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传统的观点认为:在无限小的尺度上都存在引力,大质量恒星坍缩后,小于施瓦西半径的天体形成黑洞,黑洞中引力无限大,物质密度无限大。本文第2部分分析了引力的产生、传播过程,认为在无限小的尺度上不存在引力。第3部分,分析了恒星坍缩过程和白矮星、中子星、黑洞的形成过程,说明物质密度极限为中子星密度,提出了黑洞概念中存在的问题。第4部分专门对施瓦西半径做了讨论。第5部回复了这样一个疑问,既然黑洞概念存在问题,那么现在流行的黑洞是什么?
2. 引力
目前公认宇宙万物之间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力 [1] ,它们是:电磁相互作用力,弱相互作用力,强相互作用力,引力相互作用力。
电磁力是作用于带电荷的粒子之间。电荷有两种——正电荷和负电荷,同种电荷之间的力是互相排斥的,而异种电荷之间的力则互相吸引。典型的带电荷的粒子是电子,两个电子之间的电磁力比引力大1042倍。
弱相互作用力制约着放射性现象,并只作用于自旋为1/2的物质粒子,而对诸如光子、引力子等自旋为0、1或2的粒子不起作用。
强相互作用力将夸克束缚在一起。一般认为,传播强作用力的媒介子为胶子。它只能与自身以及与夸克相互作用。
引力是每一粒子都因它的质量而受到的力。引力比其他三种力都弱得多,它会作用到非常大的距离去。
早期认为强力将原子中的质子和中子束缚在一起,更准确的这种力应该称为核力,可以证明,核力是引力在微观距离上的表现 [2] 。
偏转引力理论 [3] [4] [5] 认为质量的基本单位为核子(质子、中子的统称),每个核子单位时间都发出大量引力子(如图1),对于星球,星球内部的核子发出的引力子与星球内部其它核子发生作用,形成星球内部的凝聚力,星球外层的核子发出的引力子部分发往球外,在星际空间以引力能量波的形式传播形成引力场。当引力能量波中的引力子遇到其它星球的核子时,与其发生共振(如图2),引力子被其它核子吸收,形成引力。每个引力子都携带能量h (普朗克常数)。
Figure 1. Single graviton (single photon)
图1. 单引力子(单光子)
偏转引力理论根据共振原理推断,引力能量波的波长λ等于核子的直径(半径为r0)。
(1)
引力能量波在空间的传输速度为光速c = 3 × 108m,则引力能量波的频率为:
(2)
“核力是引力在微观距离上的表现” [2] 一文对引力和核力做了详尽的分析:此文认为任何非接触作用都是场的作用。在原子核中,电子可以自由运动,电子带负电荷,电子的跃迁产生光子。和半导体中的空穴一样,失去电子的中子形成质子,质子形式上带正电荷,带正电荷的质子不可移动。质子并不会发出带负电荷的光子形成电磁场,相邻的质子也不会处于对方质子形成的粒子场中,质子不会受对方质子场中传播子作用产生斥力。因此原子核中,质子之间并不存在电荷斥力。另一方面,引力能量波的波长λ为1.6 × 10−15m,在原子核内部,核子与核子之间的距离与引力能量波的波长相同,核子之间的距离对引力能量波与核子的共振影响不能忽略。核子之间的距离小于1.6 × 10−15m时,由共振曲线可以知道,核子之间产生能量交换的概率不大,设想核子为弹性球,此时随着距离的减小,核子之间的斥力会明显增加;当核子之间的距离等于1.6 × 10−15m时,核子本身的弹性斥力消失,引力能量波与核子的共振达到最强,引力能量波与核子交换能量最大,表现的引力也最大;当核子之间的距离大于1.6 × 10−15m时,核子本身的弹性斥不存在,由共振曲线可以知道,核子之间产生能量交换的概率迅速下降,表现为引力也明显下降;当核子之间的距离为1.5 × 1.6 × 10−15m时,核子之间能量交换接近于0,引力也接近于0;随后随着第二个周期的到来,引力子能量交换的概率会逐步增加,当核子之间的距离为2 × 1.6 × 10−15m时,引力达到第二个高峰,但是此时引力子交换的能量已经下降到第一个高峰的十分之一,以后随着距离的增加,引力会迅速下降。理想情况下,单个核子上一个周期发射引力子回到基态,下一个周期吸收引力子到激发态,同时另外一个核子上一个周期吸收引力子到激发态,下一个周期发射引力子回到基态,两个相邻核子之间每个周期都会交换引力子,这样可以计算两个相邻核子之间1 s内交换的能量,在理想情况下可达33 MeV。
