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澳门自16世纪以来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不同的建筑风格和艺术形式相互影响融合,逐步形成独特的澳门建筑风格,该风格总体上以传统承续为主,局部则具有外来文化影响特征。卢家大屋作为澳门岭南建筑独特存在的典型代表,充分展示了晚清时期澳门地区中西方文化的精妙融合,既体现了澳门家族式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又反映了澳门清末民初时期的社会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卢家大屋于1889年落成,坐落于澳门大堂巷,毗邻澳门主教座堂与市政厅,是澳门商人卢华绍的故居 [1] 。在十九世纪初,大堂巷为葡人聚集区域,华人则相对聚集在内港河岸一带,卢家大屋建设于葡人聚集区,其原因可能在于卢华绍的生意与葡人有较多的往来,这也间接致使卢家大屋的建筑风格融入了葡式元素。因档案缺失,研究资料较少,针对卢家大屋建筑风格成因的研究寥寥无几。原因或有其二:一因卢家大屋在历史上曾经被分租出去,有很多难民涌入居住,导致大屋的很多部分被拆掉或改建,影响了原始建筑的真实完整性。二是卢家大屋的修复相对较晚,2002年才开始修复工作,限制了研究者的进入和调查。基于此本研究尝试分析卢家大屋门窗造型、纹样装饰,进一步揭示其中所蕴含的装饰规律,意在证明澳门传统民居设计中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促进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挖掘澳门传统民居门窗装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补充澳门传统民居研究资料的缺乏。
2. 卢家大屋空间布局
卢家大屋建筑布局为岭南院落式住宅布局,占地约330平方米,分为两层,为三开间三进的格局,卢家大屋高8.6米,与宽度比1:1.618,展现了岭南建筑的恢弘气派。卢家大屋首层布局见图1,大屋由外及内分别是门厅、轿厅和正厅,各空间之间通过天井连接;门厅面积约6平方米,门厅内部是一个13平方米的天井,天井起到采光通风的作用,适配澳门湿热的气候;轿厅面积约为27平方米,轿厅内部是一个17平方米的天井连接到正厅。三个厅堂都位于中轴线上,是家庭公共活动的主要场所方。厅堂之间没有实墙,由可移动的隔扇门隔开,可以根据需要开合或拆除,调节空气流动和厅堂空间,灵活实用。两边次间宽约20平方米,第一进和第二进之间也用天井作为过渡,右边天井面积约25平方米。二层空间见图2,二层的空间与一层相对应,第三进是两层高。由于一楼正厅层高较高,所以二层设有阁楼,用于供奉祖先灵位。大屋建筑布局符合岭南建筑中的风水原理,又适应了澳门狭窄街巷环境。

Figure 1. The layout of the first floor of Lu family mansion
图1. 卢家大屋首层布局①

Figure 2. The second floor layout of Lu family mansion
图2. 卢家大屋二层布局①
3. 卢家大屋门窗类型
澳门地区传统民居的门窗设计受历史、文化、风俗等因素影响,导致艺术形式变化且类型得到丰富,与其他地区有着明显的差异。
(一) 门类型。澳门地区门的造型承袭岭南风格又融合了葡萄牙装饰特征,在工艺上大胆使用了新式材料,因此诞生了浓厚的澳门特色。卢家大屋门按照结构来可分为凹斗门、行门、隔扇门、当中和罩。
1) 凹斗门式。卢家大屋正门为凹斗门,见图3,凹斗门又称凹门廊,是澳门传统民居常见的门类型,凹斗门以花岗岩为框架,门洞宽1.58米,高3.35米,由吊脚门,趟栊门,实木板门三层组成,见图4,具有浓烈的岭南西关大屋建筑特征。澳门地区三面环海,因此炎热潮湿、台风频发,需要建筑空间通风透气,还要避免太阳辐射和热量进入门楼内,凹斗门兼具防风、避雨及遮阳等功能,在建筑入口处形成一个遮敞空间,增强了热舒适性,使入户光线柔和舒适,适配了澳门的气候条件,达到功能与美学的统一。
2) 隔扇门。卢家大屋分布有两扇隔扇门,为轿厅隔扇门,见图5,与正厅隔扇门,见图6,隔扇门是岭南传统门类型中的一种,起源于唐宋时期,为门连窗的结构,可装可拆,卢家大屋隔扇门平常只打开两侧各两扇门以供出入,特殊时期可将隔扇门拆下,扩大使用面积。门扇的主躰由边抹、槅心、绦环板与裙板组成,其特点在于可任意组合和拆卸。澳门地区冬暖夏热,因此卢家大屋隔扇门的特点是格心面积大,采光效果好。澳门地区因独特的地理位置,对外交流频繁,在隔扇门的设计上引进了套色玻璃工艺,见图7,颜色鲜艳,装饰味道浓厚,与外来文化多元融合的效果,清新简约,澄澈明快充分展现了中西融合的装饰艺术。
3) 行门。卢家大屋室内房间门为行门,其优点是门开启后可紧贴门洞内壁和墙壁,尤其在空间狭小的情况下更显方便,见图8 [2] 。卢家大屋行门为传统中式造型,门框上方有砖雕或灰塑装饰以花卉、动物、人物为题材,造型逼真,色彩鲜艳,展现了岭南传统艺术风格,见图9。卢家大屋行门设计具有传统的民间美术艺术价值,迎合了澳门当地民众的审美,展示了澳门地区文化的多样性。

