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物流业作为国民经济中的新兴服务业,有着巨大的潜力。物流业的发展导致了更多的产品开始流通、消费和销售,更多的物流活动在持续进行,成本也一直增加,现代物流已经慢慢变成世界发展经济的新热点,单一的运输业务不断发展,慢慢发展到综合物流服务,经过市场激烈的淘汰发展,逐渐成为中国的重要基础产业之一。物流服务被企业外包出去,逐渐形成了第三方物流。第三方物流可以节省企业不必要的投入,可以降低物流成本大约20%。全世界第三方物流市场规模已达到了8196亿美元。英国物流市场中第三方物流占四分之三,美国占一半以上,在日本比例占到五分之四。
第三方物流(Thrid-Party Logistics)泛指是相对于收货方和发货方的第三方,没有直接参与商品交易过程,只是为客户提供一系列的物流代理服务。生产经营企业把物流活动委托于专门做物流的企业,而其集中投入于自身的主要业务。Bottani (2006)研究第三方物流行业客户满意情况,运用QFD技术研究发现通过改善物流情况可以很好地提高合作客户的满意度 [1]。Aguezzoul (2014)通过67篇第三方物流文章分析,研究发现第三方物流选择具有实证性,与不同地区国家的外包物流活动有关,并且确定了11个指标来评估第三方物流 [2]。潘灿辉(2019)以电子商务发展的背景下,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智能化和个性化的发展趋势 [3]。郭芳芳(2017)研究我国第三方物流法律监管的相关问题,提出相应建议对策 [4]。杨望(2017)运用层次分析法研究了我国第三方物流绿色增长等相关问题 [5]。严利霞(2017年),分析国内外第三方物流现状,提出使用成本核算方法,通过改善税收政策成本,减少在第三增值税率提高三方物流业抵扣增值税的项目 [6]。黄希仑(2016)以跨境电商的发展的环境下分析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提出相关问题,从而让跨境物流更加专业标准 [7]。楼巧玲(2018年)从信息化、人才管理、成本控制等方面探讨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持续性发展 [8]。
总的来说,更多的学者重点研究第三方物流的相关理论,更侧重于行业的发展战略以及信息建设,同时国内学者也较少用文献量化分析方法系统研究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情况,仅有武佩剑(2018)创新的运用CiteSpace来研究中国20年物流研究的发展情况 [9]。汪文生(2019年)绘制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2009~2018年国内第三方物流文献 [10]。故本研究把第三方物流的学术研究与行业发展状况结合分析,通过文献可视化方法分析近十年国内核心期刊中第三方物流的研究热点,并结合行业发展现状,从法律政策、信息平台、物流企业人才等方向进行探讨,希望可以给他人有所借鉴,提供思路,给后来研究者有所启发。
2.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
为了系统地了解我国第三方物流的研究趋势,挖掘第三方物流的研究规律和特点,本论文利用文献可视化分析软CiteSpace,对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进行量化分析,绘制知识图谱,CiteSpace知识图谱可以帮助扩宽视野,改变认知角度,了解学科领域的研究演进历程 [11],本论文以近十年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北大中文核心期刊及CSSCI来源期刊文献为数据来源,以“第三方物流”为关键词,2011年1月1日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检索中文期刊论文共919篇,根据关键词、研究主题等信息,筛除无关的数据,最后得到731篇有效文献,导入CiteSpace软件绘制知识图谱,揭示第三方物流研究演进历程和未来趋势,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3. 第三方物流的CiteSpace分析
3.1. 作者机构合作分析
一个研究领域的发展与该领域的学者、机构是分不开的。作者共现图谱可以用来寻找发表大量文章的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是作者生产知识能力的指标,作者的引用也可以表明作者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12]。借助CiteSpace软件对第三方物流领域的研究学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可以识别该领域的作者之间的合作关系。在CiteSpace软件中,选择节点类型为关键词,时间窗口设置为2011~2021,时间切片为1,网络裁剪设定为Pathfinder,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机构合作共现图谱(图1),如图所示,节点数为1723,连线数为1929,网络密度为0.0013,图中明显看出作者与机构合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合作群。根据词频显示,发文量超过5篇的机构共有6个,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生产力最高,依次是北京物资学院、内蒙古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郑州大学管理工程系、淄博职业学院、河南牧业经济学院,可以看出我国研究第三方物流的机构类别较为集中,经济管理学院与交通物流学院是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研究力量。国内近十年第三方物流研究最多的是黄敏学者,共发文10篇,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2017年发表的《电商供应链物流服务契约设计与协调》,研究成本分担契约与收益共享契约机制对电商与第三方物流供应商的影响 [13]。根据文献计量学分析中的公式:
