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八角鼓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
The Inheritance Status and Development Path of Liaocheng Octagonal Drum
DOI:10.12677/ARL.2023.122026,PDF,HTML,XML,下载: 561浏览: 973
作者:薛洪婉,金炜威*: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研究院,云南 昆明
关键词:聊城八角鼓发展现状保护策略Liaocheng Octagonal DrumDevelopment StatusProtection Strategy
摘要:八角鼓形成于乾隆中叶,由北京八旗子弟所创。其以演唱者所用的击节乐器八角鼓而得名,后发展成为满族民间喜闻乐见的一种传统曲艺形式。清代中叶,北京的八角鼓曲种传入山东聊城等地,在此地民俗文化的影响下,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色的“山东八角鼓”。但如今,聊城八角鼓受现代音乐艺术文化的影响,将会面临一个无人问津的地步,这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传承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都会产生不利影响。本文将从山东地区的聊城八角鼓的传承展开研究,以为其传承贡献绵薄之力,这不仅是对我国传统曲艺文化现状的分析,也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考和探索。
Abstract:The octagonal drum was formed in the middle of Qianlong and was created by the children of the Beijing Eight Flags. It was named after the octagonal drum of the percussion instrument used by the singers, and later developed into a traditional form of music popular with Manchu folk. In the middle of the Qing Dynasty, Beijing’s octagonal drum music was introduced into Shandong Liaocheng and other places. Under the influence of local folk culture, a unique style and art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andong Octagon Drum” was formed. But now, with the influence of the octagonal drum of the city by the modern music and art culture, Liaocheng octagonal drum will face a point of no one to ask, which will have a negative impact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the protection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This article will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of the Liaocheng octagonal drum in Shandong region, in order to contribute to its heritage. This is not only the analysis of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s traditional music culture, but also China’s outstanding traditional culture thinking and exploration.
文章引用:薛洪婉, 金炜威. 聊城八角鼓传承现状与发展路径[J]. 艺术研究快报, 2023, 12(2): 148-156. https://doi.org/10.12677/ARL.2023.122026

1.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新生娱乐的形式不断产生,山东八角鼓面临着日渐衰落、无人问津的尴尬境地。伴随着现代化市场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山东八角鼓的传承陷入岌岌可危的境遇。通过在万方,知网,维普等数据库查阅“八角鼓”“山东八角鼓”相关文献资料。基于这样的现实背景,本文将通过田野调查、访问法、经验总结法、文献资料法、观察法等,对山东八角鼓在聊城地区的发展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以期丰富关于山东八角鼓的相关资料。

2. 八角鼓与聊城八角鼓概述

八角鼓是传统民间艺术,是包含唱、念、说为一体的民间曲艺形式,有着极高的艺术与研究价值。

(一) 八角鼓简介

八角鼓,一种外形为八角形的打击乐器,云南省白族人民的金钱鼓也属于八角鼓,但有八角和六角之分,最初只是满族人民用以伴奏演唱或歌舞表演的乐器,明朝中期开始在宫廷北京地区流传使用后随着运河南下流传到山东聊城、临清等地区,“聊城八角鼓由此而来清朝时期因旗籍人民在各地驻扎,发展经济、漕运、贩盐等。八角鼓随之流传至此,并广泛应用于曲艺曲种,是八角鼓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

(二) 聊城八角鼓简介

聊城濒临运河是南北交通要道。旧社会艺人到处流浪,顺运河南下流传于此,落地生根。还相传,八角鼓曾为东北旗人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清兵入关后盛行于军中,随乾隆南巡,留于此地。北京有八角鼓,聊城有八角鼓,济宁等地也有八角鼓,只是地方不同而各有特色。

聊城八角鼓就是具有聊城地方特色而著称的一种曲艺形式,它具有与其他艺术相同的地方,有很多曲目、曲牌和北京八角鼓相似或相同。人物塑造性格突出,形象鲜明。但他又具备其他艺术所不能具备的特点。八角鼓乐器简单,只有一个八角鼓,一把三弦,一副节板和一个小钹,演唱时可有专门乐队也可以演员自兼。不仅可以带妆表演,还可以穿着便装表演,可以单人演唱,也可以多人演唱。聊城八角鼓曲牌记录的有三十六个,其他有些是零碎不全,甚至失传了。另外根据有关资料将《打面缸》《尼姑思凡》《四时农家乐》《小二姐做梦》《王婆骂鸡》等九个较完整的曲目,包括文字也收录到《聊城八角鼓》中。

