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海事英语类属特殊用途英语(ESP),涉及航海、航运业务、海上安全、船舶工程、海商法律等多个领域。其范围之广,难度之大,使其不易掌握。与普通英语相比,海事英语词汇存在较强的专业性,许多普通词汇在海事领域被赋予特殊意义。颜色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构成我们“色彩斑斓”的世界,因此在所有语言中,颜色词都具有十分丰富且深刻的意义。海事英语中的颜色词亦比比皆是,其中许多在海事领域背景下有其特殊含义。然而,由于中西方在文化背景、社会风俗等方面存在种种差异,各国人民对各类颜色存在不同的视觉感知、心理联想与意义理解,这对英汉颜色词的翻译提出巨大挑战。认知语言学,作为兴起于20世纪80年代末的新兴语言学流派,其中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以及意象图式理论为颜色词的翻译提供了全新视角 [1]。国内外许多专家、学者从认知语言学理论视角,对颜色词及其翻译开展了部分研究 [2]。其中多数研究涉及文学领域,从隐喻和文化背景角度探究颜色词在英汉两种语言中意义的异同,鲜有涉及海事英语颜色词的特征分析及其汉译方法与技巧。
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运用海事英语颜色词的汉译实例,分析归纳其隐喻和转喻特征,并根据其特征探讨其相应的汉译方法与技巧,以期对海事英语以及其他专业领域英语中颜色词的研究和翻译提供借鉴。
2. 认知语言学之隐喻与转喻理论
认知语言学学术范畴较为广泛,包含多种理论、方法及研究课题,涉及语言学、哲学、心理学、人类学等多种学科 [3]。隐喻和转喻理论则是认知语言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隐喻和转喻都是一种认知模式,可帮助人类以独特的视角更好地认识世界。在传统修辞学中,隐喻和转喻被认为是两种普通的修辞格。直到1980年,美国学者Lakoff和Johnson出版了《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 [4] 一书,在学术界掀起隐喻研究的高潮,标志着认知观的隐喻研究全面开始,隐喻研究得以摆脱文学、修辞学等传统隐喻理论的束缚。Lakoff等指出,隐喻不仅是修辞手段,而且是一种认知工具和思维方式。他们提出了概念隐喻理论,将隐喻分为方位隐喻、本体隐喻和结构隐喻。该理论的核心为“认知思维模式是建立在概念隐喻的基础上的”,其本质是将源域(source domain)概念向目标域(target domain)概念的认知投射(mapping),即人们借助某一熟悉领域的具体事物描述另一领域的事物(通常为抽象的) [4]。Gibbs认为,转喻是概念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人们借此用事物的易理解或易察觉的方面来代替事物的全部 [5]。束定芳 [6] [7] 则对隐喻学进行了概括总结,并从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等角度对隐喻和转喻进行了分析与区别。
束定芳指出,隐喻与转喻或称“换喻”都是人类的认知手段。隐喻涉及两个不同认知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而转喻往往涉及同一认知领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隐喻是基于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转喻重点关注事物本身的特点或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源域事物特点向目标域事物映射的过程,而转喻的理解主要是根据喻体的特点来确定实际所指的对象。也就是说,隐喻一般用于通过A事物理解或解释B事物,涉及到两个概念领域的映射;而转喻基本上是利用A事物的某一显著特征来转指A事物本身,基本不涉及事物特征的转移 [7]。
隐喻和转喻在海事英语专业词汇的翻译中发挥重要作用,有助于海事英语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该类词汇。张晓峰 [8] 对海事英语中的典型术语的明喻与隐喻特征进行剖析,通过比较与分析得出海事英语术语和海事汉语术语的明喻和隐喻规律,及从英语传播到汉语中的变化规律;刘海远与徐丕青 [1] 根据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隐喻和转喻理论和意象图式理论,对海事英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形成机制展开分析和阐释。目前学术界虽有部分针对该方面的认知研究,但整体上来说数量较少,多探究海事英语中的隐喻特点,而鲜有针对海事英语颜色词的隐喻和转喻研究,未进行翻译方法与技巧的探讨。
