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意义与建议
The Significance and Suggestions of 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DOI: 10.12677/AE.2021.111041, PDF, HTML, XML, 下载: 628  浏览: 1,146 
作者: 陈小军:广州市番禺区南村镇侨联中学,广东 广州
关键词: 中学体育教育德育教育融和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Moral Education Merge
摘要: 我们国家一直呼吁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因此,德育教育与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二者绝非是相互独立的,而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在中学体育教育中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对于促进中学生人格的健康发展、实现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笔者总结了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并查阅了若干相关资料,从四个方面探讨了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若干建议,以期能对中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更好融合有所帮助。
Abstract: Our country has always called for guiding the all-round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morality, intelligence, physique, beauty and labor in school education. Therefore, the important part of school education is composed of moral education and physical education, but they are not mutually independent, should be mutual promotion. A better infiltration of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promoting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per-sonalities and realizing their all-round physical and mental development, The author summarized his many years of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consulted a number of relevant materials to discuss the necessity of integrating moral education into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from three aspects, and put forward some suggestions to help the better integration of middle school physical education and moral education.
文章引用:陈小军. 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意义与建议[J]. 教育进展, 2021, 11(1): 248-252. https://doi.org/10.12677/AE.2021.111041

1. 中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含义

(一) 中学体育教育

体育教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通过肢体活动和其它辅助性手段进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教育过程,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发展、激励学生积极进行体育锻炼的手段。中学体育教育则偏向于身体锻炼和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

(二) 德育教育

德育教育,即思想道德教育。广义的德育指的是按照一定的目的及计划,对人的思想、政治及道德观念施加有利的引导,通过社会、学校及家庭等实施全面品德教育工作 [1]。狭义的德育是指以学校为主体开展的一系列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学校德育教育是指教师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实际年龄以及行为表现,并结合学科性质,按照一定的目标和计划,循序渐进地对学生思想品德方面实施教化,帮助其塑造正确的三观,并在社会生活中践行这种良好的品质,以此展开的一种教育活动。

2. 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

在中学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对于中学生身心素质的全面发展必不可少,体育与德育看似是两个没有联系的主题,但实质上二者是应当有着紧密连接的,如果两者能够有效联系起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会对教育改革中的体育教学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 有助于锻炼中学生的意志品质

初中的学生还处于自我认知形成的初级阶段,年龄相对较小,抵御外界风险的能力相对较差,也不能很好的分辨他人对自我的影响是否是积极的,受社会和家庭的某些影响,有些中学生会养成养尊处优的不良习惯,也不能很好的进行压力应对,这就更需要在体育课堂上进行学习和锻炼,老师要善于引导,通过体育活动帮助学生形成埋头苦干、勤勤恳恳、坚忍不拔等良好的意志品质,通过扔铅球、跳高等有持久性、独特性等特色的体育活动,来提高中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承受能力,同时,通过一些爆发性的运动方式,也可以促进学生果断、拼搏等意志品质的形成 [2]。

(二) 有助于培养中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

初中体育课程中的很多项目都是需要同学们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的,比如在体育测评中需要双人合作进行仰卧起坐练习,这个过程不仅是团体成员团结一致、劲往一处使来共同达成小组的最终目标的过程,还是团队成员通过不断的磨合、由不熟悉到比较熟悉、互相学习借鉴的过程。运用到生活中也是一样的道理,有效的交流沟通能更好地促进团队合作,而中学生在自己人格和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如果能很好地掌握团结协作的能力,就能更好地适应这个社会。初中体育课堂是中学生形成良好身心素质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同学们合作能力的提升起着重要作用,所以要重视品德教育在其中发挥的重要作用。

(三) 有助于促进中学生的情绪管理能力

情绪管理能力不仅仅是指学生对情绪的自我控制能力,也泛指影响和改变他人情绪的能力。通过一定的方法或策略,让情绪在主观体验、生理活动、外在表现等多方面发生积极变化,让自身的情感表达处于灵动的范围。中学生正处于身心极度敏感的时期,掌握良好的情绪控制及表达能力,对中学生保持身体和心灵的健康发展是大有裨益的。就像新生入学前必须要参加军训,而其中总会有一些同学怕苦怕累,所以出现反抗行为一样,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肯定也会有一些同学因为难以忍受课堂上的诸多规则或仅仅因为难以完成老师规定的目标而出现逆反心理甚至发脾气,所以学生们适应和接受体育课程的过程也是他们了解和掌握自身情绪、学会情绪控制和表达能力的一个过程,学生们在积极加入体育项目以及和老师、同学们在互动的过程中会体会到体育精神的含义,从而提高自我承受能力,逐渐改变自身莽撞、冲动或胆小的性格,完善学生们的心理素质。同时,通过体育运动可以舒缓和释放自己的苦恼和不甘,改善自身的不健康情绪,提高学生的自控能力和情绪调节能力。

