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从众心理是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一种心理现象,在大学生这一群体中尤为常见。这种心理会对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产生影响,其影响不单单体现在某一件事上,而是会造成由点到面的影响,不良的连锁反应会潜移默化地改变大学生的人生轨迹。为了正确教育与引导大学生的从众心理,我们必须对从众心理有深入、全面和辩证的理解,并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干预,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世界观。本文将从大学生的从众心理出发,分析其表现形式、产生原因及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思想政治教育干预措施,以期为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提供有益的参考。
2. 从众心理基本概述
2.1. 从众心理的概念界定
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谢利夫和所罗门·阿希分别在“自主运动范式”和“线段判断实验范例法”实验中提出了从众心理观点,这两个实验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经典心理学实验。谢利夫发现在模糊的情境中群体会逐步形成规范,而群体成员会在群体信息的影响下或压力之下产生与群体信息相统一的观点。所罗门·阿希认为从众心理是一种被动的、消极的心理反应,是在真实的或是假象的群体压力下产生的(雷苗苗,2021)。
当前,我们普遍认为从众心理是指在不同的情景境地中,个体受到外界群体行为的影响从而在个人认知中产生判断偏移,个人思想上发生附和群体舆论,个人行为上开始效仿多数人的行为和观点,即常说的“随大流”。从众人群认为在面对抉择时,遵从多数人的决定是正确的,他们在这一过程中不进行独立思考和理性分析,不顾是非曲直的一味服从多数,更多的是一种消极的“盲目从众心理”。
2.2. 从众心理的相关理论
现有研究中已有不少关于从众心理的相关理论。196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学家费斯汀格在著作《A Theory of Cognitive Dissonance》(认知失调理论)中详细提出认知失调论。该理论源于印度地震后恐慌谣言的散播,彼时人们在意识上惶恐不安,而散播这种消息可以佐证他们意识上的惶恐不安,减少认知失调。费斯汀格由此发现,人们的观念与公众态度不吻合时,就会陷入认知失调。当由于群体压力、为获得奖赏或避免惩罚等因素来确证公众态度的合理性,这种认知失调会减轻,反之则会加重。因此要减轻认知失调,需要改变自我立场(韩成,2020)。由此提出认知失调理论,当人们处于新环境中内心认知的“新”与“旧”发生碰撞,或群体中产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冲突,会引发认知失调,内心的不适迫使个体做出选择,改变自己的态度或行为,以符合群体内部预期,从而产生从众现象(Buehler and Griffin, 1994)。
学者伊格利提出社会角色理论,指出性别分工导致男女在不同劳作熟练程度上的差异和群体对他们的期望差异。该理论认为社会群体中存在拟定的角色,每个位置有特殊作用和行为期望,不同的角色扮演搭建起社会网络(Lippa, 1994)。个体根据情境调整行为以符合群体期望,加强彼此沟通融入群体。在群体中,“簇拥者”或“顺从者”的行为更“从众化”。
弗里茨·海德在《人际关系心理学》中提出归因理论,指出个体都有对周围人或事物解释、推断及操纵的需求。当个体面对群体行为时,对行为事件归因的解读决定了个体是否选择从众。如果个体推测群体行为是由于其所遇到的形势或情境等外因导致,则不会引发从众行为;如果个体推测群体行为属于群体的规范或偏好等内因导致,个体大概率会表现出从众行为。
3. 大学生从众心理分析
大学生的从众具有一定的独特性。这一群体的从众心理更强烈,从众现象更普遍。不同于其他人群,他们正处于人生关键期,思想活跃,但自身的辨识和认知能力有限,他们也处于人生的转折期,对未来的职业、生活方式等方面都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更容易受到周围环境和他人的影响;他们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容易接受新事物和新观念;他们具有较强的情感依赖性,更容易受到情感因素的影响;这一群体还具有较强的归属需要,而要获得归属感,从众就是一个必然选择。在各种主客观因素的作用下,他们容易发生心理同向发展活动,即产生从众心理。从众心理是大学生群体的一种典型的心理现象(程兆宇,王爱青,2022)。大学生群体从众对社会的影响也更为深刻。大学生通常具有较高学历,较多知识储备,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也更大,他们的言行举止往往会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不良心理影响其身心发展,终而影响社会建设。
3.1. 大学生从众心理表现
大学生的从众心理主要表现在学习从众和消费从众上。课堂学习是当代大学生生活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容易产生从众心理的地方。班级、宿舍每个成员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成绩以及平时学习时间的利用都是其他成员最直接的参照物。而同一个校园的大学生在学习成绩上是处于相近的程度,由于信息隔阂他们经常会产生自我良好的心境,忽略了与外界之间的比较。同学不去做的我也不必做,同学做不到的我也没必要做到,这种从众心理逐渐产生消极影响。例如在文化课的学习中,大多数人并不是抱有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的态度去学习,他们认为只要能赶上大部队的脚步,不去做羊群的末尾便是完成了任务。上课时查看同学是怎样的学习状态,如果发现大家都是面向黑板,便放下手机,焦急的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而一旦发现只有少部分人在认真听讲,就会马上终止学习行为,多学一点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面对那些认真刻苦的同学心里面却是暗暗嘲讽,总觉得那种是不符规矩的个体。
