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青年犹如大地上茁壮成长的小树,总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撑起一片天。青年又如初升的朝阳,不断积聚着能量,总有一刻会把光和热洒满大地。” [1] 青年学生正处于生命观的形成阶段,正确引导生命观既需要实打实的教育质量来沉淀,也需要良好的校园网络舆情维护工作来支撑。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大众生活深度融合,网络舆情影响力不断扩大,高校网络舆情是重点的关注区域。大学生生命安全也是国家安全的组成部分。“生命美育能够帮助青少年实现人格心理结构的完善。” [2] 疫情防控之下的舆情案例为大学生生命美育提供丰富的鲜活素材,高校网络舆情治理效果会影响大学生生命美育工作的开展与效果。因此高校应充分利用有利契机,利用网络舆情帮助大学生树立大学生生命安全意识,而且对维护国家与社会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2. 高校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生命美育建设的新挑战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每个人都不可避免的被卷入互联网世界,随着大学生线上学习、社交娱乐地不断演进,日益成为高校网络舆情的主要参与者。与此同时,高校网络舆情呈现出主流声音与负面信息交汇、网络谣言与恐慌情绪共振、舆情主体身份的隐匿性与分散性共存、社会热点快速传播等特点。一方面,高校舆情情况复杂多样,大学生极易在这种具有强烈煽动性言论的舆论漩涡中失去辨别是非的能力;另一方面,网络信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大学生群体社会经验不足易演化成负面舆论。因此,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工作带来了强烈冲击和新挑战。
2.1. 西方意识形态的多向性渗透
高校网络舆情场域自由开放、可控性低,给西方意识形态渗透提供绝佳场地,易使错误思潮趁虚而入。西方以极具蛊惑性的方式控制网络话语权,将显性和隐形相结合冲击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公共事件爆发后,公众对主流媒体中所存在信息真实程度无法鉴别,解读信息水平较差,部分时候容易相信谣言,加速公共事件社会舆论泛化进程。” [3] 当前世界文化多元化,一些西方舆论媒体等机构趁着舆论爆发最初的信息混乱期,通过扩大网络舆情事件的负面效应,输入西方“民主”价值观,部分高校则表现出主流意识形态牵引力不足,留给西方意识形态的宣扬者层层推进的空间。首先,利用大学生的好奇与不成熟等阶段性特点,当互联网平台上铺天盖地的各种舆论信息良莠不齐、真假难辨时,混淆视听,推动舆情事件向极端化发展,导致大学生很难辩证得看待突发事件,从而生命意识受到错误价值导向的影响,严重挫伤学生主体对生命的感知。“生命整体是自然生命和精神生命的有机组成。”自然生命是主体进行物质生产的基础,精神生命是自然生命的一种超越与升华,两者缺一不可。其次,不法势力会披着“为民发声”的外衣,在交流中让学生群体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获得心理上的信任,并将西方意识形态渗透到现实生活中,从而潜移默化得向大学生输出资本主义思想,试图改变大学生的生命运行轨迹。最后,大肆鼓吹资本主义社会,对社会主义事业恶意贬低。由此来瓦解大学生群体对我国社会制度的坚定信心,煽动蛊惑学生群体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对立,破坏社会信任体系。
2.2. “生命异化”现象愈加突出
“生命异化”是指主体失去了自己生命的本质,导致人性异化,自我丧失,从而生命转化为与主体相互对立,反过来抑制生命的现象。当前高校网络舆情的触角已经深入高校的方方面面。身处其中的大学生一旦没有明确的生命目标就会随着舆论爆发出现迷茫、彷徨、不知所措的情况。马克思指出:“他的生命表现就是他的生命的外化,他的现实化就是他的非现实化,就是异己的现实。” [4] 当他们无法正确的看待舆情事件,就会导致加剧自身和事件之间的矛盾,长此以往损害抗挫折能力,导致生命异化现象产生。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个别学生主体失去生命意识,其生命的整体性被逐渐瓦解,原本多姿多彩的宝贵生命,被其肆无忌惮得浪费。处于人生花季的大学生们,本应对美好的生命充满热情,但是却出现对生命无情与漠视现象,甚至出现浪费生命的行为 [5] 。随着国际国内思想交锋日益频繁,部分大学生对生命缺乏正确的认识,处理问题的能力不强,因此,在负面网络舆情的发酵下,生命异化越来越激烈。
