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以及完善,商品经济和市场经济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大批农村剩余劳动力流入城市。进入90年代,流动结构从个人流动转化为家庭式流动,随之出现了一个为数不少的弱势群体——流动儿童。一方面,流动儿童没有流入地户口,无法享受与城市同龄儿童同等的教育机会;另一方面,由于流动儿童父母大多社会地位不高,经济条件差,无法得到与城市同龄儿童相同的教育资源。根据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的报告《2015年中国儿童人口状况——事实与数据》的估算数据,0~17岁城乡流动儿童规模达3426万人;教育部发布的教育统计数据则能够提供比较精确的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的数据:2017年义务教育阶段流动儿童有1897.45万人。随着流动儿童数量的不断增多,其教育问题也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明确指出,“坚持以流入地政府管理为主、以全日制公办中小学为主,确保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在各方努力下,流动儿童的学校教育取得了不小的进步,但家庭教育还有很大的不足,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是个体社会化的起点,家庭教育比学校教育更能塑造孩子的个性、人格,影响他们的品味和价值观念,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研究有利于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质量,更好地解决教育公平问题。当前,规模如此庞大的流动儿童群体亟需家庭教育指导,面对这一严峻形势我国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发展已不能满足当前的需求。尤其是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更容易被忽视,这种情况很可能导致流动儿童在与常规家庭儿童的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这就要求我们未来应该加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研究,以满足当前我国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方面的需求。本研究借助文献分析法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进行梳理与分析,以期对未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提供参考。
2.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计量分析
2.1. 文献总量少但在不断增长
笔者以“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为主题词或篇名在CNKI中检索至2021年10月27日的相关文献,文献总量过少,只有214篇,其中期刊86篇,硕博76篇,经过筛选剔除后选出152篇文献作为研究文本分析,图1为CNKI可视化分析发文量年度趋势图:第一篇文献发表于2003年 [1],证明我国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起步晚。但总体文献数量呈上升趋势,2010年国家出台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全国家庭教育指导大纲》,推动了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发展,2010年文献数量也出现了迅猛增长并保持稳上升。
Figure 1. Trend chart of the number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family education of migrant children from 2003 to 2020
图1.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相关文献数量2003~2020年度变化趋势图
2.2. 研究机构以高校为主
按照发文数量对发文作者所在机构进行统计(如图2所示),前10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全为高校,但师范类高校只有3所,除了第一名的南京师范大学之外,其他师范院校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还很薄弱。前10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共发文67篇,占总文献量的34.35%,这些研究机构尤其是南京师范大学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研究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Figure 2. Number of papers issued by migrant children’s family education research institutions
图2.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机构发文量
2.3. 关键词词频统计分析
通过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论文中关键词的词频统计和分析,可以看出该研究领域的热点。经过CNKI可视化分析可以得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将节点过滤出现频次调为10次得到图3,图谱中的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节点的大小表示被引频次的多少,节点越大表示关键词复现率越高。从共现图谱中可以看出,亲子关系、工作介入、儿童家长、教育方式等节点比较大。通过关键词归类分析,国内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对象侧重于儿童家长,主要研究儿童家长的教育方式、收入、文化程度等影响因素。研究主题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支持、工作介入等方面,多采用问卷调查的研究方法。
Figure 3. Co-occurrence network map of family education keywords for migrant children
图3.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
3. 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内容评析
3.1. 研究的关注点主要是流动儿童家长
