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文化负载词德译分析——以《中国关键词》为例
Analysis of German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Taking Keywords to Understand China as an Example
DOI:10.12677/ML.2022.104100,PDF,HTML,XML,下载: 1,034浏览: 3,536科研立项经费支持
作者:赵小楠,王婀娜: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上海
关键词:功能对等文化负载词德语翻译Functional EquivalenceCulturally Loaded WordsGerman Translation
摘要:翻译是文化传播的重要桥梁,研究文化负载词的翻译对于各民族间思想交流、文化输出意义重大。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提出“功能对等”理论,强调翻译应以目的语读者的语言习惯和文化为导向,将原文读者与译文读者的反应相结合,并忠实于原文。本文选取《中国关键词》(汉德对照版)中的中国文化负载词,以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分析其德译策略。为贴近目的语读者需求,文化负载词翻译时可以灵活采用直译、意译、增译策略,在忠于原文内容形式的基础上传达文化负载词的内涵,有助于更准确地传播中国文化。
Abstract:Translation is an important bridge for cultural transmission. The study of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the exchange of ideas and cultural exports among various nationalities. American linguist Eugene Naida proposed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emphasizing that translation should be oriented to the language habits and culture of the target language readers, and that the responses of readers of the original text should be combined with the responses of the translated text. At the same time the translated text should be faithful to the original text. In this paper, the Chinese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in Keywords to Understand China (Chinese-German version) are taken as examples and the German translation strategies are based on the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analyzed.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readers of the target language, the translators should flexibly adopt word-for-word translation, liberal translation and additional translation strategies in the translation of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On the basis of faithfulness to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the original text, the translation can better convey the connotation of culturally loaded words, which helps to spread Chinese culture more accurately.
文章引用:赵小楠, 王婀娜. 功能对等视角下文化负载词德译分析——以《中国关键词》为例[J]. 现代语言学, 2022, 10(4): 766-771. https://doi.org/10.12677/ML.2022.104100

1. 引言

中国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语言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在对外交往中,翻译对于宣传优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其中文化负载词是中国文化的突出代表,其内涵深厚,具有典型的中国文化特色。向世界介绍中国文化,让更多人体会到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翻译文化负载词是一项重要的文化传播方式。而如何将文化负载词的内涵准确传达给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读者,长期以来都是众多翻译研究者的研究重点。包汉毅(2012)以中文小说《美食家》的两个德文译本为例,从文化视角分析了汉语熟语的翻译策略 [1];郑德虎(2016)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角度研究了中国文化负载词的英译策略 [2];白莹(2017)和张世胜(2017)从关联翻译理论视角分析了贾平凹小说中文化内涵词的德译 [3]。

本文研究对象汉德对照版《中国关键词》以词条的方式总结了中国政策和中国发展道路,文章短小精悍,其中有众多带有鲜明中国文化特色的表达,是中国政治话语和文化精神对外宣传的良好媒介。本研究选取其中的文化负载词,以功能对等理论为视角分析其翻译策略,总结中国文化负载词在翻译时如何遵循翻译规律,贴近目的语读者需求,从而在文化的传播中实现最佳效果。

2. 功能对等理论及文化负载词

2.1. 功能对等理论

功能对等理论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Eugene Nida)提出。奈达致力于《圣经》翻译,在实践中探索出一套翻译理论。奈达(1964)首次在其著作《翻译科学研究》中从语言学的角度提出动态对等理论,并区分了“形式对等”和“动态对等”两个概念 [4]。他认为由于各种语言在形式和内涵方面都存在较大差异,所以“形式对等”的翻译是较难达到的,而动态对等的核心理念则是翻译的重点应在于原文的意义和思想内涵,而不是拘泥于原文形式的逐字逐句对应。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奈达(2004: p. 24)对动态对等理论进行进一步定义:“动态对等就是译文读者对译文所作出的反应与原文读者对原文所作出的反应基本一致。” [5] 由于“动态”这个表达常被误解为翻译只要重视内容对等,不必顾及语言的表达形式,奈达在20世纪80年代采用“功能对等”来代替“动态对等”,同时也突出了“功能”这一概念的重要性。

功能对等理论将翻译的重点从文本转向读者,从信息形式转向读者的反应(王小丹 2009: p. 132) [6]。奈达将功能对等分为“最低层次的对等”和“最高层次的对等”。“最高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反应和原文读者对原文的反应完全一致,由于源语言和目的语存在文化和语法等多方面的差异,最高层次的对等仅可以在极少数情况达到。“最低层次的对等”是指译文读者对译文的理解与原文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大体相同,是保证译文质量的最低要求,低于“最低层次的对等”的译文是无法被目的语读者接受的。功能对等理论主要通过传达信息、传达原作精神和风格、语言符合目的语表达习惯、读者反应相似四个方面来指导翻译实践。翻译的主要矛盾常集中在功能对等和形式对等难以共存(卜玉坤,王晓岚 2009) [7]。根据功能对等的核心理念,内容对等优先于形式对等,但不能忽视形式对等。因此译者应在功能对等理论的指导下,选取合适的翻译策略,才可以尽可能在功能和形式上都达成较大限度的对等,更准确传达源语言的文化内涵。