2.3. 舆情人才支撑体系不够健全
舆情队伍综合性人才匮乏,尤其是其生命美育知识储备不足,导致舆情引导工作缺乏生命危机意识。“网络舆情就是公众对互联网上传播的某一焦点或热点问题所表现的有一定影响力、带有倾向性的意见或言论的情况。” [6] 高校舆情危机处理工作普遍是在危机爆发后开始对负面舆论进行压制,忽视了舆情发酵过程中的疏导作用。部分高校对生命美育培养工作的重视度低,不仅无法实现对青年学生正确的生命引导,而且难以让学生系统得接受生命美育,从而导致缺乏相关人才供给。大多高校网络舆情队伍都存在着专业性较弱、相关人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舆情引导工作中忽视生命之美等问题,缺乏引领大学生走向生命的美好的动力。网络舆情队伍缺乏政治敏锐性,没有充分利用线上线下协同攻关的作用,仍停留在单打独斗的历史。当面对与生死相关的网络舆情事件时,学生的舆情分析能力不高,舆情队伍专业人才储备不足,不利于学生主体的全面发展。舆情管理者生命意识方面的疏导能力不够,进而使负面舆情被不断放大,大学生也会心生质疑,给非理性言论可乘之机,使大学生在身心等方面出现不同程度的问题。
2.4. 网络身份隐匿加剧舆论波澜
数字技术的发展不仅使信息传播突破了时空障碍,还创造了虚拟的网络环境和虚拟的用户身份,使人们实现了真实身份的隐匿。“身份作为一种社会属性,是人的自然性和社会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综合反映,是社会活动中一个人区别于他人的显著特征。” [7] 人的身份遍布于整个社会,是建立社会秩序的重要前提,但身份隐匿成为网络虚拟世界的普遍现象,这种虚拟身份的可变性和隐蔽性,使交往变得虚幻。这些网名、昵称原本是为了更好的保障行为主体的自由权利,但随着网络舆情的不断演变,参与者身份隐匿性也加大了化解高校舆情的难度。
一方面,当代大学生出生于网络时代,网络虚拟世界中身份隐匿背景下,助推学生主体对个性的过度追求,加剧舆情风波。当前许多家庭仍然存在唯分数论,过度重视文化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对孩子生命价值培育,导致大学生群体对生命价值关注度不高,更多的是主张个性解放,使学生主体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关注个性需求,缺乏对社会的责任与担当。“个性化的价值追求是大学生群体身上最显著的特点。” [8] 部分大学生缺乏正确的生命引导,加之互联网虚拟世界身份隐匿下的网络活动约束力不足,在网络上肆意释放个性,导致网络舆情事件不断增多。
另一方面,身体隐匿不可避免的造成的虚假信息,加剧大学生网络到现实生活中的信任危机。由于网络身份的隐匿性,一些网站为博眼球、扩大流量,对舆情事件添油加醋进行转发、报道,利用大学生的好奇心来吸引关注,制造舆论风波,导致低水平的价值追求。身份隐匿保障言论自由的同时弱化了生命教育的针对性。
3. 高校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生命美育建设的新机遇
数字时代改变着舆论的传播生态,智能化重构舆论传播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正确舆论导向” [9] 。非理性的网络舆论会带来负面影响,不言而喻,理性的网络舆论势必能为大学生的生命发展带来新的机遇。而高校网络舆情作为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领地,加强生命观建设与网络舆论的有力引导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通过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引导大学生自觉敬畏生命、珍爱生命,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是社会可持续性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字时代高校网络舆情工作的必然要求。
3.1. 针对网络舆论价值引导,唤醒生命意识