《聊城八角鼓》所记录的基本为原始的东西,除《打面缸》为聊城业余文艺爱好者王柱山初步整理外,其他都原封未动。

3. 聊城八角鼓发展现状调查研究

本人主要通过资料查询,实地调查与现实环境相结合,对聊城八角鼓的传承方式、音乐元素、发展演变过程及生存现状进行调查研究。

(一) 传承方式调查

笔者曾于2022年12月底在山东省聊城市的冯庄村对聊城八角鼓传承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现在的冯庄,老一辈人里,侯玉兴、任保华、王文英、李孟林精通八角鼓、节板、小钹、三弦等乐器,而窦淑桂和黄晓梅是演唱聊城八角鼓的能手。

1) 口传心授的师承制

早期聊城八角鼓是以“口传心授,师徒相承”的方式进行传承的,师徒之间的口头传承,是早期很多民间艺术传播的主要形式,因为当时条件差,受教育的水平也不一样,有高有低,所以在教授的时候,大多会一字一句的教唱,徒弟在模仿师傅演唱聊城八角鼓曲牌的同时,也模记曲词。徒弟会唱后,师傅则会带领徒弟去进行演出。在进行模唱教学的时候也没有固定的教室,田间地头上,夜晚乘凉时,教唱曲牌师傅先示范演唱,然后徒弟轻声跟着哼唱。传授聊城八角鼓的动作,其实在这一环节,徒弟会根据自身对曲子内容的体会中自行加入动作或者是手势。因为聊城八角鼓生存环境的转变,早期的一对一的传承方式已经不适用于现如今高速发展的社会,在这种严峻情况下,老艺术家开始了一对多的传承方式。

2006年,聊城八角鼓被划入山东省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08年被评为第二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逯焕斌、李以章两位老艺人被评为首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博平艺人褚连登,是历史可考的首位聊城八角鼓传唱者,也是第一代传承人。第二代传承人中吴化洽、展永福较为出色。影响最深的便是第三代传承人逯本荣先生,聊城八角鼓最早的音像资料便是由他所唱。现今还在世的传承人仅有逯焕斌和李以章两位老艺人,两位老人都已过八十岁的高龄。逯焕斌先生现在的身体状况大不如前,识人都很困难,更不要提演唱了。虽然老人的意识不清晰无法正常沟通,但看到笔者拿出八角鼓后,老人脸上露出了久违的笑容,由此可见逯先生与聊城八角鼓的感情颇深。同逯先生的儿子交谈中得知,老人没有收过徒。这门传统曲艺音乐不再受欢迎,也没有经济效益,子女们都没有同老人学唱过。现在文化局的商景刚同志因为工作需要,收集整理过老人的资料。商先生名义上是逯先生的传承人,实际上并没有正式拜师学艺。现居住在聊城冯庄村的李以章老人身体较康健,笔者走访当天有幸听到老人开嗓,与村里八角鼓艺术团骨干成员一起表演了多个经典唱段。

2) 群体传承

群体传承又被称为群体记忆,民间记忆。这种群体传承具有社会性和群体性,每个个体之间没有明确的传承与被传承的关系。他们既是传承者,也是被传承者。农民在农忙时会下地干活,因为每家每户的地都是相互挨着的,干完农活大家都会坐到一块休息,这时,有人会演唱八角鼓,给大家解乏,久而久之,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唱上那么一两句。举行庙会时,祭祀祖先时,集市交易时,也会表演聊城八角鼓,这些风俗仪式对聊城八角鼓的传承有着深厚的影响。 [1] 聊城八角鼓既可以平时娱乐大众,也可以外出活动演出。演唱时使用的语言是聊城方言,以方言唱起来颇为压韵,朗朗上口,歌唱内容多为家庭琐事,就这样很多村民从小听到大,虽然没有正式学习聊城八角鼓,但也对它的曲调,唱词有了一定了解。