(四)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规则意识

结合中学体育教育的教学特点,我们知道,中学体育教育课程的各项体能测试都有着严格的量化指标——俯卧撑30个、长跑三千米、仰卧起坐60个等等,而且都有着严格的时间限制,不管是日常的授课还是参加正式比赛,都会有一定的规则和纪律,可以说,这是体育教学的学科特色,在实际教学工作中,既需要体育老师用心去制定相应的规则,并在实际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规则,以此来确保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规则制定好了以后,还需要老师在进行体育教学时加强对纪律和规则的强调,能够有针对性、目的性的引导学生养成遵守纪律、遵守规则的习惯和意识,这样做既能保证正常体育教学活动的良好、有组织的进行,又能在体育运动和教学中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纪律意识、团结精神以及听从指挥等优良品质,帮助引导这些中学生成为遵守纪律、拥有崇高道德情操的新时代社会主义建设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3]。

3. 中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现状

虽然国家大力倡导学校教育应该双管齐下——兼顾学生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新课改也要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育的过程中,既能够提高体育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又能够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养和身体素质,但目前中学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结合的现状仍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可以从学校、教师、学生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 学校方面——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不一致

首先,从学校的层面来考虑,尽管现在教育体制改革明确要求各中学要重视德育教育,尤其是要在体育教育中渗透德育教育,学校也积极响应新课改的要求,把德育教育的口号吹的响亮,主张要把学校德育教育目标和体育教育目标紧密结合,但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德育教育依然只是体育教育的附庸。

学校对德育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对德育教育的相关课程安排较少,德育管理体制也尚未完善,除了学校的辅导员和思想品德课程的授课教师,其他学科的老师们对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德育教育在整个学校教育中存在资源不对等的现象。而中学体育教学活动依然是围绕运动技能、运动参与、团队意识这三方面展开 [4],教学实践过于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思想品质教育的相对重要性,缺乏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明确指导,使得学校德育教育的效果和针对性没有得到充分显现,中学德育教育的工作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进展。

(二) 教师方面——对德育的重要性理解不够深刻

其次,从教师的层面来考虑,一方面,教师是学校精神的实践者,是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直接人物,教师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将直接决定最终的教学效果,现在不仅在学生之间会存在对比、竞争的情况,学校与学校之间也是如此,并且竞争显得更加激烈,在根深蒂固的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学校还是认为学生的学业成绩更为重要,体育老师也更注重学生体育方面的综合测评结果,强调对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以学生运动技能的掌握程度为标准进行学绩考核和评定,没有真正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自然也难以将德育深入到学生内心,没有发挥自身在中学德育教育工作中应有的作用 [5];另一方面,初中体育教学的质量也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密切相关,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什么样的方式方法直接决定了初中体育教学工作可以取得多大的效果,如果体育教师对初中体育教育的核心认识不到位,将初中体育教育仅仅停留在对中学生运动技能的培养上,那这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计划显然是与新课改的将德育教育目标与体育教育目标进行充分紧密融合的要求相悖的,而且也可能会让中学生感到传统体育教育枯燥乏味,从而失去对体育课程的激情和热情,由于教学方法缺乏一定的系统性和有序性,就会造成学生无法对体育课程以及心理健康教学形成一个合理的认知 [6]。

(三) 学生方面——缺乏积极主动性

最后,从学生的层面来考虑,学生是学校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的主体,学校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围绕学生紧密开展的,但现在学校和家长都密切关注学生的成绩,相应的就自然而然会忽视德育的重要性,而从当今中学生身上反映出的早恋、自私、素质低下、世界观不明确等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上不难看出,中学生德育教育亟待加强。

一方面,中学生的素质参差不齐或家庭教育方式差异大;另一方面,中学的学生们正处于青少年阶段,懵懂无知,思考问题较为浅显,没有深刻认识到德育的重要性,只会机械的上课,对老师和家长的命令绝对的服从,思想上缺乏积极主动性和灵活性,在没有老师和家长替自己考虑的情况下,自身也不重视德育的培养,很难关注到如何对自己思想品德和个人综合能力进行提高。

综上所述,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育和德育教育值得引起大家的重视,学校、教师、家长、学生应该共同努力,积极促进中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的紧密融合。

