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分析——以比亚迪为例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New Energy Vehicle Enterprises—A Case Study of BYD
DOI: 10.12677/orf.2025.152090, PDF, HTML, XML,   
作者: 张佳怡: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上海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财务绩效比亚迪New Energy Vehicles Financial Performance BYD
摘要: 汽车市场方面,国家现在正在大力推进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产业的发展方向,国内的新能源汽车还处于发展的初期,并且它的理论还在持续地发展当中。对公司的财务业绩进行评估,可以反映公司的各个阶段的业绩,因此,对公司的财务业绩进行评估已成为公司的一个重要课题。对公司的财务业绩水平进行认识,可以帮助公司找到公司经营活动中所面临的风险。公司的领导者和管理者可以利用公司的财务业绩评价来为公司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计划,从而制订公司的战略。文章通过对比亚迪公司的案例,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比亚迪公司的概况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剖析,并简要阐述了从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增长能力等四个角度来选取财务业绩的评估指标的原理。根据目前比亚迪的经营业绩,对其所面临的财务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根据比亚迪目前的经营情况,提出了改善企业经营业绩的对策。
Abstract: In the automotive market, the country is now vigorously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ew energy vehicles, which has become a direction for industrial development. The domestic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is still in its infancy, and its theoretical framework is also continuously evolving. Evaluating a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can reflect its performance at various stages. Therefore, assessing a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issue for companies. Understanding a company’s financial performance level can help identify the risks faced in its business operations. Company leaders and managers can use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s to plan the company’s development direction reasonably and thus formulate the company’s strategy. This article, through the case of BYD Company, has conducted a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ew energy vehicle industry and the profile of BYD Company. It also briefly explains the principles of selecting financial performance evaluation indicators from four aspects: profitability, debt repayment ability, operating capacity, and growth ability. Based on BYD’s current business performance,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financial problems it faces and, according to BYD’s current business situation, proposes countermeasures to improve the company’s business performance.
文章引用:张佳怡. 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分析——以比亚迪为例[J]. 运筹与模糊学, 2025, 15(2): 363-372. https://doi.org/10.12677/orf.2025.152090

1. 绪论

1.1. 研究目的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日趋严重,各国纷纷制定政策,加快节能减排。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崛起。论文以比亚迪为研究对象,在此基础上,结合公司的财务管理系统,对该公司的经营状况进行了剖析来分析其目前的运营情况;最后,针对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存在的问题,给出了改进的对策,希望以此来推动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

1.2. 研究意义

财务业绩在公司经营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选取比亚迪公司为被试,分析其财务业绩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给出相应的对策。因此,本文的研究对于比亚迪集团本身以及对于国内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均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1.2.1. 理论意义

在21世纪之交,中国汽车工业正处于转型和现代化的关键时刻,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将与促进工业竞争力、能源安全、改善空气质量和应对气候变化创新性地结合起来。这是中国汽车工业转型和现代化的关键时刻。就市场规模而言,中国已经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动车市场,累计占全球销量的45%,占电动车总销量的90%以上;中国建成的充电站比美国、欧洲和日本的总和还要多;先进的大规模生产技术使中国成为世界上最具活力的电动车市场。

1.2.2. 实际意义

作为一个国家的支柱行业,汽车工业对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发展节油型车辆是促进我国经济发展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当前,随着越来越多的资源和环保问题的出现,我们需要更加努力地发展节约和新能源。通过多年的垂直整合发展,比亚迪已经形成了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具备了很强的自主技术开发实力,新能源汽车在行驶时,可以实现“零污染”,根本不会产生任何危害空气的气体。甚至在电力消耗转化成电力后,由于能源转化过程中的能源,其产生的污染比常规车辆要小。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本文以比亚迪公司作为案例分析对象,结合公司的历程和类型,以此为基础发现公司在经营背景下财务绩效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公司的实际情况,提出可行性的建议,以便有效的改善比亚迪的财务绩效水平,帮助企业调整经营战略,实现长远的发展。

1.3.2. 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运用了案例研究法,运用绩效评价的相关知识,完成对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的研究。本文以汽车行业的典型代表——比亚迪为案例研究对象。结合比亚迪的业务背景,对该公司的财务绩效进行了深入研究,结合相关理论研究和绩效评价方法,从多个角度评估了该公司财务绩效的现状和问题,并根据这些问题和不足提出了针对性优化措施。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财务绩效的影响因素的研究