聊城流传着一种说法——“八角鼓看冯庄”,冯庄近年因八角鼓艺术团而声名鹊起。2006年,开发区冯庄先后成立了聊城八角鼓传习所和艺术团,由村委会置办演出装备,该艺术团现有数十个固定演员。每逢传统佳节,艺术团都会受到很多邀请,演出颇受好评。冯庄能够成立聊城首个八角鼓艺术团,要得益于该村的老艺人李以章。为避免这门曲艺音乐失传,老人一直坚持义务教给村民演唱。近几年该艺术团多次参与各种文化活动,反响较好。2018年11月,冯庄八角鼓艺术团和聊城二中学区文苑中学八角鼓表演队一起前往合肥参加曲艺大展,聊城八角鼓新创说唱节目《丰收的歌儿献给党》获银奖。该作品作为鲁西地区唯一入选作品,代表聊城市第一次登台亮相。此外,山东省民间艺术博览会开幕式、第六届聊城市道德模范颁奖仪式等活动该节目都受邀在列,好评如潮。

(二) 音乐元素调查

1) 曲牌结构丰富

随着时代的变迁,聊城八角鼓曲牌数量到现在为止只有三十六个,有[鼓词头]、[阴阳句]、[剪剪花] (剪剪花分平调、越调、京调)、[吟游诗]、[广东歌]、[叠断桥]、[湖广调]、[柳子]、[罗江怨]、[铺地锦]、[莲花落]、[太平年]、[南罗]、[打枣杆]等。

聊城八角鼓在演唱时曲牌组合比较随意,但也要根据曲目内不同人物的特点,不同的情景来变换曲牌。聊城八角鼓属于曲牌联套体唱腔结构,随着作品篇幅内容的扩大而增加曲牌的使用。一般开头是用[鼓词头],结尾是[尾声],中间穿插着其他曲牌,但这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就比如作品《快走总路线》中,结构就是[鼓词头] + [坡儿下] + [罗江怨] + [诗篇] + [尾声]。《四时农家乐》也是一个个例,其他作品都是由鼓词头开头,但它不是,《四时农家乐》是以[四句乐]开头,共用了十多种曲牌。

2) 唱词唱腔关系紧密

唱词内容丰富多样,格式也不同,有长有短,以《快走总路线》为例。

[鼓词头]:“上级号召总路线一条,打到奸商,统购购销。战败美帝称英豪。

坡儿下:仔细听俺说一套,过渡时期总路线,遥望见迎面灯塔把路照,往前走,一步一步光明道。工业化最高超,咱国里飞机大炮能制造。”

[罗江怨]:“能造军舰江海漂流,造的坦克爬山越土壕,也能造那高射炮,能制造九节地雷,躺着难逃,轻机重机,真正技巧国防安全多牢靠。”

[诗篇]:“拖拉机犁地深又快,能替百牛血汗劳,土地入股合作社,劳动生产最为高。先把互助来拉好,齐心努力莫辞劳。积肥堆肥上肥料,丰收爱国立公约,生产一亩赶五亩,不缺吃来不缺烧,粮食囤里盛不了,放着粮食怕折耗,老鼠盗来虫子咬,先给国家多荣耀,余粮都往国家献,维护着工业化扩大,强国的根苗。”

[尾声]:“响应上级号召,定把那一切奸商全打倒,实行统购购销,朝着社会主义往前跑,众同志向前看,光明大道路一条。”

