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模式探析
Analysis on the Interactive Mode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I:10.12677/AE.2022.129556,PDF,HTML,XML,下载: 235浏览: 485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吴佩醒:上海开放大学青浦分校,上海;周 涛*:上海理工大学,上海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模式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Interactive Mode
摘要: 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育人工作的重要内容,二者看似独立,各成体系,实际上却是彼此交叉,相互补充,共同致力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应在内容、载体、队伍、机制等四个方面进行良性互动,实现“思政育人”和“文化化人”的有机结合。
Abstrac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ampus culture construction are important contents of education work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e two seem to be independent and each forms a system, but in fact they intersect and complement each other, and they are jointly committed to cultivating the socialist builders and successors with the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beauty and labor.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have a positive interaction in four aspects: content, carrier, team, and mechanism, so as to realize the organic combination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and “culturalized people”.
文章引用:吴佩醒, 周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模式探析[J]. 教育进展, 2022, 12(9): 3635-3639. https://doi.org/10.12677/AE.2022.129556

1.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1]。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文化建设提升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文化传承、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坚持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高校履行职责与义务的应有之义。当前,社会多元思潮交织激荡,面对纷繁复杂的大环境,如何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增强师生文化自信,是高校面临的一项重大且紧迫的任务。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关系

(一) 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价值引导

面对当前复杂多样的大背景,校园文化建设若想要紧紧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方向,离不开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引。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价值风向标,主导它的发展趋势。其一,思想政治教育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理论指引。校园文化属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它的内容必须始终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征及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倡导并巩固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倘若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好,那么校园文化建设就位于较高水平。当思想政治教育达到一定效果后,开展校园文化建设有助于更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其二,思想政治教育对校园文化建设有着价值导向和道德净化作用。鉴于当前高校部分学生在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上出现了模糊性和摇摆性,极易产生错误思想,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容易偏离正确方向。另一方面,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校园文化建设的传播助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传承优秀传统文化,还要引导学生鉴别和吸收西方文化因子,特别是传承传播优秀校园文化,促进其创新式发展。

(二) 校园文化建设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有效载体

载体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释义为:能传递能量或运载其它物质的物质 [2]。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重要载体有助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3]。长久以来,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偏向显性课程教导,对学生进行理论灌输和行为教化。在此过程中,对自觉运用校园文化来提高高校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等重视程度不够。但其实,校园文化建设通过隐性教育,以潜移默化地形式对学生进行熏陶,与显性课程相互补充、寓教于乐,弥补课程内容的枯燥与空洞。和谐的文化氛围对师生形成优良品质产生积极的效应。校园文化通过不断借鉴、吸收社会主义文化,并将其积极因子融入到校园内,同时与当前校园文化结合,创造出新的文化,并形成独特且优良的文化精神。学生只要长期置身于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当中,都会默默受到浸染,从而不自觉地将内在精神外化为自己的行动。依托校园文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比灌输的方式更加有效率,可以弥补传统理论课内容比较枯燥、形式较为单一的缺点,使学生在实践中体会快乐,并有所收获。因此,校园文化建设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载体,是实现高校育人目标的客观需要,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内在要求,更是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需求。

3. 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模式的现实路径

(一) 丰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培养新时代青年人要在坚定理想信念上下功夫、在厚植爱国主义情怀上下功夫、在加强品德修养上下功夫、在增长知识见识上下功夫、在培养奋斗精神上下功夫、在增强综合素质上下功夫 [4]。随着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社会多元思潮的冲击,高校校园文化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学校需要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引领,使其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当前,校园文化建设由于内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受到了不良思潮的渗透,存在功利化、娱乐化等问题,长期参与其中的学生自然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念正遭受着较为严峻的挑战,这已然成为一个现实问题。因此,这就需要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元素与内涵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去,以保证学生积极、健康的成长。将马克思主义相关原理渗透到校园文化建设中,使其与校园文化建设互融互动,才能确保其明确正确的发展方向,从而形成符合时代特点、具有学校特征的校园文化。比如浙江大学红船精神研究会(简称“红研会”)是浙大的学生社团组织。红研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致力于宣传和弘扬红船精神,开展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理想信念实践活动。该社团每周开展理论学习活动,定期开展主题沙龙活动,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党的十九大精神、红船精神、中国共产党党史,带领师生探寻初心使命。比如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研习社”,该社团组建讲师团,走入中小学、社区、企业,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诸如此类的活动还有很多,在理论传授的基础上,增加了学习的趣味性,有助于更好地实现教育目的。