指的是工作效率最高的作者发表的文章数量 [14]。第三方物流研究中发文最多的作者为10篇,代入公式求得阈值2.4。通过选择至少发表过3篇文章的作者作为有效的作者,得出有效作者23位作者,共计90篇文章,占近十年第三方物流核心期刊文章总数的9.8%。如图显示机构连线较少,表明机构间的合作较少,第三方物流研究领域的学术合作还远远不够,大部分以独立为主。因此,鼓励来自不同机构的学者之间加强学术合作,以分享相关知识和经验,对进一步推进第三方物流研究至关重要。
Figure 1. Graph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research authors and institutional cooperation
图1. 第三方物流研究作者、机构合作图谱
3.2. 研究热点分析
由于关键词是对文献核心内容的高度概括,是研究主题的集中体现。分析关键词可梳理某一领域的研究重点,关键词出现频次与研究热点呈正相关 [15]。共现分析理论认为,关键词的共现关系与文献的研究主题关系紧密 [16]。在CiteSpace中,时间窗口设置为2011~2021,节点为关键词,得到清晰、简约的关键词共现图谱(如图2),如图2所示。图谱中有338个节点,436条连线,网络密度为0.0077。对比作者、机构合作图谱分析节点和连线明星减少,但密度更高,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更强。
关键词共现图谱中,圆代表关键词的节点,其越大表明该主题出现的频次越高,节点间的连线代表共现关系,粗细程度表明其共现的强度,圆的颜色和厚度表示该节点出现的时段,圆内年轮厚度越厚,该领域主题研究越热门 [17]。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频次在10以上的有13个主题。选取频次前三十的关键词绘制表1。如表1显示,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热点主题排名前5的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供应链”、“物流外包”、“物流企业”,这5个主题中心性也较高,说明它们是第三方物流的知识图谱重要中介节点。其中“供应链”、“物流外包”、“逆向物流”、“物流模式”、“运作模式”等关键词可以看出,目前的研究热点集中在我国物流的系统模式上,“物流服务”、“服务质量”、“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等关键词可以看出,我国学者对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较为重视,反映出第三方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对消费行为研究主题的聚集。
Figure 2. Third-party logistics keyword co-occurrence map
图2. 第三方物流关键词共现图谱
Table 1. Hot vocabulary of third-party logistics
表1. 第三方物流的热点词汇
3.3. 研究趋势分析
突变词是指一段时间中出现频次较高的词,突现词频次的变化可以反映出研究领域的前沿和趋势。如图3所示,“物流外包”、“中小企业”、“物流”、“电子商务”、“冷链物流”、为第三方物流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物流外包”强度最高的热门研究主题。
Figure 3. Third-party logistics emergent word map
图3. 第三方物流突现词图谱
不同时期研究主题会不断变化,时区图可以观测到研究主题演进的过程。第三方物流研究的时区图(图4)直观呈现时间跨度上当年首次出现的关键词,显示了第三方物流研究在不同时区的热点特征与发展过程。近十年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平稳期(2011~2014年)。这一时期第三方物流在国内物流领域仍属于热门领域,在这阶段第三方物流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愈发多元化,不仅仅研究物流模式,也开始关注企业信息化转型,绿色物流等其他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状态。由于只选取了近十年研究,所以重点关注2011年后新产生的研究主题。涉及关键词有“物流模式”、“服务质量”、“信息系统”、“法律关系”、“绿色物流”。研究的焦点涉及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方面面,较为全面。
Figure 4. Third-party logistics time zone map
图4. 第三方物流时区图谱
第二阶段是衰减期(2015~2021年)。这一时期新增的研究主题明显减少,且频次都较低。涉及关键词有“演化博弈”、“网络设计”、“协同管理”、“发展策略”、“物流信息”等。这一阶段国内的第三方物流研究已经较为成熟。
4. 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4.1. 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中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速度前无古人,15年市场规模为1638亿美元,16年第三方物流为企业订单准确率方面增加了5%,在降低仓储成本方面增加了5%,在降低物流费用方面增加9%,而在减少物流固定资产方面整整增加了15%。17年市场规模已增长至12,411亿元,18年增长10.36%已达到13,839亿元。
