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澳大利亚是较早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已经在各教育层级建立起较为完备的汉语教育体系,加之中澳建交50年来在各领域所保持的务实合作,一直在促进中文教育和中澳文化交流蓬勃发展。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历史较久,相关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现有研究主要关注整体教学概况、中文教材和中文师资问题 [1] - [9],60余篇硕士论文对当地中小学的中文教学进行了个案研究。但是仍缺乏更为全面系统的调查,很多研究时间较早,失去了实效性,无法保证反映当前形势下澳大利亚的中文教育情况。
但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海外中文教育的发展也面临了很多不确定因素。疫情对国际人员流动交往的限制以及中澳国际关系的错综复杂也深刻影响了海外中文教学和中华文化传播。在此背景下,如何在澳大利亚中文教育面临的危机中寻求突破,推进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
2. 澳大利亚中文教育基础
2.1. 澳大利亚外语政策支持
中文教学得到官方政策认定始于1987年澳大利亚教育部发布的《国家语言政策》,其中确定英语为国语和官方语言,并强调澳大利亚人再学一门语言的重要性,列出包括中文的9种语言并给各州拨款予以经费支持。1995年出台“全国中小学亚洲语言文化学习战略”(NALSAS),提高澳大利亚人同主要亚洲国家的交流能力,推动澳大利亚和四国经济贸易发展。2009年,联邦政府又启动“国家亚洲语言与研究进校园项目”,继续扶持四门亚洲语言的学习,主要用于高中开发专门课程,开展师资培训。目标是到2020年有12%的12年级毕业生能够流利使用4门亚洲语言中的一种,胜任与亚洲的商贸工作或达到大学的语言要求 [10]。联邦政府对外语发展的一系列规划和政策,提供的资金支持确实为中文教学在澳大利亚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不仅保证学生的学习时间,教师发展、课程设置甚至文化的理解与沟通都获益良多。
2.2. 华人群体庞大
根据2021年澳大利亚统计局人口普查数据,在澳大利亚的华裔近140万人,占澳人口的5.5%,居第五位,其中在家中使用中文(普通话)的人有68.5万,约占总人口的2.7%,居第二位 [11]。西澳州虽然是澳大利亚第一大州,但是华人数量为3万多人,在七个州中和两个领地中排名第四,在进入21世纪以后的二十年里,虽然西澳州的增长速度不是十分明显,但是中文仍然是西澳州除英语以外的第一大外语。华人群体在各行各业建立社团组织,其中西澳中华会馆是西澳州历史最悠久的侨团,创立至今111周年。各类社团主要服务华人社会,弘扬中华文化,助力公益慈善,为促进中国与西澳州各领域友好交流做出积极贡献。
3. 西澳州中文教学现状
澳大利亚是较早将中文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中文教学覆盖各阶段教育,西澳州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州,该州有中小学800多所,这些学校分别属于八个教学片区:North Metropolitan,South Metropolitan,Goldfields,Kimberley,Midwest,Pilbara,Southwest和Wheatbelt,大部分中小学集中在North Metropolitan和South Metropolitan两个教学区,这两个教学区也是里该省首府珀斯最近的两个片区。西澳大学就位于珀斯,附近教学片区有50多所学校开展中文教学。其中有40所左右与西澳大学孔子学院合作,每年有40余位志愿者支援合作中小学的中文教学。西澳州教育局规定小学生从三年级开始到六年级这三年中必须选择一门外语进行学习,这项规定到2023年将把学习时间延长至八年级,也就是说,外语学习时间将从三年延长至五年,学生在十年级以后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继续学习外语。西澳州目前纳入教学体系的外语有中文、法语、德语、印尼语、意大利语和日语。据统计,西澳州目前中小学学习中文的人数有10,000余人,是学习人数最多的外语 [12]。
西澳州目前有四所公立大学和一所国际性的私立大学,五所大学全部集中在珀斯市(西澳大学、科廷大学、默多克大学、埃迪斯科文大学和圣母大学)其中西澳大学和科廷大学开设中文课,西澳大学有中国学专业,科廷大学为学生提供中文辅修专业。西澳大学孔子学院是西澳州唯一的孔子学院,孔子学院的主要工作包括提供中文和文化课程、组织文化交流活动、承担翻译服务、组织汉语水平考试等,不仅为合作大学提供支持,还支援当地的中小学及社区,涵盖领域广泛,在文化、商务、旅游、政治等方面都发挥着积极作用。
