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初中阶段是学生英语学习的重要阶段,其中英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英语能力的关键环节。然而,传统的英语教学大多以教师为中心,忽视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并且强调单词和语法的机械背诵,导致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不高、缺乏积极性。教育部2022年颁布了《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倡导学生在英语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和主动性,并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倡导“学思结合、用创为本”的英语学习活动观,促使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课堂活动和拓展练习来构建和发展知识[1]。因此,将英语学习活动观与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相结合,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英语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阅读素养,为学生的英语学习和未来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 英语学习活动内涵
英语学习活动是初中英语教学的课堂基本组织形式,是落实课程目标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学生英语核心素养的重要形式。新课标指出,秉持在体验中学习、在实践中运用、在迁移中创新的学习理念,倡导学生围绕真实情境和真实问题,激活已知,参与到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相互关联、循环递进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由此可见,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教师可以从“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维度来开展教学活动。梅德明、王蔷倡导英语教师要引导学生围绕真实问题和真实情境,主动地参与指向主题意义探究的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等一系列循环递进、相互关联的语言学习和运用活动中[2]。
3.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的价值
第一,突破传统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往往强调教师单一讲授,以教师为中心,注重“应试性”。英语学习活动观是指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引领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应用实践、迁移创新三种活动,开展关联性和全面综合性的英语学习活动[3]。因此,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导向的教学方法更加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通过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策略,建立多种辩证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第二,体现英语学科育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在初中英语阅读课中,以英语学习活动观为指导,教师不仅可以把书本知识有机融合在各类课堂教学活动中,潜移默化地让学生接受新知识,实现英语学科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另一方面,教师可以充分挖掘语篇主题下的育人功能,创设以育人为导向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学习活动情境,帮助、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4]。
4. 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课堂教学设计
该如何开展基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的阅读教学呢?本文以人教版(Go For It!)初中英语九年级的Unit 3 Section B (2a-2d) Could You Please... ? 这篇阅读材料为例,阐述如何把英语学习活动观落实到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
本篇教学设计包括语篇研读、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作业设计以及评价反思八大环节,以使学生在理解、表达语言知识的实践活动基础上,发展学习能力。学生通过教师组织各类思维活动,内化新知,构建结构化知识,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提高思维品质,落实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4.1. 语篇研读
4.1.1. 主题内容
本课时围绕话题“Could You Please...?”展开,首先引出并介绍了在不同场合下得体语言的使用,最后总结使用得体语言的优点。
4.1.2. 价值取向
本文通过了解正确的请求,学习礼貌的请求和在不同场合使用得体的语言,引导学生领悟说话的艺术,从而启示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以礼待人,慎思而行,提高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4.1.3. 文体结构
本文是一篇配图说明文,语言词汇涉及表示礼貌的表达。结构上让学生从了解正确的请求,学习礼貌的请求到使用得体的语言。语篇通过举例和对比,帮助学生体会和理解直接请求和礼貌用语的不同使用场所。
4.2. 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基础知识及语言表达能力,大部分学生对英语有着比较浓厚的兴趣。同时,在长期的新课程理念实践中,已初步具备了自主、合作、探究的能力,有利于教学活动的开展和教学效果的实现。经过前四个课时的学习,学生能熟练运用礼貌语句达到交际目的,如:问路或指路、询问和提供信息等,通过学习wh-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掌握礼貌语言的结构。本节课学生将通过语篇学习进一步运用礼貌语言解决生活中的真实问题,同时意识到不同文化背景和不同场合用词的礼貌性和得体性。另外,基于人教版初中英语的七年级下册Unit 8 Is There Post Office near here?的学习,学生对问路这一话题已经井不陌生。教师应积极鼓励、激发学生的兴趣井辅以灵活多样的教学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在做中学”,重视知识学习过程的体验性、实践性,引导学生在保持原有的良好学习习惯的基础上,获得新的学习方法。