2.2. 文化负载词

中国学者许国璋(1980)最早提出了文化负载词概念 [8]。廖七一(2000: p. 232)将文化负载词定义为“某种语言中一些具有特别意义的词或者习语,带有一定的文化标志,这些词语反映了一定的历史性和独特性” [9]。类似地,德国语言学派翻译理论家科勒(Koller)认为文化负载词即一些国家在政治、制度、地理、社会文化等领域特有的表达,这些表达在翻译为另一种语言时,会出现词语缺失的“零对应”现象(王颖频,滕硕 2013: p. 164) [10]。在文化负载词翻译的过程中,源语言与目的语的语音系统、文字结构和修辞方法完全不同的情况频繁出现,常常带来翻译和理解方面的困难。过分注重形式对等可能会导致源语言文化负载词的内涵无法准确向目的语读者传达,阻碍文化交流。

3. 实证分析

源语言和目的语读者身处于不同文化,对同一事物的认知有着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在含有比喻意义的文化负载词中体现尤为明显。如何将源语言中比喻含义的内隐信息准确地用目的语语言输出,使目的语读者更容易接受的同时并保留源语言文化特色,是值得译者关注的问题。因此本文选取含有比喻意义的中国文化负载词进行实证分析。

3.1. 直译

直译是指在保留原文内容的同时,也保留原文形式。直译以原文的文本结构为导向,可以在最大程度上保留源语言的文化要素和民族特征(卜玉坤,王晓岚 2009) [7]。

例1:

原文:打铁必须自身硬

译文:Das Eisen, das geschmiedet wird, muss selbst hart sein.

“打铁必须自身硬”是中国文化中常用的谚语,比喻做事首先要有过硬的本领和作风,在十九大中成为“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的新型表达方式,是较为典型的暗喻。“铁”具有牢固、坚硬的特质,“打铁”对于德语的读者来说也是较常出现在谚语中的表达,对疑问读者来说较为熟悉,如“趁热打铁”在德语中的对应表达为“Man muss das Eisen schmieden, solange es heiß ist”。奈达认为,如果一个形式对应的翻译在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上达到功能上的对等,就不需要改变形式(郭建中 2000: p. 66) [11]。因此,译文采取直译手段,保留“打铁”这一比喻,符合目的语读者的认知,也可以使目的语读者较为直观地感受到中国共产党加强自身建设的坚定信念,可以最大限度还原该谚语的内涵,实现较高程度的功能对等。

例2:

原文: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译文:Die Macht in den „Käfig“ des Regelwerks sperren

“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是指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防止权力滥用,构建科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此处原文的比喻手法属于明喻,将“制度”比作“笼子”,用形象的语言表达了丰富的内涵。“笼子”这一概念对于源语言和目的语读者都不陌生,从其内涵上讲,都含有“制约”之意;基于相似的认知习惯,译者在此处选择直译的手段,将这一比喻译为“Käfig”。但考虑到“笼子”这一概念在主观上可能会为目的语读者带来类似“强制束缚”、“牢笼”等贬义感受,使没有相关文化背景知识的目的语读者产生迷惑,译者在译文的“Käfig”一词中添加了引号,表示此处的“笼子”有特殊含义,引起目的语读者的思考,并传达出中国建立权力监督机制的决心这一信息。

3.2. 意译

在翻译中,译者难免会遇到源语言表达习惯或内涵与目的语无法完全匹配的情况。根据功能对等理论,在无法同时做到意义和文体形式同时对等时,必须放弃其一,而内容对等应优先于文体形式对等,因此此时应采用意译策略。

例2:

原文:反对“四风”

译文:Bekämpfung der „Vier Formen der Dekadenz“

“风”在汉语中有“风气,作风”之意,原文中“四风”用来比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这四种形式的不良风气。由于德语中对应“风”的“Wind”一词没有“风气”的引申含义,目的语读者不能实现主动联想,译者无法在此处采用形式对等的直译方式。根据原文中“四风”的具体内涵,译者将其概括为“颓废、堕落”,意译为“Vier Formen der Dekadenz”,即“四种形式的堕落”,也可以向目的语读者明确传达出原词条中反对堕落风气的内涵。

例3:

