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
The Effect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 on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Integrity Behavior Judgment
DOI:10.12677/AP.2017.711170,PDF,HTML,XML,下载: 1,526浏览: 6,778国家科技经费支持
作者:丁怡彤,吴继霞: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 苏州
关键词:人际距离大学生学术诚信问卷编制Interpersonal DistanceCollege StudentsAcademic IntegrityQuestionnaire Development
摘要: 目的:采用实验法探讨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江苏省某大学1~3年级学生450名,让被试对自编的学术诚信情境问卷进行评价,这个量表分别涉及不同的人际距离和诚信维度。本研究采用3 (人际距离:亲密组、疏远组、中性组) × 8 (诚信概念的心理维度:言行一致、心言一致、心行一致、心言行一致、言行冲突、心言冲突、心行冲突、心言行冲突)的混合实验设计,其中人际距离是被试间变量,诚信概念的8个心理维度是被试内变量,被试在学术诚信情境量表上的诚信程度评分是因变量。结果:不同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影响显著,F(2,316)= 16.50,p < .05;性别仅在关系疏远的人际距离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t(100)= −2.80,p < .05;在亲密组和中性组,差异都不显著。结论: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产生影响。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e of interpersonal distance on the judgment of academic integrity behavior of college students by experimental method. Methods: 450 college students from Grade 1 - 3 in a university in Jiangsu were selected randomly, and then the subjects were asked to finish their academic integrity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which involved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distance and integrity dimensions. This study used 3 (interpersonal distance: intimate group, distant group and the neutral group) × 8 (psychological dimension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ity: 1 - 8) mixed experimental design: the interpersonal distance was the subjects variable; 8 psychological dimensions of the concept of integrity were internal subjects variables; subjects’ score in the academic integrity situation questionnaire w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Results: College students’ academic integrity behavior has been significantly affected by the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distances, F (2316)= 16.50, p < .05; the gender variable was only in the interpersonal distance conditions of distant that showed significant difference, t (100)= −2.80, p < .05; in the intimate group and the neutral group, the differences were not significant. Conclusion: Interpersonal distance has an influence on academic integrity behavior judgment of college students.
文章引用:丁怡彤, 吴继霞 (2017). 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 心理学进展, 7(11), 1371-1380. https://doi.org/10.12677/AP.2017.711170

1. 引言

古往今来,诚信在中国传统道德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古代孔子在《论语‧阳货》中将“信”看作是体现“仁”的五种重要道德品行之一,到孟子将“信”作为处理五种人伦关系的规范之一,提出“朋友有信”,到董仲舒将“信”与“仁”、“义”、“礼”、“智”并列为“五常”,使其成为具有普遍意义的最基本的社会道德规范之一,到当今中共党中央将“诚信”确定为中国社会的核心价值观之一,不断推崇诚信和谐社会的构建,诚信一直都是中华民族所传承的优秀道德品质之一。一方面,诚信作为做人的一项基本准则,要求人们“言必行,行必果”,另一方面,在正常的社会交往中,诚信又是人们相互联系的道义原则。古有云“人无信则不立”,尤其是在当今现代化社会中,信息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在给人们提供便捷的同时,也加快了人们接触方式的转变即开始由传统的现实接触向虚拟接触转变。因此在不断趋向虚拟社交的现代化社会中,诚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人的立身之本,是人与人之间正常交往,社会生活稳定协调,经济秩序得以保持和发展的重要保障(徐柏才,2008)。

但是当今社会中失信行为,如电信诈骗、食品安全、学术抄袭等屡见不鲜,而且很大程度影响了人类社会的正常交际。而大学生作为当代社会极具影响力的庞大群体,承担着特殊的社会建设职能,因此在推进诚信社会的建设过程中我们更关注大学生的诚信问题。学术诚信作为大学生诚信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证正常学术交流、提高学术水平,实现学术积累和创新的根本保障,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因此本研究将从学术诚信入手,探讨影响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因素。