目前大多数的研究关注点主要是流动儿童的家长,关注流动儿童家长的经济水平、文化程度和所从事的职业等等,或者从流动儿童父母的家庭教育期望、教育观念和教育方式等方面分析。例如曾守锤等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若干特点及其对社会工作的启示意义中认为多数流动儿童家长的家庭经济收入偏少,受教育程度偏低,文化程度不高,职业类型也比较特殊。不过曾守锤等还认为多数甚至大多数流动儿童并不缺乏直接的学业支持,来自哥哥姐姐或邻居家孩子的指导是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源的优势。在家长的教育期望方面,普遍认为流动儿童家庭父母教育期望比较高,而在曾守锤的研究中,教育期望呈现两极化的现象,流动儿童家长中的另一个群体对子女的教育期望值比较低,这些群体里大多是成功的商人或是孩子学习成绩比较差,这是多数的研究中没有注意到的 [2]。杨威认为家长的教育期望与家庭的经济条件无关,一般受儿童的成绩、家长受教育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3]。在教育方式的研究上,普遍认为流动儿童家庭偏重于放任型的教育方式。例如龚继红等在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差异及影响因素中认为虽然大多数家庭都侧重于民主型的教育方式,但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流动儿童家庭更加放任和溺爱 [4]。周建芳等认为两类儿童父亲的教育方式没有显著差异,但是流动儿童母亲教育采取放任型教育方式的比例高于本地儿童 [5]。教育观念上,多数家长都很重视孩子的教育,但是对身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还是采用言语教育和体罚的方法。另外,在张绘的研究中,与以往结论认为女童面临更高的失业风险不同,父母在初中后更倾向于让男孩去工作 [6]。几乎很少有研究从流动儿童本身着手分析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原因,目前有刘芳等在儿童权利视角下从家庭层面和社会层面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 [7]。流动儿童作为家庭教育中的受教育者,其表现决定了家庭教育的质量,今后关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可以多关注流动儿童本身。
3.2. 研究主题比较集中
目前国内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和支持体系方面。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家庭资本和父母的教育期望、教育行为等,这些因素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具体影响上文已经做了基本的阐述。研究主要采用了布迪厄的教育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帕森斯社会行动理论作为理论支撑,例如刘丹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资本研究中,以布迪厄的再生产理论为主要理论依据,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状况进行了全面的分析,认为流动儿童在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资本中均处于劣势 [8]。龚继红等运用帕森斯的社会行为理论,比较了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的态度、投入、方式等等对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本地儿童和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行为差异较小且共同影响着儿童学业表现 [9]。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也是影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重要因素,关于亲子关系和夫妻关系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影响的研究还有很大的不足。
各种研究认为由于流动儿童与城市本地儿童相比几乎各个方面都处于劣势地位,使其家庭教育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仅靠父母及亲戚支持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引入社会多元主体参与支持,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刘黎红等认为解决当前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问题需要建立一个由政府、学校、非政府组织等组成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支持体系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进行合理的干预 [10]。在社会支持体系构建方面,李静认为应以福利多元主义为指导,以支持主体、支持内容、支持方式等三个维度设计、构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社会支持体系 [11]。但是目前对社会支持体系的研究仅仅停留在对策措施方面,对社会支持体系的效果评估研究不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中的父母参与、教育投入和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学校融合影响等其他主题也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有重要价值,在以后的研究中值得多加关注。
3.3. 研究地域分布不均
根据收集的文献来看,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主要以某一地域为单位且分布不均,基本分布在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在我国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相关文献中,对可以确定研究地域的文献进行统计,研究东部地区的文献约占59%,研究中部地区的文献约占27%,研究西部地区的文献约占14%。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中部地区的文献中,研究武汉市的文献约占45%;在研究西部地区的文献中,研究重庆市的文献约占67%。根据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以东部地区为主,中西部地区较少。而在中部对武汉市的研究较多,对中部其他地区研究不足。在西部对重庆市的研究较多,对西部其他地区研究不足。
3.4. 比较研究不足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差异性的研究与判断方法,可以理解为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求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通过比较研究可以更好地找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与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之间存在哪些异同,有利于更好地解决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现有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大多数是单方面的分析流动儿童家庭现状及对策,而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和城市本地儿童家庭教育的比较研究很少,周建芳等在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学校融合影响的研究中将流动儿童和本地儿童的家庭教育以及学校融合进行了比较,认为流动儿童学校客观融合差于本地儿童,但主观融合与本地儿童相似 [5],吴航在家庭教育环境对流动儿童学业表现的影响中将流动儿童与城市儿童的家庭教育环境进行了比较 [12],杨威也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期望的影响因素探析中将本地常住儿童和公立流动儿童以及流动儿童的家长教育期望进行了比较 [3],除此之外其他学者几乎很少用比较研究。