Figure 5. Lu family mansion sedan chair hall partition door
图5. 卢家大屋轿厅隔扇门②

Figure 6. Lu family mansion main hall partition door
图6. 卢家大屋正厅隔扇门②

Figure 8. Lu family mansion walking door
图8. 卢家大屋行门②

Figure 9. Lu family mansion door gray plastic
图9. 卢家大屋行门灰塑②
4) 挡中。挡中的造型与隔扇门无二,皆起到隔断与视觉遮挡的作用,但与隔扇门不同的是,挡中是风水学的产物,通常放置在正门于入口处起到分隔前庭空间的作用,见图10。按照岭南风水学的原则,卢家大屋主入口处设置挡中,起到挡煞气以及藏风聚气的用途,挡中槅心呈镂空造型,在起到分隔空间的功能时不影响室内空间的通风与采光。
5) 罩。罩是岭南传统民居的构件之一,一般悬装在柱子之间或者房梁之下,在《营造法式》中,罩同门窗一样都归于小木作制作构件,多用于室内装饰和隔断 [3] 。罩在功能上多用于室内装饰,以及空间的过渡。卢家大屋有飞罩和落地罩,见图11、图12,两种类型的罩,落地罩与飞罩结构相似,区别在于落地罩的罩脚直接接地,而飞罩的罩脚与地面保持一定的距离。卢家大屋轿厅装有落地罩,在设计上多采用镂空雕刻工艺,并于落地处设置花岗岩须弥座,见图13,以表现其典雅、玲珑、清新、古拙的艺术效果;卢家大屋偏厅的飞罩净空高4.32米,罩上部设有菱格蚝镜楣子,保证了通风、采光功能。

Figure 12. Floor-to-ceiling cover for Lu family mansion
图12. 卢家大屋落地罩②
(二) 窗的分类。窗户是建筑的重要构件,在通风、采光、防火、防潮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为人们营造出舒适的居室空间 [4] 。早期澳门传统民居只对外开门而不开窗,营造光厅暗房的居住环境,这种暗房满足了传统社会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基本要求。随着海关开放与商品经济发展,澳门人对居住环境的需求提高,室内空间采光通风等需求变得重要,窗的设计成为影响室内环境的主要手段,因此澳门出现了诸多中西风格融合的窗,卢家大屋共有六种窗类型,既有偏传统的蚝壳窗、漏窗、满洲窗,也有蕴含西式元素的百叶窗、铁艺窗与落地窗。
1) 百叶窗。卢家大屋的建筑外窗之一为百叶窗见图14,与西式百叶窗不同,卢家大屋百叶窗造型为中式满洲窗与西式百叶窗的结合,在传统满洲窗扇上卸去木花格和玻璃,更换成开关灵活的木制百叶,见图15,关闭的木制百叶既能保证室内的私密,也可以起到隔音的功效,夏季可以通过调整叶片角度可以形成清爽的自然风,冬天也可以利用百叶窗优秀的密闭性减少室内热量的散发。虽然木制百叶窗的耐水性和透光率不高,但相比平开窗能有效控制光暗和视线,是能够解决澳门地区隔热与透光矛盾的理想外窗构造。
2) 蚝壳窗。卢家大屋部分房间内窗为蚝壳窗见图16,蚝壳窗是岭南沿海一带十分具有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建筑装饰,蚝壳窗由蚝壳打磨成均匀的薄片镶嵌在窗格上,具有良好的采光性,因此在澳门传统民居中有广泛的应用。在卢家大屋蚝壳窗以几何为图案,以木窗框搭配打磨蚝壳,不仅温婉秀气,还蕴含了澳门地域独特的海洋文化,极具欣赏性。
3) 满州窗。满洲窗最早由满洲人所创,经与岭南本土元素的融合,后随清代彩色玻璃等西方建筑材料传入,慢慢形成别具一格的窗式类型见图17。卢家大屋一层二层均有满州窗分布,受西方宗教建筑的影响,卢家大屋满洲窗运用西方彩色玻璃镶嵌技术,五彩的颜色搭配花鸟等中式纹样题材,搭配光影的变化,婉约别致,西方的极简之美又注入了东方古韵的意境。

