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48例中小学生急诊相关因素分析
Correlation Factors Analysis of 3648 Cases of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Students’ Emergency
DOI:10.12677/ACREM.2015.34004,PDF,HTML,XML,下载: 2,374浏览: 7,516
作者:张利远,张鹏*:南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急诊科,江苏 南通;陈静:南通大学海洋医学研究所,江苏 南通
关键词:急诊中小学生儿童急诊Emergency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Pediatric Emergency
摘要:目的:分析中小学生急诊相关因素,为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讯息和科学依据。方法:对2013年本院7~16岁3648例中小学生急诊病进行统计分析。分析内容包括性别、年龄、急诊月分布、区域分布及疾病谱等,用统计学处理。结果:男生多于女生;年龄段以11、12、15、16岁为多;月分布以5、7、8、10月为多;科别以儿内科占首位(51%)。在各病种中以外伤为第一位(儿外科的74.6%);发热为第二位(儿内科33.4%)。结论:为降低中小学生急诊发病率,保证学生健康成长,必须做到以“向学生健康宣教”为主的六点。
Abstract:Objective: To provide more scientific basis and information for school health work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emergency correlation factors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Methods: 3648 Emergency schoolchildren cases of 7 - 16-year-old in 2013 in this hospital were investigated. It in-cluded gender, age, monthly distribution, regional distribution and disease spectrum. It is con-ducted by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Results: There are more boys than girls; most of the schoolchild-ren are 11, 12, 15 and 16 years old; most of the monthly distributions are May, July, August and Oc-tober and internal pediatrics patients account for 51% in all cases. The percentage of trauma is 74.6% in pediatric surgery. Fever is 33.4% in internal pediatrics. Conclusion: In order to reduce the emergency incidence of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 and ensure the healthy growth of stu-dents, six points whose focus is “propagandizing and educating health to students” should be done.
文章引用:张利远, 陈静, 张鹏. 3648例中小学生急诊相关因素分析[J]. 亚洲急诊医学病例研究, 2015, 3(4): 17-22. http://dx.doi.org/10.12677/ACREM.2015.34004

1. 引言

中小学生正处于生长发育和吸收知识的重要时期,为使身体发育良好及减少一些干扰学习的内在因素,减少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尤其是减少急诊的发生就显得更为重要[1] 。为了对学校卫生工作开展提供更多的信息和科学依据 [2] 。现对本院2013年中小学生3648例急诊分析报告如下。

2. 对象与方法

本文对本院2013年7~16岁中小学生急诊,对其就诊的数量、性别、年龄、科别、月份、区域分布、疾病谱等进行了比较,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及分析。

3. 结果

3.1. 中小学生急诊数量及就诊科别的比例

图1示:一年中7~16岁中小学生急诊为3648人,占急诊人次的3.1% (3648/125,302)。其中,儿内科为1861人次,儿外科为1311人次,五官科为269人次,皮肤科为207人次。

3.2. 中小学生急诊性别比较

图2示:性别比例:男生(2306):女生(1342) = 63.2%:36.8%,男生多26.4%。

3.3. 中小学生急诊年龄分布

图3示:7岁214人,8岁224人,9岁367人,10岁372人,11岁503人,12岁421人,13岁201人,14岁208人,15岁625人、16岁513人。显示:15、16、11、12岁为急诊高峰年龄。

3.4. 中小学生急诊月分布

图4示:5、7、8、10月就诊学生最多,8月份出现最高峰,人次达523人。

Figure 1. Emergency number

图1. 急诊数量构成图

Figure 2. Emergency gender comparison

图2. 急诊的男、女生比例

Figure 3. Emergency age distribution

图3. 急诊就诊年龄分布图

Figure 4. Emergency month distribution

图4. 急诊就诊月分布

3.5. 中小学生急诊区域分布

图5示:市区2874人次,郊县504人次,外市270人次。

3.6. 中小学生疾病谱构成

图6示:发热621人次(33%),呼吸系统583人次(31%),消化系统332人次(18%),泌尿系统103人次(6%),循环系统94人次(5%),神经系统30人次(2%),其它98人次(5%)。

图7示:外伤978人次(74%),急腹症284人次(22%),其它49人次(4%)。

图8示:手部416人次(43%),头部304人次(31%),其它258人次(26%)。

Figure 5. Emergency of school student the area

图5. 急诊就诊地区分布

Figure 6. Disease of school student

图6. 儿内科急诊疾病谱

Figure 7. Son of surgical disease

图7. 儿外科急诊疾病谱

Figure 8. Trauma parts constitute the figure

图8. 外伤部位构成图

4. 讨论

4.1. 从急诊就诊科别比较

儿内科占急诊总数的51%,儿外科占急诊总数的36%,其他科13%。内科系统的疾病多于外科系统疾病,符合疾病谱常态 [3] [4] 。

4.2. 从性别比较

急诊就诊男生明显多于女生(男生63.2%:女生36.8%,男生多26.4%),尤以外伤更为突出,这与男生喜追逐嬉斗、攀登等室外活动等意外伤害相关 [4] [5] 。