当然也存在一些积极的学习从众现象。在疯狂的内卷大环境下,大学生以“宿舍”或者“班级”为单位而形成的集体学习氛围,比如宿舍集体考研等,可以带动整个班级的学习气氛(刘文,陈洁,2022)。当大家选择了同一条路径时,受到惯性的影响,人们开始不自觉的内部竞争起来,逐渐的促使了自我强化。从学校进入社会的分岔口,从众心理可以给没有方向的同学提供一条相对稳定的道路,带动不知所措的同学汇进干流。个别不自觉的落后者也能在从众行为的效应下,为了达到群体目标而改变自己,最后形成良好的作风。大学生中正面的影响,对周边的人有着积极作用,部分人的拼搏带动着更多的个体衍生出从众心理,获取良好的行为方式。面对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洪流,大学生们朝着同样的目标,携手共进,在互相监督、互相帮助、互相鼓励的学习氛围下,他们战胜了学习道路的各种困难,进而实现各自的理想。
不仅在学习上,在消费理念上,从众心理也对大学生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在纷乱冗杂的媒介信息影响下,大学生将更多的目光投放在偏向娱乐化、自我满足化的物质消费和文化消费之中,不仅影响着青年学生的消费观和消费行为,更加影响着学生群体的价值认知及意识形态构建。现代学生虽然在同一所学校进行生活,但却来自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经济条件和消费制度,部分学生看见同学奢靡的消费行为,难免其消费观和价值观会受到改变,忘却了本身的经济基础,开始从众消费,慢慢地,模糊了原有的生活节奏和物质追求理念,失去了对经济的概念,最终扭曲了正确的消费观念。
3.2. 大学生从众心理成因
从众心理的产生,可能是自身在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自觉形成的,也有可能是受外部环境影响而客观产生的,像年龄、性别、生活方式都是需要考虑进来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克拉奇菲认为大学生从众心理产生的主要原因有:智力水平不够发达,思维方式略微缓慢,缺乏主见,不具有顽强的韧性,应变能力较差,情绪容易受到感染,内心不够自信容易产生自卑,人际交往消极被动,容易受人暗示,依赖性强等。
首先是个人能力不足。在当今社会发展速度较快的时代,大部分大学生从高中进入到大学并没有形成良好的过渡,由于高中的学习课程紧张,通常学习以外的事务都是由父母安排甚至完成好的,他们习惯了被父母决定、被老师协助的生活(赵敏,杨玲玲,2022)。而进入大学,大量的时间和空间需要自己进行分配,没有足够的能力去合理规划和充分利用的大学生们在需要做选择时常感到迷茫,在这种情况下,身边的同学和朋友就成了他们的参照物,进而来决定自己的抉择。
其次是群体压力的驱使。从众人群不仅在个体行为上会向他人迁移,在群体活动中也会随波逐流,对于刚步入群体生活的大学生来说,面对刚刚组建起来的集体,与队伍不同的想法会使他们的心理产生恐惧,这种无形的压力会迫使他们和自己的内心妥协并逐步向团队靠拢,和群体保持一致的行为和态度让他们拥有一种不被孤立的安全感,宁愿做与自身意愿相左的行为也不愿意冒偏离多数人行为的风险。正如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查尔斯·霍顿·库利所说“从众的一般动机是由或强或弱的对不从众感到难堪和不便的感觉构成的。”(周冬雨,李庆华,2011)罗杰斯也曾指出“青年的从众行为很可能是他在自己的需要被接受与保留其个性这两者之间的一种妥协。尽管他们相信保持个性很重要,但是他们同时也感到为了受欢迎而与同伴保持一致是必要的。”(戴维·迈尔斯,2006)。
此外,个体的差异性也是从众心理产生的源头,且往往表现于恋爱观念上的从众。青年时期的大学生处于对爱情渴望和对异性吸引的阶段,部分大学生已经发生了恋爱行为,而一些无人问津的同学面对空旷的寝室则会感到寂寞失落,低人一等的感觉,这种空虚在无形中让人心里产生一种趋同性的压力,正是在这些因素的影响下,一些同学在思想和行为上才仿照同宿舍或同班同学的恋爱观和性观念。
最后还包括社会环境的影响,现代社会中,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等因素使大学生面临着更多的选择和挑战。尤其在高度发达的互联网时代,信息传递形式多样,既有自上而下、由官方媒体发布的信息,又有普通个体发布的信息。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大家都可以毫无保留地表达观点、发泄情绪,每天海量信息扑面而来,人们无所适从,很难形成理性判断,听从群体的观点成为无奈之举(刘文,陈洁,2022)。
4. 基于从众心理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思政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内涵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塑造健全人格,是互为补充的。心理教育是思政教育的基础,大学生在适应新环境时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拥有健康的心理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础。心理健康的大学生能够更好地接受和实践思政教育,提升个人素质。思政教育是心理教育的升华,可以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消除个体的心理障碍,为心理健康提供保障。因此两者应互相借鉴、融合。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就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心理活动和心理规律作为研究对象。成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定在某些方面遵循了人的心理需要和心理发展规律,重视人文关怀,渗透人文精神。随着近年来人们对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学的关注程度增加,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作为二者的分支和交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融入心理教育的思想政治教育突出强调应遵循个体的心理发展规律,并在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原则指引下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王洁,2020)。
