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李俊, 魏军平. “热证用灸”的历史源流[J]. 中医学报, 2020, 35(1): 11-14. |
[2] |
王宽, 顾沐恩, 吴焕淦, 等. 灸法之灸向探略[J]. 中国针灸, 2018, 38(3): 281-283. |
[3] |
王娅玲, 关新军. 灸法补泻刍议[J]. 中国中医急症, 2012, 21(6): 938-939. |
[4] |
谢琦琦, 万红棉. 灸法补泻理论的热力学机制探讨[J].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5(6): 638-639. |
[5] |
翟春涛, 田岳凤. 热证可灸的理论基础及作用机制探讨[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 11(3): 424-425+428. |
[6] |
仝小林, 李修洋, 赵林华, 等. 从“寒湿疫”角度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中医药防治策略[J]. 中医杂志, 2020, 61(6): 465-470+553. |
[7] |
张秀琢, 李黎, 王明洁, 等. 艾灸辅助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7例临床分析[J].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9(4): 4-7. |
[8] |
吴静, 蔡圣朝. “热证可灸”理论的发展[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 29(4): 455-458. |
[9] |
胡明岸, 刘迈兰, 孙永康, 等. 姜京明教授闪火灸法结合针刺治疗带状疱疹经验[J]. 中医研究, 2020, 33(5): 48-50. |
[10] |
赵瑞瑞, 周帅, 李浩, 等. 李玉堂教授关于 “热证可灸”治疗中风的学术思想[J]. 中国中医急症, 2020, 29(2): 344-345+348. |
[11] |
张令霖, 连新福, 李先涛. 缺血性中风病痰瘀互结证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10): 2474-2477. |
[12] |
吴晓, 景中坤, 马文彬, 等. 近10年艾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实验研究进展[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8, 36(5): 1089-1091. |
[13] |
熊燕, 白玉, 李媛, 等. 艾灸对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血清中VEGF、IL-1β影响的研究[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9, 37(1): 142-145. |
[14] |
于千惠, 李丽红, 卢雨微, 等. 穴位埋线联合艾灸对溃疡性结肠炎大鼠结肠黏膜的抗炎修复作用[J]. 针刺研究, 2020, 45(4): 305-309. |
[15] |
钟玉梅, 吴菲, 罗小超, 等. 基于PD-1/PD-L1信号通路艾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的机制研究[J]. 中国针灸, 2020, 40(9): 976-982. |
[16] |
黄仙保, 谢丁一, 邱祺, 等. 热敏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临床观察[J]. 中国针灸, 2020, 40(6): 576-580. |
[17] |
陈霞, 黄伟, 刘保延, 等. 艾灸疗法防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非接触式诊疗模式构建与应用[J]. 中国针灸, 2020, 40(10): 1027-1033. |
[18] |
曹榕娟, 邱晓虎, 蓝先金. 棉花灸疗法治疗带状疱疹临床观察[J]. 福建中医药, 2018, 49(3): 20-21+24. |
[19] |
杨如杏, 邱福山. 灯芯灸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疗效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8, 37(7): 780-784. |
[20] |
鲁潜乾, 陈东华, 廖正寿, 等. 艾灸中药贴敷对风热感冒高热患者的护理效果分析[J]. 中国医学创新, 2019, 16(6): 88-91. |
[21] |
温乐萍, 沙苑, 刘燕芬. 艾灸结合推拿治疗气滞热壅期乳痈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0, 36(8): 1085-1086. |
[22] |
吴芳, 李鹏利, 杨冬梅. 热敏灸联合清热调血汤对湿热蕴结型痛经患者疗效、镇痛效应及子宫动脉血流影响[J].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22(5): 130-133. |
[23] |
曹康泽, 王波, 陈剑姝, 等. 艾灸大骨空穴治疗霰粒肿临床观察[J]. 上海针灸杂志, 2011, 30(6): 397-398. |
[24] |
付伟伟, 张国亮, 刘志顺, 等. 核桃壳眼镜灸改善干眼症状随机对照试验[J]. 中国针灸, 2018, 38(11): 1177-1182. |
[25] |
管兰萍, 任玉乐. 脐灸配合利湿退黄方治疗黄疸型肝炎50例临床疗效观察[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0): 104-105. |
[26] |
赖敏芳, 陈采益. 灸法禁忌与注意事项古今探微[J]. 甘肃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0, 37(4): 33-38. |
[27] |
周楣声. 灸绳[M]. 青岛: 青岛出版社, 1998. |
[28] |
吴子建, 吴焕淦, 胡玲, 等. 周楣声先生之《灸绳》对灸法学的贡献[J]. 中国针灸, 2018, 38(5): 549-552+554. |
[29] |
兰晓燕, 张元, 朱龙波, 等. 艾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研究进展[J]. 中国中药杂志, 2020, 45(17): 4017-4030. |
[30] |
卢静. 艾灸作用机制及安全性研究进展[J]. 中国民间疗法, 2019, 27(13): 105-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