财务绩效研究作为企业管理研究的重点,企业绩效指企业在一定的经营活动期间产生的经营效益,绩效水平主要从盈利、营运、偿债、发展四个能力评价。

近年来,学者们开始重视非财务信息,尽管财务指标仍然是判断企业经营效果的主要方面。陈素琴和王晨(2013) [1]的观点,当前我国绩效评价体系主要依赖于财务指标,对企业在生态环境方面的绩效未予足够重视,导致企业在能源节约和减排成效方面的努力未能得到充分展现,不能全面的对企业绩效进行评价。王星洲(2019) [2]从可持续发展、社会责任、公司财务杠杆等多个方面构建了我国国有企业的综合绩效评价指标,以此研究国有企业的绩效变化。王利军(2021) [3]对湖北省53家上市企业进行研究后,也发现研究和开发的投资对公司的财务业绩贡献巨大。谢昕琰(2021) [4]在研究中,发现制度压力、财务绩效和社会责任之间存在彼此促进关系。任立改等的实证结果显示,战略方向与环保管理对公司的财务业绩都有显著的提升作用。Pekovic (2020) [5]认为,财务绩效是以财务角度所反映的企业经营业绩为基础的,这提高公司的品牌价值,获得了顾客的认可,提高了公司的业绩。Aguiar (2020) [6]等的研究表明,股权结构会对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一定的影响。总体上讲,股份愈多的公司,其经营业绩愈好。Fabozzi (2021) [7]等通过对日本公司的案例分析得出了公司的社会责任可以帮助公司提高公司的财务业绩。在他们看来,积极承担社会义务的公司,在大众心目中的形象越好,在银行贷款和市场营销上就越有竞争力,与此相反,当公司的产权与经营权被分开时,公司治理结构与公司治理结构之间的关系就会变得更加复杂。

此外,本文还通过实证分析表明,策略取向可以提高企业的绿色经营水平,从而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陈含桦(2020) [8]以零售业为例,证明了公司的规模和公司的多样化水平与公司的财务业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向关系。他认为对于零售企业而言,企业规模越大,意味着单位成本越低,因此有助于增强企业财务绩效。就我国学者关于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因素研究看,结论与国外学者相似,认为财务绩效受多个因素影响,尤其是在创新的背景下,我国学者就通过创新提高企业财务绩效予以了高度认可。

2.2. 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

能源汽车是目前我国汽车工业的主要发展方向。新能源车技术的研究成果,最早起源于西方发达国家,有大量关于新能源车产业现状、未来以及政策的研究。Yülek M.A (2019) [9]提出了政府补贴对新能源汽车公司财务业绩的重要作用。通过特斯拉等新能源汽车企业发展历史分析后建议政府要继续保持相应的补贴政策并根据产业实际情况进行必要调整与优化。Shalender K (2019) [10]通过对印度主要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认为要重点增强企业战略柔性,并加强人力资源管理,激励员工,从而提高企业绩效。Mathiyazhaga (2019) [11]则从供应链的角度出发,提出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分析了改善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建议。他们认为汽车企业要优化供应商管理,加大集中采购力度,稳定供应商队伍,从而防止供应端成本异常变动。Kosaka G (2019) [12]的研究则从控制成本和强化研发两个角度提出了改进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建议。在成本控制方面,要基于战略理念,将成本管理融入企业战略管理之中,加强对新型动力系统的研究与开发,以满足市场的需求。从学者们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看,强调既要“开源”又要“节流”,要加强成本控制和技术研发,并且在管理方面要更加注重战略性和人性化等。在中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一些研究人员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公司的财务业绩。新能源汽车是我国汽车行业争夺未来“话语权”的突破点。国内也有部分学者对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进行了研究。韩兴国(2020) [13]等人着重研究了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中的税收和税收对公司业绩的作用。本文的主要结果是:在“退坡”的情况下,政府对上市公司的补助、税收激励与上市公司的经营业绩之间存在着明显的负向联系。周洁(2020) [14]等基于EVA方法,对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公司财务绩效进行评价后,认为该企业在资本结构、资本使用效率等方面存在不足,还提出了改善资本使用和优化资本结构的建议。白洁(2020) [15]通过对长安汽车的研究,指出新能源车企加大研发对于改善财务绩效的重要性。建议新能源汽车企业要加大研发力度,特别是要加强对新能源车的研究和开发,以提高新能源车的技术水平。邹丽娜[16]则针对财政政策“退坡”后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的提升提出了加大研发创新、优化资本结构、强化成本管控等建议。

