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是事关人才培育目标实现、国家核心竞争力提高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政治任务,而课程思政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针 [1]。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全国高校思政工作会议上强调:“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 为落实习总书记的讲话精神,教育部印发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针对这一纲要,大多省份都出台了《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方案》,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成为当前全国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举措。然而,课程育人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员参与、全方位推动、全要素协同。深化课程思政建设,提升立德树人成效,厘清“为什么要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要做什么”以及“怎么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三个根本问题至关重要。
2. 课程思政的本质:立德与树人、育才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党的十八大正式将立德树人确立为教育的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必须追求育人和育才相统一,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不可割裂。但现实教育中往往现出二种情况:一是只教书不育人,教育者演变成了“教书匠”;二是只育人不教书,教育者异化成了“说教者”。立德与树人、育人与育才脱节,没有真正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而课程思政能够弥补这一缺陷,打破思想政治教育与专业教育相互隔绝的“孤岛效应”,真正实现立德与树人、育才与育人的完美结合。
2.1. 课程思政是高校育才与育人结合的重要途径
不少高校的教师往往会产生这样的想法:“我是专业课教师,只要把知识传授好就行,思想政治教育不是我的主要职责,而是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的工作”。孰不知,人才培养是一个育人育才协同并进、不可偏废的过程。育人是育才的前提条件,有德无才最多会培养“半成品”或“残次品”,而有才无德却很可能产生“危险品”;育才是育人的深化要求,虽然有时可以说“有德而无才者不能造福一方,但总能行走于世”,但若只求成人不求成才,则国家的建设与发展就无从谈起。因此,必须实现育人育才的“共赢”,培养出德才兼备的真正“人才”。课程思政就是对“只育才不育人”和“只育人不育才”这种极端趋势的纠正,致力于使各类课程皆可做到知德共栖,实现人才“双育”。
2.2. 课程思政是高校立德与树人结合的重要途径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学界形成了这样一种观点:立德树人是一个德育命题,强调育人必须坚持德育为先 [3]。但是,德育对应的是“立德”的概念,并不等于“立德树人”,无法囊括“树人”之意涵。从“立德树人”的源起我们也可以看出“立德”与“树人”二者不可以相互独立:“立德”出自《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之语“大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立功、立言分别对应道德操守、事业功绩和思想言论,以立德为最高,立功、立言统一于立德;“树人”概念最早源自《管子·权修》之语“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百年之计,莫如树人”,其思想既包含道德培养、教化百姓的道德教育,也包括促进生产、稳定社会的职业教育,蕴涵着一种全面教育与终身教育的教育理念。因此,“立德树人”中,“立德”是树立德业,强调人之为人的根本;“树人”指培养人才,强调人才培养目标的全面性。立德也不能“用力过猛”,应该是在德育为先前提下的全面树人或全面树人基础上的德育为先。课程思政在传授知识中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将“立德”与“树人”紧密结合,实现了既立德,又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 课程思政的内涵:挖掘课程思政元素的理论、方法、体系与实践
一般认为,课程思政是以课程为载体,充分挖掘各类课程自身固有的德育资源,在所有的课程教学中植入“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上没有那么简单,要明晰课程思政的内涵,必须深入剖析课程思政的多重属性,明确其与思政课程的关系,并准确把握思政元素的主要内容。
3.1. 课程思政的含义