学术诚信是指提倡和追求以公开、诚实和负责任的方式进行任何形式的学术活动,目的是创建一个所有人都能够通过自身的努力获得成功的公平、健康的学术环境(赵奕,2010)。根据美国高校学生人事行政管理人员学会的手册,学术不诚信是指“蓄意的欺诈行为,其中,学生未经授权就企图把别人的工作或努力说成是自己的工作或努力,或在任何学术练习中使用未经授权的材料或捏造的信息”。学术失信包括伪造学术文件、蓄意妨碍或损毁他人的学术工作、帮助其他学生从事学术不诚信的行为等。学术不诚信主要分为四类,包括考试作弊、捏造、方便学术不诚信的行为和剽窃(Gehring et al., 1986)。

王晓琦等(2016)对高校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发现,作弊现象具有普遍化、复杂化和多样化的特点。而且有研究显示作弊行为顽固不化的发生在所有的学校,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都会出现各种作弊现象(e.g. Anderman, Griesinger, & Westerfield, 1998; Jensen, Arnett, Feldman, & Cauffman, 2002; Schab, 1991)。胡晓轩(2013)通过调查结果发现,超过半数以上的大学生认为作业抄袭是校园里的普遍行为,1/3以上的学生认为考试作弊是校园里的普遍行为。王起友等(2013)对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问题的实证研究发现:在对待考试作弊问题上,有部分学生考试作过弊或想作弊但未付诸行动。相当一部分学生要么理解考试作弊行为,要么虽不赞成,但也不会制止这种行为。他们没有认识到考试作弊对诚信意识产生的危害。综上所述,研究大学生的学术诚信是极具现实意义的。

冷洁,吴继霞(2016)从语义分析角度研究发现,中国人的诚信概念的图式是心、言、行三者协调一致,三要素之间相互一致是诚信行为最完美的图式,也是人们最推崇的良好品德。但是在现实生活中,中西文化的相互融合以及中国本土文化多样性造成了个体行为的复杂性。因此心、言、行三要素在一定程度上是处于“一致–冲突”的动态协调过程中,具体表现为言行一致、心言一致、心行一致、心言行一致、言行冲突、心言冲突、心行冲突和心言行冲突。心言行一致和心言行冲突是最典型的、最容易判断的诚信行为和不诚信行为的表现。但是在现实生活情境中,人们最常遇到的还是处于这两个极端行为中间的诚信行为或者不诚信行为,也是人们最难进行判断的行为。

Schlenke等(2001)通过脑电实验发现,对朋友和陌生人,个体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心理加工,例如人们对朋友会比对陌生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关注和帮助。Guroglu等(2008)研究发现个体与朋友互动和与陌生人互动引发的大脑的神经机制是不同的。景娟娟(2014)研究认为大学生的道德判断受到社会距离的影响,大学生倾向于将积极道德词与熟人联结,而将消极道德词与陌生人联结。Lucas等(2014)研究认为社会距离会影响人们在道德两难情境中的判断。综上所述,社会距离、人际关系都会对诚信道德判断产生一定的影响。学术诚信属于道德体系,那么人际距离是否也会对大学生学术诚信判断产生影响?

传统中国以熟人社会结构为主要特征,注重的“圣人”的由内而外的诚信修养,关注“心”诚而导致的外在“言”和“行”的信,即“心–言”或“心–行”的一致性(冷洁,吴继霞,2016)。而在当今信息网络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中,传统的社会现实接触方式在逐渐向现代虚拟接触方式转变,即当今中国所处的传统熟人社会在逐渐向陌生人社会的转变。那么在转型的过程中,大学生对诚信要素的关注是否也会同步变化?