从上述研究来看,我国学者普遍担忧新能源汽车相关扶持政策“退坡”后的财务绩效表现。这一方面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深受国家政策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表明我国相关车企在发展中缺乏核心竞争力,过度依赖政策扶持。

2.3. 文献述评

从前面文献综述看,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成果十分丰富,比如在企业财务绩效影响因素方面,认为企业管理、企业治理、企业研发、人才队伍建设等均可能影响企业财务绩效。我国学者在对企业财务绩效的研究中,结论也较为客观,尤其是认识到我国多个公司整体财务绩效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还有较大差距,并从控制成本、提升研发实力、加强公司治理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关于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财务绩效,我国学者认识到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对政府补贴政策依赖过大,缺乏核心竞争力。但是由于他们在进行研究时,相关企业的财务数据极少,甚至部分新能源汽车企业尚未实现现车销售,比如特斯拉2017年度才实现现车销售,我国蔚来、小鹏、理想等则从2018年、2019年等才实现现车销售。在研究方法中,缺乏比较研究,也不能对各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进行行业排名,这是现有研究的不足。随着各企业实现现车销售,相关财务数据也逐步完整。因此,进行比较研究的条件已经成熟。同时,从现有研究看,对企业短期财务绩效关注不够。

3. 行业背景与公司简介

3.1. 新能源汽车背景

新能源汽车是指除汽油、柴油发动机之外的其它能源用车,其可以切实的缓解对大气环境的破坏,并且可以有效应对传统燃料不可再生的问题。从全球汽车工业发展的角度来看,新能源汽车是未来汽车工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对整个汽车产业链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推动作用,也会是各大国家对能源安全维护和产业结构化升级的战略发展方向。

3.2. 比亚迪公司简介

比亚迪一直奉行自主研发、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得益于其强大的研发能力和创新的发展模式,比亚迪取得了显著的增长,在电池、IT、汽车制造和铁路等许多领域占据了关键地位。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及生态环境恶化,比亚迪公司彰显社会责任与担当,聚焦生态环境保护,致力于新能源行业的开发,对全球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4. 基于EVA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近几年,伴随着对业绩的认识越来越深刻,众多的研究人员从各个方面对业绩进行了定义。例如“从人力资源管理角度来看,绩效被认为是组织结合组织内个人的能力和素质在一段时间内的投入和产出情况。从经济管理角度来看,绩效指的是经济管理活动的成果和效益”。

4.1. EVA的含义及计算

4.1.1. EVA的含义

EVA即经济增加值,又称经济利润,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债务资本及权益资本后的净值。该净值的正负可以表示为企业最终为股东们是否创造出了价值,当该净值为正时,是处于盈利的状态;当该净值等于零时,不存在盈利和亏损;当该净值为负时,处于亏损状态。

4.1.2. EVA的计算

EVA指标的计算公式如下:EVA = NOPAT − WACC × TC。该公式中,NOPAT为税后净营业利润;WACC为加权平均资本成本;TC为资本总额。计算公式中的税后净营业利润是企业的净利润进行调整后得出的,需要调整的项目很多,但在实际的计算当中,为了简化计算过程,只需要选择几项比较重要的项目来进行调整即可。加权平均资本成本的计算需要对债务资本成本率和权益资本成本率进行考虑。资本总额的计算需要考虑企业的债务资本和权益资本以及所有资本。

4.2. 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分析

比亚迪公司现行财务绩效评价

Table 1. BYD’s financial indicators (2018~2022)

1. 比亚迪公司2018~2022财务指标

财务指标

2018

2019

2020

2021

2022

盈利能力

销售净利率(%)

2.73

1.66

3.84

1.84

4.18

净资产收益率(%)

5.9

3.44

9.74

6.81

15.70

营运能力

存货周转率(次)

4.71

4.12

4.43

5.03

5.76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天)