4. 在中学体育教育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建议

(一) 学校要真正重视德育教育

我们要想使得中学德育教育能更好的融入体育教育中,各单位就要把党中央的要求负责任的落实到位,一方面是学校要在全校营造一种包容的氛围,真正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而非做面子工程,打着德育教育的口号却一味的追求学生成绩;另一方面是学校要鼓励教师转变自身惯性思维,从传统的课堂中解放出来,只有教师做到了,学生才有可能意识到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地位,增强这方面的意识。所以学校要为教师教学思维的转变提供物质基础以及相应的环境支持。

(二) 教师要注重自身言行,优化教学方式

教师是学校教学理念的传达者,教师规范自身言行是德育教育的重要一个环节,学生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都会受到教师一言一行的影响。如果中学体育教师除了有过硬的体育教学能力之外,还具有崇高的责任感和道德情操,那学生就会在教师教学过程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与熏陶,最终实现良好德育教育目标。首先,教师的仪容仪表就是一个很直观的体现,穿的干净利落才能展现出一个好的精神面貌,也更能得到学生的充分尊重,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所以,体育教师要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朴素、大方、端庄、整洁,在无形中感召、影响学生,让学生也能够以较好的精神面貌头投身于体育课堂学习活动中。其次,体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恰当的身体语言或表情、趣味性的教学评价、教学示范等,让学生处于一种放松、愉悦的学习状态,能够帮助学生以更好的姿态投入到体育学习中,并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自己的思想素质。久而久之,学生在体育教师的引领下更加注重自身的仪容仪表,且对于技能练习更加认真、仔细,形成良好的品质与性格。

教师要想优化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结合的效果,除了要严格要求自身的一言一行之外,还可以通过改进教学方式进行引导。体育教师要从传统的惯性教学思维中解放出来,借助各种数字化手段,采用现代化教学方法,借助学生日常生活中经常会接触到的、时代流行的案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德育教育的有效性。比如,在国庆热播的电影《夺冠》,将中国女排的优异成绩以及为此所付出的努力用电影这种观众喜闻乐见的形式进行呈现,教师也可以将这类电影引入课堂,用中国女排的优异成绩激励学生,让学生在观影中体会到祖国的强大,让学生明白祖国的强大需要他们这些社会主义接班人对自我严格要求,而学习体育不仅能增强自身身体素质,还能为国争光,进而激发学生内心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怀,促使学生养成生生不息、坚定不移的意志品质 [7]。

(三) 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学生是教学内容的接受者,无论是在中学开展德育教育还是体育教育,都要坚持突出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贯彻落实“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知识的主动选择者,这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中学体育教育与德育教育融合的实效。这也离不开教师这个主体的帮助,体育教师转变以往传统教学模式,大胆放手,让学生自由自在的学习,能够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比如,在正常的教学内容结束后,可以开展一些放松小游戏,短跑接力赛之类的,变化传统接力赛形式,用两个篮球代替接力棒,学生要抱着篮球跑到下一个学生面前,并将篮球传递给学生,在此过程中,要保证篮球不能掉落,然后由接过篮球的学生进行接力,将篮球传递给下一个学生。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还能使课堂气氛更加活跃,让课堂变得更有趣,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教学环境中学习体育知识以及体育技能,进而提高学生团队协作意识以及团队合作能力,进而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8]。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要想全面提高我国国民的整体素质,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就要从点滴抓起、循序渐进地达到目标,因此在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在中学体育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从体育教学内容开展德育教育,教师也要结合学生特点、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有针对性地将德育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中,优化体育教学。

Baidu

参考文献

[1] 苏磊磊. 体育课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田径, 2018(8): 52-53.
[2] 马校和. 初探初中体育健康课教学中如何渗透心理健康教育[J]. 当代体育科技, 2017, 7(4): 103+105.
[3] 廉东旭, 王柳丝, 刘泽明. 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策略研究[J].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10): 186-187.
[4] 刘扬. 中学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实践研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19(2): 116.
[5] 杨海. 德育教育在中学体育教学中的渗透思路探究[J]. 运动, 2014(19): 120-121.
[6] 叶涛. 初中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J]. 当代体育科技, 2019, 9(8): 71-72.
[7] 唐刚程. 浅析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当代体育科技, 2020, 10(7): 170-171.
[8] 陈明鑫. 浅谈中学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教育[M]. 2020年第一期华中教师教育论坛资料汇编. 武汉: 武汉市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 武汉创读时代出版策划有限公司, 2020: 3.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