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是马克思的一部未完成的手稿,是马克思主义形成阶段的重要著作,被许多学者看成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真正诞生地和秘密” [1] (p. 201)。《手稿》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思想的发源地” [2],更是马克思主义生态思想的发轫地。深入剖析其《手稿》中蕴含的生态思想,对于新时代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 《手稿》生态思想形成的背景
人类社会任何一种学说、任何一种思想理论都不是空穴来风、突如其来的,其形成发展都具有特定的历史背景,是在对社会生活实践的科学认识与理性把握的基础上,从而形成的具有一定时代特征的特殊产物。马克思《手稿》中生态思想也正是在是在机器大生产的社会大背景下,通过批判和借鉴前人的哲学思想的基础上形成的产物。
2.1. 《手稿》生态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
18世纪中期,整个欧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传统手工业被有序化的机器大工业所取代,使得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进而创造了亘古未有的大繁荣景象。正如马克思所评价的那样:“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3] (p. 381)。这无疑肯定了资产阶级在生产力改善方面、在社会财富积累方面所做的杰出贡献。然而,这种财富的积累并非是以一种合理的方式获得,是建立在破坏自然的基础上进而得以实现的。在工业革命这一特定的时代背景下,资产阶级为了获益最大化,加强了对自然的无偿占有。大肆开发,过度利用自然资源,使得社会生态环境承受着前所未有的负担,植被大肆破坏、河流日渐浑浊、空气越发污染等一系列问题,严重制约这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正如恩格斯所言:“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人类对自然界的胜利。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对我们进行报复。每一次胜利,期初确实取得了我们预期的结果,但是往后和再往后却发生了完全不同的、出乎意料的影响,常常把最初的结果又消除了” [4] (p. 383)。正处于科学世界观形成时期的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和费尔巴哈两种不同形式自然观的批判,重新审视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对资本主义制度与异化劳动深刻剖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新思路。
2.2. 《手稿》生态思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任何一种理论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后人在对前人思想成果的批判继承上逐步发展起来的。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费尔巴哈直观性自然观的批判,揭示了人与自然相分离的根本原因,提出了异化劳动理论,从而形成了自己的生态思想。
2.2.1. 马克思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的批判
马克思的生态思想是以人化自然观作为研究的出发点的。青年时期的马克思一度是是黑格尔的追随者,因而其人化自然观很大程度上受到黑格尔自然观的影响,但又是在对黑格尔自然观的批判继承中发展起来的。
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自然界是绝对观念的自我异化,绝对观念是与自然界相对立的主体” [5] (p. 153)。在黑格尔这里,所谓的自然界并非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只不过是绝对精神运动发展过程中其对象化的一个抽象的自然界即“思想的异在”,只是一个“自然界的思想物”即“自然界诸规定的抽象概念”。为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写道:“对他来说整个自然界不过是在感性的、外在的形式下重复逻辑的抽象概念而已。他重新把自然界分解为这些抽象概念。因此,他对自然界的直观不过是他把对自然界的直观加以抽象化的确证行动,不过是他有意识地重复的他的抽象概念的产生过程” [6] (p. 115)。
2.2.2. 马克思对费尔巴哈直观性自然观的批判
不同于黑格尔将人与自然看作绝对精神的外化,费尔巴哈认为自然界的客观性,他从直观的角度探索人与自然关系本质的具体内容,认为人与自然相互联系,是内在统一的。在自然观上,可见费尔巴哈是唯物的。为此,马克思在《手稿》中给予高度评价;“费尔巴哈是唯一对黑格尔辩证法采取严肃的、批判的态度的人;只有他在这个领域内作出了真正的发现,总之,他真正克服了旧哲学” [6] (p. 92)。
虽然费尔巴哈在批判黑格尔旧哲学的工作中有着卓越贡献,但他同样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对自然观的阐述上,费尔巴哈强调感性、直观性的特点,所谓的自然界是感性的存在。他曾在回答“自然界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时说:“我所说的自然界,就是人拿来当做非人性的东西而从自然分出去的一切感性的力量、食物和本质的总和” [7]。而马克思在此基础上,从辩证地角度阐述了人的本质即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将自然界放入社会历史领域去考察,肯定了社会实践对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认为只有通过人类的实践活动,人与自然才能发生联系。从《手稿》中马克思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阐述角度来看,费尔巴哈的生态思想对其由一定的借鉴意义。
3. 《手稿》生态思想的主要内容
3.1. 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3.1.1. 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自然界
众所周知,自然界是先于人类存在的。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这就是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出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 [6] (p. 52)。人无疑是从自然中产生的,作为有生命力的实体,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从自然界获取阳光、空气、石头、水等各种物质生产资料,从而不断改变着自己的生存环境与生活状态。对此,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在肉体上只有靠这些自然产品才能生活,不管这些产品是以食物、燃料、衣着的形式还是以住房等等的形式表现出来” [6] (p. 52)。由此可见,自然界无疑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为此,马克思在《手稿》中又进一步的做出解释:“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就什么也不能创造。自然界是工人的劳动得以实现、工人的劳动在其中活动、工人的劳动从中生产出和借以生产出自己的产品的材料” [6] (p. 48)。人类通过生产资料的生产,让人与自然产生了历史性的联系,使得自然呈现出对人类实践的意义。