140.01

131.35

97.87

64.51

31.87

偿债能力

流动比率

0.99

0.99

1.05

0.97

0.72

资产负债率(%)

68.81

68.00

67.94

64.76

75.42

发展能力

主营业务增长率(%)

22.79

−1.78

22.59

38.02

96.20

净资产增长率(%)

1.23

3.14

2.96

61.73

16.45

数据来源:比亚迪年报分析。

比亚迪公司的财务绩效评价是将利润作为考核目标,把净利润作为核心来评价公司的盈利能力、营运能力、发展能力以及偿债能力。见表1,本文选取比亚迪公司2018~2022年的财务指标数据来评价财务绩效,从而发现比亚迪公司当前财务绩效的问题。

4.3.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性是指一家公司在一定时期内所取得的业绩,反映了公司的营运能力。通过分析企业盈利能力财务指标,可以分析企业的利润增长情况、提高获利水平,降低成本费用。

Table 2. Profitability of BYD company from 2015 to 2021

2. 比亚迪公司2015年至2021年盈利能力

指标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营业利润率(%)

3.97

5.65

5.10

3.26

1.81

4.52

2.14

总资产报酬率(%)

5.02

5.98

4.90

3.96

1.09

2.90

2.33

净资产收益率(%)

10.22

12.09

7.65

5.05

2.62

7.43

4.01

数据来源:同花顺。

表2,2015年至2021年,比亚迪集团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每年都有很大变化。2016年,比亚迪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分别为5.65%、5.98%和12.09%,是过去7年中的最高值。比亚迪年报显示,公司在2014~2016年间的净利润同比增长率分别为55.1%,78.94%,净利润的显著增加,直接推动了盈利能力指标的整体上升。而净利润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销量逐年增多,2016年公司汽车销售42.2万辆,同比增长11.6%。而2017年到2018年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升降趋势,主要是因为国家部分地区提前切换国六标准,导致销售受到影响从年报中可知,比亚迪净利润中,国家补助的占比较高,这就导致2017~2018年期间,受国家新能源汽车补助下降的影响,比亚迪净利润大幅度下滑,销售净利率下降,盈利能力减弱。从分析可知,比亚迪毛利润远远大于净利润,这说明比亚迪毛利润并没有过多地转化为净利润。比亚迪年报中显示,比亚迪研发资金支出越来越大,研发支出较高,致使毛利润没有很好的转化为净利润,因此,从长远角度看,这并非只有坏处。2017年至2019年,比亚迪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回报率和净资产回报率指数呈现逐年下降的趋势。2020年,比亚迪的营业利润率、总资产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指数都将比2019年有明显增长,分别达到4.52%、2.90%和7.43%。

4.4.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反映了企业利用其现有资本进行生产和管理活动的效能,常用于衡量公司资本利用及经营成效。

Table 3. Operational capability indicators of BYD company (2015~2021)

3. 比亚迪公司2015年至2021年营运能力指标

指标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总资产周转率(次)

0.76

0.79

0.66

0.70

0.65

0.79

0.87

应收账款周转率(次)

4.54

3.27

2.26

2.57

2.70

3.68

5.58

数据来源:同花顺。

表3可整体来看,比亚迪公司在2015年至2021年,营运能力有所较大程度的下降,2017年前后营运能力表现最差,2017年以后则有所改善。

2015年至2020年,比亚迪的应收转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与行业平均值的变动相一致,在2018年以前,均呈现下降趋势。比亚迪汽车转型初期2014~2018年的应收账款周转率一路下滑,直到2018年才有所好转。这是由于比亚迪近年来收入的增速却未能匹配应收账款持续增长的变化幅度,导致了应收账款周转率日益降低,在同行业对比中也处于较低水平。并且,比亚迪公司从2014年开始,应收账款周转天在一路上调,由67.233延长至2017年的161.365,到2018年得到缓解。应收账款周转率下降,应收账款周转天数上升,这一现象可以看出比亚迪在转型初期公司收账速度较慢,平均收账期长,变现水平较差。从比亚迪年报来看,巨额的应收账款消耗了公司大部分的营运资本,并对企业的现金流状况产生了负面影响。为了应对资金短缺问题,比亚迪只能选择采用滚动借债的办法。这一方法虽然能在短期内缓解比亚迪公司压力,却也引发了巨大的利息支出,直接影响了公司的净利润水平。2018年作为转折点,政策的大幅、连续退坡,行业朝市场驱动的方向转型,使得部分企业难以在第一时间偿还债务,甚至部分仅仅依靠政府补贴生存的企业难以为继而被淘汰,行业整体的存货周转率开始下跌是在所难免的现象。应收账款周转率在2017、2018年下跌之后,迅速反弹说明了目前行业对财政补贴的依赖程度还是很高,比亚迪也是其中的一员,财政补贴的减少使得企业资金使用效率在不断的减少。

