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红色文化是在革命战争年代,由中国共产党人、先进分子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并极具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蕴含着丰富的革命精神和厚重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文化是一种重要资源,包括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 [1]。
文化产业属于社会文化中的经营性文化部分,是文化经济属性的集中体现,一般是指从事文化产品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可将其定义为:以生产和经营文化商品和文化服务为主要业务,以创造利润为核心,以文化企业为骨干,以文化价值转化为商业价值的协作关系为纽带,所组成的社会生产的基本组织结构 [2]。
综上,红色文化产业是文化产业中一种特殊的经营和表现形式,指依托红色文化进行的文化产业活动。
2. 赣州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优势
2.1. 红色文化资源丰富
江西省是红色文化资源最为密集、红色旅游景点等级最高的省份之一,其中赣州市红色文化资源尤为突出,拥有革命年代留下的丰厚红色文化遗产,为发展红色文化产业提供得天独厚的优势 [3]。
2.2. 政策驱动力量较大
国家层面、江西省、赣州市及其下辖各县党委和人民政府均由出台相关政策,以大力支持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赣州市政府出台相关保护规划,助力保护红色文化资源。2019年3月28日,江西省第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了《赣州市遗址保护条例》 [4]。该条例涵盖了革命遗址保护对象、保护制度、合理利用、维修资金等内容,为赣州市各地保护革命遗址提供了一定的法律支持以及引导作用。规划指导发展《赣州市“十四五”文化和旅游发展规划》提出完善现代旅游体系,做强红色旅游,建设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 [5]。同时,赣州市政府引进大型红色文化产业项目,即红色文化高科技文化主题公园——赣州市方特东方欲晓公园于2021年5月28日开园。
3. 赣州市红色文化产业现状及困境分析
此部分主要从红色文化产业中的红色旅游、红色餐饮以及红色文创产品方面来进行分析。
3.1. 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创新
赣州市红色旅游无鲜明特色,缺乏游客的参与性与互动性;创新力度不足,“红色+”发展模式有待拓展。赣州市的红色旅游景区虽然多,但是各地所推出的旅游热点、形式大同小异,不同旧址的特定文化内涵没有得到充分展示。故容易出现游客游览一地便打道回府的现象。且尽管赣州市红色旅游与其他优势传播资源间呈现一定的融合趋势,但总体上仍然难以“独挑大梁”。迄今为止,赣州市场中的发展模式呈现“大传统 + 小创新”的特点。“大传统”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景区产业链扩展仍然以“红 + 绿”(红色旅游 + 绿水青山)为主要模式。②纪念馆的参观学习、演艺汇演仍然是旅者在红色景区的主要活动,缺乏创新。因此来到红色景区观游的群体回访率会较低。“小创新”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红 + 古”(红色旅游 + 古村落)、“红 + 乡”(红色旅游 + 美丽乡村)模式虽日益受到重视,但相关项目占比比较低。②模拟感受层面探索不深,对于互联网+、IP打造仍欠缺方式与方法 [6]。
红色文创产品品种雷同,缺乏新鲜感,产品开发缺乏新意。各地文创产品跟风严重,制作雷同,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失去了文创产品内核力。如仅仅把红色文化场景印制在丝巾、抱枕、T恤、茶具等物品上,只是对文物实体进行了模拟复制;部分产品与旅游纪念品十分相似,实用性和创意性不强 [7]。
3.2. 开发方式不当