3. 海事英语颜色词的特征
英汉两种语言都有着悠久历史,在其漫长演变进程中创造出丰富多彩的词汇。颜色词也因为其分布的普遍性和意义的多重性已在语言科学中构成一个特殊领域。在海事英语中,颜色词十分丰富,其意义与普通领域相比有其专业性和特殊性。
一方面,汉语与英语虽属于不同语种,但各国人民生活在同一星球上,无论是主观世界的认知,还是客观世界的事物,不同种类的语言却有着基本相同、类似的内容,因而东西方人民对颜色的感受与理解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在海事英语的颜色词中,有许多基本颜色词在汉语和英语中有着相似的概念和内涵,因而较容易理解和翻译。另一方面,由于受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等因素的影响,中西方人民对颜色的认知与感受不可避免地存在差异,对同一颜色或可产生不同联想,而使颜色词在其语言中独具文化内涵和引申意义。再加之海事领域的专业知识背景,给海事英语颜色词的理解和翻译带来困难。笔者通过分析、探究海事领域专业英汉词典中颜色词的汉语意义,发现许多海事英语颜色词具有隐喻特征和转喻特征。
3.1. 隐喻特征
隐喻由“本体”(tenor),“喻体”(vehicle)和“喻底”(ground)三部分组成。由于隐喻很大程度上有赖于人类经验与思维模式 [1],因此在海事英语中一些最基本、最简单的颜色词经常衍生出许多比喻意义。其中,隐喻特征在文化内涵相关颜色词和功能性质相关颜色词中体现最为明显。
文化内涵相关颜色词在海事英语中十分丰富,例如“green sailor”、“green seaman”1二词。“green”本意为“绿色的”,在西方文化中,绿色往往象征着希望、自由、青春和永恒,寓意着勃勃生机和新生生命,由此可以引申出“年轻、不成熟、无经验”这一象征意义。在海事领域背景下,“green sailor”、“green seaman”就可以译为“新水手”。其中,“green sailor”和“green seaman”为本体,“新水手”为喻体,“不成熟、无经验”是喻底。此时,就将颜色的概念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到经验这一概念上。再如“red band”一词,“red”在西方文化中,既有勇气、坚毅不拔、奉献或牺牲的褒义,也有残暴、流血、激进、危险、愤怒、亏损等贬义。在交通领域,红色多表示“禁止”,再加之海事领域的背景信息,“red band”便可译为“转速禁区”。其中,“red band”、“转速禁区”和“禁止”分别充当本体、喻体和喻底。于是,颜色概念通过隐喻的方式映射到禁止概念上,实现了跨认知域的映射。
功能性质相关颜色词在海事英语中也十分常见,例如“white boat”一词。白色常常是医疗界的代名词,医院的墙面、床铺、救死扶伤的医务人员的工作服大多都为白色,人们也常常将医疗人员称为“白衣天使”,以示敬意。由此,该词中的“white”便可引申为“医疗功能的”,相应的,“white boat”便可译为“医务船”。其中“white boat”为本体,“医务船”为喻体,“医疗功能的”则为喻底。该词便借助隐喻实现了从颜色概念到医疗概念的映射。同理,“yellow jack”译为“检疫旗”,“yellow buoy”译为“检疫浮筒”等等。
3.2. 转喻特征
转喻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人们思维和行为的方式。转喻是在一个认知域中的概念投射(conceptual mapping),这一投射包括的“替代”(stand-for)关系主要是指称 [9]。束定芳 [7] 指出,转喻也由“本体”、“喻体”和“喻底”三个部分组成。但与隐喻不同的是,在转喻中,本体从不出现,喻体就是喻底。本体和喻体是以隐含的方式在起作用,且两者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喻体代表了本体的某一显著特征,所以可以替代本体。提及这一特征,听话者就能够推断出实指本体。转喻机制可分为部分代整体、部分代部分、整体代部分等。其中,部分代整体最能体现海事英语颜色词的转喻特征。此处主要以外形外貌相关和灯光照明相关颜色词为例探究海事英语颜色词的转喻特征。
