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楚雄彝族自治州地处滇中,是云南,也是全国最大的彝族自治州之一,是彝族人口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彝族先民在楚雄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的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建筑风格,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彝族建筑文化。近年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展开以及农村住房翻新补贴等政策的实施,楚雄州彝区人们的生产生活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但是,也凸显出一系列的问题,如彝族传统建筑留存越来越少,新村整体布局形态没有彝族传统村寨的布局特征,新建的建筑模式统一、外观风貌趋同,没有很好地展示彝族建筑文化,同时因村庄空间环境、建筑室内空间发生彻底的改变,使村民原有的活动秩序被打乱,一些传统文化习俗也在无形中被削弱,以致彝族村庄的彝族特色越来越不明显,甚至和一般的汉族村庄没什么区别。因此,为保护楚雄州彝区村落景观和文化的多样性,避免在新农村建设和规划中出现传统建筑被破坏、村庄特色散失等问题,非常有必要重视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
2. 彝族建筑文化概述
2.1. 彝族建筑文化表现形式
彝族建筑文化包括有形的物质文化,也包括无形的精神文化 [1] 。有形的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村庄的选址、村庄的整体布局形态及建筑实体上。无形的精神文化主要表现为建筑的建造工艺及建筑空间中形成的礼仪习俗。
2.1.1. 彝族村庄选址及整体布局形态
彝族主要聚居在云贵高原和康藏高原的东南部边缘地带,海拔二千米至三千米的山区和半山区。彝族是山地民族,对大山有着十分炽热的感情,因此彝族进行村落选址时特别看中山形地势,喜欢将村寨建在接近河谷的向阳山坡地。彝族也是一个农牧兼营的民族,村寨选址常常遵循“上面宜牧、中间宜居、下面宜农”的形式格局 [2] [3] [4] ,即村寨顺应地形因地制宜、错落有致地布置于山腰地带,村寨后方、侧方是密林,村寨下方地势低洼处是田地(见图1、图2)。因为山腰地带,光照充足,气候暖和,适宜居住;村寨后方、侧方的密林可涵养水源,是放牧、狩猎、拾野生菌最好的地方;村寨下方地势低洼处可开垦田地,进行农业生产,保障粮食自给。密林、村寨、田地相互映衬形成独特、完整的村寨布局形态,这种村寨选址理念及整体布局形态体现了彝族崇尚自然、追求天人合一的思想。
Figure 1. Villages built on mountain slopes 1
图1. 村庄依山坡地而建1
Figure 2. Villages built on mountain slopes 2
图2. 村庄依山坡地而建2
2.1.2. 彝族建筑
彝族在与自然环境的适应与顺应中,在与周围汉族和其他民族的融合过程中,用自己的勤劳和智慧,创造和形成了自己的生存空间及富于特色的建筑观念体系,创造了独具特色的地方建筑类型。其中,民居建筑主要有青棚、土掌房、垛木房、闪片房、茅草房、瓦房、“一颗印”等,宫廷建筑有土司衙门等,宗教建筑有土主庙、图腾柱等,陵墓建筑有向天坟等,特殊用途的建筑有碉楼、姑娘房等 [5] [6] 。这些建筑融合了彝族的地域文化、风俗习惯、伦理道德、宗教信仰,饱含着彝族人民的智慧和多民族的文化交融,体现了人与环境、人与建筑的融合以及“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是彝族建筑文化最具体的表现形式。
2.1.3. 彝族建筑的建造工艺
彝族建筑的建造工艺反映了彝族聚居区的生产生活条件,要求工匠们具有精湛的建造技艺,是彝族建筑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如垛木房、闪片房的建造工艺。
垛木房是用木头叠垛成墙的房子,墙体一般用青松、栗树等圆木垒垛而成,筑墙时先将圆木两端用斧头砍成勒口,使圆木按房屋大小上下相扣(见图3),垒到房屋所需要的高度,再用结实的木叉把木排夹紧,圆木间的缝隙用泥巴糊严。
闪片房是用闪片来铺盖屋顶的房子(见图4),闪片的制作有较高的技术水准,先要将树木砍倒截成长度约为4尺的柴筒,再用斧头劈开成厚度约为2公分的木片。闪片的整个制作过程不用锯子,直接用斧头,而且是一斧一块,速度极快,木片一块一块地从柴筒上“闪”开来,这也就是闪片房之所以得名的原因。
Figure 3. Sketch map of circular wooden stacking in the stacker house