原文:贫困县全部摘帽

译文:Alle Armutskreise von diesem Etikett befreien

在汉语中,“帽”常用来比喻带某种标志的事物,如原文中“帽”用来比喻贫困这一标志,“摘帽”意为帮助贫困县改善贫困落后的状态。在目的语文化中,“帽子”这一概念也常用来作喻体,用来比喻“职位,工作”,如谚语seinen Hut nehmen意为“离职”,但与带有特定标志的事物这一含义没有太大关联。德语文化中更常用“标签”这一概念来比喻拥有某种标志或特点的事物,译者在此处就将“摘帽”这一具有显著中国文化特色的比喻意译为von diesem Etikett befreien,即“摆脱这个标签”,保留原文比喻修辞手法的同时,也向目的语读者传达了中国“贫困县全部摘帽”这一事实。

3.3. 增译

公增译是指为使译文更地道、顺畅,传达的信息更加明确,在不影响原文内容的前提下,在译文中增添原文没有的内容。增译既可以是语法层面对目的语表达习惯的适应,也可以是内涵层面对源语言文化信息的阐释。

例4:

原文:发扬钉钉子精神

译文:Entfaltung des Geistes der unablässigen Bemühungen im Sinne des „Nageleinschlagens“

在中国文化中,“钉钉子精神”背后隐藏的信息是不断努力、攻坚克难的精神,德语中则缺失此含义。若译者不加以解释,直接将该词条译为Entfaltung des Geistes des „Nageleinschlagens“,目的语读者由于认知方面的差异,并不会主动从“钉钉子”的动作联想到认真踏实的精神这一内隐信息。因此译者采用增译的手段,将原文中“不断的努力”(die unablässigen Bemühungen)这一隐藏信息补充进译文之中,同时保留了“钉钉子”(Nageleinschlagens)这一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形象比喻,使目的语读者有意识地思考“钉钉子精神”与“不断的努力”之间的关联,能有效地表达出原文的通俗感、生动感和形象感,并将该词条背后的内涵和文化信息准确传递给目的语读者,为目的语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例5:

原文:“绣花”功夫

译文:Mit der Präzision einer Stickerei

“绣花”是中国优秀的民族传统工艺之一,优秀的绣花作品往往需要极强的耐心和高度的专注。“绣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用来比喻做事情需要“像绣花一样精细”。原文的是形容扶贫工作要想做到位,就要像绣花一样精细,下足功夫。目的语中虽然不乏刺绣这一工艺,但是由于认知的不同,提到“绣花”这一概念时,译文读者并不会下意识地产生“精细的工作”这一联想。译者在处理“绣花”这一比喻时则选择将“绣花”这一概念直译,同时在译文中补充其隐含信息“Präzision”(精细,精确),将中国人民坚持精准脱贫的工作精神生动形象地传达给目的语读者。

4. 结语

奈达曾经指出,翻译就是在译文中用最恰当、最自然的对等词语再现原文的信息,意义层面的再现为第一,风格和文体层面的再现为第二,不可能做到绝对等值,译者的工作就是努力争取等值,而不是等同。因此,原文和译文无法做到绝对的等同。本文以《中国关键词》(汉德对照版)中的文化负载词为例,从功能对等的视角分析了常见的翻译手段。在考虑具体语境的前提下,在译文中保留原文的形式和内容,可使译文读者对源语言的文化内涵印象更深刻;而内容和形式的对等无法同时实现时,灵活调整翻译手段,优先考虑内容对等,才能达到较高层次的功能对等。根据德汉语言在结构和文化方面的显著不同,译者在文化负载词的翻译过程中应当权衡多种因素,综合考虑原文传达的信息、目的语的表达习惯、译文读者和原文读者的认知差异等多方面,兼顾形式与意义对等,才能准确再现中国文化负载词的内涵,使目的语读者容易接受;才能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推动中国文化走向世界。

基金项目

本论文受上海市市级创新创业项目“后疫情时代中国传统文化外宣策略研究”(SH2021142)资助。

参考文献

[1] 包汉毅. 文化视角下的翻译策略——以汉语熟语的德译为例[M]. 济南: 山东大学出版社, 2012.
[2] 郑德虎. 中国文化走出去与文化负载词的翻译[J]. 上海翻译, 2016(2): 53-56.
[3] 白莹, 张世胜. 关联翻译理论视角下贾平凹作品文化内涵词的德译研究[J]. 出版广角, 2017(8): 72-74.
[4] 奈达. 翻译科学研究[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1964.
[5] 奈达. 翻译理论与实践[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4.
[6] 王小丹. 奈达的“功能对等论”及其评价[J].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S1): 130-132.
[7] 张竹生. 微分半动力系统的不变集[D]: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北京大学, 1983.
[8] 卜玉坤, 王晓岚. 基于功能对等理论的中国文化专有项英译策略[J].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9(1): 85-89.
[9] 廖七一. 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M]. 南京: 译林出版社, 2002: 232.
[10] 王颖频, 滕硕. 顺应论视角下网络双语展示中文化特色词汇的翻译研究——以“中德文化网”为例[J]. 苏州大学学报(哲社版), 2013(6): 163-169.
[11] 郭建中. 当代美国翻译理论[M]. 武汉: 湖北教育出版社, 2000: 66.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