因此本研究期望通过诚信两难故事情境问卷调查,以探讨当代大学生在进行学术诚信行为判断时的关注焦点是什么,以及人际距离是否会对其学术诚信行为判断产生影响,为进一步的学术诚信心理和学术诚信行为塑造的教育干预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随机选取了江苏省某大学学生450名进行问卷调查,最后共收回有效问卷319份,其中中性组111份,关系亲密组106份,关系疏远组102份。其中男生146名,女生173名。

2.2. 研究设计与假设

本研究使用无人际距离作为中性组,即前测,作为实验组数据加工处理的前提条件和比较标准。正式实验采用2 × 8混合实验设计,第一个因子是人际距离的远近(亲密、疏远和中性),是被间变量;第二个因子是诚信概念的8个心理维度(心言一致、心行一致、言行一致、心言行一致、心言冲突、心行冲突、言行冲突和心言行冲突),是被试内变量。

国外有研究显示,在有人际距离的实验组中,有关爱因素的亲密组被试,会更多作出功利性判断,使得对失信行为的道德判断相对于陌生组没有那么严苛(Conway & Gawronski, 2013; Aquino & Reed, 2002)。因此本研究的假设如下:

假设一:亲密组对失信行为的认同程度显著低于疏远组和中性组。

假设二:疏远组对失信行为的认同程度会高于中性组。

假设三:被试性别对学术诚信判断影响不显著。

3. 研究程序

3.1. 问卷编制

3.1.1. 典型故事素材搜集

随机抽取苏州大学150名在校大学生,通过开放式问卷对大学生在学业领域中,遇到过的典型的诚信或不诚信事件进行调查统计。共发放问卷150份,收回有效问卷134份。问卷内容如下:“请你从学业领域(如实习、考试、作业完成、上课考勤等)列举一二发生在校园里的、你身边的最典型诚信或不诚信的事件。”通过专家评定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可得,考试作弊(56.7%)、毕业论文30%以上内容抄袭(18.7%)、实习证明造假(13.4%)、平常作业都是复制粘贴(11.2%)。因此,本研究将以考试作弊作为学术诚信两难故事问卷的素材进行编制。

3.1.2. 信效度检验

根据冷洁,吴继霞(2016)从语义分析角度所得的中国人诚信概念的图式心、言、行三者协调一致为理论基础,模仿由德国康士坦茨大学著名的道德心理和道德教育学家乔治·林德教授(Georg Lind)在1976 年编制的道德判断测验(Moral Judgment Test,简称MJT) (吴慧红,余嘉元,2008)编制的本土化诚信行为判断测试。故事素材来自对大学生学术诚信典型事件的调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典型性,而故事本身对于被试也会有较高的情境卷入性。在此基础上通过专家评定法、问卷调查法、内部一致性信度等检验,得到最终问卷。问卷测验的基本内容如下:

X是名大学生,所在班级班委每学期都要在班级内公开竞选一次,在某学期的班委选举中X凭借自己出色的表现成功竞选为了班长。任职期间X不仅学习刻苦努力,成绩名列前茅,而且工作认真负责,积极帮助同学。期中考试将至,同学们都开始紧张的复习起来。可是考试那天,竟然没有老师监考。老师走后没过多久,同学们也都就开始窃窃私语,相互讨论。此时X的同桌A也默默地传了一张纸条给X,表示想要看X的答案。X究竟该不该给同学A看答案呢?

1) 他/她直接拒绝了同学A,没有把答案给A抄。

2) 他/她自己不想作弊,所以自己默默地做题,没有搭理同学A。

3) 他/她不想作弊,并且告诉同学A也不要作弊,同时还鼓励同学A要自己独立完成试卷。

4) 他/她不想作弊,所以他/她当时明确拒绝了同学A,不给A抄,而且还鼓励A和其他同学要独立完成自己的试卷。

5) 他/她和A是多年好友,对于A的请求,他/她当即痛斥了A一番,说不想把答案给A,但是考试快结束时,他/她最终还是把答案写给了A。

6) 他/她不想作弊,但想到和A是多年好友,关系很好,他/她也就没说什么,只是默默地把答案写给了A。

7) 他/她不想作弊,内心极不情愿给A抄,但看到周围人都在讨论题目,而且老师不在,给A看几道题也无妨,于是他/她就答应了A的请求。

8) 他/她不想作弊,但想到他/她自己刚做班委没多久,如果拒绝了A,就会给A不仗义的印象,于是勉强答应了A,偷偷地把答案给了A。事后他/她还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维持班级秩序,告诉其他同学要独立作答,如监考老师在一样。