Figure 16. Lu family mansion oyster-shell window
图16. 卢家大屋蚝壳窗②

Figure 17. Lu family mansion Manchurian window
图17. 卢家大屋满洲窗②
4) 漏窗。漏窗是岭南传统窗式之一,见图18,泛指置于庭院等建筑墙壁上的构建,起到框景、增加空间层次的作用 [5] 。卢家大屋的漏窗位于轿厅与花园直接间的墙体上,该漏窗高1.68米,宽1.36米,由四行五列共二十块内含铜钱形琉璃花组成。漏窗将卢家大屋轿厅与花园的空气循环,起到降温通风的功效,还利用窗扇内外太阳照射而产生斑驳陆离的光斑,这种光影效果增强了空间层次感。

Figure 18. Lu family mansion ornamental perforated window
图18. 卢家大屋漏窗②
5) 铁艺窗。清末民初铁艺窗花从欧洲传入澳门,结合诞生出澳门特色的铁艺窗。卢家大屋后天井有两扇铁艺窗见图19,该铁艺窗在欧洲铁窗的制式上融入了卷草纹、莲花纹等中式传统题材,铁艺窗分为四格相同的花样,铁花交叉処以实心莲花铸铁饼为装饰。中西文化碰撞结合,蕴含澳门风情。铁艺窗是一种固定的,不能开启的窗户,相对于木窗来说,寿命更长,不容易损坏,硬度高,耐候性好,卢家大屋铁艺窗在关注实用功能的同时,也注重窗饰所营造的精神功能和文化气息。
6) 隔扇门式窗。卢家大屋二层向天井处采用了隔扇门式窗,见图20,隔扇门式窗可视为将隔扇门的所有裙板合并为整块平板,并进行了雕刻装饰。与隔扇门不同,隔扇门式窗的上半部分可以开敞起到通风作用,其窗的格心为花棂夹彩色玻璃。
7) 仿砖雕窗框。窗框位于卢家大屋天井処,与其他的窗类型不同,卢家大屋窗框没有窗扇,因此更多起到的是装饰功能。卢家大屋窗框艺术造型独特,巧妙利用砖雕技法,将圆雕、高浮雕、镂空雕技术相结合见图21,窗框装饰纹样为岭南常见的一连串瓜果作为主题,取其子孙繁衍连绵不断之意,设计流畅自如,给人画面与砖墻共出的立体观感。

Figure 19. Lu family mansion wrought iron window
图19. 卢家大屋铁艺窗②

Figure 20. Lu family mansion partition door type window
图20. 卢家大屋隔扇门式窗②

Figure 21. Lu family mansion partition door type window
图21. 卢家大屋隔扇门式窗②
8) 落地窗。卢家大屋二层正面向外街的墻体上分布有两扇落地窗见图22,与当代落地窗不同,卢家大屋落地窗由五部分组成:床裙为两扇外开的六角菱格蚝壳窗扇,内部建有木栏杆及落地玻璃门(现在的门玻璃并非原物,外窗为木百叶窗,顶加花栅夹彩色玻璃拱梗窗;窗楣镶嵌着彩灰塑。落地窗设计充满了中式风格又颇具葡韵,诠释了澳门艺术美学。

