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熟人社会形态的形成及其特点的研究
Research on the Caus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Social Formation in the University
DOI:10.12677/ASS.2019.811265,PDF,HTML,XML,下载: 791浏览: 1,492
作者:韩清滨:鞍山师范学院教务处,辽宁 鞍山
关键词:大学治理科层制熟人社会University GovernanceBureaucracyAcquaintances Society
摘要: 我国高校治理具有明显的“行政化”倾向或特点,同时也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熟人社会形态。高校熟人社会形态的存在对高校治理结构、治理过程以及政治生态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也是实现我国大学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必须予以充分考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关于高校熟人社会形态形成的研究具有重大学术价值。本文在分析高校熟人社会形成的基础上,对其特点进行归纳,并对其产生的影响作简单的分析。
Abstract:The governance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China has an obvious tendency or characteristic of “administration”, and also presents an obvious social form of acquaintance. The existence of social forms of acquaint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an extremely important influence on the governance structure, governance process and political ecology of universities. Therefore, the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of social forms of acquaint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of great academic value.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social form of acquaintanc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ir characteristics and makes a simple explanation and prediction of their influence.
文章引用:韩清滨. 高校熟人社会形态的形成及其特点的研究[J]. 社会科学前沿, 2019, 8(11): 1940-1944. https://doi.org/10.12677/ASS.2019.811265

1. 引言

高校作为现代专门教育机构在整个社会文化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发挥着不可替代的文化功能,就其内部治理结构与过程而言,我国高校不仅具有较强的科层制特点,也兼具较为明显的熟人社会形态。这种熟人社会形态与科层制共同发挥作用,塑造了大学的治理结构,主导着大学的治理过程,形成了高校真实的政治生态。然而在我国,高校熟人社会形态是被作为一种既定的普遍的社会事实来直接使用的,事实上,有关高校熟人社会形态形成、特点的理论分析存在诸多误解与错误,急需理论上的解说。

2. 高校熟人社会的形成

2.1. 熟人社会的概念

在中国学术语境中,熟人社会一般用来说明或解释传统乡土社会的某些特点,普遍的将这个概念的发明权归入社会学家费孝通的名下。他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这样论述,“在中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好像把一块石头丢在水面上所发生的一圈一圈推出去的波纹,每个人都是他所影响的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被圈子的波纹所推及的就发生联系。每个人在某一时间某一地点所动用的圈子是不一定相同的” [1]。概括来说,熟人社会是指人与人之间因血缘、地缘、业缘、物缘、神缘等所形成的一种紧密型的私人关系,这种关系所构成的关系网,就是熟人社会。熟人社会的内部运作机制以及个人的行为逻辑与所谓的陌生人社会是有着较大的区别的。熟人社会形态的出现一般意味着对正式制度的规避与非正式规则的泛滥,情感、关系、面子、背景以及利益互惠等所形成的体制机制主宰着真实的社会生活与交往,“人熟是宝”、“熟人好办事”正是其世俗化功利化的形象表达。

目前,从社会变迁的角度而言,中国社会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历史变迁,正经历着从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向一个大型工商社会的“蜕变”,传统社会的结构、价值、规范以及一切社会文化中的细节都发生了深刻的不可逆转的变化,体现在人际关上,即是一个陌生人世界的逐步形成。非常有趣的是,这种民族国家内部的“陌生化”进程是与最广泛意义上的“全球化”同步进行的。在世界范围内,人们形成了小小的“地球村”,而在一个文化体内却形成了一个陌生人世界,人们的交往需要庞大的刚性制度来维系,这是当代民族国家存在的唯一形式。

探讨在大型工商社会里即一个最广泛意义上的陌生人社会里,最狭义的熟人社会的形成机制问题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过程。通过对大量的市场经济组织(企业)、NGO组织以及体制内的“单位”,甚至一个平常的居民社区的有效观察,我们发现尽管这些“观测节点”较比传统“超稳定结构社会”(金观涛语)的人口流动速率要高许多,但现代人生活或生产的时空环境还是相对稳定的。这根源于人类对稳定的价值体系以及安定的秩序的“刚性”需求。随之而来的则是各种利益的结合以及社会文化网络的形成,在人际关系层面则表现为一种不同于陌生人社会的一种私人信任与亲密关系及其规则。这种广义上的文化(精神与物质层面均包括)需求正是形成熟人社会的基本动力,是熟人社会形态形成机制的逻辑起点。