图3. 垛木房圆木垒垛示意图
2.1.4. 彝族建筑空间中形成的礼仪习俗
彝族的礼仪、习俗、禁忌等在建筑的空间布局、平面布局、装饰中得到了体现。
在建筑空间布局上,常以公共活动场地、土主庙来构建邻里交往的情感空间。彝族村寨选址一般在向阳的山腰,建筑顺应地形依山就势布局,建筑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在地势较为平缓的地段自发围合形成相对开阔的公共活动场地,这个场地是村内的公共晒粮场,同时也是村民平时闲聊集会的场所,孩子们嬉戏玩耍的场所,民族节庆日里开展集会、对歌、打跳等的场所。彝族人常在村寨后的森林边缘建一座土主庙,祈求保佑村寨平安、人丁兴旺、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见图5)。土主庙前是一块开阔场地,人们在此祭拜天神、土主和祖先神。
Figure 6. Plan of the first floor of the main house in residential buildings
图6. 常见民居建筑正房一层平面
在建筑平面布局上,常以“尊、亲”的宗法观念来构建以祖先崇拜为核心的祭祀礼拜活动空间 [7] 。彝族民居建筑平面多为三开间,分前后两个部分。前面是厢房,通常一至两间,层数为一层,后面是正房,通常为三开间,层数为二层。正房二层空间不进行分隔,一般用来堆放粮食和杂物。正房底层中间明间作堂屋,堂屋的后部是上二层的楼梯间,堂屋正中的墙壁前设有供桌,供桌上置神龛来供奉祖灵。堂屋是待客、议事、举行成丁礼、婚礼等仪式的场所(见图6、图7)。堂屋左侧次间分为内外两间,内间为封闭起来的卧室,外间为客厅,常配有桌椅、橱柜、电视等家具。堂屋右侧次间也分为内外两间,内间为主人卧室,外间是厨房,设置有火塘。火塘是一家人的活动中心,是家庭的象征,不仅具有取暖、照明、做饭的功能,也是议事、会客、室内宗教活动的场所,招魂、送魂、新娘出嫁等诸多宗教习俗均离不开火塘 [8] 。火塘旁有的设有床位,以便给家里老人使用。火塘周围的座次也很有讲究,通常根据主客、长幼、尊卑、性别之分来划分座位。堂屋的前面设有廊道,这个廊道俗称为“厦子”,用于供人们休息、纳凉或者堆放杂物(见图8)。
Figure 7. Central room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图7. 民居建筑堂屋
Figure 8. Eaves of residential buildings
图8. 民居建筑厦子
在建筑装饰上朴素自然,讲究自然美。建筑装饰的重点部位是大门、屋顶、室内构架以及外墙。大门门头上作各种拱形图案,大门门头上常设有门楣,门楣上要么雕刻日、月、鸟、兽等彝族传统图案加以装饰,要么直接挂八卦图或羊头、野鸭、兽蹄等实物进行装饰。屋顶主要对屋脊及屋檐进行装饰,屋脊中部以及两端有简单的起翘及拱起,形成柔和的弧形屋脊线,屋脊上常设有镇邪驱祸的瓦当,瓦当上刻虎、龙、猫等动物的图案。屋檐的挑拱、屋檐下的垂花柱、屋内的梁枋及拱架等也雕刻牛羊头、牛羊角、鸟兽、花草、虫鱼的图案进行线脚装饰 [7] [9] 。建筑外墙通常彩绘反映彝族人们生活场景的图案或太阳、月亮、鸟兽等图案加以装饰。在彝族的传统习俗中,黑色是最高贵的颜色,黑色象征刚强坚韧和吉祥,红色、黄色是次之于黑色的吉利颜色,红色是神圣的象征,黄色象征善良和友谊。因此,建筑装饰色彩常以材料的本色或黑色、红色、黄色等色彩为主,其它色彩为辅。彝族人民热爱自然、崇尚自然,因此建筑装饰图案以虎、龙、日月星辰、山川河流、花草树木的图案为主(见图9~11)。除用色彩、图案进行装饰外,还会用八卦图以及象征自然界灵物的牛头、葫芦、瓦猫、虎头面具、植物、动物四蹄等实物进行装饰。
2.2. 彝族建筑文化保护、传承的价值和意义
彝族建筑是彝族人民赖以生产、生活、生存的空间,是彝族社会历史文化的重要物质载体,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及建筑创作价值。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包含了彝族人民的审美观念、追求、信仰、理想等,是彝族人民的精神支柱和精神载体 [10] 。保护、传承彝族建筑文化是保留、延续彝族人民民族精神记忆的重要手段,是打造彝族地区地方特色的重要手段。彝族建筑文化是我国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传承彝族建筑文化可以充实完善我国建筑文化。彝族建筑文化是一项重要的文化资源,是一项宝贵的遗产,保护、传承彝族建筑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彝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3.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3.1.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现状