通过官方媒体渠道对大学生进行科学的、正确的价值观引导,进行主流舆论价值观输出,唤醒大学生积极向上的生命意识,共同筑起生命共同体的安全屏障。思想是行动的先导,高校舆情引导保持主动性和预见性,主导舆情传播方向,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使命。坚守网络思想引导主阵地,利用网络评议实战经历,在展示波澜壮阔的过程中发出历史最强音,始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放在制高点,培养大学生成为政治立场坚定、恪守道德底线的舆情参与者。通过网络媒体对疫情防控舆情英雄事迹的全方位报道,大学生主体势必深刻感受到生命的责任与担当,在榜样人物的熏陶中懂得生命的意义与价值。利用网络舆论场域中的表率作用,引领更多大学生提高政治站位,提升舆情素养。坚定立场,将辅导员培育成学生价值观引导者,引导主流思想,营造良好网络空间。让大学生更好地审视自己,为精神世界带来强烈冲击。学生主体对知识的向往与追求同样不可忽视,高校可以通过组织学生群体学习舆情相关知识,让大学生群体具有舆论资源整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媒介素养,实现校园网络舆情风气治理,以此丰富自身知识体系。加强思想引领,找准党的主张和大学生生命密切关注相结合,助力主体生命健康成长,维护高校安全稳定。
3.2. 提供网络舆情交流渠道,辩证审视生命
高校通过对舆情危机的回应,化解舆情事件中的现实矛盾,完善学生主体对生命认知体系。“死亡是人类生命的新陈代谢,旧生命的死亡是新生命诞生的保障。” [10] 在大舆情概念背景下关注生命本质,推进生命理性建设。通过舆论回应,让学生主体明白人生命的死亡是一个自然过程,正确的看待生与死,以免引发心理错位问题。保障舆情回应时效性,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寻找生命中存在之美。利用网络空间的开放性与时效性,拓宽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在舆情事件出现后,及时准确地通过网络传播媒介向公众解疑释惑,满足公民知情权。坚决打击恶意谣言,利用官方媒体公开事实详情,获取学生的理解,并积极酝酿正面舆论引导。在舆论平稳后,通过正面引导达到对大学生的教育作用,维护校园稳定。
3.3. 建构网络舆情话语体系,懂得珍惜生命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 [11] 。高校舆情建设的话语体系是提升舆情影响的重要工具。高校网络舆情话语体系的构建,核心围绕着如何促进学生、学校的更好发展,专业、客观的话语体系来规范主体生命行为。在网络舆情环境下及时通过官方渠道公开发声,建立对话机制,由过去单项灌输式改为双向交流,增加双向互动,提升学生主体对良好生命行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通过提升话语亲和力,使生命美育入脑入心,努力实现生命的最大价值。将疫情作为生动教材,生动地诠释了生命的意义,激发大学生落实到实践行动,落实生命责任之美,懂得生命因责任而展现色彩。
把握高校网络舆情过程中的积极因素,关注学生的心理需求,贴合生活实际,实现情感上的共鸣,以引领式话语体系帮助大学生群体树立正确的生命观念。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话语权和主导权,及时疏导,促进正能量传播,有利于赢得学生主体的信任与认同,从而提高主体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构建生命和谐之美。
4. 建立高校网络舆情下大学生生命美育的引导机制
网络媒体时代,舆情危机的演变具有很高的动态性,特别是高校网络舆情事件的不确定性及主体的复杂性都对高校网络舆情引导力提出了更高要求。高校面对网络舆情该如何有效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成为了高校的“必修课”。
4.1. 价值导向机制:落实马克思主义生命观的正确引领
高校网络舆情是发挥价值引领的重要途径之一。掌握主流意识,巧妙的将舆情治理与生命观引导相结合,凝聚起强大的正能量。
首先,强化主流意识形态的引领力。结合当前疫情之下高校舆情热点事件,借助伟大抗疫精神彰显生命的壮丽,帮助大学生更好的理解生命、尊重生命,坚持正面引导,提升舆论引导力。积极培育网络媒体主体力量,充分利用大学生网络“意见领袖”带领大学生群体参与高校网络舆情工作,通过切实体验,懂得体会生活。高校必须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价值引导作用,将网络舆情化解于萌芽状态,持续净化完善自我的生命。
其次,巩固马克思主义生命理论在高校网络舆情事件中的指导地位。在网络舆情不断发酵过程中,应始终坚持以网络为契机,让大学生主体看到在马克思主义生命理论指引下的美好前景,懂得生命的方向与态度。从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汲取先进的思想养分、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为当前网络舆情背景下生命美育提供正确的指引。将生命活出美感,不再只局限于个体有限的生命,而是主张活出高质量的生命。