大多数情况下,人或物的外形外貌最能体现该人该物的特征,而在外形外貌中,颜色尤为显著。因而,许多海事英语颜色词以颜色来代替人或物本身。例如,“blue jacket”一词,如果直译为汉语则是“蓝夹克”,显然不能为大众所理解和接受。此处我们就可以联想到“white collar”——“白领”一词,该词多指穿白色衬衫的脑力劳动者,白色衣领是其显著衣着特征。在航海领域,身着蓝色衣服的人员大多为水手。因此,“blue jacket”一词在海事领域可译为“水手”。该词则是用水手的着装颜色为蓝色这一鲜明特征来代替水手本身,从而以隐含的方式在同一认知域中实现水手这一概念的映射。再如“black oil”一词,直译为汉语则是“黑油”,显然有违海事英语专业性和准确性的特点。结合海事领域相关燃油知识和颜色词的转喻特征可知,“black oil”在海事领域实指“原油、重油”。此处“black”则指原油和重油的暗黑色颜色,这是重油和原油的突出特征,人们可借此特征推断出其本体。同理,“white oil”则译为“轻油”。此处的“black”和“white”都分别在同一认知域中实现了不同种类油的概念映射。
鉴于颜色与光之间联系紧密,海事英语中的灯光照明相关颜色词自然而然地体现出了转喻特征。例如,在“quick flashing green”(急闪绿色光)、“yellow caution zone”(黄灯警戒区)、“alternating white and red”(红白互光灯)和“infra red”(红外线)等词中,英语中并未出现表示“光”、“线”的“light”、“ray”等表达,但显然此处的颜色词是指“……色的光/线/灯”。而该种表达之所以能够在海事领域为人广泛理解和接受,主要是因为光线的颜色是其显著特征,在一定背景下和相关词组中,仅用颜色词可代替相应的光线。因此,在以上情况中,“green”、“yellow”、“white”和“red”等不同的颜色词,通过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分别在同一认知域中实现了不同光线概念的映射。
4. 海事英语颜色词的汉译方法与技巧
根据上文总结的海事英语颜色词的特征,下文对海事英语颜色词的汉译方法与技巧进行了探究。针对不同特征的颜色词采用不同的方法与技巧,主要包括:颜色对等直译、文化对等意译、功能对等意译、所指对等意译、约定俗成译法等翻译方法和引申法、推演法、增译法等翻译技巧。
4.1. 颜色对等直译
对等直译指两种语言的词汇在意义上相通对应、含义相似。鉴于英、汉两种语言中都存在着丰富的颜色词,而两种语言都存在着基本的颜色范畴,且东西方人在基本颜色词的认知中存在一定的相似性,所以感情色彩和形象联想基本吻合的颜色词为数甚多。而且在科技英语词汇的翻译中,往往优先采用直译的翻译方法,所以许多基本颜色词相应概念一致,可采用对等直译的汉译方法。部分对等直译颜色词总结如表1所示:

Table 1. Words by literal translation with equal color meaning
表1. 对等直译海事英语颜色词
4.2. 文化对等意译
所谓“意译”是指根据术语的意思,运用汉语的构词要素,按照汉语的构词法则,译出相应的汉语 [10]。文化对等意译,就是透过源语言中词语的表层意义,结合其文化背景,把握住源词的精神实质,而不拘泥于源词的形式,再结合目标语的文化背景,贴切地将其深层含义表达出来。在汉译文化内涵相关的海事英语颜色词时,译者必须要把握好英语颜色词背后的文化内涵,并尊重英汉颜色词的习惯用法,以准确译出颜色词科学含义。
在文化对等意译中,多可采用推演法,在词典释义的基础上,结合原文的具体语境,推断出海事英语颜色词的隐喻含义,进而采取的适当翻译方法。例如,在“white elephant”一词并非字面的“白象”的意思。该词可追溯到一个关于暹罗国王的故事,他将一头被认为是“神圣”的白化病大象送给自己不喜欢的官员,因为他知道这个官员会为了照顾这头大象而耗尽毕生财产,所以“white elephant”后常用以表示“无用的昂贵物品”、“华而不实的东西”、“累赘”等意义。该词中的“white”则有“无用的”意思,在此基础上,在海事领域背景下,结合相关知识,“white elephant”则可推演译为“无用的船”,专业名称为“废船”。再如“black list”一词,除了“黑名单”的意思之外,该词在海事领域还可译为“遇难船名簿”。因为西方世界中,“black”多象征着悲哀、厄运、罪恶等贬义意象。在西方国家,出席葬礼时,人们也大多穿黑色西服吊唁逝者,“black”营造了一种忧伤、阴郁的气氛。在日常英语中有许多含有黑色(“black”)的表达,例如“a black day”(一个不吉祥的日子)、“in a black mood”(情绪低落)等。因而,在“black list”中,“black”可推演为“遭遇厄运的船只”,从而将整个词译为“遇难船名簿”。在海事英语颜色词中,许多词都基于特定的文化背景,此时便可采用文化对等意译法在探究其文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海事领域相关知识,推演出颜色词的科学含义。部分文化对等意译海事英语颜色词总结如表2所示:

Table 2. Words by free translation with cultural background