一份完整的问卷有两个部分组成:part1人际距离启动材料和part2学术诚信两情境故事。根据人际距离的操纵不同,最终问卷分成三个版本(Version A:中性组;Version B1:亲密组;Version B2:疏远组)。

Version A中性组问卷不启动人际距离,因此整份问卷只有part2的学术诚信两难故事情境,共8题,分为“言行一致”、“心言一致”、“心行一致”、“心言行一致”、“言行冲突”、“心言冲突”、“心行冲突”和“心言行冲突”这8个维度。该问卷8个项目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9。

VersionB1和VersionB2属于实验组,接受人际距离的操纵,因此每份问卷都有两部分组成(part 1和part 2),一共9题,人际距离启动材料1题;两难故事情境8题。内部一致性系数分别为:Version B1为0.68,Version B2为0.75。

因此这三份问卷的各项间都具有较高的同质性,达到了测量学的要求,可以用于作为本研究的研究工具。

本问卷要求被试在“−4”到“+4”的9级评定量表上选择相应的数值表示自己对故事主人公诚信或者不诚信行为的认同程度。其中从−4到+4诚信认可程度逐渐增加,−4代表完全不诚信,+4是完全诚信,计分为1到9。对诚信行为正向计分,不诚信行为反向计分。

3.2. 正式施测

将被试随机分成三组,中性组、亲密组和疏远组,分别发放相应的问卷让被试进行填写,完成后给每位被试发放小礼物作为答谢。

3.3. 数据统计

将搜集好的问卷,使用spss17.0版本进行录入分析。

4. 结果

4.1. 中性组A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结果分析

中性组被试评分结果如表1所示:在对诚信行为的判断中:心言行一致(7.95) > 心行一致(7.92) > 言行一致(7.53) > 心言一致(7.28),其中心言行一致得分最高;在对失信行为的判断中:心言行冲突(6.81) > 心行冲突(6.29) > 心言冲突(5.87) > 言行冲突(5.86),其中心言行冲突得分最高。

对被试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中性组被试性别对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差异不显著(t(109)= .03,p > .05),表明在没有人际距离的中性条件下,性别不影响大学生在学术诚信两难故事情境中对诚信行为的判断。

4.2.亲密组B1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结果分析

亲密组被试评分结果如表2所示:在诚信行为的判断中:心行一致(7.76) > 心言行一致(7.72) > 言行一致(7.16) > 心言一致(7.10),其中心行一致得分最高;在失信行为的判断中:言行冲突(4.88) > 心言行冲突(4.79) > 心行冲突(4.78) > 心言冲突(4.77),其中言行冲突得分最高。

Table 1.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scores of the subjects in each dimension of the neutral group

表1. 中性组被试在各维度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Table 2.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scores in each dimension of intimate group

表2. 亲密组被试各维度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对被试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亲密组被试性别对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差异不显著,t(104)= −.07,p > .05,表明在人际亲密的条件下,性别不影响大学生在学术诚信两难故事情境中对诚信行为的判断。

4.3. 疏远组B2大学生对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结果分析

疏远组被试评分结果如表3所示:在诚信行为判断中:心行一致(7.97) > 心言行一致(7.86) > 言行一致(7.77) > 心言一致(7.47),其中心行一致得分最高;在失信行为判断中:心言冲突(6.45) > 心言行冲突(6.39) > 心行冲突(6.34) > 言行冲突(5.89),其中心言冲突得分最高。

对被试性别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发现被试性别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差异显著,女性在情境问卷中的评分显著高于男性,t(100)= −2.80,p < .05。

