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 [1] ,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必定会成为一个新的议题,为建设高质量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前进方向、描绘了实践蓝图。在“教育4.0”的时代发展潮流下,教师如何聚焦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渐进式地输出主流意识形态和塑造行为规范,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针对上述问题,提出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因“深度教学”理念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存在逻辑自洽关系,目标都是提升思政课的实效性,构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新形态,搭建高中生的意义世界和价值世界,解决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最后一公里”的难题。
2. 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的生成机理
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是指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以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为基点,以数据要素为驱动,高效整合和利用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构建精准、敏捷、有效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因此,数字技术时代在政策、技术和需求等多个层面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转型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教育主体需精准把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核心问题,构建一个教育技术和教育主体互动平衡的育人系统,在深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真正耕耘好铸魂育人的责任田。
2.1. 政策指引: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的内在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在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新征程中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担当着培育“时代新人”的主体使命,处于教育数字化的技术语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以立德树人为基点践行新的实践命题,运用数字化思维理念和技术工具,以思想政治教育对象为标尺,因人、因事、因时、因地为党育人和为国育才,解决好“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根本问题。高中思想政治新课标要求教师要重点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培育学生的理性思维、勇于探究、批判质疑的严谨科学精神素养,认真研究思政的时代课题和环境大势,运用数字化思维理念和技术工具全方位的重塑育人课堂,对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进行及时的更新,通过深度教学充分理解高中思想政治学科价值,深度阐释其中所内涵的价值与精神、方法与思想和问题与概念等三重逻辑,深提升学生科学精神素养,落实铸魂育人的职业使命,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2.2. 理论奠基:深刻认识和把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规律是客观事物发展过程中的本质联系,决定着客观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生成的重要前提就是要把握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规律和是学生成长成才规律。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者要充分地凭借现代化的技术便利,运用数字技术聚集和分析学生的思想动态、行为轨迹以及社会思潮等方面的数据信息,从而深入地认知和了解相关思想政治教育规律。并且数字技术本身拥有着强大的记录、运算、集聚和分析功能,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教师管理学生、评价学生、科学决策等提供了合理有效的判断和决策依循,进而指导教师的教育实践活动。
2.3. 技术赋能:数字技术催生高中政治生态重构
现如今,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时代趋势是实现数字化课程,依托数字技术重塑思政课的教学方式方法,实现高中思政理论知识信息化、资源整合化和功能智能化,重塑高中政治课的生态环境,让学生在某种程度上摆脱物理世界的现实约束,推动学生不断实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寻找数字技术与课程思政融合的途径,树立数字化思维,运用VR、AR技术开展沉浸式体验项目,拓宽高中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教学场域;教师运用数字技术构建虚拟仿真课堂在云端开展专题培训,深度挖掘和处理教材中的理论知识,帮助学生理解和建构有意义的理论世界教师运用大数据技术对收集和分析学生的学习偏好和需求等个性化信息 [2] ,搭建虚拟实践平台,进一步延展思政教学的时空,帮助学生在互动式的实践教育场域中深度思考高中思想政治知识的内在结构,启迪学生的美好心灵,塑造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2.4. 需求策动:新时代青年的数字基因特征