由一个质子和一个中子够成,也就是两个相邻的核子够成,
的结合能为2.224 MeV,在理想情况下,相邻核子之间交换引力子传递的能量为33 MeV,说明质子和中子之间的引力完全可以覆盖质子和中子间的结合能。由2个核子的结合能可以反推核子单位时间1s内核子实际发出引力子的数量。
由以上引力的产生和传播过程可以看出,核子间距离小于1.6 × 10−15m,核子间表现为斥力,因此在无限小距离上不存在引力。
3 黑洞和黑洞概念中的问题
恒星 [6] 起源于星际物质。星际物质相对集中的地方形成星云。一定量的星际物质受到引力扰动后,星际物质之间的引力就会起主导作用,使它们坍缩成密度更大的星云。密度大到一定程度时,星云就会分裂成若干团块。团块的密度更大。此后各个团块继续坍缩、分裂,直到几个更小的团块质量为0.08~150太阳质量时,引力的压迫点燃了团块内的热核反应。热核反应提高了恒星内部压强,进而阻止坍缩。等到热核反应能维持恒星自身动态的热平衡时,这颗恒星就完全诞生了。
恒星一生的主要时间在主序星阶段,演化的特点是恒星内部进行着以氢作为燃料的核聚变。主序阶段是恒星的青壮年期,恒星在这一阶段停留的时间占整个寿命的90%以上。这是一个相对稳定的阶段,向外膨胀和向内收缩的两种力大致平衡,恒星基本上不收缩也不膨胀。恒星停留在主序阶段的时间随着质量的不同而相差很多。质量越大,光度越大,能量消耗也越快,停留在主序阶段的时间就越短。质量等于太阳质量的15倍、5倍、1倍、0.2倍的恒星,处于主序阶段的时间分别为一千万年、七千万年、一百亿年和一万亿年。
当恒星中热核反应的燃料氢逐渐转化为氦时,氢聚变就不能维持下去了,恒星的结构就会发生显著变化。此时一颗恒星就度过了漫长的主序,来到了它的老年阶段。
当一颗恒星质量小于2.3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演化到主序晚期,体积膨胀形成红巨星。这一状态维持不了多久。在恒星彻底丧失活力之后,引力作用导致核心密度越来越高。当密度达6 * 107克/每立方厘米时,由于存在电子简并压力,使得物质不再被压缩,此时核心就形成了一颗白矮星。与此同时,恒星壳层脱离了束缚,扩展到很大的范围,形成了行星状星云。约5万年后,行星状星云就会被吹散。
如果一颗恒星质量在2.3到8.5倍太阳质量,核心的氢燃烧完毕后,核心少许收缩,但是由于其质量很大,核心可以平稳地进入氦燃烧阶段。中心的氦燃烧完毕后,核心再次收缩。由于质量大,形成碳闪,它也许会导致恒星的不稳定状态,甚至导致爆炸,毁灭这颗恒星。如果幸免于此,那么恒星也终会变成一颗白矮星。
大质量恒星晚期出现洋葱结构。形成红超巨星。对于一个25倍太阳质量的恒星,氢可以持续燃烧700万年,氦可以燃烧50万年,碳燃烧600年,氧燃烧1个月,而硅只能燃烧1天。离开主序之后的不稳定燃烧可能使恒星多次进入脉动变星状态。大质量恒星将会在超新星爆炸中结束自己的一生。
恒星主要靠核聚变产生的辐射压力对抗自身的引力,以维持自己的形态。一旦核聚变停止,恒星将不可避免地坍缩。恒星的自身引力与电子简并压力相平衡时形成白矮星。白矮星存在质量上限(钱德拉塞卡极限)为1.44倍太阳质量。白矮星通常由碳和氧组成。它的内部不再有核聚变反应,不再产生能量。
恒星的自身引力与中子简并压力相平衡时形成中子星。中子星直径只有十多公里,但是每立方厘米的物质可重达10亿吨,因此自转速度极快,周期可能达到七百分之一秒,形成脉冲星。还有的中子星磁场很强,形成磁星。(中子星密度7.809E−17 kg/m3近似于每立方厘米的物质可重达10亿吨)。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为奥本海默极限。奥本海默极限密度1.95~2.05 × 1018千克/立方米,而中子星密度7.809E−17 kg/m3,奥本海默极限密度稍大于中子星密度。