4.4. 不同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影响的差异分析

采用方差分析对被试评分进行分析,发现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影响显著,F(2)= 16.50,p < .05。由表4可发现,人际距离在在诚信行为的情境中,对大学生的判断差异不显著,F(2)= 1.73,p > .05,在失信行为的情境中,差异显著F(2)= 18.82,p > .05。

通过Bonferroni事后多重比较分析发现:亲密组的得分显著小于中性组和疏远组(p < .05),中性组的得分小于疏远组,三组得分总体趋势如图1所示:亲密组(12.24) < 中性组(13.88) < 疏远组(14.04)。

5. 讨论

5.1. 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

5.1.1. 中性组被试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特点

中性组即无人际距离的中性条件下,被试在进行学术诚信判断时,最关注的是心言行一致和心言行冲突。这与冷洁,吴继霞(2016)关于诚信概念隐喻的认知图式研究是一致的即认为心言行一致和心言行冲突,是完美的理想模型,也是最好判断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两种极端的诚信和不诚信行为还是少数,

Table 3. Descriptive statistics analysis of scores in different dimensions of distant group

表3. 疏远组被试各维度上得分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Table 4. System resulting data of standard experiment

表4. 不同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影响的方差分析

Figure 1. Comparison of total scores in the test with different interpersonal distance

图1. 不同人际距离在学术诚信行为判断测试中总分比较

我们在生活遇到最多的还是处于诚信和不诚信中间的两难诚信行为。本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这种两难的诚信判断过程中,尤其是在判断不诚信问题上,被试在言行冲突、心言冲突和心行冲突三者上的评分都在中立态度标准附近(5.86~6.81)。根据房华强等(2013)研究发现,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大学生自身的行为特点造成的,尤其是当他们面临道德两难情境下的诚信选择时,这种不稳定和不成熟、缺乏自控力的身心状态加大了诚信选择的不确定性。这种对短期利益的考虑和追逐是大学生在道德两难情境下发生失信行为的最重要原因。

5.1.2. 实验组被试学术诚信判断关注要素的特点

亲密组被试在进行学术诚信判断时,最关注的要素分别是心行一致(7.76)和言行冲突(4.88);疏远组被试最关注的要素分别心行一致(7.97)和心言冲突(6.45)。由比较分析可得,大学生作为第三方,在熟人社会中,在进行学术诚信行为判断时,对心行一致的诚信行为和言行冲突的失信行为更为看重,即面对熟人的诚信行为,被试关注诚信要素是“心”诚导致的外在行为;在面对熟人的实行行为时,被试关注的是以西方契约精神为主导的“信”的行为。这与冷洁,吴继霞(2016)的研究中认为传统中国以熟人社会中注重的“圣人”的由内而外的诚信修养,关注“心”诚而导致的外在“言”和“行”的信,即“心-言”或“心-行”的一致性不相符。在陌生人社会中,被试对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要素“心行一致”要素没有改变,而是在判断陌生人的失信行为时产生变化,由“言行冲突”转变为“心言冲突”,注重陌生人由内而外的诚信修养,而不仅是外化的“言”“行”。由此可见,中国社会在由传统的熟人社会在向陌生人社会转型的过程中,人们对诚信要素的关注点依然会是以“心”诚为主导的诚信行为,即注重人们由内而外的诚信修养和诚信意识,而不止于外化的“言、行”举止。