4.5. 偿债能力分析

偿债能力反映了企业利用其资产清偿欠债的能力。这一指标直接影响企业的信誉及其长期发展前景,是企业财务健康和经营效率的重要指标。

Table 4. Analysis of solvency of BYD company (2015~2021)

4. 比亚迪公司2015年至2021年偿债能力分析

指标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速动比率

0.54

0.72

0.66

0.60

0.67

0.67

0.65

资产负债率(%)

68.80

68.81

66.33

68.81

68.00

67.94

64.76

已获利息倍数率

3.59

6.37

3.43

2.46

2.27

4.59

4.54

数据来源:同花顺。

表4可见,2014年~2018年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比亚迪公司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明显提高并趋于平稳,说明企业资产的变现能力增强,短期偿债能力上升并逐渐稳定。2019年至2022年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整体有所下滑,尤其是速动比率,在2018~2021年同转型初期并未有太大变化,同时指标与1之间仍有较大差距,这表明比亚迪汽车的短期偿债压力越来越大,公司日常经营中对于短期资金的依赖性较大。比亚迪的流动比率与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呈现正向相关性。比亚迪的速动比率与财政补贴在1%的水平上显著且呈现正向相关性,与税收优惠在5%的水平上显著且呈现正向相关性。可以看出,比亚迪的短期偿债能力目前仍然在依靠财政补贴收入,比亚迪的营运资本也常年为负值,直到2020年才有所改善,但依然可以看出目前比亚迪在偿债能力上的困境,财政补贴一定程度上对缓解比亚迪的偿债能力有所影响。

在过去的七年里,从表4可见比亚迪的资产负债率一直处于对角线“N”型趋势,并保持在68%左右。2020年特斯拉资产负债率已经下降至56.49%。然而,在此期间,比亚迪的杠杆率基本稳定在68%左右。比亚迪的杠杆率并没有下降。对于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等指标,特斯拉在2017年至2020年期间呈现出整体上升的趋势,并将在2019年超过比亚迪。整体来看,特斯拉虽然是一家典型的依靠负债实现规模扩张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然而,得益于持续改善,其偿付能力持续提高,反之,比亚迪公司偿债能力各指标在近年来相对趋稳,而且与特斯拉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4.6. 成长能力分析

Table 5. Analysis of growth capability of BYD company (2015~2021)

5. 比亚迪公司2015年至2021年成长能力分析

指标

2015

2016

2017

2018

2019

2020

2021

营业收入增长率(%)

37.48

29.32

2.36

22.79

−1.78

22.59

38.02

总资产增长率(%)

22.85

25.62

22.77

9.25

0.55

2.75

47.14

技术投入比率(%)

3.65

2.77

3.53

3.84

4.41

4.77

4.92

数据来源:同花顺。

表5总体上看,比亚迪的发展能力相关指标波动幅度较大,在多元化业务扩张的初期并没有对企业发展能力带来显著的提升,而多元化经营的后期,比亚迪的发展能力虽然有所改善,但整体波动幅度较大。2015~2016年,由于比亚迪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同时加上政府补贴的扶持,公司总资产在稳定增长。2016年至2020年,比亚迪的营业收入基本呈上升趋势,仅在2019年出现负增长;这是因为随着其他车企的跟进,比亚迪原本占据先发优势的新能源汽车业务竞争压力加大,再加上彼时新能源汽车行业处于萌芽阶段,市场规模较小,众多的竞争对手使得比亚迪生存空间变小,因此2017年开始比亚迪营业收入增速大幅减缓。净利润却从2017年开始逐年减少,并未因城市轨道交通业务的开拓而好转,这不仅是因为新能源销量降低,同时比亚迪在这期间每年都存在较多的应收账款坏账损失和存货跌价损失,使得净利润逐年下降。总资产增长率五年内均为正值,但增长速度逐渐变缓,这是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内部竞争开始火热,特斯拉、国内造车新势力的不断加入,比亚迪市场份额受到部分影响而导致的。可以得出结论,新的能源税政策将对比亚迪的增长业绩产生积极影响。