Figure 22. Floor-to-ceiling window of Lu family mansion
图22. 卢家大屋落地窗②
4. 卢家大屋门窗纹样装饰特征
澳门传统民居门窗的装饰风格受岭南风俗与葡萄牙元素双重的影响,装饰题材丰富展现了独特的文化属性,为了能够找出这些装饰纹样的分布规律,本研究对卢家大屋门窗纹样进行绘制并统计归纳,进一步分析澳门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的艺术特征,更好地认识澳门门窗的艺术形式。卢家大屋门窗纹样装饰主要分成五类:植物题材、动物题材、几何题材、吉祥题材、文字题材、器皿题材。
(一) 植物题材。卢家大屋门窗装饰大量使用了植物题材纹样见表1,例如门厅处的挡中使用了石榴纹样、西番莲纹样与卷草纹样进行装饰,石榴纹为岭南地区常见的装饰纹样,起源于明清时期,石榴多子,因此被视为“多子”的祥瑞之果,石榴纹在丰富装饰效果的同时,又增添了许多吉祥寓意;西番莲纹是洋为中用代表纹样,明朝时期由西方传教士传入;卷草纹是一种变化丰富的纹样,将石榴纹与西番莲纹串联起来,为装饰增添灵动感。轿厅隔扇门使用了十字海棠纹样装饰,古人常用海棠表达思念、珍惜的情愫,此外卢家大屋别名“金玉堂”,“棠”与“堂”谐音,因此卢家大屋内的海棠纹样蕴含了祝福的寓意。百叶窗与行门使用了兰花纹,古人以兰喻隐君子,因而兰花纹寓意淡泊高雅的精神。铁艺窗阵列式使用了莲花纹装饰,莲花纹蕴含了清韵长寿,寓意家族兴旺、人口平安的美好祝愿。部分窗还使用了宝相花纹样,纹样以宝相花自然形象进行艺术加工,圆满的造型,对称的形式蕴含着浓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内涵。总的来说澳门门窗装饰艺术中门窗纹样在装饰的同时借用植物的吉祥寓意,来表达对于美好生活的希冀。
(二) 动物题材。卢家大屋门窗装饰对于动物题材见表2,也有着广泛应用。位于轿厅的漏窗使用了蝙蝠衔吊钱纹样。蝙蝠纹起源自春秋战国时期,是历史最悠久的纹样之一。“蝠”为“福”字的谐音,因此蝙蝠被赋予吉祥幸福的隐喻,蝠纹的表现形式是灵活的,与不同的素材搭配便有不同的寓意,花窗用了蝙蝠纹与钱纹结合,蝙蝠取其谐音“福”,铜钱取其谐音“前”,取意“福在眼前”;位于书厅的满洲窗以红蚀刻花鸟纹为画心,将鸟与牡丹花结合,寓意繁荣昌盛、兴旺发达;天井処仿砖雕窗框刻有象征祥瑞的瑞狮兽纹样,承载了澳门人对美好生活的期盼与向往。

Table 1. Lu family mansion plant theme pattern table
表1. 卢家大屋植物题材纹样表①

Table 2. Lu family mansion animal theme pattern table
表2. 卢家大屋动物题材纹样表①
(三) 几何题材。岭南传统门窗纹样几何纹样,见表3,几何纹样种是中国传统窗棂装饰最主要的装饰手段 [6] ,几何形装饰往往会按照一定的规律进行排列,与动植物纹样不同,几何纹通常没有具体寓意,只是为了渲染建筑庄严肃穆的氛围,多用于门窗格心的装饰与衔接 [7] 。卢家大屋二层天井处隔扇门式窗窗装饰纹样由菱形,六边形,这些纹样搭配独具匠心,富于情趣,具有较高的审美。卢家大屋建筑一层二层蚝壳窗图形纹样为正六边形,每一边有垂线相交,垂线把图形平均分割成六个凸四边形,工匠以木为线,以蚝壳为面,在窗框里绘制出无数个连绵不断的正六边形,设计缜密、精妙绝伦。卢家大屋罩上的拐子纹为室内空间增添了几分柔和,避免了线条呆板僵硬,又恰当地凸显了纹饰的硬朗、挺拔,营造了刚柔并济的纹饰风格。