因为华人占澳大利亚人口比重较大,为了满足华人子女的母语教育,当地华人开办了中文社区学校。据不完全统计,全澳约有150所开设中文课程的周末制学校,其中西澳州有6所注册在案的中文社区学校。社区学校主要生源是华裔学生,近些年,也有非华裔学生开始进入此类学校学习,弥补其在全日制学校中文学习的不足。社区中文学校主要由华人社团创办,筹集人力、物力、财力,也会得到一些政府支持。2014年西澳州教育局发布的语言教育报告显示,中文在18种社区语言中注册学习人数最多,也获得了最多的政府资助 [13]。
4. 新形势下中文教育面临的挑战
从外部环境来看,国际关系是影响中文教育的主要因素 [14]。近些年中澳关系交恶,2018年的《外国影响透明法案》和2020年的《外国关系法案》对华人社区和孔子学院都造成了一些影响,据《悉尼先驱晨报》2021年5月10日报道,澳大利亚政府要求国内大学通报与外国政府之间的现有协议,外长佩恩表示,在决定是否取消大学的孔子学院协议时,会依照个案逐个考虑是否取消。尽管多所孔子学院都进行了积极应对,但澳各所大学在孔子学院的问题上显得愈发被动,对13所孔子学院进行审查也有损孔子学院的正面形象。这些操作对中文在澳大利亚的教学与传播无疑是较大的打击,中澳关系的主基调使国际中文教育在澳大利亚发展的外部环境严峻复杂。
从中文教育的内在趋势来看,虽然澳大利亚在基础教育中广泛推广中文教学,中文学习低龄化趋势明显,但到高年级阶段学习中文的人数锐减(Orton,2016年),据不完全统计,西澳州到12年级的中文学习人数只有百余人。澳大利亚的低年级中文教学主要为了满足外语政策要求的多元文化社会需求,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但是随着中文学习难度的加深,很多学生难以坚持,再加之当前对中文学习价值的高年级阶段和华人相比竞争力减弱,很多学生就逐渐放弃了中文学习。
再加之疫情和国际关系的影响下,中澳人民在经贸、教育、旅游等各方面的交流减少,动摇了澳大利亚年轻人对学习中文能加强工作竞争力的判断。维多利亚州亚洲研究协会(Asia Studies Association of Victoria)在一项调查中,将“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负面情绪”和“缺乏明确的职业途径和就业机会”列为导致大学里中国问题研究学科入学人数下降的关键因素 [15]。
5. 中文教育未来展望
中澳在经贸领域有密切的往来,特别是对于西澳来说,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占经济增长的很大比重,10月,西澳州长马克·麦高文在珀斯参加中国国庆活动中表示,在过去的50年里,中国是西澳州以及澳大利亚实现经济和文化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在过去2年内尤为明显。澳大利亚经济之所以能够在疫情期间得以维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西澳州一直“支持中国”,并保持着面向中国的出口产业 [16]。西澳州是澳大利亚最大的出口州,占澳大利亚总出口的40%。就和中国的贸易关系而言,西澳大利亚洲占澳大利亚对中国总出口的50%~60%,主要集中在能源与矿产。其绝大部分出口商品都被销往中国。近年来,很多中国大型国有能源和资源公司也相继在珀斯开设了办事处。中文在澳大利亚体现最突出的是其经济价值,为服务和中国的贸易往来,提高澳大利亚经济实力有重要作用,西澳政府十分重视和中国的关系,这是驱动该州向前发展中文教学的主要依据,应当充分利用经济因素去推动中文传播。
从对语言文化的需求来看,虽然孔子学院的运营受到一些政策的影响,但是孔子学院仍然是很多学习者得意接触中文的最佳渠道。西澳大学孔子学院从开办以来,每年都举办的丰富多彩的活动,是澳大利亚人民了解中国社会、文化和语言的重要渠道,加强两国人民的交流,在促进和发展西澳州与中国的贸易、教育和旅游事业方面发挥积极重要作用。在应对审查事件时,西澳大学孔院做好了积极配合,从未成为负面媒体报道的攻击目标,其运作管理公开透明、严格遵守当地法律、恪守大学各项规范。据了解,疫情期间线上学习汉语的学生为数并不少,由于线上学习突破了空间局限,学习汉语变得更方便,反而吸引了更多的学习者。事实表明,澳大利亚中文学习需求未减,而且中文在越来越多的世界组织中获得官方语言认可,可以预期,随着我国的稳健发展,需求还有望上升。
6. 中文教育发展建议
首先,需要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支持,在语言国际传播中,顶层设计具有明确政策、规范标准、编制预算、组织实施等功能 [17]。中文教育在澳大利亚的发展,除了华人团体的努力外,需要更多地体现当地政府的顶层设计作用,比如外语政策的调整、对中文作为外语学习者的鼓励和引导,指定统一的专门针对中文的课程等级大纲和评估标准等纲领性文件。