5. 比亚迪公司分析结果评价与建议

5.1. 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分析结果评价

5.1.1. 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结果分析

上述研究表明,比亚迪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偿付能力、增长能力和整体业绩都在由低到高地发展。各维度指标得分及得分指数在2018年或2019年达到低值,然后再次上升。

5.1.2. 比亚迪公司财务绩效原因分析

(1) 品牌竞争相关原因分析

比亚迪公司之所以会在2018年至2019年达到低值,这可能与特斯拉公司2018年在中国正式投资建厂有关。特斯拉在中国建厂后,对比亚迪公司形成了极大的压力,抢占了比亚迪公司部分市场。

(2) 比亚迪自身相关原因分析

比亚迪的销售研发费用高,根据比亚迪过去几年的官方年报,比亚迪的综合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极低,主要原因是研发成本极高,随着公司的发展,研发支出占收入的比例增加,研发团队也在不断壮大。2020年,该公司的研发支出将达到15亿欧元,占公司营业额的5%。核心活动不够显著。

(3) 国家政策相关原因分析

除了新能源汽车,比亚迪还积极生产传统汽车、移动电话和二次电池,行业跨度比较大,资源相对分散且过度依赖政府补贴,新能源技术汽车发售至今,国家目前正在实施有利的基础设施、政府补贴和其他支持政策,以更好地促进绿色环境。总而言之,目前新能源技术汽车领域的制度和环境非常好,而比亚迪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成功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

5.2. 比亚迪公司发展建议

5.2.1. 提高资金利用率

研究中发现,比亚迪应注意及时调整资产结构,以确保资产负债率能够下降,尽可能向同行业看齐,避免造成因负债过高而无力偿还的现象。首先,比亚迪可以定期对现有资产进行全面的清查评估,确定出资产负债表中的非核心资产,例如部分不动产投资、股权等,适时剥离出售,以减轻比亚迪公司负债,提高其主营业务的资金使用效率。比亚迪可以适当提高资产流动性,同时,也可以通过缩短应收账款周期等方法获得资金,以此来减少对负债的依赖性。最后还可以通过发行债券、股票或其他金融工具的方法来降低融资成本。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保持合理的债务水平,不仅是维护企业正常资产负债比率和确保短期及长期偿债能力的关键,也对比亚迪的持续成长和长期发展产生了正面影响。

5.2.2. 加强成本管理控制

比亚迪需采纳多项策略来有效减少公司的相关成本。从新能源汽车行业来看,汽车的制造成本在汽车制造企业是不可避免的。当前特斯拉公司已将一体化压铸技术运用到新能源车的制造中,这一技术的发明,极大的简化了制造环节,提高制造效率,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新能源车的车体性能,是汽车制造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发明之一。特斯拉凭借一体压铸技术有效降低了制造成本,增强了企业竞争力,提高了市场份额,这为同行业降低成本提供了借鉴意义。一体压铸技术虽然能有效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但该技术能否成功实施又取决于公司的销售规模。目前同行业中已有不少企业尝试采用整体压铸技术,但由于新能源汽车行业竞争激烈,企业销量规模不大,因此效果并不显著。而比亚迪公司作为新能源汽车行业的领头羊,位居全球新能源汽车市场销量榜首,一旦将此技术运用到汽车生产中,这对比亚迪来说将会降低不少成本。

5.2.3. 坚持研发投入

首先是加大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当前比亚迪主要依靠电动化基础优势,面临技术巨头的加入,应加大对智能驾驶系统的研发,以保证其在汽车智能化竞争中仍能保持优势。其次是应保持对核心技术的继续突破,在保持磷酸铁锂电池技术的先进性的同时也要注重固态电池的研发。当前固态电池存在成本高、技术不成熟的缺陷,但考虑到其具有巨大的潜力,一旦克服这些困难,研发出低成本、技术成熟的固态电池,比亚迪的核心竞争力将更上一层楼。此外,比亚迪继续保持对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研究,同时也要注意及时解决当前汽车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问题,生产出更符合消费者需求且更让消费者放心的新能源汽车。