3.5. 缺乏对特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
在流动家庭中,有一些特殊类型的家庭更是弱势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如单亲家庭。据调查显示我国离婚率连续10年上升,2018年我国的离婚率竟然高达38%,也就是说大约每3个人结婚,就会有一个人离婚,而且中国每年意外死亡人数超过320万,这些因素导致中国单亲家庭比例逐年上升,多达2300余万户,其中70%为单亲母亲家庭。流动家庭中还有数量众多的残疾儿童家庭、重组家庭等其他特殊家庭,这些特殊流动儿童家庭的家庭教育问题更需要被关注。而在目前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中,都是对原生家庭的研究,对特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
4. 我国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未来展望
4.1. 关注流动儿童本身
研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最终目的也是促进流动儿童的健康成长,把流动儿童培养成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流动儿童所接受的家庭教育归根到底要表现到流动儿童本身,而目前关注的流动儿童家长的诸多现状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产生多少影响还很模糊。在以后的研究中,建议研究流动儿童家长现状的同时也要多关注流动儿童本身,比如,可以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流动儿童的行为表现,从而追根溯源,更有效的找到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根本原因,还可以有针对性地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策略研究也有一定意义。
4.2. 拓宽研究视野
目前国内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影响因素和支持体系方面,为了更好地研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我们要拓宽研究视野。在影响因素方面除了研究家庭资本和父母的教育期望、教育方式等之外,我们也要更多地研究亲子关系、夫妻关系和教育投入等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影响,还要积极探未知的影响因素。在支持体系方面,我们不仅应该研究支持体系的结构,还应该加大实践探索,实地考察的力度,深入研究建立支持体系的可行性和支持体系发挥的实际作用,抓住互联网时代的良好机遇,建立更加科学、更加现代化的支持体系 [13]。同时我们还要兼顾对非热点主题的研究,目前比较集中的研究主题已经取得了不错的成果,短时间内很难再有大的突破。许多研究主题(例如家庭教育对流动儿童学校融合的影响)虽然只有很少人在研究,但是对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应当提高对此类主题的重视程度。最后研究者要开拓视野,积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理论与经验,从而发现新的研究增长点,进一步提高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的科学性。
4.3. 平衡研究地域差异
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中,对中西部地区的研究不足,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和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也由于流动儿童教育机会的户籍壁垒,越来越多的学龄阶段儿童选择在省内流动,东部也有少数流动儿童父母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选择往中西部流动。根据段成荣等人的研究我国集中在中部和西部的儿童占比有所增加,东部流动儿童的数量随之减少,2015年全国流动儿童中有48.8%集中在东部,也就是说有超过一半的流动儿童集中在中部和西部。因此,为了更好地研究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在今后的研究中,我们应该平衡地域之间的差异,在加强研究东部地区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同时也要多关注中西部地区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问题。
4.4. 注重比较研究
以后的研究中,我们可以更多地使用比较研究,而且还可以进行多方面的比较。流动儿童中除了农村流动儿童以外还有很多从城市流入另一个城市的流动儿童,可以把农村流动儿童和城市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进行比较;不同地区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之间有各自的特点,也可以进行不同地区之间的比较;由于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不同民族的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也有所差异,李素梅指出蒙古族家庭教育教育内容还包含着蒙古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研究比较不同民族之间的流动儿童家庭教育可以更好地促进教育公平 [14];另外,还可以尝试把国内的研究与国外的研究进行比较,国外对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已经比较成熟,研究集中在学习、生活状况和心理等方面 [12]。尽管中外可能存在文化差异,但国外对于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一系列研究仍可以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
4.5. 重视特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研究
当下中国正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时期,在这个特殊时期,我国的家庭结构发生巨大变化,单亲家庭、重组家庭等逐渐增多,流动家庭中像单亲家庭等这种特殊家庭的数量也在增长,这给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带来了很大的困难。研究者应该关注特殊群体,目前对特殊流动儿童家庭教育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在研究过程中可供研究者参考的资料寥寥无几,在这种情况下研究者应该将研究视野深入现实生活,持续开展实践研究,使研究成果更具有指导性。重视特殊流动儿童的家庭教育,促进流动家庭的和谐稳定,也是为缓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公平增砖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