这些唱词对当时政治的舆论起到了宣传和积极引导作用。

聊城八角鼓曲牌唱腔旋律进行的方向跟唱词语音音调升降有很大关系。当唱词的音调调别为阴平,旋律进行平缓稳定;音调调变为阳平时,旋律进行稍有起伏;人家调变为上声时,旋律进行会先向下然后再向上;音调调别为去声时,旋律则会向下行方向发展。 [2] 聊城八角鼓虽然作为“说唱音乐”,但是“唱”要比“说”重要。因为他的旋律性强,也会随着情节的发展而变化。唱腔特点具有叙事性,可以说中带唱,也可以唱中带说,也可以说唱兼备。聊城八角鼓音域跨度小,没有音域统一标准,音调也会因人而异,没有固定的调,依据演唱者的水平和嗓音条件而定。在表演聊城八角鼓,要用聊城方言进行演唱。聊城方言使聊城八角鼓更具地方特色。使用方言演唱,也会使表演更加生动。

3) 调式、节奏简单

聊城八角鼓的曲调大多是典型的五声调式,如[鼓词头],采用五声宫调式,曲牌第一乐句结束在宫音,中间两个乐句结束在角音,为角调式,符合乐曲中间结构不稳定的特征,最后第四个乐句又结束在宫音,使乐曲回归宫调式,归于平稳。该乐曲为典型的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曲牌的级进音型,旋律优美,婉转流畅。唱词使用一字多音方式与音乐结合,符合说唱音乐的旋律特点,作品中的滑音和装饰音体现了浓浓的民俗风味(见图1所示)。

在聊城八角鼓的曲牌中,还有一种曲牌,没有音乐旋律只有节奏,如[垛子板]。很多念白的节奏都和[垛子板]的节奏差不多,并且聊城八角鼓曲牌音乐的节奏类型都包含在[垛子板]的节奏类型中。整体节奏类型都为顺分节奏,较为舒缓(见图2所示)。

Figure 1. Drum head

图1. 鼓词头

Figure 2. Pallet

图2. 垛子板

4) 伴奏乐器多样

八角鼓,因鼓身有八个角而得名,也叫单鼓。鼓身小巧,鼓面呈八角形,代表当时清朝的八旗。单面蒙皮,有蟒皮,驴皮或马皮,一般是蟒皮。鼓框是用八块木头拼接而成,材料多为檀木,乌木,梨木,面框内镶嵌着两三枚小铜钹,剩余一面的框板上系着一个红色花结,花结下垂着两根长穗,寓意着五谷丰登,象征着丰收(见图3所示)。

Figure 3. Octagonal drum

图3. 八角鼓

三弦,又称三弦琴,中国传统的弹拨乐器,因其上有三根弦而得名,也称“弦子”,三弦的构造较简单,可分为琴头、琴杆和琴鼓三部分,三弦的音色干涩,音量大。三弦有大三弦和小三弦之分,聊城八角鼓用大三弦来伴奏,弹奏时用右手弹奏,右手有弹、挑、双弹、双挑、滚、分、扫、砸、搓儿等技法。三弦伴奏的技巧不需要很高,只需要演唱者跟着旋律节奏跟唱即可。

扬琴,二胡旋律性比较强,节板,小钹节奏性强,可以更加丰富聊城八角鼓(见图4所示) (见图5所示)。

Figure 4. Section board

图4. 节板

Figure 5. Small cymbals

图5. 小钹

(三) 发展演变过程调查

1) 形成期

八角鼓在清朝的时候,是曲艺的一个综合的晚会,他是当时流行在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娱乐形式。清朝中叶,八角鼓传入山东聊城地区。据传,康熙皇帝(从1689年到1709年)曾多次来过聊城,乾隆皇帝南巡时也来过。官员从随从人员中打听到皇帝喜爱八角鼓演唱,为了讨好皇帝,便找来民间艺人学习八角鼓,这样八角鼓文化就留在了聊城,并生根发芽。这不是源自当地的艺术形式,而是当地艺术与外来艺术相结合的艺术形式。

2) 发展期

聊城是京杭大运河主要码头之一,京杭大运河的开通,使聊城八角鼓发展迅速。很多八角鼓艺人从北京沿着运河南下,吸收了各地民歌的东西以丰富自己,拿曲牌举例,如[阴阳句]、[诗篇]、[坡儿下]、[莲花落]、[太平年]等是从河南古诗词中吸收过来的,又如[石榴花]、[倒推船]等十余个曲牌是从北京八角鼓[罗江怨]加上吸收变化的。有些经过吸收提炼出现的如[黄莺调]、[广东歌]、[高阳歌]、[十把弦]等十余个曲牌,都是由北京八角鼓所没有的东西。 [3] 刚开始八角鼓演唱时会带有北京韵味,后来用聊城方言代替之前演奏的语言,就这样,聊城八角鼓经过多年来艺人的煞费心血的不断加工和逐渐丰富,成为独树一帜的民间艺术,更加繁茂的流传与群众之间。