5.1.3. 不同人际距离下被试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差异

中性组、亲密组、疏远组被试在学术诚信两难故事情境中,对故事主人公行为的诚信或者不诚信的认同程度的差异显著:亲密组被试总评分显著低于中性组和疏远组(F = 16.50, p = .00 < .001),这与假设一相符。其中三组的总体平均评分为:亲密组(6.12) < 中性组(6.94) < 疏远组(7.02)。这表明,在诚信两难的故事情境中,即使主人公的行为——帮助他人作弊,是很明显的不诚信行为,但是由于人际距离的介入,被试对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会表现出宽容,认为主人公的行为还是有点诚信的。这与张新民(2008)的研究发现一致,学生在回答对他人守信问题“如果有人出现了对他人的不守信行为,作为旁观者,你会对哪些人表现出宽容?”时,学生第一选择频率最高的前三位依次是:亲人、陌生人、老师。徐柏才(2008)认为受中国血缘宗法文化影响,传统中的诚信是一种个别主义的信任,是以血缘、地缘、人情为纽带的特殊人际关系。所以,费孝通(1998)把这种囿于亲情人伦或熟人关系的信任称为“乡土社会的信用”。Schlenke等(2001)研究发现个体对朋友和陌生人,个体可能会采取不同的心理加工,例如人们对朋友会比对陌生人给予更多的同情、关注和帮助。因此,相比关系疏远的群体,面对对方的失信行为,最为旁观者的第三方,人们会表现出更多的宽容,会综合考虑当时情境因素,是一种基于行为结果的道德思维。

Haidt (2001)认为情绪在道德判断中是主要的,双加工理论模型(Greene et al., 2008)也认为情绪和认知在道德判断中的相互作用,本研究结果证明了后者的存在。尽管作弊是显而易见的失信行为,但在判断其失信行为的不认可程度的差异中存在着人际情感的成分,这表明道德判断中存在情绪和认知的交互作用。因此不同人际距离会影响大学生对学术诚信行为的判断。

中性组被试评分(6.94)低于疏远组(7.02),但是差异不显著,这与假设二相符。中性组因为没有设定人际距离,相当于一个中性的人际距离条件,被试在判断不诚信行为时可能会把故事的主人公当做自己或者是自己与关系亲密的人或者是其他关系疏远的人,这就完全取决于当时被试情境的卷入程度。郑睦凡等(2013)研究发现被试对道德两难事件的卷入程度越高,越容易做出基于结果的道德判断即一个行为道德与否不取决于是否符合规则,而取决于其行为的结果。这验证了道德判断的利己主义和情境依赖性。同时中性组与疏远组评分之前的微弱差距也表明了,在中性条件下,被试作为第三方在判断他人的诚信行为时,大部分的被试会把故事主人公的角色的设定为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因为考试作弊是一个消极的道德词,景娟娟(2014)的研究发现大学生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倾向于将积极道德词与熟人联结,而将消极道德词与陌生人联结。因此,被试在对情境中主人公的学术诚信行为进行判断时会做出更加理性、给予规则的道德判断。

5.2. 性别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的影响

本研究发现,性别在人际距离疏远的情境中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的判断产生显著影响,这与研究假设三性别对学术诚信行为判断产生的影响不显著不相符。女生的评分显著高于男生,即女生对人际距离疏远的人的诚信行为判断更理性。这与景娟娟(2014)的研究结果一致,即女生在进行道德判断时受社会距离的影响较大,认为与自己接近的熟人是积极的,与自己疏远的陌生人是消极的。因此在本研究中要求被试对陌生人的学术诚信行为进行判断时,女生的判断则更加理性,以规则为导向,很少考虑行为的情境因素。

6. 结论

本研究得出如下结论:

1) 不同人际距离对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影响显著,即大学生作为旁观者,对于与自己关系亲密的人出现学术失信行为时,大学生更容易表现出宽容的行为,这是一种基于结果的道德思维;而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则更加理性,很少考虑行为的情境因素,是一种基于规则的道德思维。

2) 中性条件下,性别对在大学生学术诚信行为判断影响不显著,但是在关系疏远的人际距离条件下表现出显著差异。相比于男生,女生对于自己关系疏远的人的学术诚信或者学术失信行为判断更加理性。

基金项目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日常生活中诚信价值观的培育和践行研究”(项目编号:14BKS080)

