下了坚实基础。这是中央政府实施对西域的管辖中浓墨重彩的一笔。更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形成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之一。

NOTES

1敦煌文书S.367《沙洲、伊州地志》残卷。

2唐武德元年(618),改郡为州,长官称刺史。天宝元年(742年),改州为郡,长官称太守。至德二年(757),改郡为州,长官复称刺史。为方便论述,笔者将本文所涉及唐代前中期(630~780)伊州长官均称为刺史。

3《元和郡县志》卷40伊州条:“隋乱,又为群胡居焉……贞观四年,胡等慕化内附,于其地置伊州。”

4《唐刺史考全编》中记载谢书方任期为约贞观十六年到十八年。此处按《全编》收录。

5吐鲁番阿斯塔纳509号墓出土,其中有云:“四月六日,伊州刺史张(楚)宾押过。”

6《大周朝议大夫使持节伊州诸军事伊州刺史上柱国衡府君(义整)墓志铭并序》:“曾祖则,周大将军;祖生,隋莱州别驾、本州大中正;父长孙,唐岚、朔、翼、渭四州刺史、左监门将军、长山县开国公。”

参考文献

[1] 司马光. 资治通鉴[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6.
[2] 刘昫. 旧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3] 欧阳修. 新唐书[M]. 北京: 中华书局, 1975.
[4]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3.
[5] 薛宗正. 伊吾归唐与伊州创制[J]. 中国边疆民族研究, 2011(4): 1-12.
[6] 王钦若. 册府元龟[M]. 北京: 中华书局, 1989.
[7] 王溥. 唐会要[M]. 北京: 中华书局, 1955.
[8] 李方. 唐西州官吏编年考证[M].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0: 3.
[9] 齐运通, 杨建锋. 洛阳新获墓志2015 [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7.
[10] 周绍良. 唐代墓志汇编[M]. 上海: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92: 802.
[11] 李昉, 等. 文苑英华[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6: 2335.
[12] 赵力光. 西安碑林博物馆新藏墓志汇编[M]. 北京: 线装书局出版社, 2007: 372-374.
[13] 吴兢. 贞观政要[M]. 北京: 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
[14] 李昉等. 太平广记[M]. 北京: 中华书局, 1961: 4058.
[15] 赵文成, 赵君平. 秦晋豫新出墓志搜佚续编[M]. 北京: 国家图书馆出版社, 2015: 461.
[16] 齐运通. 洛阳新获七朝墓志[M]. 北京: 中华书局, 2012: 242.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