4.3. 教学目标
基于上文的语篇研读和学情分析,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按照学习活动观的三个层次,确定如下:
第一,学生能通过分析配图和阅读文本,明确语篇的主题和结构,获取正确请求的表达;并在语篇中学会拼读和理解“correct, polite, direct, request”等词汇,增加词汇量;恰当运用略读、跳读等阅读策略,提高阅读理解水平;通过阅读文本巩固Could you please...? May I...?等礼貌语句以及wh-疑问词引导的宾语从句,引导学生概括礼貌请求的表达方式。(学习理解)
第二,学生能够可以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简单的口头表达,并且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小组合作,深入语篇探讨更多表示礼貌请求的方式,并结合不同文化背景在不同场合运用得体的语言。(应用实践)
第三,学生将通过深入探究,在老师的引导下,辦证地评价标题的合理性,深度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提高其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新性。(迁移创新)
以上三类教学目标按照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递进过程,引导学生立足于文本的内容和语言,深入挖掘语篇的文化内涵和育人价值,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
4.4. 教学重难点
第一,教学重点:学生能够通过运用阅读策略,获取段落主题句和细节信息,多维度地理解语篇;在此基础上能够概括礼貌请求的两种方式,并能够正确运用。
第二,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在新情境中合理得体地使用语言,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并且能够对语篇进行深度挖掘,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
4.5. 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
本节课是基于新课标、忠于教材、立足于英语学习活动观,着重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而进行的一堂阅读课教学设计。在教学设计上,以明确的主题为指导方向,以深度探究语篇为主要手段,采用了PWP阅读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采用情境教学法创造真实语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英语语言的实际运用;此外,还运用了交际教学法,增加了课堂的互动性,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并在这个过程中,严格遵循了学习理解、应用实践和迁移创新三个层次的要求,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了各种的教学活动,符合教学目标的要求,见表1。
Table 1.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reading
表1. 阅读教学过程
教学步骤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导入环节 |
1. 创造一个电脑游戏的情景,引导学生复习学过的表达。 2. 邀请学生回看这段视频,找出其中的非礼貌用语。 |
教师发布明确思考任务,并留意学生回答问题的情况。 |
【设计意图】以学生感兴趣的游戏场景为切入点,复习学过的短语,并借助游戏中的非礼貌用语引入所谈论话题,使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为接下来的阅读活动做好铺垫。 |
教学步骤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读前阶段 |
1. 学生观察和对比语篇配图,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您准备好了与他人礼貌交谈吗?”。 2. 学生运用阅读策略找到段落主题句,并梳理语篇的结构。 |
教师观察学生在语境中运用核心语言和教师进行交流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和反馈。 |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对比引发学生思考,同时铺垫本课主题,明确阅读篇目,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语篇,为细节阅读做准备。同时培养学生快速把握文章大意的阅读能力。 |
教学步骤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读中阶段 |
1. 学生读第一段并回答问题,通过列举直接提问和礼貌请求,理解正确请求的内涵。学生合作找到更多正确请求的内涵,完成任务1。再读第一段的最后一句话,预测下文内容。 2. 一名学生领读第二段,通过回顾主题句,明确礼貌请求的第一种方式。观看一个关于中英文语言文化差异的视频,深入理解。 3. 学生默读第三段,通过回顾主题句,明确礼貌请求的第二种方式;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细节,完成Task 2,检测是否掌握。 |
1.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借助范例提示找到并区分文章中其他direct questions和polite requests,以及能否通过过渡句预测。 2.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在语境中运用阅读技巧,理解如何做出礼貌请求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和反馈。 3. 教师观察学生能否通过思维导图梳理细节,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和反馈。 |
【设计意图】通过学习具体的例子,让学生理解correct requests的内涵,同时明白这一观点:正确的请求不仅仅是礼貌的,也可以是直接的。为下文提出要在不同场合使用得体的语言做好铺垫。并通过过渡句来预测下文内容,帮助学生习得“判断过渡句的位置,利用过渡句预测”的阅读策略。最后通过视频,可以让学生理解礼貌用语在中英文中存在细微差异,比较中西方语言文化异同,增强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文化自信。 |