NOTES

*通讯作者。

参考文献

[1] 房华强, 朱坚强(2013). 基于道德两难情境的大学生诚信自律机制探讨.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3(7), 41-43.
[2] 费孝通(1998). 乡土中国生育制度(p. 10). 北京: 北京大学出版社.
[3] 胡晓轩(2013). 当前大学生学术诚信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前沿, 344(18), 115-117.
[4] 景娟娟(2014). 社会距离对大学生道德判断的影响. 重庆与世界, 31(10), 73-76.
[5] 冷洁, 吴继霞(2016). 从汉字、成语隐喻看诚信概念隐含的结构维度. 苏州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4(1), 36-49.
[6] 王起友, 王莹(2013). 大学生诚信意识缺失问题实证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15(6), 81-84.
[7] 王晓琦, 王颖, 佟丹丹, 黄玉兰(2016). 大学生考试作弊现状及诚信考试保障体系的构建. 才智, (7).
[8] 吴慧红, 余嘉元(2008). 基于MJT的道德结构验证性分析研究. 心理科学, 31(4), 963-965.
[9] 徐柏才(2008). 诚信道德的历史渊源与大学生诚信教育.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8(1), 177-180.
[10] 张新民(2008). 我国当代大学生诚信制度构建的多维思考.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34(3), 67-70.
[11] 赵奕(2010). 中美大学学术诚信教育比较研究.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5), 17-20.
[12] 郑睦凡, 赵俊华(2013). 权力如何影响道德判断行为: 情境卷入的效应. 心理学报, 45(11), 1274-1282.
[13] Anderman, E., Griesinger, T., & Westerfield, G. (1998). Motivation and Cheating during Early Adolescence. Journal of Educational Psychology, 90, 84-93.
https://doi.org/10.1037/0022-0663.90.1.84
[14] Aquino, K., & Americus Reed, I. I. (2002). The Self-Importance of Moral Identity.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83, 1423-1440.
https://doi.org/10.1037/0022-3514.83.6.1423
[15] Conway, P., & Gawronski, B. (2013). Deontological and Utilitarian Inclinations in Moral Decision Making: A Process Dissociation Approach. Journal of Personality & Social Psychology, 104, 216-235.
https://doi.org/10.1037/a0031021
[16] Gehring, D., Nuss, E. M., & Pavela, G. (1986). Issues and Perspectives on Academic Integrity. Washington DC: 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tudent Personnel Administrators.
[17] Greene, J. D., Morelli, S. A., Lowenberg, K., Nystrom, L. E., & Cohen, J. D. (2008). Cognitive Load Selectively Interferes with Utilitarian Moral Judgment. Cognition, 107, 1144-1154.
https://doi.org/10.1016/j.cognition.2007.11.004
[18] Guroglu, B, Haselager, G. J., van Lieshout, C. F. et al. (2008). Why Are Friends Special? Implementing a Social Interaction Simulation Task to Probe the Neural Correlates of Friendship. NeuroImage, 39, 903-910.
https://doi.org/10.1016/j.neuroimage.2007.09.007
[19] Haidt, J. (2001). The Emotional Dog and Its Rational Tail: A Social Intuitionist Approach to Moral Judgment. Psychological Review, 108, 814-834.
https://doi.org/10.1037/0033-295X.108.4.814
[20] Jensen, L. A., Arnett, J. J., Feldman, S. S., & Cauffman, E. (2002). It’s Wrong, But Everybody Does It: Academic Dishonesty among High School And College Students. Contemporary Educational Psychology, 27, 209-228.
https://doi.org/10.1006/ceps.2001.1088
[21] Lucas, B. J., & Livingston, R. W. (2014). Feeling Socially Connected Increases Utilitarian Choices in Moral Dilemmas.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53, 1-4.
https://doi.org/10.1016/j.jesp.2014.01.011
[22] Schab, F. (1991). Schooling without Learning: Thirty Years of Cheating in High School. Adolescence, 26, 839-847.
[23] Schlenker, B. R., & Britt, T. W. (2001). Strategically Controlling Information to Help Friends: Effects of Empathy and Friendship Strength on Beneficial Impression Management.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ocial Psychology, 37, 357-372.
https://doi.org/10.1006/jesp.2000.1454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