Table 3. Lu family mansion geometric theme pattern table
表3. 卢家大屋几何题材纹样表①
(四) 吉祥题材。吉祥纹样源于藏传佛教,大多数是以儒释道思想为设计的出发点,后被汉族人民所接纳 [8] 。吉祥题材见表4,在卢家大屋门窗装饰中有广范应用,例如飞罩与漏窗采用了祥云纹、福寿纹与法轮纹:祥云图案具有生动飘逸的形态。其祥瑞、百搭的特性更是赋予了这种纹饰极大的表现力。是人们对万事万物希冀祝福的心理意愿和生活追求;如意纹起源于商周时期,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吉祥图案之一,表达了人们渴望吉祥的愿望;福寿纹则寓含福寿吉庆的美好祝颂;如意纹中的如意是佛八宝之一,用于记录经文。如意纹在中国流传千年仍鼎盛不衰,常被借喻“称心”、“如意”,最是好口彩;法轮纹盛行于明代,法轮寓意像轮子一样旋转不停,永不熄灭,有如愿吉祥之意;满洲窗使用了盘长纹样,盘长纹又称吉祥结,原为佛教法器之一,绳结的形状连绵不断,没有开头和结尾,用它来表示佛法回环贯彻,含有长久永恒之意,后寓意为家族兴旺、子孙延续、世代相传的美好祈愿。

Table 4. Lu family mansion auspicious theme pattern table
表4. 卢家大屋吉祥题材纹样表①
(五) 文字题材。澳门人自古以来读书重教,门窗装饰中的文字类题材自然不能缺席。卢家大屋把寓意吉祥的汉字应用在门窗装饰上,以文字为题材的装饰纹样所表现出来的视觉效果和意义更为直接。,隔扇门上“富贵荣华”,见图23,隔扇门的文字纹样工艺繁复,其书法布局的疏密合理、字体线条粗细得当,造就了门窗装饰独特的节奏韵律,也体现了屋主人闲情逸致的生活。

Figure 23. Partition door text theme “wealth and glory”
图23. 隔扇门文字题材“富贵荣华”①
(六) 器皿题材。器皿形纹样图形装饰常见于岭南传统门窗,日常生活常见的有以花瓶、礼器、货币等为原型进行组合设计的门窗,形式上主要以器皿的形象轮廓为造型。卢家大屋中器皿题材见表5,罩中的花瓶纹样,其主要寓意是“瓶”与“平”字读音一样,凝聚着人们对花开富贵和岁岁平安的美好愿景。漏窗使用了钱纹,钱纹又称铜钱纹,钱纹兴起于宋代,是财富的象征也是代表镇灾、吉庆的符号。

Table 5. Lu family mansion utensil theme pattern table
表5. 卢家大屋器皿题材纹样表①
5. 卢家大屋门窗装饰纹样的艺术特征
(一) 装饰题材类型广泛。澳门传统民居门窗装饰题材丰富,大致分四个方面:一是植物题材与动植物题材,将生活的情趣寄托于自然景物中的花鸟之间;二是吉祥题材,这类纹样通常取材于民间传说或宗教故事中,具有很强寓意性,展现了人们对吉祥幸福的殷切期盼;三是几何题材,重复的几何元素设计缜密、富于情趣,提高了门窗装饰的审美水平;四是文字题材与器皿题材,这类题材深受文人雅士喜爱,具有吉祥富贵含义的书法以及器物装饰纹样在澳门门窗装饰里屡见不鲜。澳门地区的门窗装饰纹样题材中既有源自西周的传统中式纹样祥云纹,也存在西番莲纹此类洋为中用代表纹样,充分诠释了澳门地区兼收并蓄的社会文化。
(二) 对称。对称是常用的构图手法,以中轴线可将门窗装饰分成对称的两部分,澳门传统民居门窗装饰纹样中大量使用了对称的艺术手段,使门窗的装饰产生了均衡的美感,在装饰表现上给人以端庄之感。卢家大屋大多纹样都有相应的应用,见图24,例如天井处满洲窗的菱形纹、轿厅隔扇门的十字海棠纹装饰、门厅挡中的西番莲纹与卷草纹等,这类装饰纹样均以中轴线对称,营造了和谐稳定的艺术特征,让门窗变得更加协调。

Figure 24. The symmetry and balance of decorative patterns
图24. 装饰纹样的对称与均衡①
(三) 繁简有序。澳门传统民居门窗装饰注重繁简有序,在部分区域做了重点装饰增强了装饰的趣味性,因此在保持门窗装饰均衡对称的同时并不单调。例如在书厅满洲窗,见图25,其整体纹样为盘长纹,但格心中部还加入了精巧的花鸟玻璃蚀刻画,在观感上不仅做到了色彩与形式的统一,还形成了引导视觉中心,增加了整体窗格装饰的变化,使其达到了精巧耐看的艺术效果,在统一的同时又具别具一格。

