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西斯蒙第是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完成者,小资产阶级经济学说的创始人。他的经济思想虽然处在主流经济思想之外,但是,他继承了斯密和卢棱的情感论和启蒙主义伦理学,又受了伏尔泰、爱尔维修、梅叶等人伦理思想的影响,与法国三大空想主义者也有思想联系。同时,他在他的著作《政治经济学新原理》中,提出了无限制的竞争和经济危机的性质、消费不足和生产过剩所带来的重大危机,并预见了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之间的裂痕将日益增大,因而号召进行社会改革 [1] 。西斯蒙第还为后来的社会政策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最富有创造性的贡献是关于雇主应当负责保证工人在失业、疾病和年老穷困时的生活的建议。今天,深入研究西斯蒙第的经济伦理思想同样对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伦理秩序有重要启迪。
2. 政治经济学的目的和方法应立足于人
在西方经济思想发展史上,西斯蒙第是第一个强调以人为本的经济学家,他认为政治经济学不是单纯计算的科学,而是伦理道德的科学,要把非经济因素、道德、历史、文化等结合起来进行研究。西斯蒙第的对象和方法是在同英国古典经济学的论战中确立起来的。西斯蒙第认为政治经济学不能只是考察财富生产,而是一门研究人民物质福利的科学,英国古典经济学的根本错误在于把财富生产当作了目的,把手段和目的颠倒了。事实上,财富并不是政治经济学正真的目的,它只是一种象征、一种使人获得物质幸福的手段。人类只是为了满足自身物质和精神生活的需要,提高自身的物质、精神享受水平才进行财富生产的。“财富和人口并不是国家繁荣的绝对标志;国家繁荣的标志在于财富和人口的比例”;“只有增加了国民享受,国民财富才算增加。” [2] 所以,政治经济学的真正目的应该是人类,或至少是人类的物质福利,政治经济学归根结底应该能增进人类的幸福,它不能本末倒置,只考虑财富本身而忽略人类。
不仅如此,西斯蒙第认为经济学不能只考虑少数人的致富问题,更要关注大多数、乃至所有人的福利问题 [3] 。如果立法者只重视少数人的发展,而忽视所有人的幸福,如果组织成这样一个社会,其中只有少数人享尽荣华富贵,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展,但是,其他所有的社会成员都能得不到保护、受不到教育,那么这样的政府就是失败的。西斯蒙第对政府的要求是要保证所有人的幸福。他认为,政府是为所属的全体人民的利益而建立的,所以,它必须经常考虑全体人民的利益。
3. 从人的需要出发来探讨社会生产过程
西斯蒙第反对古典主流经济学家的唯财富生产论,他并不赞同李嘉图的“为生产而生产”,而主张“生产服从消费”,讽刺李嘉图主义只不过是“理财学”并且还是不现实的理财学。在西斯蒙第看来,人首先是消费者,人仅仅是按照自己的需要来生产,生产是为了消费,而决定消费的是消费基金即收入的多少。收人虽从再生产中产生,但生产本身不是收人,生产只有在每件产品找到需要它的消费者,把它从流转中抽出把它变为消费基金后,才可以具备这一性质。所以,不是生产决定收入,而恰恰是收入决定生产,收入通过消费决定了生产,消费才是政治经济学的核心问题。
正是从人的需要出发来探讨社会生产过程的思路出发,西斯蒙第认为社会所需要的一切产品的生产,只有在人们的消费需求也随之增加时,才能是有益的。他认为,一个国家只有在资本增加的同时,也使本国人民能够生活得更富裕才算富足。在西斯蒙第看来,生产国民财富是一个从消费到相应的或更高的再生产,然后,再生产又不断产生收入的循环发展过程。因此,他认为人类劳动的唯一目的是满足人类自身的消费需要,人们生产的任何劳动产品必须能供人类消费才有真正价值。
人的需要不仅包括物质生活的需要外,还要有休息的需要、参加社会活动的需要等等。西斯蒙第认为,财富只是代表着使生活幸福,为了财富的生产而剥夺人们的幸福生活需要将是本末倒置。在西斯蒙第看来,正是无限度生产促使了社会不平等不断加深:一方面,无限度的生产很会给穷人带来巨大的身心损害,因为无限制的生产意味着高强度的劳动,高强度的劳动将会严重损害广大群众的身心健康;另一方面,劳动生产力无限生产的结果会助长无所事事的富人们的穷奢极欲,因为无限制的扩大生产意味更多的劳动产品,而这些劳动产品却主要被富人们所享用,从而拉大了富人和穷人之间的贫富差距,导致社会严重两极分化,这种现象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基于这种分析,西斯蒙第认为人或全社会的幸福都在于所创造的财富的合理使用和公平分配。他认为财富分配所得收入应该和人口的增减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因为分配问题不仅是个经济理论问题,而且涉及伦理问题;这个伦理问题的公平性在于:分配要在一切参加生产的人中进行合理分配,才使人们得到幸福。然而,社会现实的分配却是不公正的、不合理的,归其原因就在于资本的自由竞争。