虽然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但与国外物流企业比照,我国的物流行业发展时间短、程度低、经验与科学理论不足。联合市场考察数据以及学术研究材料显示,我国优秀的第三方物流企业还远远不足,不利于行业的蓬勃发展。在2013~2018年5年中全世界物流企业调查数据中发现,中国排名靠前的企业的资金只有几千万美元,相比全球靠前的企业超过几亿美元。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中,大部分以基础运输业务为主,较少涉及工业运输、商业原材料运输等业务,较少运用现代科技和管理技术。较多停留在人工操作管理阶段上。我国第三物流有40%的企业是民间自营物流公司,30%是混合经营模式,而只20%是专业做第三方物流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地区上不集中而且全体利润较低,所以仅仅只能提供些基本的物流运输服务,基础设施的不够全面,导致企业相应成本变高的后果。目前物流行业结构不断优化,中国第三方物流企业往专业化进行发展,同时出现规模化的演变趋势,表现出明显的外包趋势。
4.2. 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问题分析
4.2.1. 物流法律建设滞后
从传统物流到现代物流发展的过程中,现代物流行业对经济增长有着巨大贡献,所以现代物流的代表第三方物流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中国物流法律建设相对滞后。一方面目前还没有制定第三方物流的基本法,对物流监管法律规范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来进行,从而中国的第三方物流监管法律制度缺乏最低限度的依据以及基本的原则性内容。第三方物流的参与者众多,行业领域比较广,结构多样并且复杂松散,在缺乏第三方物流基本法的情况下,复杂的法律规范导致缺乏必要的协调性以及系统性,不同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同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沟通,可能会在实践中产生不必要的冲突,从而降低法律权威。法律监管约束力不够,各自为政,难以在实践中及时找到合适的法律规范,造成法律监管效率低。地域上,各个地方政府制定的法律规范不同,并且可能存在冲突,可能还会存在地方保护主义思想以及产生市场堡垒,使第三方物流难以在不同地方实现沟通畅通,对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产生不利影响。另一方面中国物流行业协会是从事物流企业,研究和教学机构,以及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相干行业用户,具有公司地位的大中华区国际协会组织,具有帮助政府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培养物流人才等作用。但物流行业协会的监管作用并不明显,缺乏权威性。例如,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是最大的物流行业协会,但其不具备强制监管权力,所以中国还没有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执行力的物流行业协会,行业自律机制不健全。同时准入机制也够不健全,《物流企业分类与评估指标》中只对运输型的企业进行界定,而没有对行业资本、技术指标进行量化方面的规定,导致很多没有发展能力的企业进入行业,影响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发展。我国物流法律建设滞后的相关问题已经大大影响我国第三方物流市场健康发展,法律监管约束力不强,在不同地区难以沟通畅通不利于市场推广,准入门槛低使部分没有能力的企业进入行业不利于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
4.2.2. 信息化程度低以及信息不对称问题
我们的第三方物流业还在初级起步阶段,大部分企业规模小、专业化程度低,而且信息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没有完善的信息技术服务体系。例如我国的物流市场的大部分软件是从国外引进,并不完全适用我国的情况,我国物流软件供货方因为技术经验等条件的限制,并不能制作出专业性与适用性都高的软件。同时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的信息系统的兼容性还有所不足,没有办法满足信息的及时交流,客户无法了解货物的实时更新,影响服务体验。我国大部分第三方物流企业还使用着过时的信息模块,没有意识信息开发的重要性,信息系统难以对物流的流程中产生作用,从而降低了企业运行效率。大部分物流企业使用人工分拣,导致错件、丢件等不良情况时有发生。另一方面很多第三方物流企业本身专业能力不高但为了迎合需求方,经常会夸大专业服务能力,只向需求方提供对自己有利的信息,甚至提供虚假信息。这些也会影响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健康发展。信息化程度低对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起着巨大的阻碍,造成的丢件错件事件大大的影响民众对第三方物流的信任,同时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也会影响整个行业的信誉。
4.2.3. 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
