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结节性痒疹(Prurigo nodularis)是皮肤科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之一,其发病的病因及确切机制尚不明了[1] 。近年来研究表明,IgE参与了变态反应的发生,但是否参与结节性痒疹中的作用还不清楚[1] -[5] 。5-羟色胺(5-Hydroxytrptamine,serotonin, 5-HT)是神经递质、炎症介质、血管活性胺类物质,集“三位一体”,我们曾报道5-HT通过5-羟色胺受体与神经精神障碍性皮肤病相关[1] -[5] 。单胺氧化酶(Monoamine oxidase, MAO)作为5-HT代谢限速酶,是否参与其中?目前尚不清楚[1] -[7] 。为此,自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我们对结节性痒疹患者血清总IgE,MAO含量进行测定,探讨其在结节性痒疹发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临床意义。现报道如下。
2. 资料与方法
2.1. 病例
90例均为我院随机选取的门诊患者。所有患者均具有典型临床表现[1] ,诊断及分型符合<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诊断分型标准[1] 。急性型诊断标准:病程在二月内,皮疹初呈红色丘疹,剧烈瘙痒,最特征性的损害是结节好发于四肢,呈半球形结节,黄豆至绿豆大小,顶端角化明显,成疣状外观,表面粗糙,触之有坚实感。慢性型诊断标准:病程在二月以上(含二月),结节好发于四肢,尤以小腿伸侧为著,剧烈瘙抓,皮疹出现出血,血痂,呈红褐色或黑褐色,有时呈条状排列,伴色素沉着或苔藓样变。
赵辨中国临床皮肤病学>
所有患者均无糖尿病,SLE,肺结核病等系统性疾病,治疗前1周内未使用过糖皮质激素或抗组胺药物;无妊娠哺乳期妇女,无肝炎、肝硬化,血小板数量异常,前列腺肥大,青光眼患者;排除婴儿结节性痒疹、麻风结节性痒疹。90例患者中:男42例,女48例,年龄18~65岁,平均36.5岁,病程12天~15年,平均55.5月。轻型52例,中型35例,重型2例,严重型1例。正常对照组随机选择身体健康的志愿者90例,男44例,女46例,年龄20~65岁,平均35.9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病例分型
见表1。
2.2. 治疗方案
采用口服地氯雷他定片(呋必叮)5 mgQd,西替利嗪糠浆10 ml,qn;对中型加用复方雷尼替丁胶囊0.26,Bid;1个疗程(6d)未能治愈者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采用口服依匹斯叮胶囊10 mg,qd,氯雷他定分散片10 mg,Qn (第二疗程); 采用口服咪唑斯叮缓释片10 mg,qd,左西替利嗪胶囊5 mg,Qn (第三疗程);对重型,严重型则加用静滴地塞米松针10 mg,好转后改为口服强的松片,并逐渐减量。外涂卤米松软膏10 g/支(限外用6d),1个疗程(6d)未能治愈者继续进行下一个疗程,混合外涂氟芬那酸丁酯(布特)软膏10 g/支及莫米软膏5 g/支(第二疗程),混合外涂氧化锌硫软膏20 g/支及哈西奈德软膏10 g/支(第三疗程)。直到痊愈为止。
2.3. 评分标准 [1]
为了解血清总IgE,MAO与结节性痒疹临床表现间的关系,制订以下评分标准:结节性痒疹严重度的评分标准[1] :按红丘疹、结节、瘙痒程度,皮损多少,以多级评分法作记录:A,淡红色丘疹、结节(约可见),结节数量≤10个,轻微瘙痒,分别记1分。B,红色丘疹、结节,结节数量>10个~20个(含20个),瘙痒明显、但不影响睡眠,分别记2分。C,红色丘疹、结节,结节数量>20个~50个(含50个),瘙痒难忍、影响睡眠,常伴有出血,血痂,分别记3分。D,泛发红色丘疹、结节,结节数量>50个,剧烈瘙痒、常常伴有出血,血痂,苔藓样变,皮疹呈疣状,分别记4分。累积1~4分者为轻型结节性痒疹,5~8分为中型结节性痒疹,9~12分为重型结节性痒疹,13~16分为严重型结节性痒疹。在90例结节性痒疹患者中,轻型52例,中型35例,重型2例,严重型1例。
2.4. 血清MAO含量测定
早晨8点采取静脉血2 ml,采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试剂由中美合资苏州艾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采用连续监测法测定患者治疗前血清及正常对照MAO。
2.5. 血清总IgE含量测定
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试剂来源于美国Bayer公司)采用直接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清总IgE,同时对 90例正常人也进行了血清总IgE测定。
2.6.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
表示,组间比较 采用方差分析,Student t检验,使用Excel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血清总IgE,MAO含量测定结果
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总IgE,MAO含量(见表2)。患者组及健康对照组血清总IgE,MAO含量可以看出: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血清总IgE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5或P < 0.01),有统计学意义。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血清MAO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P < 0.01或P < 0.05),有统计学意义。
3.2. 血清总IgE,MAO含量与皮损严重度关系
血清总IgE,MAO含量与皮损严重度关系(见表3)。

