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脂肪性肝病,广义指肝细胞内脂质超过肝湿重5% [1] 。据相关统计,由于肝炎疫苗接种制度的完善、现代生活习惯改变及饮食水平的提高,脂肪性肝病正取代病毒性肝炎成为我国头号肝病问题。脂肪性肝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路径,首要体现在体内代谢异常 [2] ,约42.5%患者合并有代谢综合征,69.2%伴有血脂水平异常 [3] [4] 。
胃息肉指胃黏膜局限增生隆起的肿物。组织学上分为胃底腺、增生性、腺瘤性 [5] [6] 三大类。增生息肉与胃内炎症环境紧密关联;腺瘤性息肉被归属于癌前病变,癌变风险与胃息肉大小及数量成正相关。部分学者认为血脂水平异常是胃息肉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 [7] [8] [9] ,并且血脂水平与胃息肉发病率成正相关。因此本研究从临床资料收集,结合中西医理论,探讨脂肪性肝病和胃息肉之间的联系。
2. 资料与方法
2.1. 一般资料
选择2022/09/15~2023/04/01湖北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消化二病区,明确诊断为脂肪肝及完善胃镜检查患者99例,作为脂肪肝组;选取同时期进行胃镜检查的非脂肪肝患者99例,作为对照组。脂肪肝组男性56例、女性43例,年龄30~83岁,均龄为(56.33 ± 11.52),胃镜结果提示有胃息肉患者44例;对照组男性51例、女性48例,年龄35~94岁,均龄为(57.74 ± 11.81),胃镜结果示24名患者有胃息肉。本研究已通过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选入标准:1) 肝胆彩超诊断脂肪肝;2) 腹部CT提示肝/脾CT比值小于1;3) 可耐受胃镜检查;4) 病史资料完整及检查结果可查。
排除标准:1) 有精神疾病不能配合胃镜检查;2) 严重心肺功能不全或近期服用抗凝药物,不能耐受胃镜检查患者。
2.2. 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人的性别、年龄、胃镜检查及检查结果,比较两组数据之间的相关性。
2.3. 统计学方法
采集数据使用SPSSAU分析。计数资料选择Pearson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选择t检验;关联性用OR、RR值检验;P< 0.05有统计学意义。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比较:
脂肪肝组和对照组各99人,针对两组患者的年龄及性别,使用Pearson卡方检验、t检验,结论均显示P> 0.05无统计学差异;见表1、表2。
3.2. 两组胃息肉发病率比较:
经过统计分析,脂肪肝组中胃息肉发病率为44.44%,对照组胃息肉发病率24.24%,两组间胃息肉发病率有统计学差异(p< 0.05);见表1。
经过OR值、RR值检验,脂肪肝组胃息肉发病率是对照组的1.833倍,胃息肉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2.5倍。可见脂肪性肝病与胃息肉发病率正相关,是胃息肉发病的危险要素。见表3。
Table 1. Comparison of the basic data between the fatty liver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表1. 脂肪肝组及对照组基本资料比较
*p < 0.05,**p < 0.01.
