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1年8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近年来,随着我国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各种新一代数字信息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大数据为关键技术要素、以新型数字化信息技术创新为重要核心发展驱动力、以数字信息网络基础设施为重要技术支撑的数字化治理创新模式在迅速发展普及,助推着共同富裕的进程。从发展进程来看,中国努力进入以共同富裕为中心的时代正好和大力推进政府数字化建设的时期不谋而合,共同富裕道路的顺利铺就需要依托数字化的发展。从整体目标来看,共同富裕和数字化治理模式发展的目标高度契合,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必须要解决区域之间的信息差的问题,要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需要广大群众的共同参与,而数字化治理模式的信息公开化、治理主体多元化、公众参与直接化等特点为共同富裕的发展提供了机制保障,为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助力。
2. 数字化治理在推动共同富裕中的实践导向
2.1. 维护基层社会稳定,为共同富裕提供安全保障
随着移动物联网、人工智能、VR、互联网+等新一代技术的快速推广,各地政府配合大数据、云计算平台等专业应用,提高了在卫生、食品、消防等公共管理领域的信息收集和分析能力,充分展现出数字技术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提供的有力支持。在卫生管理方面,以阿里巴巴为主要代表的多家科技创业公司首次应用了一种开放、灵活、即插即用的数字化管理功能,以帮助各省和地方政府搭建数字化疫情防控指挥平台,真正实现了多地点对点、滚动式的疫情大数据信息更新和动态监控管理。比如基于大数据、云计算等现代数字技术推出的健康码、行程卡,确保了公民的安全出行,推动了社会的复工复产复学。在食品安全上,数字化的食品安全工作管理模式,让大数据为食品安全工作提供了管控服务。饿了么利用平台大数据分析、云计算、创新科技等技术优势,形成了精准、有效、全闭环、有温度的“数字食安”管理模式,提高了基于智能商户食安风险信息感知的监测能力,推动了平台商户共建共享共治的智能食安风险管理体系建设 [1]。在保障消防安全上,智慧消防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多个新一代消防信息安全平台为基础支撑,从社会火灾防控、应急逃生救援、后勤保障三个不同角度,构建了一个立体化、全方位覆盖的全国火灾灾害防控信息体系,实现了从消防到安防,从火灾防控管理到现场消防调度的全程自动化、数据化、精准化和流程智能化,给社会民众生产提供了更全面、更高效、更智能的安全生产保障。通过对社会各领域的数字赋能,数字技术提高了社会治安的系统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为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提供了坚实保障。
2.2. 打造社会治理新模式,为共同富裕构建发展格局
数字化治理是通过数字化技术与传统科学治理理论的有机融合,利用数字治理技术的巨大优势提供一种智能化的政府公共服务,其重视公民自制素养的培育,能够有效增强公民的社会互动性和参与性,提升各级政府机关公共政策管理能力水平,从而实现政府公共治理的技术创新。当前,数字化不仅为社会治理带来了新理念、新方法,又在治理模式上开辟了新路径、新空间。浙江省以“互联网 + 政务服务”为技术支撑开展的“最多跑一次”改革,通过推进政府部门间的信息共享和流程再造,促进不同部门、层级、区域政府的数据共享,在最大限度为市民、企业获得政务服务创造便利条件的同时,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效率,也规范了权力运行,降低了体制成本。 [2] 上海市推出30分钟就医服务、为老服务“一键通”、停车服务“随心约”、出行即服务平台等便民示范应用,成为打造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的超大城市“数治”新范式,以全面推进数字化转型。 [3] 共同富裕是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内在要求,而数字化以其新技术使用的便利性和管理的智能化,确保了多元社会主体共同利益资源共享机制的有效实现,强化了民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机会公平,坚持了“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治理观,以高效能的社会治理体系建构共同富裕的发展格局。