其次,要继续保持社会团体间的交流,扩大语言机构、文化机构和学术机构的友好往来,利用重要国际会议论坛、外国主流媒体等平台和渠道发声。西澳孔院开通了“脸书”和“推特”帐号,定期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报道,进一步提高活动透明度,以便大家了解,中国在西澳州到底在施加什么样的外国影响力,也使西澳州更好了解中国。孔院也积极与当地众多协会组织合作,如:中华会馆、澳中友好协会、中国驻珀斯总领馆、澳中青年协会、深圳总商会等,协助社团工作、提供规划建议、举办培训班、接待代表团等。此外,孔院也在当地艺术节、艺术展等文化合作领域扮演推进多元文化空间发展的角色,以更好地展示发展多元文化的益处,扩大中国文化的受众。从他人的角度出发,去消除偏见与误解,打破隔阂。
第三,应充分重视“低龄化”现象 [18],有针对性地加大力度研究澳大利亚儿童的中文二语学习特点,儿童通过网络进行中文学习的特点,制定符合低龄学习者学习规律的具体的教学大纲,加强教学资源、教学方法、教师培养等配套建设。同时,稳定学习者的结构。中文海外传播的精力,不仅要放在教学上,更要放在汉语作为外语生活的营造上 [19]。对于中文作为外语的学习者来说,中文学习动机不像华裔学生那样强烈,因此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营造使用中文的氛围,让高年级阶段的学生,特别是非华裔背景的学生愿意坚持选择中文,认识到持续学习中文的重要性,加强学生自身学习中文的内在驱动力。
第四,推进中文教育配套资源建设。在疫情和出入境受阻的影响下,任期结束的外派志愿者和教师无法得到补充,西澳大学孔子学院招募了一批本土志愿者和本土教师,维持了中文教学的发展。但是当前教师队伍的建设跟多样化、多层次的汉语教学需求仍有供需脱节的问题。在澳大利亚基础教学阶段需要得到当地教师资格证才能独立授课,而获得教资需要一系列课程及考核,因此本土教师数量有限,需要依靠支援中文教学的外派教师和志愿者。虽然他们有过硬的中文素养和丰富的教学经验,但不熟悉当地教学情况,较难快速接轨教学工作,而且助教的身份也限制他们开展独立的中文教学。中澳高校可以考虑合作开发中文教师培养合作项目,培养更多优质的本土化汉语教师才是解决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
教材和分级读物的本土化编写也需要加强,当前澳大利亚中文教学的主流教材仍为国内教师编写或出版,仅有《你好》《成长》《我的母语》是本土教材,大部分缺乏澳大利亚本土元素。各州各地区需要有诸如中文教师协会等团队牵头写作文,编写教既能符合当地的特点,又能实现同一地区教学统一的教材,开发满足不同层次需求的中文读物。
此外,疫情加速了国际中文教育网络学习的发展,在疫情期间西澳孔院推出公益少儿中文网络课程,在为期两周的公益少儿中文网络课程中,18位志愿者为学生们提供了120节优质在线中文课程,为疫情期间无法正常到校上课的学生们提供高质量的中文教学,得到了很好的反馈。如果以此为契机,充分利用互联网、移动设备、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多媒体等现代技术手段 [20],开发更多的网络教学资源,构建智能化的中文学习环境,必将促进中文学习效率的提升。
第五,加强孔子学院转型建设。引领海外中文教学和文化交流,孔子学院的工作举足轻重。世界各地的很多孔院已经慢慢开始从单一的语言教学和文化推广到为以语言服务需求为导向,实现教育机构“走出大学,服务社会”。孔子学院应作为领航者,推动开设“中文+”特色课程 [21]。西澳孔院以商务汉语课程和中澳商务交流为特色,根据市场需求,为当地企业量身定制中文课程,每年还向一些中方和澳方工作人员提供文化意识培训。此外,西澳大学孔院正在筹办咨询董事会,将汇集西澳洲商政等各界与中国交往密切的名人,经常组织有关投资、中澳关系、人文社会科学及中国语言文化方面的讲座和探讨会,并在学术与文化交流方面,不断推进西澳大学与中国大学的合作,计划建立西澳大学浙江大学中国学习中心。目前孔院也在准备进行课程再设计,根据西澳洲的特点,从2022年开始计划向商务中文培训进行转型,旨在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开展中文教学和传播中国文化的新模式,培养具备国际视野的商务人才。
让世界理解中国是国际中文传播的终极目标,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标的窗口,需要各方共同努力,面对危机与挑战时,将其转化为机遇,不断尝试新的举措,寻求新的发展途径,才能进一步推动国际中文教育向前发展。
基金项目
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2020年度国际中文教育研究课题青年项目“澳大利亚中文教育现状调查与分析”(项目编号:20YH0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