什么是课程思政?目前形成了六种对课程思政较为典型的理解。一是“课程类型说”,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类课程,是对思政课程体系的补充;二是“教育理念说”,认为课程思政是一种理念,是课程承载思政,思政寓于课程;三是“思政方法说”,认为课程思政是饱含着科学教育理念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意味着运用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来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四是“教学体系说”,认为课程思政体现的是课程类群整合而非某类课程单设,是含有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教学体系;五是“实践活动说”,将课程思政归属为实践活动,认为课程思政是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专业课与通识课的教育实践活动;六是“多重属性说”,认为课程思政同时具备上述两种及其以上的属性 [4]。以上六种观点,将课程思政视作一类课程是明显的误读,而将课程思政归为教育理念、思政方法、教学体系或实践活动,都是从不同视角揭示了课程思政相关属性。因此,课程思政就是要充分挖掘课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这既是教育理念的呈现,也是一种更为柔性的教育方法,还是一种课程教学体系和教育实践活动。但课程思政不是一门课程,我们要把它与思政课程区分开来。
3.2.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的逻辑关联
“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虽然是四个相同的字、二个相同的词,但由于顺序不同,其内涵存在着巨大差异性 [5]:一是含义不同,“思政课程”之“思政”,是“思想政治理论”的简称,所以“思想政治理论课”常简称“思政课程”;“课程思政”之“思政”,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简称。二是重心不同,“思政课程”重心是“课程”,强调的是一门课程;“课程思政”重心是“思政”,强调的是一种“思想政治教育”。三是确定性不同,“思政课程” 是确定的,指是思想政治理论课,就本科生而言,是指“4 + 1”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以及《形势与政策》);而“课程思政”则是不确定的,包括上述“4 + 1”课程之外的所有课程。四是角色不同,“思政课程”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课程,是主渠道;“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拓展渠道,是“微循环”,既要防止“主渠道超载、微循环闲置”,又要防止“用微循环取代主渠道而使主渠道闲置”。五是方式不同,“思政课程”是显性教育方式,旗帜鲜明地表明应树的立场、观点和态度;“课程思政”是隐性教育方式,主要在各种专业课和通识课中充分挖掘思政元素。
但是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二者又有密切的关系。一方面,思政课程在政治教育的同时也有知识教育,课程思政在知识教育中融入思想政治教育,二者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共同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另一方面,思政课程既然也是一种课程,其自身也必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 [6]。事实上,目前思政课教学面临着“课程内容相对陈旧,新思想、新观念、新主张吸收与阐述不到位”、“课程教学形式过于单一,新媒体、新方法、新手段了解与运用不充分”、“授课教师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都不够高”等现实困境,应加强思政课程的课程思政建设,不断地吸纳思政课程建设新元素,及时吸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最新实践成果、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哲学社会科学发展最新学术成果,推陈出新,与时俱进。
3.3. 课程思政要充分挖掘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很多教师特别是专业课教师经常会有疑惑:专业课教师传授的主要是专业知识,能有多少思政教育资源可挖呢?又应该从哪些方面来挖掘课程的思政资源?的确,这也是课程思政的关键问题。其实对于这一点,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阐述得非常清楚,就是三要:一是要围绕政治认同、家国情怀、文化素养、宪法法治意识、道德修养等重点优化课程思政内容供给;二是要在课程中挖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等相关思政元素;三是要根据不同专业课程(思政课程、综合素养或公共基础或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实践类课程;专业课程又包括文史哲、经管法、教育、理工、农学、医学、艺术课程)来科学设计课程思政教学体系,结合专业特点分类推进课程思政建设。例如,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要重点挖掘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重视价值引导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四个自信”;自然科学类课程要重点挖掘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的科学思维,探索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热爱祖国、服务人民的伟大情怀,运用科学造福人类而不是毁灭人类的科学伦理 [7]。不过在实际运用中要注意一点,“课程”与“思政”的关系,应当是“如春在花、如盐化水”,而非“眼中金屑、米中掺沙”,要避免将德育内容生硬楔入专业课程的倾向,两者不应该是机械组合而应该是有机融合、相互促进、协调发展。
