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话语权即主动权,话语权的掌握与运用对于塑造社会认知、传递价值观念、维护利益关系等多维场域均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对于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提升路径的研究在当下新时代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就理论层面,一是为社会思想政治建设工作提供智力支持,增强文化自信;二是增强主流意识形态的领导地位,规范社会秩序,助推社会改革;就实践层面而言,有助于解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领域的困境,
能够为相关部门和学校提供更加科学、合理的教学路径,把意识形态的话语权牢牢把握在手中,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源源不断的精神支持和智力保障。同时,本文从思想政治心理学视角展开探究是一个新的视角,以话语权为着力点,结合心理学的相关原理指导,于思政课的实际教学效果提升具有现实意义。
2.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的相关内涵
(一) 话语权
话语权这一概念经法国哲学家米歇尔·福柯提出,借以剖析话语背后的微观权力。话语权定义为“人们通过说话来赋予自身权力,并且通过说话来实践这一权力,包含着‘被听闻、被认同、被实践’的内在逻辑。”福柯说:“话语是一种权力关系,它意味着谁有发言权,谁无发言权。”(约翰·斯道雷,2001)话语权是指在特定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下,个体或群体在话语领域中拥有的权力和能力。话语权在现代呈现出更加丰富的内涵,除了包含权力,也包含了权利,具体表现为:一是话语与权力的双向互动,话语在与权力的关系方面,并非是完全的被动,也是权力的塑造者,能对权力及其运行机制进行改造和重塑。二是话语中权力与权利的相互交融,一定意义上,话语权是一定社会行为主体通过影响它者的权力,所表现的是一种话语能力与话语实力。在现代话语权中,权力与权利能够彼此关联,并且互相转化。
概括的说,话语权是一种软实力,它是通过对特定国家的历史文化、政治发展道路和政治现实的历史叙事而形成的哲学社会科学影响力。简单的说就是,通过话语引导、支配或控制社会思想和社会舆论的能力,体现了话语的功能与实质。
(二)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
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指为特定社会或社会群体主动占据话语高地,对教育对象有主导性、目的性地言传说教,施以思想道德、政治理念等方面的话语权力影响,以及其在引导青年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方面的作用。它具有意识形态属性、社会属性,是一套完整的语言符号系统,伴随社会化进程,思想政治教育话语对当前社会意识形态要有所回应并体现出特定社会阶段环境下的时代性。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实践,需要施教者的言行统一实现自律与他律并存,方可获得认同发挥出话语最大实效(牛海彬,2010)。思想政治教育话语权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进行价值取向、思想观念、政治意识等交流的重要媒介,并起到一定认证、联系、深化思想政治教育的信度与意识形态认同的效度作用。
3.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应用于提升思政课教师话语权的价值意蕴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是思想政治教育学科与心理学相融合而形成的学科,既包含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相应的也有心理学的应用法则。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思政课教学,有利于老师了解和把握学生学习心理、学生个性,进而转变思政课教学话语方式、提升教师的话语权。
(一) 有利于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积极转变
教育者和被教育者同为教育的主体,在突出教育者主导地位的同时,也要注重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传统的思政课多以教师说教、命令、传授为主,忽视了以学生为主体以及他们对于思政课的个性化需求。教育者学习掌握心理学知识,了解学生对思政课的真实需求,聚焦于学生本位,以实现与学生的心理相容。如小学生群体应注重学习基本道德认识,中学生在此基础上加强对国家政治制度、经济文化制度的学习,大学生则应注重培养其政治观、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等,思政课老师应根据不同群体的需求来施教。心理学知识应用于思政课老师话语权的提升,有利于增强思政课教师的话语引领力,一改传统式教学忽略学生主体需求的模式,改变学生对思政课刻板、枯燥的印象进而缩小学生对思政课教师的距离感,从而促进当代教育者和教育对象关系的积极转变。
(二) 有利于改变传统式思政课教学的误区
传统的思政课教学多采取是自上而下的、以“说”为主的灌输方式,这样容易使教育者和教育对象产生对双方和思政课的心理误区。思政课教师认为只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照本宣科地读或讲授书本上的知识点,学生就能够理解。相应的,面对老师的形式化教学,学生群体选择忽略,甚者会产生逆反心理,认为思政课是一门枯燥且“无用”的课程。长此以往,无论是教育者还是教育对象都会质疑思政课开设的必要性,甚至演变成对思政课的轻视和反感。