教学步骤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读后阶段 |
1. 在已知语篇中的两种礼貌请求的基础上,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继续探究更多礼貌请求的方式,加深对礼貌请求的理解。 2. 学生运用课堂习得语言,从不同场景、视角和人物对象出发,以小组合作的形式,选择完成教师设置价的Task3 (角色扮演或自由讨论)。 4. 学生回顾语篇,思考标题“这是一个好标题吗?为什么?”学生表达不同的观点。 5. 学生完成教师提供的思维导图,并根据它复述文章。 6. 结合板书和课文中的关键词,学生再次回顾语篇,思考“作者的写作意图是什么?”,从而深挖语篇的主题意义,超越语篇思考人际交往之道,待人接物之道,从本课中实现情感升华。 |
1. 教师观察学生的讨论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和反馈。 2. 教师观察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引导其他学生根据以下评价标准给与同伴评价,同时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和反馈。 Evaluation Standards correct information suitable language proper body language clear voice 3. 教师观察学生在语境中进行深度思考,和文本进行深度对话的情况,根据学生表现给与指导和反馈。 |
【设计意图】通过深度挖掘语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批判、评价和创造的能力。通过深度学习和情感教育,让学生深刻地意识说话之道和待人之道的重要性,提升思维品质和个人素养。多层次的活动设置面向全体学生,综合性地评价学生是否能运用教师层层搭建的“脚手架”,创造性地解决真实情景中的问题。同时培养学生的迁移、批判和创造的能力。小组互评进一步丰富课堂评价方式,达成教学评一体化的目的。 |
教学步骤 |
学习活动 |
效果评价 |
总结与作业 |
1. 教师带学生总结所学知识点,包括短语表达和句型结构。 2. 作业布置:必做作业: (1) 将以下直接问题转换为礼貌请求:Where is the restroom? How can I get to the train station? When is the sports meeting? (2) 本文标题是否合适?为什么?写下你的答案。 选做作业:搜索更多关于在不同国家保持礼貌的文化知识。 |
教师要观察学生在进行总结时采取的方式和总结的结果。 分层作业布置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 |
【设计意图】教师总结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材料中的知识点,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帮助学生提炼文章的主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维能力。必做作业面向全体学生,鼓励学生通过深度挖掘文本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发展学生的批判思维和创新精神。选做作业鼓励学生进行自主课后延伸阅读,培养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 |
4.6. 评价和反思
4.6.1. 学生自评
在英语活动观视角下,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学习自评具有重要作用。它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明确自身在阅读中的优势与不足,从而调整学习策略,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同时,学习自评有助于师生互动,教师可根据学生的自评结果调整教学方案,实现个性化教学,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最终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全面提升。具体内容见表2。
Table 2. Student self-assessment form
表2. 学生自评表
评估方面 |
评分 |
语言技能提升:我能使用“Could you please...?”来礼貌地请求帮助或信息。在课堂活动中,我积极尝试用这个句型造句并参与对话练习。(15分) |
|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文章,我对如何在不同场合下礼貌地提出请求有了更深的理解。能识别出文中礼貌表达方式,并思考它们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20分) |
|
词汇与短语掌握:我学会了本单元重点词汇表达的含义及其用法,并在句子中正确使用它们。(20分) |
|
文化意识提高:通过课文学习,我了解到了英语国家中关于礼貌请求的文化差异,并能意识到在跨文化交流中使用适当礼貌用语的重要性。(25分) |
|
合作学习效果:在小组活动中,我积极参与讨论和分享观点。提高了我的沟通能力,也增强了团队合作精神。(20分) |
|
4.6.2. 教师自评
第一,教学方法的有效性:采用情景模拟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了如何在实际生活中使用“Could you please...?”结构进行礼貌询问。但是,需要进一步优化以确保每个学生都有足够的机会参与到对话练习中。
第二,学生个体差异的关注:在设计活动时考虑到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求,但仍有部分学生表现出对某些概念理解困难的情况。今后应更细致地分析学生的反馈,为那些需要额外支持的学生提供更多的指导和资源。
5. 结语
综上所述,践行英语学习活动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它能有效整合教学内容,落实教学目标,对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很有价值。因此,教师在设计阅读课活动时,应以促进学生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标,重视分析教材特点、了解学生情况,并围绕主题语境,挖掘文本材料育人价值。在英语学习活动观的基础上,设计基于语篇主题的学习理解类活动、深入语篇的应用实践类活动和超越语篇的迁移创新类活动,并在传授单元新知的同时,使学生在真实、形式多样的体验中学以致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想象力创造力,深入挖掘文本的育人价值和文化内涵,促进了知识向能力、能力向素养的转化,从而提升学生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