2.3. 整合资源优化配置,为共同富裕注入强大动力
大数据因其大量、多样、高速、低价值密度、真实性的五大特点,并且能够将繁复冗杂、分散配置的资源迅速整合到一起,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高效、高质的数字化治理。在对资源的整合上,许多城市利用数字技术,跨平台融合基础设施,推进城市的数字化转型。上海市在数字化转型背景下充分利用电力充电站基础设施的公共能源数据采集与质量监测的市级数据平台,实现了充电设施信息、交通流量信息、停车泊位信息或电网信息的数据对齐与融合,避免了城市“堵上加堵”、“峰上加峰”两个痛点。嘉兴市嘉善县自行开发运行的“矛盾化解受办一体化系统”,通过阿里提供的RPA数据同步技术将县数据同步至省矛调系统,整合了分散在省、县、镇街、村社、网格等各块的零散数据信息,提升基层政府的就地调和能力。在对资源的优化配置上,数字技术在新冠疫情防控中有力地支撑了各类资源的统筹、生产、调配和使用,提高了对资源的配置效率,加强了对疫情的防控能力。在疫情爆发的初期,国家计委工信部已在第一时间组织建立了首个国家重点医疗物资安全保障供应调度信息平台,来实时收集、统计、分析、监控、调度各类国家重点医疗物资供应企业的药品产能、产量、库存等使用情况,保障医疗物资使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社会资源的均等分享是共同富裕的重要内容,全体人民对能源、信息、医疗物资的共享是共同富裕的重要体现,而数字赋能为其实现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3. 共同富裕进程中数字化治理的挑战
目前数字化在对社会稳定、社会治理和资源配置等领域的作用愈显重要,治理结果也卓有成效,但随着科技更新的加快和人民对生活水平要求的提高,数字化治理在共同富裕进程中遇到了诸多挑战。
3.1. 数字鸿沟亟待进一步缩小
数字鸿沟的概念起源于1999年美国国家远程通信和信息管理局(NTIA)发表的一篇题为《在网络中落伍:定义数字鸿沟》的报告。这一鸿沟更多地表现为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数字媒体接触和使用状况的差异所导致的信息鸿沟。数字经济所催生的各种新业态、新服务已成为我国经济新的增长点,而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现更是加速了社会的全面数字化,原本存在的数字鸿沟之困愈发突显。数字化和老龄化的相撞让很多老年人在这个时代掉队;部分边远地区师生由于设备问题不能保证正常的线上教学;态度观念和使用方式的不同导致很多数字受众者误入数字歧途,本应为生活带来方便的数字化成为了生活的“拦路虎”。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群体和地区之间的不平等也表现为不同的社会经济水平,因此,这道数字鸿沟必须跨越。
3.2. 数字壁垒有待打破
共享是共同富裕强调的一个方面,但是目前政府部门或企业组织之间的数字壁垒现象普遍存在。一方面,组织间的数据开放平台融合较难。组织的差异化服务基础平台会带来数据的搜集、整理、利用等方面的标准差异大大地增加了信息的共享成本,使得数据不能共享,信息利用率低。另一方面,数字管理部门繁多,结构条块分割,层级间信息控制、信息系统碎片化,不同部门间存在信息壁垒,协同性较差。由此可见,标准规范的差异化和数据流转的阻碍与共同富裕所强调的“共享”理念相悖,要实现信息的交互,必须打破数字壁垒。
3.3. 社会公众在数字治理中的参与感弱
互联网曾被广泛看好为拥有促进公民参与治理的巨大潜能,尽管表面上的公共信息提供与服务都做得非常好,但是在一些提升政府部门的自身管理水平、加强政府外部监管和政民互动的重要项目上,存在不足。一些治理模式只是为了提高行政效率,脱离了公众的现实需求,使得公众真正需要得到的公共服务无法满足。诸如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的政治活动公民在线上参加的活动范围相对较小,而且在网络问政上,政府存在选择性回应的问题。尽管数字科技促进了政府政务公开的规范性,但这并没有系统地提高公民参与度,无法真正有效做到为人民服务。
3.4. 文化产业的数字化应用水平不高
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强调,“要促进人民精神生活共同富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多层次、多方面精神和文化需求。”文化产业在与数字技术的深度融合中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但在具体应用水平上有待提高。在数字文化的消费方面,由于传统的文化企业难以应用高水平的数字技术,文化内容无法与数字技术很好的融合,消费者体验感较差。在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方面,我国仍未完善对稳定、具有竞争力的数字文化产业生态的构建,文化企业整体的协同力、创新力和竞争力较弱。在数字文化产业的人才引进方面,由于这个领域的发展刚刚起步,数字文化产业领域表现出的专业性不强的特点,发展也较慢,人才缺口大。