事实上,熟人社会与陌生人社会一直交互相存的、共生的,都属于是人类社会生活所特有的“气质”,它会一直存在下去。

2.2. 样本、形成与机制

高校作为现代专门教育机构,具有不可替代的社会功能,是知识传授与价值熏陶的场所。但大学的“围墙”内,不仅仅是学生与教师,而是存在着大量的行政管理人员,我们的观察节点性人物就是这一中层干部群体,他们是高校行政管理系统中的“连接点”,一边是校级领导,另一方面是广大的教职员工。他们在整个大学治理以及真实的大学政治生态中扮演着重大角色。一个典型的大学组织机构如下所述 [2] [3]。

“中层干部”与校级领导以及各二级学院的班子成员,共同组成了一个熟人社会。这种现代教育组织里的小型熟人社会或熟人社会形态是有根据的。我们判断一个高校是否具有熟人社会形态,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观测:第一,是否存在权力中心人物;第二,是否存在非制度化的利益互惠;第三,是否具备高度交往频率;第四,是否具有情感上的信任与依赖 [2] ;第五,时间是否足够长;第六,是否具有一定的或相对的封闭性。

中国目前大约有三千所大学,因此研究样本或对象的数量是惊人的,但好在中国的大学也具有较强的同质化倾向,因此观察与测度研究样本工作上是可以实现的。作为在大学工作的一员,我们既是观察者也是学校治理过程的实际参与者。只要保持足够的“距离感”,一个长期在高校工作的人是可以感受与掌握这些基本事实的。这种方法在社会学上被称为参与观察法,是实地调研方法中的一种。

通过长期的观察与思考,我们认为,高校熟人社会一般是围绕校党委书记与校长两大权力中心人物渐次形成了两大“政治圈子”。一方面,校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是高校治理的基本结构,以校党委书记为核心的党权,以校长为核心的行政权,塑造了高校基本的政治权力关系网略。这两种权力系统都具有严格的科层制特点。另一方面,围绕着这两大权力系统发育出一种稳定的熟人关系,形成了一种不同于正式制度界定的私人权利与义务关系。这种正式的权力体系以及私人的熟人社会关系从纵向与横向两个方面塑造了高校真实的政治生态。需要强调的是,高校的熟人社会形态因着各种制度条件、精神条件以及物质条件的不同,较之其他类型的熟人社会有着比较突出的特点,本文将逐一将其概括出来。

3. 高校熟人社会的特点

熟人社会所呈现出的一般性特点,主要包括:(1) 人情交往的普遍性。在以血缘、地缘、业缘、物缘、神缘编织而成的熟人网络里,人情交往成了这个网络里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分。以“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的原则,结成了相互联系、互相依存、互相帮助、互通音讯的交往团体,团体里的人都不能逃脱这个圈子,否则就失去了在这个团体生存的合法性,情感贯穿着团体生活的各个方面;(2) 封闭性和排他性。“熟人社会”易于形成有共同利益的小团体,于是就有了“自己人”“外人”“圈内人”“圈外人”“我群”“他群”的区分,会形成“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派性问题;(3) 强调私人关系处理法则而忽视正式制度的规范,也就是说某种类型的“潜规则”横行 [4]。

高校熟人社会现象或形态的出现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通过与其他类型熟人社会的比较,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这一点。现归纳如下。

3.1. 高校熟人社会的类型特点

首先,从熟人社会现象发生的场域来看,这种熟人现象发生在较为现代的大学或高校的治理过程之中。从整个社会结构来看,我国已经是一个大型工商社会,也就是说,中国社会从整体范围上讲是一个陌生人社会,整个社会的基本运作基本上是由“法治”来维系。作为现代专门教育机构的高校,以其独立的法律人格存在于一个广泛意义上的陌生人世界,但他的内部却呈现出熟人社会现象,是一种大型陌生人社会中的小型熟人社会。这种社会性质是与传统乡土社会是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的。说中国传统农业社会是某种类型的熟人社会,是指整个社会是由无数个小型熟人社区组成的,是分而治之,在整体意义上不存在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所需要的法治与政治治理。所以从现代国家治理的视角来看,它是一盘散沙,不具备形成大型陌生人社会的条件。因此,可以说高校熟人社会与传统熟人社会产生的时代背景不同,传统乡土熟人社会是传统社会的存在的“常态”,高校熟人社会则完全是普遍的陌生人社会中的一种“例外”。