开发程度不适中。部分红色景点存在未充分开发或者开发过度,从而遭到不可逆转的破坏。一是早期“先开发后保护”的理念导致红色旅游景点遭到破坏,无法修复;二是红色旅游如火如荼地开展,赣州市接待的红色旅游人次猛增,大量游客的到来以及为满足游客需求的商业街在红色旅游景点大肆开发,当地环境不堪重负;三是在某些较为偏远、落后的乡村中,村民对相关未开发的红色遗址(如村落)的修缮、维护意识薄弱,任由其衰败。
低俗、过度娱乐现象突出,缺乏思想力度。这一特点在红色旅游方面表现突出。赣州市的许多红色景点都存在以下问题:虚造历史场景、历史建筑以及历史器物的不良现象;建设不伦不类的游乐场,与庄严的革命遗址的氛围相违和;红色旅游讲解词与革命史实不符,传递错误信息;垄断经营或强行兜售花篮、花圈等悼念品牟取暴利;景区人员以“忆苦饭”为噱头,提供与实际价值不符的餐饮 [8];部分纪念馆、纪念碑注重表面工作,忽视文化内涵,愈建愈气派、愈建愈高,等等。以上所提及的现象,都与发展红色旅游文化的初衷相背离。
“红色资源搭台,经济唱戏”,过度商业化、消费化。发展经济是某些红色旅游景点的实质性目的,红色传统却往往被忽视。受到市场利益的驱使,某些商家将红色文化资源作为谋求利益的手段。许多红色景点商业化味道过浓,如强行添加某些异于红色景点本身美感的建筑、与红色景点没有联系的消费项目等。商家在生产红色文创产品时,仅仅以牟取暴利为目的,忽视其内在精神内涵。甚至部分红色文创产品制作粗糙、不精美,产品本身难以激发观众购买欲,商家借助“红色标签”售卖这些产品,抹黑了赣州市当地总体红色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及现状。
3.3. 政策支持不足,基础设施不完善
交通设施的不完善现象突出。对于红色旅游来说,交通的不便不利于赣州市红色旅游的游客体验感大打折扣。赣州市的红色旅游景点从宏观角度来看分布较为密集,从微观角度来看大多零星分布于各个村镇之中,远离交通便利的城区。这意味着游者必须深入乡村、郊区,才能真正做到“旧地重游”。一方面,赣州市市区和各县城区前往乡村路途上花费的时间会较长,游客耐心有限;另一方面,各个乡村、甚至是各县之间没有规划的统一旅游交通干线相连、相通,游客观赏的连续性大大受损。对于红色餐饮来说,交通的不便使得红色餐饮的传播力度十分有限。江西省三面环山、一面临水,地形闭塞,与外界交流少,但是各大交通线路又有待健全,不利于游客乘车游览,了解红色菜肴,难以传播特色红色菜肴。
政策不完善,财政支持资金不足,官方缺乏宣传。对于红色餐饮来说,由于社会辨识度低、政府机关不重视等,商家无法盈利、政府不加强建设,许多优秀红色菜肴受众面狭窄。对于红色文创产品来说,研发者与市场对接不足,缺乏文创产品的营销经验。开发文创产品没有国家专项基金支持。目前国家对文创产品开发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不利于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
3.4.市场受众主体有限
三个产业都存在市场受众主体狭窄的问题。红色文创产品在市场化的过程中没有尊重遵循市场规律,零售价定位过高,未做到让大众买得起、买得到这一评定标准。由于当前红色旅游突出“红色特性”(特定的革命历史),比较能激起有年代经验的中老年群体的特定回忆加之,年轻群体追求游客体验,红色旅游较少受到年轻群体的青睐,故而中老年群体为红色旅游产业主要消费受众 [9]。而红色餐饮的这一问题宣传不当、知名度不高:一是传播内容陈旧。当今消费人群以年轻人为主,一味守旧,不加以创新,难以受到当今年轻人的欢迎。二是传播策略以图文为主,缺乏灵动互动性。现今传播方式以文字和图片结合为主,以静态的叙述性、描述性方式,向观者传递文化信息。这属于间接传播方式。间接传播中,需要观者自己捕捉图文信息,图文处于“等待”被阅读状态。这使红色菜肴文化大打折扣 [10]。
4. 赣州市红色文化产业发展困境的解决路径
4.1. 改进推进红色文化产业依托发展的配套基础设施
政府以及各部门应结合现实实际情况,在启动建设前实地调研,结合各乡镇问题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出红色文化产业基础设施建设计划,争取在建设时缩小误差、提高效率。如建设红色旅游景点前,对当地红色文化背景、行业竞争格局、行业发展概况进行分析,努力实现效率最大化、发挥红色文化产业教化大众的作用。
4.2. 利用好网络促进红色文化产业线上发展
4.2.1. 打造红色文化产业宣传矩阵