4.3. 从年龄比较

急诊就诊最多的年龄为11、12、15、16岁。从此不难看出这四个年龄段分别是小学升初中和初中升高中阶段,故学习负荷越重,机体发病率亦随之增高,所以重视和保护学生的身本健康,首先应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 [6] [7] 。

4.4. 从急诊的月份分布比较

5、7、8、10月份为最多。这四个月外伤、发热、消化道疾病更多见,这是由于7、8月份为暑假。5、10月份因小长假学生放假,室外活动增多,加上休息在家有时饮食不当、生活规律打乱,睡眠少等原因,导致外伤、发热、消化道疾病增多,所以教育学生在假期里注意交通安全、饮食卫生、规律生活及充足睡眠,提高机体抵抗力,减少发病率是非常重要的 [8] [9] 。

4.5. 从学生急诊的疾病谱比较

外伤为第一位(外伤978人次,占急诊总数26.8%),而外伤的部位分别以手、头部外伤为多,应加强预防学生意外伤害教育。发热为第二位(外伤621人次,占急诊总数26.8%),其主要疾病为呼吸道感染及感冒。故应重视预防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等,减少发热急诊 [10] [11] 。

5. 小结

正处于生长发育期中小学生急诊是可控的,通过正确引导和教育,可使学生呆在学习的学校里和生活的家庭中。保证学生的正常生长发育及学习和生活。通过卫生宣教,降低学生的发病率,是摆在广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件大事。这要求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学校医务工作人员,应着重从以下六个方面对学生进行教育,从小培养学生“预防为主”的观点。

1)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谨防病从口入,减少消化道疾病的发生。

2) 教育学生开展有益的室外活动,禁止追逐、嬉斗和不正当的攀登及无引导的奔跑等,以减少意外伤害发生。

3) 加强对学生灾难事件逃生培训及进行交通规则教育,增强防范意识 [12] [13] 。

4) 特别注意假期中的安全、饮食卫生、作息规律等,提高机体抵抗力。

5) 学校为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及确保健康体质下功夫。

6) 加强对学生急救知识培训,在自然和人为灾难频发的今天,在小学高年级开设医学急救知识课程,培养其自救互救能力 [14] 。

参考文献

[1] 管健, 邓文彬, 章毅, 等. 东莞市14岁以下儿童伤害特征分析[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3, 22(12): 1408-1409.
[2] 星一, 季成叶, 籍红, 等. 北京市石景山区中学生伤害相关行为流行状况[J].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24(1): 28-29.
[3] 陈天娇, 季成叶, 星一, 等. 中国18省市中学生伤害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7, 28(2): 154-156.
[4] 张琼, 詹思延. 中国中小学生伤害发生率分析[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2007, 28(9): 884.
[5] 何朝, 孙昕霙, 赵瑞兰, 等. 北京市顺义区中学生伤害现况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4, 35(6): 874- 876.
[6] 季成叶. 青少年健康危险行为[J]. 中国学校卫生, 2007, 28(4): 289-291.
[7] 北京市人民政府. 北京市2012年度卫生与人群健康状况报告[R].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63.
[8] Manciaux, M. and Romer, C.J. 儿童和青少年的意外事故[M]. 李玉梅, 译.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1993: 12-25.
[9] 林寅, 徐来荣, 丁可, 等. 16,546名中小学生伤害流行病学监测[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5, 26(5): 383.
[10] 陈天娇, 季成叶. 北京市中学生伤害相关危险行为流行现状分析[J]. 中国学校卫生, 2010, 31(3): 328-329.
[11] 曾光, 耿玉田, 荆瑞巍, 等. 北京市儿童青少年伤害流行病学调查[J]. 中华流行病学杂志, 2006, 27(12): 1025.
[12] (2005) US Census Who’s Minding the Kids? Child Care Arrangements.http://www.Census.gov/prod/2005pubvs/p70-101.pdf
[13] Graham, J., Shirm, S., Liggin, R., et al. (2006) Mass-Casualty Events at School. A National Preparedness Survey. Pediatrics, 117, 8-15.
http://dx.doi.org/10.1542/peds.2005-0927
[14] 谢立华, 赫荣国. 儿童应急医疗救助面临的问题与研究进展[J]. 中华急诊医学杂志, 2014, 23(7): 830.

为你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