新生代青年生存于数字3.0时代(AI互联网),在这一代青年中自带数字基因,对于数字时代的各种信息呈现出一种开放式的拥抱心态,在生存的各种场景中常常运用数字化形式进行表达和交流,具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对这一时代的青年开展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往往会使学生局限于狭窄的教育空间,缺乏精准性的教育内容与形式,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化的教育需求,无法达到深度学习的理想状态,可能会导致辩证思维和创新意识不足。并且,商家在借用大数字的技术优势,向学生精准推送符合其偏好的数据信息,部分学生在面对零星碎片化和垂直片段化的信息时,缺乏辨别和提取信息的能力,主流意识形态的思想也存在着被蒙蔽的风险,这就推动着教师要不断提升自身的数字素养,随时随地的运用数字技术跟踪和挖掘时政信息,科学记录学生的成长轨迹和学习需求,勾画出每个学生的图像和知识图谱,在共情的数字生态中运用主流意识形态塑造学生的灵魂,为每个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
3. 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的价值意蕴
在数字技术时代,数据在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中不仅仅是充当技术角色,而是作为一种教育理念逐渐渗透其中,推动着教育双方主体互动模式和教学呈现方式进行改革与创新。高中数字思想政治“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展开教学,对高中思政使命任务、境脉性知识和媒介活动做出了时代回应和价值引领。
3.1. 强化使命性任务的引领力
数字化技术赋能高中思想政治课建设,将育人元素和技术元素完全融合,运用数字技术聚焦立德树人的任务,精准专业的分析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回归育人初心,坚守“人”的发展逻辑,很好的解决“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3] 。教师作为高中思想政治教育使命的践行者,要在自己的职业领域执行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运用数字技术扩充本体性知识,维系自身职业发展,对日常教学活动不断进行优化、创新和变革,改变单一纸质版教材的固有认知,在高纬度的虚拟世界中构建“数字孪生”地政治教育系统,在学校与学校之间搭建贯通“数字孤岛”的桥梁,生产出具有时代感和亲和力地思想政治产品,依据学生的动态数据模型,深化学生对于理论知识的认知,讲清楚高中思想政治课蕴含的思想结构和深层内涵,打破学生理解知识的瓶颈,深化到课程价值和意义层面,有效达成思政课价值引领作用,培育社会主义国家培养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
3.2. 焕发境脉性知识的生命力
高中思想政治具有生命力的知识储藏在境脉中,学生在教师构建的情境中理解和把握知性知识。高中统编版思想政治四本必修的内容以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讲述了为何开创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如何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内容,选择性必修和选修则是对必修的知识进行进一步拓展。教师要应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结合数据信息的价值特点和政治课内容的学理性和政治性精准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际遇,收集和整理蕴含育人价值的数字化思政资源,打造立体化的高中思想政治资源库,来丰富和补充学科的内容的深度与厚度。教师讲述理论知识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主线构建情境与议题,鲜明回应时代问题,逐步向数字领域延展,多个维度对学科知识进行讲解与剖析,发挥数据价值的最大效益,实现优质思政内容的精准化,促使学科知识在镜脉性知识的焕发理性光辉,学生的个性特征得以充分的激发和培养。
3.3. 释放媒介性活动的鲜活力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教学方式较为枯燥,主要常见的教学媒介有语言文字、课堂教授和大众传媒等。数字技术时代为高中思想政治教学创设的新教育空间,受教育者解缚数据、信息的时空约束的时代已经来临,师资队伍、课程资源数字共享已经照进现实,学生也可以成为数字技术的创作者与传播者。教师可以运用智能分析技术对学生的思维方式和逻辑行为进行数字化的精准分析,借用VR、AR、MR设备及集成嗅觉、触觉、味觉的体感设备模拟五感等教育媒介丰富教育形式,在三贴近的原则下深入开展教学,在数字资源库中选取时政热点和创新理论等鲜活素材,结合学情将这些鲜活的素材以多重形式融入课堂,让抽象的学科概念具象化。受教育者运用各种网络教育平台学习和收集思政资源,在翻转课堂和慕课等数字教育平台学习新知识,有效有度的衍生思想政治课堂知识,实时在数字学习平台与教育者互动交流,靶向解决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各种疑难困惑,科学深度地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熏陶与核心价值塑造。
4. 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的实践路向
《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指出要在教师领域实施“互联网+教师教育”创新行动策略,其价值旨归是有效提升教师的数字化生存能力。数字技术改变作为改变传统教育结构和信息传递的工具,对高中思想政治课现代化的转型至关重要,也是深度教学落地生根的重要手段。对此,教师在适应数字社会和学习型社会的发展境遇,在教学中高效运用各种数字技术和资源顺利完成学习、交流和教学。
4.1. 提升数字素养,培养创新思维
4.1.1. 打破传统数字偏见
教师运用数字化技术存在着一种转型期的鸿沟,充斥着技术学习的畏难和不自信心理,教师需要运用创新的眼光和开放的视野去打破数字化技术难以掌握的偏见 [4] 。教师怀抱高度自信的心态,对与思政相关的数字化的运行架构和运行步骤进行理解和掌握,运用虚拟现实技术构建智联化思想政治教育场景,以大数据技术为媒介动态分析学生的认知特征与思维趋势,获取学生关注的热点信息及相关思想政治问题,以此搭建梯度链的问题支架和思维空间。教师由此引导学生在深入探究问题链的过程中培育逻辑思维能力和严谨的科学精神,在整堂教学中体悟理论深度与情感温度,突破传统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制约,从而有利于确保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精准、专业和高效。