3.1.2. 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通过实践改造自然
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哲学家们都未能明确说明人与自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一部分人将其视作某种精神的产物,一部分人将其看作是孤立的存在物。马克思在《手稿》中认为,人的产生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现实的,肉体的,站在坚实的呈圆形的地球上呼出和吸入一切自然力的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它本来就是自然界” [6] (p. 102)。此外,马克思还进一步指出,人的存在还是对象性的存在物,即“人是肉体的、有自然力的、有生命的、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这就等于说,人有现实的、感性的对象作为自己本质的即自己生命表现的对象;或者说,人只有凭借现实的、感性的对象才能表现出自己的生命” [6] (p. 103)。马克思还借用黑格尔自我意识的对象化来阐述人的本质,“完全以黑格尔的方式把自然规定为外在性,自然在本质上具有物的性质,而人也是一个自然物” [8]。
尽管人是自然的产物,与一般自然物拥有共同特性。但人这种特别的自然物在自然面前绝不是消极被动的,人可以主动作为,通过实践活动,从而对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生存的自然进行改造。正如《手稿》中指出:“人作为自然存在物,而且作为有生命的自然存在物,一方面具有自然力、生命力,是能动的自然存在物;这些力量作为天赋和才能、作为欲望存在于人身上;另一方面,人作为自然的、肉体的、感性的、对象性的存在物,同动植物一样,是受动的,受制约的和受限制的存在物” [6] (p. 103)。人的本质力量以实践的方式,在自然中释放出来,使得自在自然打上人类的烙印。
3.2. 生态危机的表现及其产生根源
3.2.1. 生态危机的表现——异化劳动
马克思认为,在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的制度背景下,在资本家的剥削压迫的现实条件下,工人的劳动不仅仅是简单的普通劳动,而且是异化劳动。他认为,“异化劳动是对象化劳动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的特殊蜕变,反映的是在私有制条件下劳动者同他的劳动新产品及劳动本身的关系,本来,自由自觉的劳动是人的类本质,但在私有制条件下却发生了异化” [9]。马克思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对异化劳动展开描述:
首先,工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社会的生产资料掌握在资本家的手中,资本家为了追逐利润,对工人进行不断的剥削与压榨,让工人不断生产能让其获利的产品。而工人生产的产品不为工人所拥有,反而成为支配工人的异己的敌对力量。正如马克思所说:“工人生产的财富越多,他的生产的影响和规模越大,他就越贫穷。工人创造的商品越多,他就越变成廉价的商品” [6] (p. 47)。
其次,工人同自己的生产活动相异化。劳动本来是人的最基本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生命活动的表现。在马克思看来,人为了生存,就不断和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而劳动是人与自然物质变换过程。这种变化不为别的所推动,而被人类之间的利益追求所推动。在人与自然的物质交换中,人需要自觉地调控,而异化劳动阻碍了这种自觉地调控,阻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有机联系。异化劳动也使作为人的类本质的自然界成了人们征服和支配的对象,从而导致人与自然一体性的解体 [9]。
再次,人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人是类存在物,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劳动是人的类本质。劳动作为人的类本质,是区别人和动物的本质属性,而在资本主义私有制条件下,人既失去了自由和自觉的劳动,又失去了赖以实现和确证其生命活动的对象世界,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工人的劳动却成为维持肉体生存的一种手段。然而,当人把人类活动仅仅当作维持人生存的手段的时候,人只会从有用性方面考察自然,这就会增强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欲望,进而造成人与自然的对立。
最后,人与人相异化。马克思一针见血的指出:“人同自己的劳动产品、自己的生命活动、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的直接结果就是人同人相异化” [6] (p. 540)。在异化劳动中,不论是资本家还是工人都出于各自的需要对自然界进行无节制的疯狂掠夺,大量占有外部世界和感性自然界,在对外部世界进行大规模无节制的占有及改造的过程中,自然受到严重的破坏,从而使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3.2.2. 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
在《手稿》中,马克思认为人与自然分离的根源是劳动异化,而劳动异化是私有制的本质表现。马克思曾说道:“私有财产是外化劳动即工人对自然界和对自身的外在关系的产物、结果和必然后果” [1] (p. 166)。并进一步指出,“异化劳动使人自己的身体同人相异化,同样也使在人之外的自然界同人相异化” [1] (p. 163)。因此,正是私有制最终导致了劳动者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的异化,从而导致了自然界从劳动者那里“被异化出去” [10]。正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的存在,使得人与人的关系变成人对物的占有关系,从而使得自然本身的地位和价值被无视。人仅从有用性角度来看待自然,自然仅仅成了人的获得资源的场所,这就会造成人对自然无限制的开发。因此,人与自然分离和对立的根源就在于资本主义私有制。
3.3. 生态危机的解决路径
马克思指出,实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统一,扬弃异化劳动和私有制,实现共产主义是其唯一出路。“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等于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等于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界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化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 [6] (p. 78)。由此可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与自然可实现和谐相处,自然主义和人道主义被同等看待,人实现了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人的自然的本质以及自然的人的本质都得到了确认和实现,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谐统一得到实现,生态危机的解决也由可能变为了现实。虽然,马克思在《手稿》中只是对共产主义进行了初步的阐述,但是,深入挖掘和研究马克思关于共产主义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今后发展中明辨方向,才能真正的实现人与自然、自然与社会的和解。