4. 反对自由主义,主张政府干预
西斯蒙第强力批判自由竞争,他认为“每一个人在追求个人的目的时,看不见整体的利益,也无法准确地衡量自己的行动,使之符合一切人的需要。”如果“把政治经济学建立在无限制的竞争的原则上,就是为了同时实现一切个人利益而牺牲人类的利益。” [4] 在西斯蒙第看来,自由竞争不仅导致生产与消费的矛盾激化,而且认为自由竞争和追逐个人利益是一切罪恶的根源,无限度的大规模生产导致了生产过剩和经济危机。只有政府对经济进行有效干预,才能改变全体人民的生活状态。
西斯蒙第强调政府要通过政治经济学来为所有的人谋幸福,积累财富并不是政府的目的,为使分配更为合理,政府应干预收入分配。其次,他把对不合理的社会制度和收入分配进行改良的希望寄托于国家政权与当政者,并提出了自己的改良主张。西斯蒙第希望建立一个代表小生产者利益的“平均私有”的理想社会,他所提出的农民有土地、工人有股份的愿望,实际上反映了他对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劳动人民的深切关注,对社会分配合理的美好期望。但西斯门第所提倡分配公正问题也并不是是搞平均主义。事实上,西斯蒙第也是反对平均分配的,他认为这样会严重挫伤人们劳动的积极性。他的这一观点具有一定意义上的局限,但是对于后来的社会分配问题的解决也提供了指导。新时代背景下,依然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从就业政策,必须完善就业政策,以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完善工资薪酬制度,健全国有资产和完善公共资源的收益分享机制;加强收入分配领域法律法规和制度建设,规范和整顿收入分配秩序。
5. 肯定良好道德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西斯蒙第从“同情心”出发,揭露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中的矛盾,抨击了文明社会的吃人制度给劳动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他抱着对下层劳动者的深切同情,着眼于人类存在的意义和状态,提出应把经济学、伦理学等社会科学建立在“关心人的情感、需要和热望”的基础上,并依据道德感法则和情感价值原则,提出了建立主体伦理学构想。他充分肯定道德在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中的重要作用,在面对经济与道德的关系这一问题时,他主张良好的道德有助于财富的增加。西斯蒙第经济伦理思想的核心是以人为本,他主张社会、政府应为良好道德的建立付诸努力,通过培养人的同情良知,从而协调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调动经济发展中各种有利因素,有力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西斯蒙第认为道德的滑坡对生产力的破坏极强,因此他提倡把道德信任运用在商业流通的银行信贷关系中,通过良好的信贷关系的建立节省交易费用,保持商业流通的正常运转。这一思想不仅有助于当时的银行产业发展,对新时代的社会市场经济同样起着积极作用。
6. 小结
西斯蒙第所提出的人道主义经济伦理思想,虽然在现在看来只是一种经济上的浪漫主义,但也是对当时社会现实的深刻把握,他从小生产者的立场出发,批评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以财富为研究对象,忽视了人和人的享受,认为经济自由主义给社会带来灾难,要求依靠国家政策调节社会经济生活。我们要从原有理论中不断挖掘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有价值的东西,取其精华,为我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