心理健康教育更注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倡导以尊重、共情、积极关注的态度关注学生。通过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可以有效解决学生思想问题,引导他们走出误区,正确理解思政课的意义。因此,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将两者有机结合有助于改变传统式思政课教学的误区,提升思政课教师的话语权效力。
4. 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的现实困境
(一) 话语主体被质疑,意识形态主导权“式微”
第一,思政课教师自身的心理矛盾,导致其主流意识形态的价值取向发生偏差。思政课教师作为话语主体,肩负着主流意识形态的宣导作用,自身的心理矛盾表现为与社会发展要求有差距,马克思主义理论功底有待于提升,其次是心理品质的不成熟,在教学过程中,不能通过学生的言论或者表情捕捉学生的学习诉求和心理需要,导致学生对话语主体产生质疑,教师的话语主导权也慢慢变弱。
第二,思政课教师与教育环境的矛盾,教学内容体现的时代性不充分。一方面,新媒体技术的发展为多元意识形态的传播提供了无限广阔的场域,使各种异质信息毫无筛选地呈现在学生面前;另一方面,网络导致学生沉溺于网络世界,隐性逃课率不断提高,部分思政课教师仍局限于传统说教而不深入学生心理,不能做到与时俱进,话语引领力不断下降,出现教师上课“自言自语”,讲台下方无人附和的现象。其次,教学方式方法不具备亲和力,部分思政课教师仍采用硬管理的教育方式,不遵循学生的心理认知规律,学生对思政课产生反感,甚至否定思政课教师作为“师者”的主导角色,作为话语主体被质疑,其对于意识形态的主导权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冲击。
(二) 教学文本话语解释“贫乏”,不能激发学习动机
需要是人的生理和社会客观需求在人脑中的反映,是个体在生活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满足的一种内心体验和状态,需要是教育对象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动力,因此,思政课教师应积极引导、激发教育对象学习政治理论和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需要,在需要的基础上形成动机。思政课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对于教材文本和实际授课中教学话语转译的阐释依然有赖于不同教师话语能力和理论功底,部分思政课教师不善于钻研教材、转化为自己的教学语言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认为,真正的学习是在学习动机的指引下进行的,没有学习动机就没有学习行为。
从现实教学实践来看,目前思政课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或是照本宣科地读课本知识,或是用抽象、晦涩的话语来解释相关理论概念,在将教材话语转译为教学话语时,理论阐释往往过于抽象,不能很好地结合实际,因此会造成学生听不懂、不想听的情况。在如今大力提倡思政课教学话语方式创新的背景下,思政课教师已经能够结合当前热点话题,在教学话语中有意识增加动漫话语、网络话语的使用,增加与学生话语的共鸣,但是当下互联网的极速勃兴与全面铺展,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形式各种各样,传统的上课方式已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教师需要提升话语影响力,激发学生学习动机。
(三) 教学话语缺乏“温度”,忽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人的喜怒哀乐就像一年四季般自然发生,无法回避。但思想政治教育者可以引导教育对象以积极的情绪状态投身学习、工作和生活。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要求更加全面,加强对教育对象的心理疏导和情绪调节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和基本职能。在此境遇下,教育者应当积极转变心态、认真提升个人学识素养回应时代要求,这是讲清、讲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前提。当前思政课堂不乏有只注重知识灌输、忽视学生感受,缺乏对教学的热情、难以与学生贴近互动等都是思政课教师面临的重要挑战。
当前学生群体普遍出现的焦虑、抑郁、自卑、愤怒等情绪均是负性情绪,这些情绪在每个人身上都或多或少、或长或短地存在。及时调节教育对象的负性情绪,培养积极情绪,使教育对象的情绪处在健康、稳定的状态,这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心理功能。带来的挑战是思政课教师如何将理论话语、教材话语转化为生活话语以此来贴近学生,以及如何学会运用话语沟通关注、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当前部分思政课教师急于求成、过分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忽视学生的负面情绪,言语生硬、激烈,不符合新时期思政课的育人要求,更达不到育人效果。