3.2. 高校熟人社会的组织特点

路风在《中国的单位体制的形成》中论述到,“在我国社会生活中,人们把自己所就业的社会组织或机构—工厂、商店、学校、医院、研究所、文化团体、党政机关等等—统称为‘单位’。这种现象说明,我国的各种社会组织都具有一种超出其各自社会分工性之上的共同性质——‘单位性质’” [5]。单位的性质或者体制机制特点就是行政科层制以及相应的权力依附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中国高校作为单位的一种,是整个行政体制中的一个因子,属于广泛意义上的行政机构,其内部呈现出明显的科层制特点,这与传统乡土社会里的基于血缘关系所建立的熟人社会有着本质的不同。高校熟人社会的结构或组织特点是“政治体制”内的,不是乡土的、民间的,即高校熟人社会是权力等级制为背景、为依托的,不是因着血缘、地缘等等因素形成的,而是因为“权缘”。

3.3. 高校熟人社会的关系特点

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一书中论述道,乡土社会作为熟人社会其人际关系是一种伦理型礼俗社会,爱有等差,最终因着血缘关系,形成一种差序格局 [1]。虽然都是熟人,但由于血缘关系的近远形成了鲜明的人情厚薄关系,即礼俗层面上的权利与义务关系。但高校治理过程中的熟人社会形态是基于平权型的朋辈关系。高校尽管有着鲜明的行政科层制,但围绕权力中心人所形成的圈子却不是差序格局,是基于利益互惠与友情,共同的出身、背景以及价值观的一致。换句通俗的话来说,这种关系的形成是出于意气相投的原因,是“投缘”,是臭味相投,这与家庭内部因血缘关系而形成的亲爱的紧密型关系有着较大的区别,有学者也将这种类型的熟人社会成为半熟人社会 [5]。

3.4. 高校熟人社会的伦理特点

熟人社会是一种社会事实,但从伦理层面,我们可以将其划分为道德熟人社会和利益熟人社会。熟人结盟与抱团不见得一定去做好事,也不见的一定去做坏事。因此,判断高校熟人社会的伦理特点,带有不确定性。如果高校本身有着高尚的文化目标,大家一起努力,那么这个熟人社会就是道德的。否则,就是利益勾结,形成利益熟人社会,其结果就是结党营私,搞小圈子,闹宗派,对大学的有效治理必将产生灾难性后果。

3.5. 高校熟人社会的运作特点

在我国,高校熟人社会运作及其机制特点的形成是与高校的外部制度性条件分不开的。众所周知,高校作为专门的教育机构,从权力性质上讲属于公共权力,是国家行政权力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不是民间的自治组织。因此高校熟人社会的运作与行政权力科层制形成一种“混合”治理的状态,继而形成高校真实的政治生态。从行政权力运作过程来看,熟人社会的人情世故附着在权力之上,作为一种权力润滑剂而存在。从社会规范角度而言,熟人社会的非正式规则,在某种程度上不可能与国家法律制度公然对抗。但真实的情况是是非常复杂的,在高校单位内部并不排除会“人情大于王法”的特殊情形,利益熟人社会腐蚀权力、破坏正式制度的案例比比皆是。这与国家的法治大环境以及高校内部治理小环境有正相关关系,种种变量或不确定性因素的存在,增大了研究对象的复杂性,理想型的分析与概念上的“操作”远不能彻底干净的解说高校熟人社会真实的复杂状态,而只能说这是一种较为典型的混合式治理。事实上,行政科层制居于主导地位,熟人社会只是处于“辅助与补充状态”的判断,必然是一种非常主观的臆断,需要大量的实际发生的经验予以证实。

4. 结语:熟人社会形态对大学治理产生的影响

在熟人社会的行动逻辑中,人们办事不是按照规章制度,而是依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远近、感情的亲疏。人们遇到问题首先想到的是有没有关系、有没有熟人,希望通过依靠关系来摆平,而不是通过寻找正式的规范的国家制度来解决问题。另外,这种熟人社会形态极有可能引发权力的腐败与寻租行为,破坏公平正义。在熟人社会背景下,公共权力容易变质,公共权力被用来解决私人问题,谋私利。根据奥尔森的公共选择理论,高校高层管理人员也是“经济人”,同样会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因此干部与教师为了给自己制造更多的机会,热衷于请客送礼,攀附权贵,这就给权钱交易、权力寻租提供了空间,也大大降低了高校行政效率,增加了治理的成本。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费孝通. 乡土中国[M].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9: 1-185.
[2] 胡娟. 熟人社会、科层制与大学治理[J]. 高等教育研究, 2019, 40(2): 14-21.
[3] 吕承文, 田东东. 熟人社会的基本特征及其升级改造[J]. 社会与人口研究, 2011(11): 39-42.
[4] 路风. 单位: 一种特殊的社会组织形式[J]. 中国社会科学, 1989(1): 72-89.
[5] 贺雪峰. 论半熟人社会——理解村委会选举的一个视角[J]. 政治学研究, 2000(3): 62-68.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