Table 2. Mean age t-tes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2. 两组间平均年龄t检验
Table 3. OR and RR test of polyp incid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表3. 两组间息肉发病率OR、RR检验
4. 讨论
4.1. 中医理论
4.1.1. 致病因素相同
中医无“脂肪性肝病”,现代医家多根据其临床症状,将其纳为“肝癖”范畴 [10] 。癖为“结块”之意,《医学传灯》提出:癖者,痰与气结,两胁之间时痛时止。中医认为肝癖起病,多因患者或嗜食肥厚甘腻之品、或为七情所伤、或好逸少劳、或外感湿热疫毒,致使肝脾功能失调,肝胃不和。肝失疏泄,脾胃运纳失司,则水谷聚于中焦不化,产生痰、湿、瘀、膏脂等结聚成形的有形实邪。肝气不疏,痰瘀、膏脂阻滞于肝络,则发为“肝癖”。仝小林院士 [11] 认为“肝癖”发展的重要环节为“脾瘅”,核心病机在于“中满内热”。膏脂原为水谷之精,脾胃运化转为精微物质,经肝脏输布、充养全身。然中医“过与不及”,皆可致病,过食肥腻之品,则脾胃受累运纳失常,膏脂聚于中焦不化,郁而化热,日久熏蒸蕴为痰、浊、瘀等实邪,积聚于肝络则为“肝癖”。
中医“息肉”,首次记录黄帝内经 [12] 。由于寒邪滞留胃肠,寒性收引,与正气相搏,正虚则邪实生,痰瘀、膏脂等病理产物结聚成癖,积聚于胃肠壁内,形成息肉。内经记载“癖而内著,恶气乃起,息肉乃生”,可见“息肉”也属结块病理产物,实质为本虚标实,脾胃亏虚、邪实内生,结聚胃络发为“胃息肉”。白兆芝教授 [13] 认为胃息肉是由气滞不行,精微不化,形成痰瘀阻滞胃络而成。
由此可见,“息肉”与“肝癖”的病位在肝、脾胃,病机为本虚标实,致病因素均为痰湿浊瘀等有形之邪。
4.1.2. 肝脾理论
“肝脾理论”是医圣张仲景治疗内伤杂病的重要学说 [14] ,《金匮》开篇即提出“见肝之病,知肝传脾”的临床诊疗思路。肝与脾胃生理上相互联系。肝藏血为血海,属木调畅气机;脾化血统血,胃为阳明“气血之海”,分属湿土、燥土,胃纳脾运,转化精微。“土得木则达”,脾胃升降相因,纳运相得,为后天之本;肝性升发调达,“食入于胃,散精与肝”,助气血津液四布,因此脾胃与肝在调和气血、精微转运之间有协同作用。肝脾两脏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肝气郁结,脾胃气壅,运化乏力,水湿停聚中焦,发为痰瘀、膏脂等病理产物,为“肝病传脾”;若中焦之土失于健运,则土壅木郁,肝失调达,浊邪积聚,入肝则为肝癖,聚于胃则为息肉。
由此可见,“肝癖”与“息肉”发病机理相似,均因肝脾气机不畅,形成痰湿浊瘀等有形实邪,积聚脉络而成。在临床治疗肝癖及息肉的过程中,应当根据“肝脾理论”,医治肝病同时应兼顾脾胃之气,使“四季脾旺不受邪”,最终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标。在疏肝理气同时顾护脾胃,即可恢复中焦气机枢纽作用,清升浊降,膏脂得化,痰湿自除;息肉为“气不得荣……恶气乃起”,肝脾同治,水谷运化、输布得当,气血充养脏腑全身,正气得复,邪不可干,息肉可消。
4.2. 西医理论
脂肪性肝病对机体的影响,主要与胰岛素抵抗、代谢功能失常、基因易感密切相关 [15] [16] 。目前主流认可“二次打击学说”可能是非酒精性脂肪肝与息肉产生的潜在机制。胰岛素抵抗状态下会引起脂质超载,脂肪细胞增大致血内游离脂肪酸增多,脂质在肝细胞堆积、变性,引发第一次打击;第二次打击是由于肝脏氧化应激增强,肝细胞内脂质过氧化、出现炎症、坏死,在炎症刺激环境下,体内细胞分化异常和代谢功能紊乱,从而导致息肉的发生。部分研究发现MLCK活性可以改变胃肠道细胞通透性 [17] [18] ,对胃肠道黏膜屏障造成影响,加重胃肠内炎症反应。而息肉病变与胃内炎症环境密切相关 [19] [20] [21] 。胃黏膜在炎性环境下,形成糜烂、溃疡,刺激胃上皮细胞增生,不断修复损伤的黏膜。经胃内长期的炎性刺激,胃腺体增生太过,隆起胃黏膜表面,形成以增生性息肉为主;慢性炎症反复侵蚀胃黏膜屏障,导致胃免疫功能下降,更易诱发息肉形成 [22] [23] 。
5. 小结
综上分析,脂肪性肝病与胃息肉形成紧密相关,脂肪肝患者更易出现胃息肉。因而脂肪性肝病患者更需完善胃镜,定期复查胃肠镜,如发现息肉及早内镜下治疗,防止部分息肉日久转癌。同时,中医经典理论“肝脾理论”,可指导“肝癖”和“息肉”的临床治疗,通过肝脾同治实现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目的。加强中医经典理论的学习,可为临床肝脏、脾胃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多选择和思绪,实现传统理论的守正创新,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积极作用。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