要求各网站设置专栏。要求各网站利用数字传媒技术,对红色革命圣地、人物形象进行加工再处理,例如模拟复原当时的情形,精心展示在革命战争时期有关的战场遗址,革命史的展览馆、纪念馆、人物英雄事迹等,使网页浏览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易于他们理解红色岁月的艰苦、豪迈和震撼。
加入网络连接。制作上传精良的革命圣地、文物宣传片并结合现代元素,通过网络链接,将其搬上屏幕,进入网民视野使其体现出更高的人文价值。各大网站必须结合自身特点,打造“红色名片”,例如,制作人物宣传片,将抗日战争时期、解放战争时期以及抗美援朝时期涌现的英雄人物形象,以密集网络链接的形式,进行地毯式宣传。
置于网络主页的醒目位置。要求各网站组织力量,将战争时期的文物集中整理拍成记录宣传片放在网络首页,激活红色记忆。
打造专题红色网站。如“红色经典艺术教育网”“红色经典艺术大讲堂”课程网站、“红色经典影视作品赏析”网站等信息教育平台,通过红色经典读书心得、红色经典作品推荐、红色影视作品点评等,营造浓厚的红色经典文化氛围。
开创运营微信公众号、微博、大众点评等社交资讯平台账号,大力宣传红色文化产出成果,提高其利用率,扩大红色文化影响力。
4.2.2. 开展红色文化网络大赛
开展知识大赛。围绕红色基因、红色文化主题,开展类似于《一战到底》这样的知识竞答类节目,促进网友通过参与竞赛,了解更多的知识以及宝贵的红色精神;开展类似于《我是演说家》这样的演讲类节目,让广大网络受众通过自己演说或是听他人演讲的方式,讲好中国革命故事,听好中国故事。
开展红色文化视频制作大赛。设置有关传承红色基因议题,筛选精品,组织比赛,重奖优秀作品,激励后来者连续创作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使人们增进对红色基因的了解和传承的自觉性。
开展红色文化动漫大赛。政府有关单位可以组织各大网站,举办以革命战争时期的人物或经典故事为原型的红色动漫主题大赛。
4.2.3. 制作上传精品影视、动画视频、快闪视频
制作上传精品影视、动画视频、快闪视频到移动互联网、微博、微信这些新媒体平台上,以此加大精良影视作品在网络空间的传播。同时,也可以创建一些以传唱红色歌谣为主体的公众号,让广大网民深刻体会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创建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动漫,以红色故事、红色人物、红色历史为主题,以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上传到网络空间。
4.3. 加强政府管理
4.3.1. 红色文化资源保护方面
第一,形成完整全面的“红色档案资源 + 赣州市红色文化产业”模式。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以红色档案资源为依托;红色档案资源可以转变为经济资源,实现经济方面的创收。因此,想要推动赣州市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必须要建立起完整的红色资源档案。充分挖掘红色文化资源,建立完整的红色资源档案,要求赣州市政府成立高级别工作小组,对赣州市各地的革命遗址进行全面普查,通过实地走访、无人机航拍等方式,对每个红色革命遗址以图片、视频、文字等多种方式记录在案,并且定期加以实地检查保护现状 [11]。
第二,出台相关法规,规范红色资源开发行为。禁止先开发后保护或只开发不保护的现象的出现,推进红色资源可持续利用;合理有效限制红色旅游景点商业街等设施的建设,以免当地环境不堪重负;以相关政策法规为指导,在旅游高峰时期,各景点可以针对火爆的旅游景点,根据实际能够接待的旅游人次,实行放票预定式的管理。
4.3.2. 制度支持方面
第一,建立红色文化人才培养体系,牢牢夯实红色人才队伍。
建立一支业务精、能力强、素质高的、促进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的宣讲管护队伍。针对赣州市红色文化的知名度并不高的现状,建立一支高专业水平的、走出赣州市的红色文化讲解队伍迫在眉睫。举行相关讲解比赛、选拔有一定宣讲基础的人才进行定向培养是目前较快的解决途径。同时,市政府及相关部门积极举行中小学红色宣讲活动,推进宣讲队伍在中小学生中扩招,既能定向培养宣讲人员,又能提高参与到其中的学生的综合能力。
出台红色文化人才引进细则。扩充红色人才队伍,政府应当加强财政支出,出台红色文化人才引进优惠政策,提供更多的红色文化岗位,吸引更多的拥有赣州市本地或临近地区的大学毕业学子返乡就业,加入到这支红色文化人才队伍中来,减少当地人才严重流失的现象。