最后,培养经验丰富的复合型舆情队伍,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增设网络舆情疏导体系。将高校舆情工作和日常学生思想教育管理有机结合,高校舆情引导工作的最终目的是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恶性网络舆情爆发后,网络舆情管理人员要有敏锐性,对事件的发展做出正确的判断,构建校园大舆情格局。
4.2. 内容优化机制:突出问题意识满足大学生生命需求
要始终坚持以内容为主导,高校通过对网络舆情事件的回应,满足大学生对生命最基本的需求,即自我安全感需求。面对突发的网络舆情,高校应做到反应及时、主动防范,争取用最短的时间、最高效的方法来化解舆论危机。
一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高校舆情事件,必定会在学生群体中引起激烈讨论,高校应始终坚持问题为导向,面对舆情事件高校应及时准确回应相关问题,满足大学生好奇意识。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发挥网络优势,利用网络资源正面发声,站在学生角度思考问题,保护学生根本利益,尊重生命安全。不可避重就轻,应把学生最关切的问题回应明确。开展线上心理课程讲座,取得大学生主体的信任与理解,增强对思想教育的认同,提高其明辨是非的能力,并赢得舆论认可。
二是坚持教育为先,舆情危机出现后要重视大学生思想疏导。高校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将生命知识引入舆情宣传实践,在处理舆论风波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满足学生基本生命需求。“教育的本质就是生命教育。” [12] 加强高校网络信息化建设,开设生命美育相关专栏,用专业知识深化生命认识。展开多渠道联动加强预警监测机制的完善,通过多渠道快速收集,建设高效快速的舆情反映机制。出现重大舆情事件,坚持问题为导向,大力弘扬爱国主义教育,加强正面宣传、分享英雄事迹、让大众走进英雄人物感受榜样力量,鼓舞青年向英雄学习增添心中信念,树立正确的生命观。
4.3. 环境塑造机制:营造适宜生命主体成长的网络空间
网络舆情环境下,学生主体生命意识扭曲,是高校,更是全社会的难题。“营造强信心、暖人心、聚民心的环境氛围。” [13] 坚持疏堵并举,一方面高校积极培养大学生媒介素养,从大学生主体自身出发构建良好网络环境。另一方面,高校应按照网络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积极维护网络空间安全建设,营造适合大学生主体健康成长的网络空间。
一方面,依靠大数据监督系统,提升舆情监测水平,加强舆情监测,关注师生思想动态,及时回应学生生活困难,增强对生活的信心。实时了解学生关注的热点话题,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拓宽民意反映渠道。尤其是疫情之下,校园的管理问题及大学生心理疏导问题,即是重点也是难点。应将辅导员与学生代表纳入高校网络舆情队伍,辅导员与学生的接触最为密切,可以充分发挥其有利优势,对学生展开思想疏导。因此加快高校网络舆情安全体系建设,进一步筑牢校园安全防线,为灌注情感生命创造有利环境。
另一方面,通过完善网络治理,肃清网络舆情内容,营造良好的网络生态。“加强对社交媒体的监管力度是控制舆论发酵的必要手段之一。” [14] 当前互联网日新月异,情况复杂多样,其中网络治理法律规章制度的落后性与现实需要之间的矛盾日益冲突。严格规范大学生网民的行为准则,重视网络空间中不当言论的处理,坚持从源头上精准把控,不给其他意识形态渗透留空隙。因此务必完善网络行为管理与规范,推动网络治理贯彻落实,净化网络空间,推动生命主体免受其害。
5. 总结
在这个信息高度融合、舆论传播不断更替的新时代,信息传播的媒介日益丰富,导致舆情引导的不可控性也在不断增强。疫情防控之下完善高校网络舆情对大学生生命教育的引导,对校园稳定有直接影响意义。高校网络舆情下,将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作为核心,通过舆论价值观引导,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帮助学生提升舆情素养,从而有效分析网络舆情信息,形成健康的生命意识,实现现代化高校育人的培育目的。
基金项目
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全省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中青年理论家培育计划(第七批)“新时代女性生育关怀路径研究”(项目编号:20ZD215)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