4.1.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重要人才资源,国家运行的主要后备动力,其在校期间树立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影响着今后的人生走向,决定着他们是否能够担当得起实现民族繁荣和昌盛的重任。大学生中普遍存在的从众心理,对制约大学生的特例独行,增加集体的凝聚力,促进社会适应性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其负面影响更为严重,包括个性丧失,创新精神受阻,如果不积极引导,会影响他们的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和个人发展,甚至有碍社会进步。
从众心理利弊并存,要教育大学生正确对待从众心理,必须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立德树人的作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有效引导大学生从众心理的重要途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提高大学生思想素质和道德水平的重要途径。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些都是大学生从众心理得以缓解和改善的重要基础。第二,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形成和发展与个体的自我认知和自我管理能力密切相关。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提高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和理解,增强他们的自我管理和自我调节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变化和发展。第三,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大学生从众心理的存在和发展对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具有重要的影响。通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和发展观,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和发展进步。
4.2. 思想政治教育干预策略
面对新形势、新变化,及时转变理念方法,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提高大学生对从众心理的分析、判断和选择能力,是新时期确保大学生树立积极观念、坚持独立思考、实现优质成长的迫切需求(崔欣玉,2022)。
4.2.1. 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制定个性化教学方案。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通过观察、访谈和测试等方式,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等信息,有针对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有些学生家庭条件一般,缺乏自信心;而有些学生家境优渥,自信心强,这些学生在相处中或许会存在一定的问题。针对性格不同,消费水平不同这样两类学生,教育方式也要有所区别。对于第一类学生,要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想法,肯定他们的成就,让他们更加自信的面对自己的选择。并加强消费观教育,使其考虑自身消费水平,不受他人影响从众消费。对于第二类学生,则要加强引导使其保持谦虚和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并通过成功人物的故事,让他们明白追求个人价值的重要性。
利用新媒体手段。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在教授教育部制订的相关教材的同时也应该关注新媒体平台上的思政资讯,特别是对于国内外重大事件,了解其来龙去脉以及背后所蕴含的思想政治原理,及时将这些最新的内容补充到教育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传统与现实的结合。然而,仅仅依靠官方渠道的信息是不够的。教育工作者还应该及时了解一些大学生特别关注的网红、明星等自媒体信息(刘文,陈洁,2022)。还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推送时事热点,优秀典型事迹等内容,增强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这并不是说要完全依赖于网络上的信息,而是要通过多种渠道获取信息、推送信息,包括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将各种资源有效利用,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加丰富多彩、生动有吸引力。同时,也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国内外重大事件,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例如北京师范大学开创“木铎思享”公众号,其内容涉及理想信念、生涯规划等思政课程方方面面。平台设计“午餐会”,邀请任课教师对学生答疑解惑,组织研究性学习小组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还开展了以社群为依托的师生线上即时互动,增加了师生互动的趣味性,增强了思政课的亲和力。平台还不时推送心理健康相关的微感悟、微书单和微课堂,以引导学生关注自己的心理健康和心灵成长,提高自身心理素质,进而爱别人,爱社会。
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主题班会和讲座,让学生了解从众心理的成因和危害,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组织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社会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强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我意识。开展辩论赛和演讲比赛,让学生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提高他们的自信心和自我认同感。组织文艺活动,如音乐会、舞蹈比赛等,让学生感受到不同的文化和艺术形式,拓展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2023年四川某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面向全校学生推出心理健康教育大讲堂活动。首场讲座主题为《社会心理:迎合与服从》,不仅给同学们普及了心理学知识,同时也引领他们探索自身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提高对于自身行为和决策的理性思考,提醒他们在各种决策中,尤其在高压、“内卷”的学习生活中,保持独立思考,了解自己的内心和真实需要,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而不要人云亦云。