3) 鼎盛期

清末明初,是聊城八角鼓发展的鼎盛期。当时流传的八角鼓曲牌很多,约有一百多个,因年久失传到今天能演唱的上有三四十个。因观众多半是妇女,俗有“拴老婆撅子”之称。八角鼓在题材上也是丰富多彩的。有历史上的如《长坂坡》《西厢记》《抱妆合》等,有闹剧如《男秃子闹房》《女秃子闹房》《瞎子观灯》等,有歌颂的如《四时农家乐》《庄稼乐》,也有揭露和讽刺喜剧如《打面缸》等。 [4] 在其角色行当中有生、旦、净、末、丑,如化妆演出,一人一角,若便装演出一人可兼多角,搭台演出也可(如农闲时或春节时),“坐板凳头”式的随地而唱也很方便,这也是长于其他艺术形式的地方。

4) 断层期

八角鼓虽然盛行于聊城,但在上世纪的四十年代,有很长时间的断层,由于军阀、日寇、土匪等祸害和骚扰,民不聊生,加之老艺人吴化治,贾占玉等的相继去世,是八角鼓几乎陷于绝迹。逯本荣回到老家,将自己掌握的传授给学生,随着社会动荡不平,逯本荣因个人成分不好,被定为地主,东躲西藏来到了聊城市东昌府区冯庄村的亲戚家,教授了亲戚的孩子李以章学唱八角鼓。

5) 复苏期

1947年聊城地区解放后,八角鼓才得到一个新生。解放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改善人民的文化生活。在“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方针指引下,逐年来对八角鼓进行了挖掘整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聊城八角鼓著名老艺人逯本荣等人受邀去北京录音,1959年省文艺汇演,第一次演出新八角鼓《我是一个饲养员》,后经连年挖掘整理,使之不仅活跃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同时在政治教育中心管理工作中起到了非常巨大的宣传引导作用,逯本荣先生还对聊城八角鼓进行了改革,不再是一味地以[鼓词头]开始,[尾声]结束,可以任意搭配曲牌。八角鼓在伴奏乐器上也有所改革和发展,除原有的八角鼓,三弦为主外,可加扬琴,二胡等,丰富了节目表现力 [5] 。

在“四人帮”横行时期,民间文艺受到肆意摧残,八角鼓也遭到了悲惨命运。十年来销声匿迹。粉碎“四人帮”后,才又在文艺百花园中昂首迎春。

(四) 生存现状调查

1) 演唱人员老龄化

据笔者调查,在冯庄,很多年轻人都不知道八角鼓,问到一些老人才知道。会演唱八角鼓的人年龄大多都是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这也是很多艺术的重要特征。

在流行音乐的冲击下,聊城八角鼓的音乐风格并不受到年轻人的喜爱,并且聊城八角鼓并不能带来很大的利益和经济报酬,所以没有几个年轻人愿意学唱八角鼓,这就间接导致了传承人的匮乏。

2) 相关资料缺乏

聊城八角鼓鼎盛时,曲牌种类繁多,但后来受到“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很多文字资料都被销毁,1979年聊城文化馆经过整理,记载到文本上的也只有三十几个。逯本荣等人曾受邀去北京录音,但也因为受潮导致录音唱盘不能使用。

3) 与时代脱节

经过时间的推移,社会的发展,聊城八角鼓一些曲目的内容已经不符合现在这个时代的要求,也不符合大众的口味,如果不创新改变将会被淘汰。虽然在50年代,有人对聊城八角鼓唱词等方面进行改编,但当时艺人文化水平不高,不能随着社会的变迁而更新创作。