通过对楚雄州内多个彝族新农村建设项目的调研发现,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彝族建筑整体布局形态、建筑实体、建造工艺的应用很少,应用较多的是彝族建筑的装修、装饰、色彩及图案。
3.2.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应用主要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第一,彝族传统建筑留存较少。彝族传统建筑类型多样,但在调研中发现,许多彝族聚居区村庄保留下来的彝族传统建筑数量很少,而且这些保留下来的彝族传统建筑因没有得到妥善的修缮维护,通常比较破旧,质量较差,有的甚至被废弃不再使用(见图12、图13)。
第二,新村整体布局形态与彝族传统村寨差异显著。新村建设中为统一规划路网、统一安排基础设施,建筑多采用行列式的布局形式(见图14),整个村庄整齐化一,没有彝族传统村寨依山而建、依山就势布局的自然肌理及整体布局特征。
Figure 15. New brick concrete structure tile house
图15. 新式砖混结构瓦房
第三,建筑外观风貌趋同现象明显。新村建设中为了体现彝族特色,政府在规划中特别强调外观风貌的统一性,许多新建的彝族村寨在建筑造型、整体色调、外部装饰、建筑布局等方面大都采用统一的模式,村庄之间大同小异。即建筑采用统一模式的现代砖混结构建筑(见图15),建筑外墙色调要么白色、要么黄色,建筑成行成排布局。为了体现彝族特色,仅在建筑外墙上绘制反映彝族人们生产、生活场景的图案,或者绘制以虎、龙、火为主题的图案,很有一种仅“穿衣带帽”之感。有的新村建筑外墙装饰图案非常单一、呆板(见图16、图17),没有很好地展示彝族建筑装饰的底蕴和文化内涵。还有的彝族村庄因没有进行统一的规划,村民根据自己的喜好自主建房,所建房屋风格迥异,村庄的彝族特色不明显,甚至和一般的汉族村庄没什么区别。
第四,建筑室内空间发生彻底改变,使依附于空间的礼仪、习俗、民族传统文化被削弱。在新村建设中,为改善村民居住环境,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民居建筑室内空间常按照现代化城市住宅室内空间组织的方式进行设计,牲畜棚、卫生间和厨房与主房分离,单独设置。火塘变成多余的附属品,甚至被取缔。为兼顾其它空间面积,堂屋的面积被缩减。使依附于堂屋、火塘开展的待客、议事、仪式等活动在无形中被弱化。
存在以上问题的原因主要是:
第一,对彝族建筑的价值、保护传承彝族建筑文化的意义认识不到位。彝族建筑,尤其是彝族民居建筑常以村落的形式分布在山区半山区,这些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建筑所反映出的贫穷简陋状况,使当地老百姓及政府对这些建筑的价值持怀疑态度。以致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更多关注的是如何更好地改善村民的居住条件,忽略了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忽视了彝族的风土人情。另一方面,设计人员在新农村规划时缺乏深入广泛的调研,对彝族建筑文化的精髓、内涵、展现形式研究挖掘不够深入,以致设计出的新民居表现形式单一、彝族特色不明显。
第二,彝族传统民居建筑难以满足当代人居住需求。彝族传统民居大多内部设施简陋,没有洗浴卫生设备,卫生条件差。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村民普遍不满足于彝族传统民居建筑内的生活状况,对新民居的需求越来越强烈,新的民居不断自发地涌现。
第三,彝族人们的观念发生了转变。彝族在与汉族和其他少数民族杂居、融合的过程中,随着知识水平的不断提高及汉文化的不断渗透影响,彝族人们的观念也相应地发生了转变。如以前彝族村寨中通常都会建姑娘房,为村内年轻男女交流感情、谈情说爱提供单独的空间。但是现在,只有很少的彝族村寨保留有姑娘房,而且很少用作年轻男女的社交娱乐,有的被废弃,有的被修缮改造后作旅游设施使用,以神秘的彝族婚俗文化看点来吸引外地游客。还有就是当今的很多彝族青年为了改变生活状况,大多选择外出务工,在这个过程中就会接触到许多现代新式建筑类型,赚钱后回家乡建房也大都建自己所偏好的现代新式建筑。