5.2.4. 优化投资提高偿债能力

比亚迪公司近年来债务规模不断扩大,偿债压力也不断加大。鉴于此需要比亚迪公司在未来合理安排投资,在降低企业负债率的同时,规避债务风险,改善财务绩效。比亚迪除在芯片、智能控制系统等方面要加强投资,以补充企业短板外,还要围绕主营业务,适当投资相关产业,比亚迪公司可以适度投资与锂有关的上游产业,保证企业锂供应的安全。同时,比亚迪公司在锂电池方面具有诸多技术优势。针对此,比亚迪在投资中,要加大镍等核心原材料的投资,确保掌握核心原材料的供应,保障供应安全,降低潜在的供应风险。

参考文献

[1] 陈素琴, 王晨. 基于低碳经济的企业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J]. 财会通讯, 2013(21): 101-103.
[2] 王星洲. 国有企业经营绩效评价研究[D]: [博士学位论文]. 武汉: 武汉大学, 2013.
[3] 王利军, 陈梦冬. 湖北省制造业企业研发投入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来自53个上市公司的数据[J]. 湖北社会科学, 2021(5): 75-82.
[4] 谢昕琰, 刘溯源. 财务绩效、制度压力与企业社会责任[J]. 统计与决策, 2021, 37(7): 170-173.
[5] Pekovic, S. and Vogt, S. (2020) The Fit between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Corporate Governance: The Impact on a Firm’s Financial Performance. Review of Managerial Science, 15, 1095-1125.
https://doi.org/10.1007/s11846-020-00389-x
[6] Aguiar-Diaz, I., Ruiz-Mallorquí, M.V. and Trujillo, L. (2019) Ownership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Spanish Port Service Companies. Maritime Economics & Logistics, 22, 674-698.
https://doi.org/10.1057/s41278-019-00130-w
[7] Fabozzi, F.J., Ng, P.W. and Tunaru, D.E. (2021) The Impact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on Corporate Financial Performance and Credit Ratings in Japan. Journal of Asset Management, 22, 79-95.
https://doi.org/10.1057/s41260-021-00204-6
[8] 陈含桦. 零售企业多元化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J]. 商业经济研究, 2020(23): 169-172.
[9] Yülek, M.A., Lee, K.H., Kim, J. and Park, D. (2020) State Capacity and the Role of Industrial Policy in Automobile Industry: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Turkey and South Korea. Journal of Industry, Competition and Trade, 20, 307-331.
https://doi.org/10.1007/s10842-019-00327-y
[10] Shalender, K. and Yadav, R.K. (2019) Strategic Flexibility, Manager Personality, and Firm Performance: The Case of Indian Automobile Industry. Global Journal of Flexible Systems Management, 20, 77-90.
https://doi.org/10.1007/s40171-018-0204-x
[11] Mathiyazhagan, K., Sudhakar, S. and Bhalotia, A. (2017) Modeling the Criteria for Selection of Suppliers towards Green Aspect: A Case in Indian Automobile Industry. Opsearch, 55, 65-84.
https://doi.org/10.1007/s12597-017-0315-8
[12] Kosaka, G., Nakagawa, K., Manabe, S. and Kobayashi, M. (2019) The Vertical Keiretsu Advantage in the Era of Westernization in the Japa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Investigation from Transaction Cost Economics and a Resource-Based View. Asian Business & Management, 19, 36-61.
https://doi.org/10.1057/s41291-019-00074-2
[13] 韩兴国, 许鑫. 财税政策对企业财务绩效的影响研究——基于新能源客车产业链行业上市公司证据[J]. 会计之友, 2020(7): 137-144.
[14] 周洁. 基于EVA的B汽车企业绩效评价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西安: 西安石油大学, 2020.
[15] 白洁. 研发投入对长安汽车财务绩效的影响分析[D]: [硕士学位论文]. 石家庄: 河北师范大学, 2020.
[16] 邹丽娜. 新补贴政策下新能源汽车企业财务绩效提升的对策研究[D]: [硕士学位论文]. 徐州: 中国矿业大学, 2020.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