4. 《手稿》中生态思想的现实意蕴
改革开放至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使得我国的生产力得到了质的飞跃。在经济发展的同时,环境污染、资源短缺等生态问题愈发凸显,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造成了巨大的挑战和威胁。因此,我们需要从《手稿》中汲取养分,深刻分析我国在社会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环境问题,并深入剖析其产生问题的原因所在,探寻出适合我国发展的生态文明道路,不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从而构建美丽中国。
4.1. 正确处理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更好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通过对《手稿》的深入剖析,不难发现,马克思在充分肯定人在自然面前的动能性的同时也明确地告诉我们自然界是人的无机身体。首先,自然只有进入社会历史领域才具有价值,只有通过人的劳动才可以发挥作用,否则便毫无意义。其次,就自然之于人而言,则是人赖以生存的基础,人本身就来源于自然,尽管人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主观创造性改造自然,但也应当遵循其规律,不能肆意妄为,否则就会遭到自然界的报复。也正是如此,人和自然界本身就是相辅相成,都是构成彼此的不可或缺的要素。同时,马克思在《手稿》中指出,人类与自然界出现对立、紧张、抗衡的状态,一方面是工人和自己劳动所产出的产品之间发生异化的必然结果,另一方面是人与人之间对改造自然所得的不均衡的占有关系的必然后果。当下,我们要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立足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用生态规律引导人们的经济活动,使得在正确认识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做到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应将节约资源放在首要位置,加快转变资源的利用方式;要注重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的和谐并进,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低碳发展,以此来促进生产、消费过程的减量化和资源化。
4.2. 不断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坚持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发展道路
在《手稿》中,马克思明确指出逐利性是资本的唯一特性,资本家为了追求剩余价值,对工人进行无情的剥削与压榨,迫使他们为自己服务;为了寻求利益最大化,对自然资源的无休止掠夺,致使人与自然关系恶化,从而酿成生态危机这一灾难性的后果。由此可见,生态危机产生的根源——资本主义私有制。而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中有多方面的参与,发展过程中,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集中现象有着明显的区别。尽管如此,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生态问题也不能完全消失,这就需要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不断推动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制度化、法制化轨道,用制度的牢笼对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保护。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科学理念,并多次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将坚持绿色发展和建设美丽中国作为不可或缺的民生工程,要以更大的力度、更严格的措施着力解决日益突出的环境问题,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加快形成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与生活方式,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从而使得我们所在的地球,天空更加蔚蓝,湖泊更加清澈,环境更加优美,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更加充分地体现出来。
4.3.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教育,自觉为美丽中国建设作贡献
在《手稿》中,马克思指出了生态危机解决的方法——实现共产主义。作为生态思想萌芽的初级阶段,并未能够为当时的生态发展提供有效的解决方案,但却为我国生态建设提供了借鉴。“美丽中国”满足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是我国解决环境问题的必经之路与必然选择。当前,我们国家面临着十分严重的环境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与民生的改善。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等一系列生态问题严重影响着人们的生产生活。习近平总书记也曾指出生态环境,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惠及每个人的民生福祉,关乎民族的未来,对生态环境的治理与改善,需要多方面共同发力,坚持全名参与,注重防治结合,从而“打赢蓝天保卫战”,建设美丽家园。
我国经济发展由高速转向中高速,经济已由原来的农业、工业带动转向农业、工业、服务业三大产业融合进步的局面,在新时代,能否成功转型,进而完成胜利升级,生态环境在其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拥有良好资源的地区,可以因地制宜,合理利用好自身的环境优势,从而实现转型升级。绝不能出现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发展的局面,坚决摒弃损害和破坏生态环境的发展模式和做法,要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有机统一的绿色发展之路。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涉及到国家利益,还涉及每一个人的切身利益。环境问题的治理,不仅需要国家在经济上有调控,法律上有所引导,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参加到这场行动中来,同舟共济,一起缓解当前面临的生态环境问题,为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做出应有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