传统的观点认为: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超过奥本海默极限时,中子简并压力无法阻挡引力的作用,导致星体变为黑洞。黑洞本身就是一个体积为零,密度无穷大的奇点,这使得它引力非常大,以至于存在视界,在视界半径之内的任何东西都不能以任何方式被观察。
本文认为:引力是核子发出引力子,引力子与其它核子共振交换能量的过程,核力是引力在微观距离上的表现,大家知道,核力在距离小于1.5 × 10−15m时表现为斥力,核力就是引力,因此引力在小于1.5 × 10−15m时也表现为斥力,不存在“引力无穷大,密度无穷大,体积为0的奇点”。奥本海默极限只是说明稳定中子星的质量上限,并没有肯定质量大于奥本海默极限的恒星一定变成黑洞。
4. 施瓦西半径 [7]
1916年,德国天文学家卡尔·史瓦西通过计算得到了爱因斯坦场方程的一个真空解,这个解表明,如果一个静态球对称星体实际半径小于一个定值,其周围会产生奇异的现象,即存在一个界面——“视界”,一旦进入这个界面,即使光也无法逃脱。这个定值称作史瓦西半径,这种“不可思议的天体”被美国物理学家约翰·阿奇博尔德·惠勒命名为“黑洞”。
根据牛顿引力公式推导的施瓦西半径为:
(3)
一个物体的史瓦西半径与其质量成正比。太阳的史瓦西半径约为3 km,地球的史瓦西半径只有约9 mm。
传统观点认为:星球坍塌时,认为无限小的寸参上都存在引力。本文认为:引力的极限是核子尺寸,比核子尺寸小的物质之间不存在引力,天体最后终结最多是中子星,没有比中子星密度再高的天体。
设核子的质量为m0,半径为r0,密度为ρ0,则中子星密度:
(4)
太阳的质量:1.9891 × 1030kg,太阳变成中子星的半径rs符合
(5)
(6)
太阳变成中子星的半径为:8.472E−3 m,太阳的施瓦西半径3 km,太阳的施瓦西半径小于中子星半径,显然施瓦西半径对于太阳失去意义。
地球变成中子星的半径为:1.222E−2 m,地球的施瓦西半径9 mm,同样的地球的施瓦西半径小于中子星半径,显然施瓦西半径对于地球失去意义。
根据偏转引力理论,星球之间的引力与星球表面积成正比,由此可以推导施瓦西半径。
由修正引力公式:
(7)
这里星球2很小,我们仅把星球1质量换成星球的表面积,在星球表面,r1= R,星球2继续用质量表示,这样:
(8)
由牛顿第二定律:
(9)
在这里,天体表面的加速度a等于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
由(8)~(9)联解:
(10)
在地球表面,g = 9.8 m/s2,所以Gs= 0.78 m/s2。
引力势能:
(11)
将(10)带入,在天体表面h = R:
(12)
物体的动能:
(13)
要使物体逃脱天体的引力飞向星际空间,动能应该大于势能,取该值的临界值,也就是物体恰好不能逃脱天体引力而飞到星际空间的瞬间值。
(14)
这里光速c为临界值。
(15)
上式中,c为光速,带入具体数值可得到R = 4.592 × 1015m,太阳的半径为6.96 × 108m,可见施瓦西半径对一般恒星失去意义。
5. 传统的黑洞概念存在问题,那么黑洞是什么?
图3是旋转星系示意图。黑洞通常是因为它们聚拢周围的气体产生辐射而被发现的。科学家认为:银河系的恒星都围绕银心部位可能存在的一个超大质量黑洞公转,所有大型星系中心都存在超大质量黑洞。由此可以看出,黑洞就是大型旋转星系的中心。把旋转星系看成宇宙中的涡旋,黑洞就是涡旋的涡核。
2014年初,霍金曾通过论文指出在经典理论中黑洞是不存在的,并提出了新的“灰洞”理论 [8] 。该理论认为,物质和能量在被黑洞困住一段时间以后,又会被重新释放到宇宙中。同年,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理论物理学教授劳拉·梅尔西尼–霍顿 [9] 提出,垂死的恒星在发生最后一次膨胀后,就会爆炸,然后消亡,奇点永远不会形成,黑洞视界也不会出现。根本就不会存在像黑洞这样的东西。
6. 结论
本文分析了引力的产生、传播过程,认为在无限小的尺度上不存在引力,物质密度极限为中子星密度。施瓦西半径、黑洞和奇点只是未考虑引力极限和物质密度极限的数学推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