第四,彝族传统建筑材料及建造工艺难以为续。彝族传统建筑材料多以土、木、石、草、麻杆等当地出产的天然材料为主;建筑结构多为土木结构,构架用木材,外墙体用夯土或土坯砖,多为村民自家建造或由工匠带领村民施工建造,建造需要耗费大量人力,建造工艺繁琐。掌握这些传统建筑建造技艺的工匠大多年事已高,有的已经离开人世。新一代的青年人,迫于生计,大多长年外出务工,没时间、也不愿意学习传统建筑知识及建造技艺。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信息技术的不断推进,各种新技术、新材料(如砖、钢筋、水泥)、新结构(如砖混、钢筋混泥土结构)在彝族聚居地区相继普及和运用,传统建筑材料、建筑结构、建造工艺不断受到冲击。
4. 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应用的对策
针对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应用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四个方面的建议:
第一加强传统村落和传统建筑的保护。对个别保存较完整的彝族传统村落进行合理的修缮和保护,保留村落原有的空间肌理、建筑造型、道路系统、庭院格局等,并完善给排水、道路硬化、垃圾收集处理、村庄绿化等基础设施,以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生活品质。对个别村寨遗留的茅草房、垛木房、土掌房、姑娘房、碉楼等极富彝族特色的建筑进行修缮改造,作为群众议事娱乐的文化场所,为人们留住一些传统记忆,留住一抹乡愁。
第二加强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宣传。彝族建筑文化是彝族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彝族人民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保护、传承彝族建筑文化是打造地方特色、延续彝族民族精神记忆的重要手段。因此,在彝族聚居区新农村建设中应加强彝族传统建筑文化的保护和宣传,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当地彝族人民及政府工作人员,深入了解彝族建筑的价值、保护传承彝族建筑文化的意义及重要性,增强对彝族建筑文化的保护意识。
第三加强政府的政策引导。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政府应出台相应的政策,引导村民在自主建造或统一建造时注重对彝族建筑文化的应用,保留本地方彝族传统建筑的特色。鼓励掌握彝族建筑建造技艺的能工巧匠参与到新村的规划、建设中,并培养新一代传统建筑工艺传承人,延续彝族传统建筑的历史文脉。政府应通过多渠道融资,牵头培育、打造彝族建筑文化产业,把彝族建筑文化资源和各生产要素联系在一起,把静态的彝族建筑文化资源转化为彝族建筑文化产品,供现代人消费,实现彝族建筑文化资源的产品化、产业化。以此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让村民获得实惠,自觉主动地支持传统建筑文化的传承。
第四加强设计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彝族建筑文化是建筑文化史上的一块瑰宝,需要设计人员,尤其是建筑规划设计人员引起足够的重视。在设计彝族聚居区村庄建筑时,设计人员设计要转变设计思路,要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行充分广泛的调研、论证,对彝族建筑文化的内涵、精髓、展现形式进行深入的研究、挖掘、提炼,设计出功能改善、材料更新、施工方便、适应当地村民经济能力而又保持传统建筑特色的新型建筑。
5. 结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彝族传统建筑逐渐退出历史舞台,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建筑在彝族地区不断应用普及是新形势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的必然选择。然而,彝族建筑文化中村寨“因地制宜”的选址理念,“依山而建”的建筑布局、空间处理手法,具有民族特色的建筑装饰、立面处理、室内空间组织形式等是可以和新技术、新材料、新结构、新建筑有机融合的,是可以应用的。只是在应用中不能直接照抄照搬、简单堆砌,而是应从彝族建筑文化中提炼、概括、升华,取得内在的、质的印象与感受,创造性地应用于新农村规划、新民居或新建筑的建设中。
基金项目
楚雄师范学院彝族历史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专项项目“彝族建筑文化在楚雄州彝区新农村建设中的应用研究”(YZZX1601)、楚雄师范学院第二批一流课程建设项目(城市规划原理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