4. 数字化治理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
推进我国高质量发展进程是加快推动共同富裕的重要基石,因此,要以推进数字化赋能带动高质量发展,积极探寻有效的数字化治理模式是推进我国共同富裕进程的题中之意。
4.1. 弥合数字鸿沟,共享数字福利
首先,要进一步消除特殊群体面临的数字鸿沟,提升政务信息无障碍水平,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对农民、老年人等弱势群体而言,由于自身知识水平和技能素养较低,形成数字工具上的排斥,无法享受数字红利。因此应促进教育资源的公平配置,构建全方位的数字教育体系。政府要以规划数字素养培育体系的领导者身份提供良好的社会数字化氛围,学校和专业培训机构作为具体政策的执行者要组织实施数字技能专业培训,努力建设免费使用和共享资源服务示范点,推动数字资源的均衡配置。其次,要切实做好促进城乡深度融合协调健康发展的工作。促进乡村振兴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城乡的深度融合发展是当前我国乡村振兴的重要发展举措。通过建立一个跨不同部门和地区的管理数据、信息沟通和资源共享协作平台,构建区域一体化的资源统筹配置管理机制,有效监督控制区域不平衡发展进程中所带来的各种区域性资源垄断。再次,要加强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信息无障碍化建设、应用适老化改造等,保证所有人群都能共享数字化带来的便利。
4.2. 促进数字多主体协同共治,激发共同富裕内外张力
首先,为适应数字化社会的发展,各级各类的治理主体都要进行治理理念的更新,尊重多元主体在数字治理理念和治理模式上的差异,形成在大数据时代下的多元协商共治意识,加快对各种数据的分级分类与征集共享,打造“一窗通办”的一站式服务窗口,通过互联网技术积极拓展公共服务职能,提高治理效能,为多元协商共治提供优质条件。其次,要培育各类社会群体和社会力量,推进多方式、多渠道汇集全量多元数据,政府通过自主放权、让权给社会组织和企事业单位,开展“多跨场景”应用,串联各种组织各种部门,推进多元参与,促进全社会各类主体高效协同,形成以政府力量、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为主的多元主体协作联动的高效能治理体系。再次,要利用互联网等技术发展畅通社会各个阶级沟通对话的渠道,推动跨界流通共享,促进各阶级之间的协同治理,通过数据平台由多元主体一起完善议事规则和程序,完善多元协商共治体制机制的建设。
4.3. 鼓励社会公众参与,让公众成为数字化治理的创造者和受益者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质性推进共同富裕的主导,要精确对准公众需求,及时反馈公众需求,拓展公众监督渠道,在健全公众共同参与的治理体系的同时推进共同富裕。首先,以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基础,通过“在线社区”加强公众的文化和身份认同,精准感知公众的特征和需求偏好,为公众提供精细化的政务服务,更高效、更准确地满足公众需求,同时使资源利用最大化。其次,将资源信息化,让信息流动起来,为公众的直接参与和诉求表达提供畅通的渠道。搭建一体化运用平台,让平台前台的客服,中台的运营部,后台的技术部互相保持密切的信息交流,对公众的参与和表达进行更有效的回应,从而减少管理成本,提升管理效能,最大化程度地达到以人为本的善治目标。再次,积极打造政务部微信官方公共账号的监督一点通平台,提供更加顺畅的社会公共监督检举反映途径,让社会公众即使在手机上也可以有效地反映工作中出现的违纪违规现象,进一步增强基层行政监察工作的透明度,激发社会公众参与政府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积极性,实现人民群众在共同富裕中的主力军作用。
4.4. 大力发展数字文化产业,营造浓厚的共同富裕人文氛围
数字技术已成为文化生产、传播和消费的主要载体,文化产业进一步带动和影响了数字技术的应用和创新。首先,要激发数字文化的消费潜力。运用数字化技术手段打造丰富互动的数字文化消费场景,以促进数字文化高质量发展,顺应我国经济转型和市场消费结构升级的大趋势,让新的消费技术和新的消费模式成为数字文化消费的主力军,赋予文化更多活力。其次,促进中国数字文化的高质量发展,健全数字文化产业链政策,加强传统文化企业、政府机构等组织的合作,增强数字文化产业创新化、协同化和市场化。再次,完善数字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大力建设和扶持一支了解传统文化产业、能够应用数字技术的复合型人才队伍,弥补当前文化产业的人才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