Figure 25. Lu family mansion Manchurian window
图25. 卢家大屋满洲窗①
(四) 重视寓意表现。中国传统美学的一个特征就是寓意美,把抽象的东西采用象征的方式来进行传统门窗的装修,以此来表达出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澳门门窗装饰纹样题材广泛、内涵丰富、形式多样、流传久远,是其他艺术形式难以替代的。在澳门传统门窗的装修过程中常常会在门窗上体现出文化的特点,从而满足人们的审美。在生活的过程中人们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就会在门窗上进行装饰,通过这样的方式来给予希望,例如象征“多子”的石榴纹饰、喻隐君子的兰花纹饰、蕴含吉祥幸福的蝙蝠纹样等,通过门窗纹样表达了人们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追求吉祥如意和多福多寿的心灵,因此澳门传统门窗装饰在遵循形式美的同时蕴含了独特的寓意表现。
6. 澳门门窗装饰纹样风格的艺术构成解析
澳门门窗装饰风格体现了对美的追求和对自然的尊重,卢家大屋门窗装饰特质展示了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和互鉴,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表达了人类对美和自然的共同追求。既相互冲撞、排斥,又交融、汇合,在这一片土地中对抗合作,使得这里的门窗艺术尤为灿烂出众。
(一) 历史社会环境。十六世纪葡萄牙人抵达澳门,澳门成为了欧洲在中国最早的据点,澳门逐步成为一个有规模的商业城市。1887年清政府与葡萄牙王国在北京签署了《中葡和好通商条约》,澳门商品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经济的繁荣促使建筑艺术较之从前更加丰富多彩,出现了应对地域文化和审美的新形式,澳门地区传统门窗的类型逐渐增多,门窗装饰纹样也更为繁杂,由早期传统农耕主题的装饰向更为美观、精致的方向转变,如在门窗中出现的各式纹样,以及满洲窗所展现出的极具西方味道的装饰。澳门地区历史社会环境对建筑门窗的影响是重大的,无论是在其形制结构还是纹样装饰中,都能感受到当时复杂的历史社会环境。
(二) 文化融合环境。澳门地区根据其特殊的地理环境,以及之前所描述的历史社会环境,为东西方文化交流及共存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岭南与葡萄牙的双重文化交流及共存亦塑造澳门本身独特的个性。这种地域文化下形成的门窗装饰有着鲜明的多元性与包容性,既有早期传统农耕文化的影子,又善于接纳和融合外来文化。例如铁艺窗中金属的运用以及百叶窗与木材的融合。澳门历史上受到天主教的影响颇深,澳门传统民居门窗造型亦存在宗教建筑风格,例如卢家大屋拱形彩色玻璃窗。澳门装饰风格与多种艺术相结合,并部分融入西式建筑元素,从而形成极具地域性的艺术。
(三) 澳门地区与岭南传统门窗装饰异同。
同:澳门及岭南传统建筑都善于因地制宜、就地取材、西学东渐,逐渐形成质朴、简练、清淡、雅致、通透的独特建筑风格,两者都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使用了许多传统的吉祥图案和符号,也都有一定程度的外来文化融合,反映了开放和包容的文化特质。
异:相比传统岭南风格,澳门风格的装饰纹样更加突出中西合璧的特点,其门窗装饰纹样中带有明显的葡萄牙或欧洲风格,如使用西式花纹、彩色玻璃、瓷砖镶嵌、和复杂的铁艺装饰;而岭南地区则更多地体现了中国传统与地方特色的结合。其成因可能为澳门自16世纪中叶起便成为了葡萄牙的殖民地,这段长达几个世纪的葡萄牙统治使得澳门的纹样装饰风格受到了欧洲文化的影响,岭南地区虽然也是对外开放的重要地区,相比澳门则较少受到外来文化的直接影响,更多保留了中国传统的文化特色,其文化交流更多地是在中国内部,尤其是与中原地区的文化交流。
注释
①图1、图2、图23~25、表1~5来源:作者绘制
②图3~22来源:作者拍摄
NOTES
*第一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