4. 聊城八角鼓的保护策略

现代化经济的飞速发展,经济全球化,这为现在的年轻人提供了很多的就业机会,小城市向往大城市,基本不会有人会以家乡的快被遗忘的说唱艺术谋取生路。现如今各种艺术竞争十分激烈,很多传统的艺术形式,艺术种类生存条件越来越差。笔者认为虽然聊城八角鼓的生存环境有所改善,但还是要加强保护、发展聊城八角鼓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 培养后备人才

1) 聊城八角鼓进校园

学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学生就是后备人才。开展聊城八角鼓演唱进校园活动,把聊城八角鼓演出引入中小学中,加强中小学生对八角鼓的认识和理解。学校开展第二课堂,成立八角鼓社团进行系统教学,并逐步向其他艺术门类推广,通过社团注入更多的年轻血液。高校教育是人才培养的关键,不仅要加强他们的维护意识,还要加强他们的理论研究,设立相应的课程,让八角鼓这一民族技艺和校园教育得到融合。学校组织成立专题小组,抽调专业教师,聘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做艺术指导 [6] 。

2) 建立传承基地

建立八角鼓艺术传承基地,创造优雅的教育环境,提供现代化的教育设施,培养高素质的师资队伍,为莘莘学子展开了腾飞的翅膀。注重聊城八角鼓传承人的培养,传承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要载体。

(二) 政府大力支持

1) 制定政策

政府及有关部门应加强对八角鼓资料的收集,也要加强对老艺人的保护,对他们的表演进行录音录像,运用科技手段将聊城八角鼓准确的记录下来,让年轻人借鉴学习,选好苗子,培养人才。政府也应该为聊城八角鼓的演唱者提供场地。(笔者通过实地考察得知,冯庄的八角鼓团体出门参加演唱或比赛时,政府相关部门会提供量身定做的演出服装和演出费)当地文化部门制定音乐文化保护政策,文化产业政策,可以借鉴其他相似的成功案例,提供政策支持。 [7] 宣传部门大力宣传聊城八角鼓,开展评估调查,组织展演活动。

2) 支持学术研究

鼓励有条件的高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机构开展曲艺项目调查研究,挖掘八角鼓所蕴含的当代价值,为曲艺的传承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三) 利用现代新媒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除了利用报刊,广播电视这些传统媒体,还要充分发挥互联网这一新媒体,利用它的实时性,互动性,丰富性的特点吸引更多的人。积极弘扬这一教学模式也可以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学,以网课的形式来学习。

如今我国传统曲艺文化市场相对低迷,但德云社却独树一帜。我们可以借鉴他们这种模式,利用各大火爆的新媒体平台,吸引年轻的听众。

八角鼓是传统曲艺的一种表演形式,演出汇集了岔曲、群唱、联珠快书,逗哏、变戏法等多种曲艺形式。聊城八角鼓是位于山东西部聊城地区的特色曲种,清朝时期,沿着京杭大运河传入聊城地区,逐渐演变成具有独特风格和地方色彩的曲艺形式。但随着音乐文化的断层,还有商业化的冲击,聊城八角鼓正在逐渐消失。我们要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呼吁更多的人树立保护意识,使更多的人能正确认识到祖国的历史文明,以正确的态度面对中国传统音乐。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曹本冶, 陈婷婷.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对曹本冶教授关于UNESCO专家小组会议的电话采访纪要[J].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2006(1): 81-83+5.
[2] 于秀慧. 简述聊城八角鼓音乐结构分析[J]. 艺术品鉴, 2016(7): 102.
[3] 王宇琪. 八角鼓曲种系统音乐研究[M]. 北京: 人民音乐出版社, 2011: 103-136.
[4] 卢肃. 八角鼓源流初识[J]. 中国音乐, 1997(1): 29-30.
[5] 凌瑞兰. 八角鼓族系音乐中满族音乐的探讨[J].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1997(1): 27-31.
[6] 林琳. 简述聊城八角鼓的历史流变及由其生存现状引发的思考[J].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S1): 550-553.
[7] 商文娇. 传统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传承与发展——评《中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探论》[J]. 中国教育学刊, 2017(2): 127.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