加强在职红色文化人才的业务培训,提高已有的红色文化人才队伍的创新力。推进赣州市红色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持续的创新能力,在红色文化队伍高精人才扩充艰难的现状下,坚持提高在职红色文化人才的业务水平必不可少。
第二,健全管理机制,凝聚发展合力。
成立高规格的红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或建立红色文化遗址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协调解决红色文化遗址保护、利用及其管理方面的重大问题;设立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专家咨询委员会,为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工作提供咨询、论证、评审服务和专业指导。
4.4. 促进赣州市红色旅游发展的建议
4.4.1. 推进红色文化于地方特色文化深入结合,增加红色文旅特色
在优化目前以“红 + 绿”为主导的旅游发展模式的基础上,结合各红色旅游景点所在地区的实际情况,大力推进“红 + 古(古村落)”、“红 + 俗(民俗风情)”和“红 + 乡(美丽乡村)”的有机融合发展,推进全域旅游的发展。以红色文化为引领,着力打造“红色故都”“江南宋城”“客家摇篮”“阳明圣地”四张文化旅游底牌,以此应对红色旅游同质化现象突出的问题。具体做法如,在红色景点安排客家文化汇演、客家服装设计展览、客家餐饮品尝等活动,提升红色旅游吸引力,满足游客多样化的需求。
4.4.2. 增强游客红色旅游互动性、参与性和体验性,丰富游客的红色旅游体验
推进“高科技 + 红色旅游”模式深入发展。积极和各国知名特色旅游科技企业合作,引进自主朗读亭、VR骑行、3D打印、全息影像等创新设置。如在赣州市的一些展馆内安装VR设备,创建与红色历史故事相关的虚拟世界,模拟再现革命先辈真实存在过的生存环境或构想类似历史环境,给游客带来切身体验,深入了解景区内在历史文化内蕴。
4.4.3. 推进红色旅游景点增添潮流化、年轻化因素
以不过度商业化、娱乐化为前提,在红色旅游景区增加一些年轻群体喜欢的娱乐设施。如开设一些剧本杀体验场馆,在尊重红色历史的前提下,将一些红色故事改写为相应的生动的、有趣且有教育意义的剧本,吸引更多的年轻群体参与其中。从而有效缓解现阶段赣州市红色旅游市场主体有限、以中老年群体为主体的现象。
4.4.4. 推进赣州市红色“云旅游”的发展
“云旅游”是指通过强大的云计算技术,把景区的导览、导购、导航等功能整合到一个智慧旅游平台上,为游客提供即时性的互动式、全资讯的智慧旅游新模式 [12]。红色云旅游可以突破传统线下旅游的弊端,促进红色资源在线共享,让游客足不出户,就能达到身临其境的视觉体验。且疫情当前,“云旅游”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一些红色旅游景点的运营压力。具体的开发路径如:①借助大数据、通信技术等,对赣州市各地的红色景点进行数字化处理,形成一个全面化、立体化的“云展厅”,方便游客从正规网页渠道在线重温红色记忆;②建立健全新媒体短视频平台运营方案。各景点精准定位自己的宣传理念、重点,紧跟时代特色,定期拍摄具有创新性的宣传短片,在具备一定的流量之后,可以通过直播线上讲解红色景点特色、介绍相关文创产品 [13]。
4.4.5. 培育官员红色旅游形象代言大使
在结合“粉丝经济”和“个性化消费”的背景下,选拔一些政府官员充当特定地区旅游形象大使,增强红色文化旅游品牌说服力。四川甘孜文化广电旅游局局长刘洪,凭借多条在甘孜美丽山川风景下的武侠变装视频实力出圈,成为一名为家乡代言的网红达人,一度将推广甘孜旅游带上了热搜,取得了良好的宣传效果。
致谢
在此特别感谢大连外国语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李宁老师的悉心指导,感谢“大连外国语大学创新训练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
基金项目
此论文由“大连外国语大学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资助发表,是项目结题所需成果。项目编号:202210172D081。项目名称:红色文化产业发展路径探析——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