Table 1. Nodular prurigo cases clinical classification
表1. 结节性痒疹病例临床分型

Table 2. Nodular prurigo patients serum total IgE, MAO content (plus or minus S)
表2. 结节性痒疹患者血清总IgE,MAO含量(
)
备注:*代表有统计学意义,**代表无统计学意义。

Table 3. Light, medium, heavy, serious patients with nodular prurigo blood MAO, total IGE level (+ S)
表3. 轻、中、重、严重型结节性痒疹患者血MAO,总IGE水平(
)
上述四型比较:对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的MAO,血清总IgE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经方差分析,分别是F = 0.57,F = 0.32,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 > 0.05)。说明MAO,IGE与结节性痒疹的严重度无明显关联。但是,MAO组病情严重度与积分比较作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 = 0.9338,t = 3.68,P < 0.05,有统计学意义,说明MAO与结节性痒疹的严重度有明显关联;在IGE组病情严重度与积分比较作相关性检验,相关系数 = −0.1776,呈负相关性,t = 0.045,P > 0.05,说明IGE与结节性痒疹的严重度无明显关联。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血清MAO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对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的MAO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MAO组病情严重度与积分比较作相关性检验,发现MAO与结节性痒疹的严重度有明显关联。有报道酮替芬(5-HT2受体拮抗剂)治疗结节性痒疹有效,说明5-HT可能与结节性痒疹有关联[8] 。目前有认为是机体可能被蚊虫、臭虫或其他虫类叮咬之后发病,病理上显示棘层肥厚、真皮增生、形成假性上皮瘤状,真皮内显示非特异性炎症浸润、神经组织增生等[1] [9] 。
MAO是一种含铜的酶,广泛分布于体内各组织器官,尤其在肝、肾、胰、心和结缔组织中。血清中的单氨氧化酶主要来源于结缔组织中。其生理功能因不同组织而异[2] -[7] 。MAO是5-HT合成及代谢的关键酶,相应的基因与疾病的关系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关注[2] -[7] 。MAO为含黄素类的单胺类氧化酶,存在于细胞的线粒体外膜上,催化单胺类物质被氧化脱氨,生成过氧化氢、氨和相应醛。过去一直认为血浆MAO升高,主要发生于肝脏纤维化、肢端肥大症。最近,MAO的作用逐步得到重视,深入。MAO导致细胞间基质中5-HT浓度的变化,而5-HT是一种重要的神经递质和炎症介质,影响血管的渗透性,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渗出,导致周围组织的炎症,红丘疹,结节,瘙痒[1] -[9] 。所以,MAO在结节性痒疹发病中有一定的作用。
本研究发现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血清总IgE含量高于健康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对各型结节性痒疹患者的血清总IgE分别进行组间比较,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IgE与结节性痒疹的严重度无明显关联。有研究发现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结节性痒疹有效,这说明免疫在结节性痒疹中扮演重要作用[10] -[12] 。最近还发现年青的结节性痒疹患者具有特异质(Atopic),多与特异性皮炎有一定关联[10] -[12] 。IgE作为一个免疫分子,在免疫系统中发挥作用。由此可见IgE可能参与了结节性痒疹的发病。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①,当致敏原(如蚊虫、臭虫或其他虫类叮咬等)刺激时,Langerhans细胞递呈,启动免疫级联反应,联接IgE抗体,5-HT与5-HT抗体结合,在MAO参与下分解5-HT,由此启动﹑造成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的浸润渗出,导致周围组织的炎症,红丘疹,结节,瘙痒,出现结节性痒疹;②,当体内发生自身免疫反应时(比如在下列条件的诱导下:患者具有特异质(Atopic),等),IgE联接的自身抗原谱参与其中的免疫反应,第三个系统——芳香胺类系统(catecholamines, CAs),CAs由免疫细胞合成(包括MAO,5-HT),调节许多免疫功能从而也参与了其中的免疫反应,出现结节性痒疹;③,我们认为MAO,5-HT,IgE共同参与了结节性痒疹的发病过程,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了科学依据。本次研究缺陷是治疗好转后患者血清MAO,IgE测定者太少,以至无法进行对比观测,将来可在这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