(二) 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载体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真正体现在于高校师生自觉地接受它的教育,并将其内化为自身行动。而校园文化建设作为高校师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最直接便捷的方法之一,以其为载体,有助于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感染力。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如果不重视实践性,那么就无法做到系统、高效和科学。校园行为文化建设在整个校园文化建设体系中是最能直接显现、最具象的部分,也是相对而言最容易取得成绩的部分。当前许多高校虽重视学生活动的开展,校园文化活动类型和数量确实十分丰富,但是活动质量却良莠不齐、参差明显。因此,高校需要增强品牌意识,打造品位高、质量佳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切实提高校园文化活动的知名度和影响力。比如西安财经大学创建文化品牌,结合自身学院的学科属性、传统优势,构建具有本院特色的精品文化。其中包括文学院的古诗词大会、信息学院的软件设计大赛等。当前网络信息繁杂,并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良莠不齐的信息会对高校师生的是非辨别和价值选择能力造成一定的威胁。一些思想不成熟的学生容易受文化垃圾的影响,从而在网络中迷失自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引导学生面对大量信息时进行辨别与选择,规避网络带来的负面影响。高校应当建立有特色、有内容的校园网站,并增加与思政相关内容的比重,建立思想政治教育网上主页,传输积极健康的信息。运用校园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教育平台,在校园网站开辟“红船精神”网络专栏,建立红色经典及主题实践等特色栏目,拓宽和丰富学生的学习渠道,并在日常学习中筑牢信仰之基。

(三) 联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队伍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是一项长远持续的系统工程,组建一支合理高效的主体团队是十分必要的。因此,学校要健全互动的主体责任机制,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双向互动才能有实效。

首先,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是二者互动的顶层设计者,对于确保二者朝着正确方向发展起着关键作用。只有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完整,才能最高效的将多种资源进行充分协调利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为二者良性互动创造良好的条件和环境。高校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须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各项教育方针,强化自身意识,牢握主动权,为二者良性互动创造必要的条件。其次,加强教职员工队伍建设。教职员工队伍是组织和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良性互动的主要力量,他们身处科研、教学、服务、管理一线,在二者动态互动中有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党政工团是负责组织二者互动工作的排头兵,思政课教师、专业教师以及辅导员是开展二者互动工作的重要力量。他们的言传身教会令学生备受鼓舞,从而自发性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和文化素养。在互动过程中,要广泛动员、实现全体参与。同时,教职员工既要做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实行“一岗双责”,有利于二者工作相互协调,形成一体化教育。最后,加强学生骨干队伍建设。包括学生干部、优秀党(团)员、社团干部等在内的学生骨干队伍是学校与广大学生建立联系的重要纽带。他们扮演着二者互动的基础力量和生力军的角色,作为校园文化活动的组织者与参与者,他们在互动过程中发挥着榜样带头作用。因此,学校必须加强学生队伍建设,建立一支优秀的学生骨干队伍,调动学生的主体参与性,带领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到互动中来,促进主体参与机制在实践中得到优化与升级。

(四) 健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互动机制

互动机制原指工作系统内部组织或部分产生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协调各个部分运行的方式。只有建立起科学高效的互动机制,实现系统内部各要素各司其职、相互配合,才能使整个系统获得最大效益,将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共同任务和目标落到实处。

首先,坚实稳固的物质保障。二者良性互动的物质条件包括图书资料、教学科研设备、校园活动设施以及校园绿化等硬件设施,还应当包括必要的软件设施投入。高校必须加大互动工作的物质资金投入,一是保证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经费、学生骨干培训经费、党团活动、社会实践调研经费等项目经费;二是考虑到高校本身经费有限,应当积极向上级教育部门和地方财政部门争取经费,以进行合理的物质建设投入;三是引入社会力量,积极主动邀商引资,通过校友、社会名人来设立学校科研基金。其次,全面稳定的监督保障。具有针对性的监督保障机制能够保证事物的平稳运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之间的互动也可借鉴这一机制。监督机制是按照既定的工作计划及标准,对二者互动过程及结果进行监督、调控和检查。定期开展校园文化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互动线下交流研讨会,及时对各部门互动环节的信息进行沟通反馈,分享在互动过程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并进行会上的讨论交流,落实会后问题解决方法,保证互动活动的有序顺利开展。最后,只有建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校园文化建设的互动评价反馈机制,对互动的效果进行评估、检查,及时发现互动中的问题,才能进一步反馈和修正,以调整和指导互动实践,使互动效果达到一个更高水平。所以,二者互动的评价与反馈是互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预先对二者互动现状进行调查,使其更具有针对性,不断修正、动态地处理二者互动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对互动参与者可能产生影响的信息执行情况,借助多种反馈渠道及时反馈给相关决策者与实施者,并予以调整和解决,并对其效果进行评估。

基金项目

2017年度上海学校德育创新发展重点攻关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校园文化建设协同效应研究》(项目编号:2017-dycx-109)。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J]. 社会主义论坛, 2017(3): 4-5.
[2]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室. 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 [M]. 北京: 商务印书馆, 1996: 1568.
[3] 王厚荣. 基于校园文化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机制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大庆: 东北石油大学, 2013: 8-9.
[4] 习近平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N]. 人民日报, 2018-09-11(01).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