5. 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视角下思政课教师话语权提升策略
(一) 聚焦学生学习接受心理,提升话语的说服力
话语权主要体现为话语主体所具备的影响力,思政课教师要树立起话语权威,掌握话语主导权,让学生们能够信服。美国社会心理学家伯鲁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教育者的威信,第一方面是教育者对人的态度,即公正、友好、诚恳;第二是教育者的业务水平,第三方面是教育者的表达能力。
因此,思政课教师要有扎实的理论功底,确保教学话语的正确性,更需要具备公正、友好的教育态度,表现为能够主动了解学生的心理需求,乐意俯下身子倾听学生提出的建议,做到在学习探讨中赢得学生的尊敬,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赢得学生的信任。更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良好的心理素质,不仅用真理的力量说服对象,还要用言语魅力吸引、感染教育对象,用高超的语言艺术征服教育对象,使他们心悦诚服地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思想政治品德。
(二) 借鉴思政课心理引导原则,增强话语的吸引力
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心理引导,要强调因势利导,即要因其势,不逆其心;要导其向,不纵其谬。周恩来曾指出:“改造的方法要和风细雨,不能粗暴。这样气才能顺,心情才能舒畅,才能接受帮助。”(周恩来,1984)。
第一, 利用一定的诱因激活教育对象的学习动机。要善于抓住社会契机,激发教育对象的学习需要。思政课教师话语要与社会生活紧密结合,善于利用各种纪念日、重大社会实践等挖掘教学话语内容,不失时机地对教育对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比如,利用“九一八”“七七”等纪念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还可以将一些贴近学生实际的社会现象作为讨论素材,让学生自己参与进来,形成自己容易接受的话语方式。思政课教师要善于将教材语言转化为教育对象感兴趣的话语,激发学习动机,使教育对象以主体需要为核心的内在动力系统和以思政课教师为主体的外在推力系统有机结合,提升思政课的吸引力。
第二, 善于激发学生的无意注意,进而引起有意注意。根据霍夫兰的认知说服理论,要使思想政治教育富有成效,教师需要选择适当的信息传递方式,以灌输教育对象的无意注意,进而激发有意注意。在思政课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整体把握学生的兴趣范围,新媒体时代,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互联网的发展成果来创新教学手段,运用音频与视频等方式辅助话语教学,对学生的听觉与视觉等感觉器官产生刺激,从而提升话语吸引力,增强学生在课堂上的体验感。
(三) 尊重学生话语权,做有温度的思政课教师
“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要注重方式方法,把道理讲深、讲透、讲活”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站在教育对象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坚持心理互换原则,尊重学生话语权。如对话交往一反传统思政课单向式“话语霸权”教学模式,是心理互换原则的重要体现,意指教师不是话语的绝对控制者和支配者,而是真诚的对话者,老师和学生处于平等的互动和合作关系,善于用对方的观点、立场和看法来处理问题。首先,应善于倾听学生的观点,使用有效的沟通技巧,促进师生间的交流;其次,要建立积极开放的交流环境,让学生敢于交流和表达自己的想法,思政课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浸润学生的心灵。例如,教师可以借助相关辅助教学活动,如演讲、辩论、微电影制作等,发挥学生的积极能动性,与思想政治教育形成合力,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内化生成相应的思想品质和行为准则。
“对话”教学还应该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以网络和实践教学为平台的第二课堂和日常生活中,试图产生共鸣贴近他们的身心,处处体现以生为本,以人为本。但仍值得关注的是,放手学生“不为”的同时,教师仍需要做好教学话语的设置和自身理论话语功底积淀的“有为”,这样才能引发学生理性思考,发挥教师话语的“把关”和“导向”作用,避免在对话教学中忽视思政课的最主要目的。
6. 结语
“最好的教育就是学生看不到教育的发生,却实实在在地影响着他们的心灵,帮助他们发挥了潜能。”(杨芷英,2019)本文从心理学视角探讨思政课教师话语权面临的现实困境以及提升路径,目的是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提升学生的课堂获得感,发挥思政课的心理辅导功能,让学生真正走进思政课、热爱思政课,明白思政课的重要意义,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做新时代“四有”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进而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话语权,真正实现思政课立德树人的价值导向与为国育才、为党育人的历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