经济增长模式的可持续发展侧重于长远发展,出于可持续目的而进行的相关活动,第三方物流的迅速发展,促进了经济增长,但同时也对环境产生了危害,对资源造成了浪费。首先我国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管理理念相对落后,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同时大量使用交通工具,消耗了很多燃料,排放了很多有害气体,造成大量的碳排放,严重污染环境,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理念 [18]。例如企业在包装上没有统一的标准,往往每家公司的包装参差不齐,还存在着大量的过度包装现象,同时过度使用包装导致资源的大量浪费,包装材料不进行二次利用,造成的材料垃圾既浪费人力财力又污染环境,不利于可持续发展。其次在物流工程中运输发生事故,造成大量有害物质的泄露,这些物质往往不能自己消散,企业也没有能力处理,会对周围生态环境造成长期的不良影响,比如轮船造成事故导致石油等有害物质的泄露,将导致严重的不良后果,对海洋生态圈产生巨大影响。同时企业缺少全面的操作流程标准,在装卸搬运中如果操作不当,对员工的身体健康以及环境导致不良影响。行业可持续能力不强导致整个行业发展缓慢,造成资源大量浪费,环境污染严重。
4.2.4. 高级人才匾乏
我国第三方物流行业发展的时间不长,专业人才并不充足。首先缺乏物流管理的专业高端人才,以及跨领域的专家。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大批的缺乏物流的专业技术技能,并且缺少有技术职称的专业人员,特别的第三方物流涉及范围广,缺少懂信息技术、管理技能、法律知识、金融外语等多领域的复合型人才,人才的缺少成为是制约物流行业健康发展的客观原因。企业大部分员工招聘时不怎么考虑员工的整体素质,其次企业内部的员工培养也有不足,只寻求降低成本以实现利润最大化,缺少一个服务意识的培养,缺乏实用的物流管理理念,在员工职业规划方面有所不足,缺少标准的职业晋升体系,在员工激励方面也没有的成效,所以员工的工作效率不高,服务质量也不高。
高端人才的匮乏,普通员工能力较差的情况,极大的制约了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的长期发展。
5. 对策研究与发展建议
5.1. 完善中国第三方物流法律措施
第三方物流行业近年来迅速发展,但法律法规的制定有所缺失,导致了管理不当,责任不清等一系列影响行业健康发展的不良问题。法律法规的建设可以更好的保证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的稳定发展,起着重要的保障作用。一是应该完善第三方物流行业法律法规制度可以更好地规范行业秩序,使企业遵守法律法规经营,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调节规范中国的第三方物流行业。但是中国第三方物流行业至今还没有基本法的规范,基本法的缺失很大程度的造成了目前行业中监管不足,标准不统一,各个部门,各地市场之间难以协调沟通等一系列乱象的发生。行业法律体系中的核心便是基本法,基本法起统领作用,是所有行业里的法律法规的参考依据,应当利用基础法对市场准入标准、行业技术标准等基本问题进行规定。
二是我国政府应该完善市场准入机制,如果不制定完善严格的准入条件,将导致行业主体水平参差不齐,有些能力不足的企业强行进行第三方物流市场,造成管理上的诸多困难,影响市场的健康发展。作为现代物流的代表,第三方物流业应重视市场的活动和竞争。应该平等对待不同的物流企业。降低不正当竞争等不良情况的出现。有必要确保所有企业受到平等对待,并享有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以确保健康的竞争环境。关于危险品的物流,在运输以及仓储环节中,严格的市场准入是必不可少的。为了确保第三方物流的市场安全,应该严格规定企业的注册资本、企业管理人员的资质,完善和进一步区别于普通物流业务的管理人员资格的特殊要求。
5.2. 加强信息化建设以及建立高效的信息共享平台
一是物流企业应该学习和使用物流信息技术,物流信息应用技术起着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协助他们及时完成物流服务,减少可能的物流风险,降低货物的损坏程度,并提高他们的物流服务水平。应该广泛运用信息技术,努力实现简洁有效的管理模式。我国的物流企业应该高度注重系统化的物流服务。一是提供标准系统的服务,从而提高物流质量的水平。其次,应该在包装、运输、装卸、甚至资金清算等不同方面,必须有一个统一的规范,从而让中国的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有新的提高。
二是市场应该建设相应的信息共享平台,企业应建立完善的考察制度,并通过合理的多阶段履行合同,来协助自身选择优质的第三方物流公司。我国物流行业缺乏合理的管理,监督,激励和约束机制,从宏观调控的角度来看,有关政府部门还应采取适当的法律和政策,加强监管,以加强市场监管和履行政府职能。为第三方物流市场提供优秀的信用环境,从而使代理商与委托方建立起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
5.3. 发展绿色第三方物流
第三方物流的快速发展,政府提倡节约能源,减少排放并保护环境,环境保护迫在眉睫,首先政府应该鼓励和惩罚性法规相结合,鼓励第三方物流公司采用节能环保技术和设备,并利用信息技术提高物流业务的信息化和绿色化水平,并尽可能降低污染物排放情况以及降低能源消耗情况。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的过度使用,环境恶化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因此,绿色物流的概念已逐渐普及。绿色物流从环保角度出发建立绿色体系将减少对环境的破坏,对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其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和大众消费观念的统一,其次物流企业可以利用更有效的管理模式。中国正在关注环境,并且正在经历产业结构的优化。未来第三方物流的趋势是绿色物流,从生产到分销的绿色物流体系的建立是未来的发展趋势。