表2. 文化对等意译海事英语颜色词
4.3. 功能对等意译
所谓功能对等意译,就是指在意译过程中,要考虑颜色词背后对应的人或物的性质和功能。鉴于航海英语的专业性,在海事英语功能相关颜色词的汉译过程中,译者则需充分了解海事领域的背景知识,必要时需向专业人员请教,以期了解颜色词背后所体现的功能。
在功能对等意译中,多采用引申法这一翻译技巧。在原义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通过字面意义由表及里,对原文含义进行延展,采用符合汉语习惯的表达方式,并选用合理贴切的汉语词句。前文已对“white boat”(医务船)作出分析,“white”可引申为“医疗功能的”的意思。同理,“yellow jack”中“yellow”则可引申为“卫生检疫的”的意思,该词则可相应译为“检疫旗”。以上两词的汉译要注重颜色背后对应的领域,考虑该领域的功能,从而通过引申的技巧贴切译出其意义。部分功能对等意译海事英语颜色词总结如表3所示:

Table 3. Words by free translation with function
表3. 功能对等意译海事英语颜色词
4.4. 所指对等意译
具有转喻特征的海事英语颜色词大多都为部分代整体的转喻机制,以某人或物的外貌颜色代指人或物本身。所谓所指对等意译就是指,在翻译时,译者要结合事物特征,挖掘颜色词背后所指代的人或物,从而实现两种文字所指意义的对等。
在翻译外形外貌相关颜色词时,多采用推演法翻译技巧。同时,必须要结合相关的海事领域知识背景。例如,海事英语中,“blue jacket”转喻为“水手”,因为水手多身着蓝色衣物,而蓝色也跟海洋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海事语境中,“blue rig”中的“blue”则可以推演为“穿蓝色衣服的船员、水兵”,从而该词可相应译为“水兵制服”。再如“blacksmith”一词,“black”实指“iron”、“steel”,此处则是用铁这种物质的外表的颜色“黑色”来代指“铁”本身,“smith”在英语中多指“工匠”,“blacksmith”则意为“打铁的人”,在海事领域多指“锻工”。
而海事英语颜色词中,涉及光线的词也颇为丰富。翻译此类词时多可采用增译法、解释法等技巧。例如,在“black out/blackout”一词中,“black”本意为“黑色的”,而此处实指“由停电造成的黑暗状态”。由此,在海事领域里,该现象多发生于船上,造成这种状态的原因多归为“全船失电、灯火管制”,此处便用到解释法。而例如“yellow caution zone”这类词,颜色代指该颜色的光线,因此可在相应的颜色后增译“光”、“线”、“灯”等词。“yellow caution zone”便可增译为“黄灯警戒区”。转喻特征的颜色词在海事领域十分丰富,多可采用所指对等意译法,部分词总结如表4所示:

Table 4. Words by free translation with the signified objective
表4. 所指对等意译颜色词
4.5. 约定俗成译法
约定俗成指的是跨语言翻译过程中,某一名词或术语从原语译成目的语后,该译法经过人们长期的实践与运用而确定下来,并为后人所遵守和沿用,不再变更。海事英语属于专业领域的英语,其中俚语、俗语较多,有许多颜色词早已摆脱其原有的意义,被赋予海事特色,并被业界所认可和接受。翻译该类词时,译者无需再“另辟蹊径”,要尊重海事领域的相关“约定”,采取公认的“约定俗成”的译法即可。这便对译员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需广泛涉猎海事领域的相关知识,了解相关词产生的文化背景,必要时需请教专业人员,才能地道地译出颜色词的合格译文 [11]。此处列举了部分约定俗成颜色词如表5所示:

Table 5. Words by translation as their usage
表5. 约定俗成颜色词
5. 结语
海事英语中有十分丰富的颜色词,其中许多词负载着超越颜色本身的意义,有其隐喻特征和转喻特征。在海事英语颜色词的汉译过程中,译者首先要分析其特征,运用认知语言学中的隐喻和转喻理论挖掘颜色词背后的深刻含义,再采用颜色对等直译、文化对等意译、功能对等意译、所指对等意译、约定俗成译法等翻译方法以及引申法、推演法、解释法等翻译技巧准确传达源词意义。再者,海事英语极具专业性和科学性,扎根于深厚的海洋文化背景,因此译者必须具备一定的海事领域知识素养,广泛涉猎海事领域的专业知识,将理论付诸于实践,才能领略海事英语颜色词的“颜”外之意,交出合格译文。
基金项目
交通运输部科技项目“英文海事调查报告撰写指南研究”(编号:1780814012J)。
NOTES
1本文列举的英汉颜色词引自《船员适任证书考证必备词汇手册: 驾驶专业》,作者程昕,胡智林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