4.2.2. 培养大学生的思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大学生正处于成长关键期,他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正在形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需要学会独立思考,掌握批判性思维,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各种信息和观点。只有这样,他们才能摆脱从众心理的影响,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做出正确的决策,探索自己的人生道路。
在课堂教学中,教育工作者鼓励学生多思考。采用多种教育方法,如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在课程设置中,通过教授逻辑学、哲学等课程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并将理论知识引申到我们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运用批判思维方法辩证的看待从众心理,并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例如放假期间大学生乘车事件受到了民众的一致好评,面对拥挤的客运形态,大学生们自觉排队,有序的进行上车下车,给行人节省了很多的时间和空间,既方便了他人,又提高了自己的内涵。我们要意识到从众心理积极作用,同时也要知道什么样的从众是消极盲目从众。在新冠疫情刚放开时,很多人盲目从众囤积布洛芬等药品,不仅使得药品价格上涨,真正需要用药的人无法买到药,而且许多人囤积太多没有使用造成严重资源浪费。通过培养批判性思维,大学生们就能更好的辨别信息的真伪、优劣和价值,从而避免被错误的信息所误导而盲目从众。
学校还可以提供多样化学习资源。提供多种不同类型的教材和资料,包括书籍、期刊、报纸和网络资源等。让学生接触到不同的观点和思想,从而拓宽他们的视野和思维方式。鼓励学生参加跨学科的活动和项目,如科学竞赛、文化节等。鼓励学生参与实践,在实践中学会分析问题,评估信息,做出自己的决策。
4.2.3. 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引导
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心理素质较弱的大学生在面对群体时,更容易受到群体压力的影响,随波逐流。因此,为了避免大学生产生盲目从众的心理和行为,我们应该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来说,我们可以通过在校园网上设立心理咨询中心,为大学生提供及时的心理疏导服务;通过线上举办心理健康相关讲座、辩论赛、会议、活动等形式,全面宣传心理知识;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大学生。同时,教育者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时,也要端正态度,调节好自己的心理状态,以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清华大学就针对毕业年级学生推出六大服务:开展“心灵守护”专项行动;开通24小时心理援助热线;举办清心讲坛毕业生专题讲座;定制院系“毕业心理加油站”系列心理工作坊菜单;开展积极心理“云”训练营;提供“30分钟”紧急陪伴服务;与北京安定医院深度合作,提供专家治疗保障。全方位地为毕业年级学生提供了心理支持,筑造了心理安全防护网。
开展群体规范心理教育。还要注重群体对大学生的影响,认识到群体规范对群体的重要性,当群体具有较强凝聚力时,个体会自觉遵守群体内部秩序和约定,并为一致性目标而努力,因而要开展群体规范心理教育,加强群体凝聚力(岳恩莉,2020)。从实际出发,将心理教育与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通过实际工作得到个体支持,贯彻人文关怀,关心和支持成员的心理和困难,真心实意地帮助大学生群体成员解决心理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满足他们的成长需要和对美好未来的期待,让大学生在感受到这份爱的同时也能够将这份爱传递下去。
发挥网络领袖作用。网络领袖包括权威学者,资深评论人等,是自发推举出来的,具有高敏感度和影响力,在大学生群体中起着引导网络舆论、充当教育媒介、促进信息传播和引导校园文化的作用,培养正确价值导向的网络领袖对引导大学生从众心理具有重要作用。网络领袖要制造正确的网络舆论,发布正确的网络信息,发表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言论;充当教育媒介的职能,架起沟通桥梁;积极促进信息传播。例如某大学14年创办“校君会”至今,一直将网络领袖与高校教育结合在一起进行主旋律教育,对大学生心理带来了积极影响(岳恩莉,2020)。
发挥榜样力量,使校园榜样成为大家学习的目标,逐步形成良好的从众效应。老生带动新生,实行可持续的良性循环,形成榜样示范的力量,以某个个体为模范,学习新思想,从个体向群体靠拢,最终实现大家向更高层次的迈进。
提高大学生自我意识,自我意识是指主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尤其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即一个人对自己本身的意识。心理导师应采取循循善诱的方式与学生进行心理上的交流,鼓励他们积极培养自我意识并发现自身的优点。同时,心理导师还应帮助学生保持自身和周围评价的一致性,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的明辨是非能力和自我意识(史建梅,2014)。通过这样的指导,大学生将能够在面对从众压力时更加自信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要帮助其理解并接受多元观点,保持开放心态,形成尊重他人的不同观点和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