以往的第三方物流对环境造成了不良后果,但第三方物流自本身具备着可持续发展的潜力,所以为了取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第三方物流公司必须改变影响第三方物流公司发展的经营方式,建立完善的绿色物流体系,有利于减少成本促进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从而增加企业核心竞争力,提高第三方物流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5.4. 培养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人才
人才是物流行业发展的基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就是人才,一方面企业应该注重培养吸引更多人才。中国第三方物流公司与国外公司之间的差距,一个是意识形态方面的差距,另一个是行业相关知识量上的差距 [13]。应该物流行业的人才培训,培养技能强管理能力强的物流人员是非常重要的。物流是一门涉及管理,经济学,运筹学,系统工程,运输和信息技术的跨学科学科。第三方物流在中国起步较晚,其理论研究尚未成熟。作为第三方物流公司,为了保持可持续竞争力,它还应积极努力的建立一支专业高效的人才团队。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方法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学校的坚实理论基础加上企业的实践经验,可以更好地培养出企业所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建立一批技术先进的培训基地,增加学生的实践能力。让学生在实践经验中更好地学习贯通,激发创造性思维,从理论向实践转化,培养一批有能力有担当的创新物流人才。同时通过校园招聘,社会招聘以及引进国外优秀人才来提高企业员工素质。
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也应该建立完善的人才培养机制。管理层应该自觉的学习先进物流知识技术,做好企业人员的技能培训,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并且建立完善的职业规范与员工晋升制度,让员工清楚明白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同时注重员工的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更好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吸引并留住人才。通过五项修炼原则,努力培养成一个学习型组织,一个学习能力强的组织可以为第三方物流公司带来持久的竞争优势。用严格的管理制度来加强企业人员的管理,减少员工素质低下不负责等行为的发生,提高员工素质和服务水平。
6. 总结
对近十年我国知网核心期刊中第三方物流的文献可视化分析得到,作者机构合作图谱显示作者与机构合作较为分散,尚未形成合作群。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生产力最高,我国研究第三方物流的机构类别较为集中,经济管理学院与交通物流学院是第三方物流的主要研究力量。有效作者23位作者,发文占近十年第三方物流核心期刊文章总数的9.8%,有效作者发文较少。关键词共现图谱显示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高频关键词是“电子商务”、“物流金融”、“供应链”、“物流外包”、“物流企业”,研究热点集中在我国物流的系统模式与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服务质量,反映出第三方领域在发展过程中对消费行为研究主题的聚集。关键词时区图谱显示近十年国内第三方物流研究的第一个阶段为平稳期(2011~2014年)。在这阶段第三方物流的研究范围不断扩展,愈发多元化,不仅仅研究物流模式,也开始关注企业信息化转型,绿色物流等其他领域,呈现百花齐放状态。研究的焦点涉及到第三方物流企业的方方面面,较为全面。第二阶段是衰减期(2015~2021年)。这一时期新增的研究主题明显减少,且频次都较低。国内的第三方物流研究已经较为成熟,热度趋冷。
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阶段,规模小难以形成足够的国际竞争力,有着诸多问题。本文从法律建设、信息化程度、可持续发展能力以及物流专业人才方面探讨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问题,包括物流基本法的缺少,导致第三方物流业秩序混乱,缺乏必要的协调性以及系统性,不同部门与部门之间,不同部门与地方政府之间缺乏沟通,给国家的管理带来许多不便。信息化程度低,企业设施无法满足信息的及时有效交流,客户也无法实时查看货物的最新动态。信息不对称,企业夸大专业服务能力,影响行业健康发展。可持续意识缺乏,资源浪费,污染环境。高级物流专业人才缺少,影响企业健康发展。
根据上述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例如,加强物流基本法的建设,便于更好地管理,来规范行业发展。建议企业运用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的管理模式。鼓励发展绿色物流来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通过校企合作,企业培养机制等方法培养企业所需求的高级物流人才。
NOTES
*通讯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