如果沿着以上思路,深入进行挖掘,每一门课程都可以挖掘出非常丰富的思政元素。以国际贸易学为例,其主要内容都可以融入思政元素。国际贸易历史可以讲述西方国家的奴隶贸易与殖民贸易,揭示西方资本主义外贸发展主要是依靠对外掠夺方式进行的;自由贸易理论可以讲述贸易双赢博弈而非零和博弈,体现了全球利益共同体的理念;保护贸易理论可以讲述中美贸易战、美国对中国高科技产品出口的封锁,充分暴露中美之间在国际贸易方面的本质矛盾;经济全球化可以讲述中国加入WTO严格遵守国际贸易法规、中国从“丝绸之路”到“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中国在金融危机中牺牲出口维护国际经济秩序的大国责任,不但可以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法治意识,而且能充分体现中国国际协作精神及伟大的国际形象;中国外贸发展可以讲述中国外贸取得的辉煌成就,表现出中国贸易大国与贸易强国的自豪感。可以看出,以上这些国际贸易学中的思政元素,能激起学生的爱国之情,提高学生的法治意识,弘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而促进学生投身于中国贸易强国、经济大国建设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4. 课程思政建设的实现路径:微观、中观与宏观视角
全面推进课程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对于高校来说,不仅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机制体制的顶层设计,而且需要教学单位和有关管理部门相互协作形成合力,更离不开广大教师课程思政意识和水平的提高。
4.1. 微观层面:提升教师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能力
通过激发教师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意识和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能力,打造生动活泼的课程思政局面,使教师真正从“知识搬运工”回归“灵魂工程师”。一是激发教师投身于课程思政建设意识。教师不但是学科知识的“授业者”,而且是大学生思想困惑的“释疑者”,更是大学生价值引领的“传道者”。但高校教师往往重视授业功能,忽视了解惑和传道功能。因此高校教师应意识到自身角色的三重性,坚持传道、授业、解惑三位一体,不能只做传授书本知识的教书匠,而要成为塑造学生品格、品行、品位的“大先生”,自觉将对学生进行思想价值澄清和引领作为义不容辞的责任,全身心投入到课程思政建设中去 [8]。二是提升教师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挖掘能力。首先要进行终身学习。只有对政治理论、核心价值观、优秀传统文化、宪法法治、生态文明等知识有充分的学习与了解,才能在本课程中准确挖掘其思政元素。其次要努力探索课程思政教学方法。要多措并举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参与课程思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课程思政并非教师的“一言堂”和“独角戏”,学生参与度和获得感是衡量课程思政效果的“金指标”。三是从交叉学科中吸取思政元素的营养。教师要结合自身学科背景、知识经验、专业特长、研究旨趣、智慧特质进行个性化挖掘,形成各自资源库、案例库、讲义等,但不能闭门造车,要增进同学科和交叉学科沟通,协同、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融入课堂教学。
4.2. 中观层面:高校相关部门要内外联动形成合力
高校内部各相关部门,特别是教学单位要在本单位内部积极推动课程思政建设,同时要加强与其他部门的交流合作。一方面,教学单位要根据课程思政的要求,围绕课程思政的主题,组织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召开专题研讨会、开展课程思政示范课堂建设和课程思政竞赛、组织集体备课、合作撰写论文和申报相关项目等,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另一方面,鉴于不同学科的学科范式和思维方式大不相同,学科之间客观上存在壁垒,教学单位之间或与其他部门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组织跨学科研讨会,特别是要加强思政课教师与专业课程教师交流、对话,从而高效、系统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4.3. 宏观层面:推动机制体制的顶层设计
学校层面要由教务处牵头,完善课程思政建设机制体制,搭建资源共享平台。一是加强教师培训,引导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将地区特色和学校特色有机融入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之中。二是搭建课程思政建设平台,通过遴选课程思政教学改革优秀课程案例、推荐评选课程思政教学成果奖、推进课程思政示范课建设项目、设立课程思政专项研究项目等方式给予教师激励。重点建设几门示范课程,选树优秀教师做榜样引领,组织教师不断挖掘课程的育人资源,深入探究融知识、能力与价值观于一体的教学设计 [9]。三是强化工作考核,建立科学评价体系,定期对课程思政工作实施情况进行评价,使各门课程思想政治教育功能融入全流程、全要素可查可督,及时宣传表彰、督促整改。
说明
本文系根据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第16届教学质量活动月讲话稿整理修改而成。江西农业大学南昌商学院教学质量活动月已有16年历史,每年都会紧跟国家高等教育政策重点确定不同主题,开展系列教学质量提升活动,对提高师德师风和教学水平具有明显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