4.1.2. 加强数字技术培训
数字时代,学校为了适应数字技术教育改革的趋势,要造就一批具有较强数字素养的思想政治教师队伍,将传统的教育方式进行守正创新,以提升学校思想政治课的实效和质量,确保思想政治课与时代接轨。学校要组织教师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设立教师数字专业学习社群,为教师交流学习心得体会提供一个平台,培养 一支“既懂思政工作,又懂数字技术”的复合型思想政治教师队伍。比如,高密市银鹰文昌中学在学校办公平台同步提交教师的教研活动全过程,实现评课网络化;运用学校信息化平台进行集体备课,实现备课信息化。另外,教师要加强自我身份认同,更新教育理念,认识到数字时代要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自发的去了解和掌握数字技术的基本特征和应用方式 ,主动开发思政数字化的教育模式,运用VR技术和主题网站等构建思想政治资源和场景,精准识别学生的学习需求,对学生的思想动态、学习习惯、知识盲区等进行精准的分析和有效跟踪,有效提升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推动高中思想政治课创新发展的动力角色也演变为数字技术。
4.2. 聚焦数字资源,启迪生活思维
4.2.1. 构建数字孪生资源库
数字驱动推动着高中思想政治资源进一步优化整合,是教学模式守正创新的动力。运用数字技术开发虚拟实践资源,突破一维和二维的时空限制,在现实资源与虚拟资源搭建起互通往来的桥梁,构建与现实世界同质的“孪生”资源生态系统,打造3D影视馆、搭建VR和AR互动体验区等。比如,第一,教师在预设议题式教学设计时,运用数字化技术在更高维度中挖掘当前最火爆的优质资源和最专业、最权威的理论知识,形成社会生活逻辑与文本理论逻辑完美融合的教学设计,在师生的辩与议中提升课堂的效度与信度。第二,教育者在数字化时代要积极作为,运用数字技术对受教育者进行精准画像,深度掌握学生的个体特征和教育需求,依托数字孪生立体资源库和各种实践教育基地,坚定数字资源的政治方向的引领,自为创作兼具思想深度和形式新颖的教学素材,以此构建统领教学主旨的思想政治情境,让学生理性认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现象,从而更深层次的感悟生活、体验生活。
4.2.2. 共享思政数字资源
每个高中学校都建设有数字孪生资源库,但学校与学校之间存在着“数据孤岛”,各学校资源库之间并没有形成耦合关系,部分教师建立的特色思想政治数字资源库处于“沉睡”状态,未能发挥应有的价值。学校的各个行政单位和教师要协同发力,运用大数据技术系统规划贯通数字资源在时空上的全链路,打破数据之间存在的壁垒和克服“数字鸿沟”现象,在开放交流、互鉴互通中实现优质数据与内容传播路径的“四通八达,在全领域、全流程中有机整合思政学术资源和实践资源,勾勒高中思想政治教育巨像数据画像。比如,昌邑市第一中学就打造了智慧教育服务平台和教育数据治理平台,开发“云上特色课程”,教师在学校智慧平台与各学校的思想政治精英教师相互联通,共享数字思想政治教学资源,在校与校、师与师之间形成协同育人教学模式,从而构建更为丰富和立体的数字资源库,在数字同心圆中引领资源走向政治课堂,将教材的刚性文本知识柔化为理性思维,引领和深化学生政治核心素养。
4.3. 重构教学空间,走向高阶思维
4.3.1. 嵌入数字化感知技术
维果斯基的社会发展论高度重视学习环境对于学生的重要意义,学生的多元需求和学习兴趣在安全、温馨向上的学习环境是有助益。在思想政治数字化转型的时代潮流下,将数字化感知技术嵌入到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空间成为教育改革的一个关键环节,有利于重构和再设计教学空间。对此,学校需得大力支持开发涵盖思想政治资源库和动态算法评价系统的教育智慧终端,满足和赋予教师多样化的教学需求、自主创新空间。例如,学校辽宁省大连市西岗区大同小学原创性开展了学校“云端共上一节思政课”,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情和教情高效运用思教育智慧终端,利用VR技术为学生构建交互性、高保真的虚拟空间,在虚拟空间中嵌入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中的知识要点和在线学习资源,将虚拟情景与现实讨论完美融合,教师还借助于数字技术在线答疑,不局限于教材知识的理论边界,带领学生在多方辨析和讨论中理解课本知识的内在逻辑形式和意义领域,从而突破课本知识的表层符号意义,促进师生的高阶思维进一步发展 [5] 。师生在此空间中进行平等交流和合作创新,课堂也由此变得立体化和具象化,教师实施深度教学也拥有了坚实的环境支撑。
4.3.2. 扩大数字技术应用深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 [6] ,对此,高中学校要打破大数据壁垒,在各学段和学校内部全领域、全流程整合数字,依托高校打造一批集教研、实践、评估为一体的数字化思想政治教育软件和平台。师生强化对智能算法的认同度,在精准、平等的数字教育空间中进行师生互动,使之具备人文关怀和精神寄托的功能,最大限度的扩大数字技术应用深度。比如,安丘市第一中学利用学校的智慧平台资源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轨迹进行分析和诊断,实时捕捉学情,推动其高度匹配教学主题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不断地转变学习范式和学习方法,推动学生的思维逐步向反思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性思维等发展与靠拢,让教学无边界变为现实,营造全覆盖式的思想政治教育数字化育人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指出,“思政课教师给予学生的不应该只是一些抽象的概念,而应该是观察认识当代世界、当代中国的立场、观点、方法”,可以“从一个问题切入,把一个问题讲深,最后触类旁通,带动很多关联问题” [7] 。这为高中思想政治课运用“深度教学”理念提供了时代课题,优化和创新课堂教学新样态,而教育数字化为数字时代的高中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的三个生成机理,阐述了数字赋能高中思想政治深度教学的价值意蕴,进一步论述了具体的实践策略,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深度学习能力,强化学科价值引领功效性有利于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引用型和创新性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