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铅是一种极为重要的有色金属资源,在工业生产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广泛应用于化工、弹药、合金等多个领域[1]。然而,我国铅资源发展面临多重挑战,首先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保障年限显著缩短,资源循环利用效率不高,并且我国铅资源对外依存度高,一直保持在20%左右。与此同时,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2]。这些问题不仅严重制约着铅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长此以往更将影响我国经济建设。因此,亟需采取措施,在有效回收利用资源的同时进行对环境的保护,以确保国民经济健康稳定发展。
通过对废水中铅的高效回收和利用,可以大大减缓资源不足问题并解决环境污染影响。针对处理及回收废水中重金属,有以下几种常用的方法,包括沉淀法[3]-[5]、电化学法[6] [7]、物理吸附法[8] [9]、离子交换法[10]等。离子交换法中离子交换树脂具有成本低廉、分离效率高、材料可重复利用等显著优势[11]。杨秀培[12]等人用D113阳离子树脂将Pb2+浓度为84.0 mg/L的废水降至0.03 mg/L。蔡艳荣[13]等人使用DK110树脂分离富集蔬菜中的铅。徐晶晶[14]等人研究了732型阳离子交换树脂对铅吸附性能,在最佳条件下,铅的吸附率达到94.5%。杜容山[15]等人用螯合离子交换树脂柱富集地表水中的痕量铅。
本文选用D412树脂对水溶液中的Pb2+进行吸附,研究D412对Pb2+的吸附性能,在静态条件下进行吸附实验,探究Pb2+溶液初始浓度、吸附时间、溶液初始pH以及共存离子对D412吸附Pb2+的影响,并使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其吸附行为进行拟合及研究,为吸附分离回收Pb2+提供了有益的指导。
2. 实验部分
2.1. 试剂与仪器
材料与试剂:D412树脂(郑州和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硝酸铅、四水合硝酸钙、九水合硝酸铁、六水合硝酸镁等分析纯试剂购于国药集团化学试剂有限公司。
仪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赛默飞世尔科技公司),智能恒温摇床(上海优普实业有限公司),超声清洗仪(昆山美美超声仪器有限公司)。
2.2. 树脂的预处理
D412树脂作为阳离子树脂,是一款氨基磷酸型螯合树脂,其功能基团为氨基以及磷酸基。将D412树脂用4%的HCl溶液浸泡4 h后,用去离子水洗至约中性;再通入质量分数为3%的NaOH溶液并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最后用质量分数为4%的HCl溶液浸泡4 h,再用去离子水洗至中性后将树脂滤干备用。
2.3. 静态吸附实验
于离心管中称取0.02 g活化后的D412树脂,将其加入40 mL配置好的一定浓度的Pb2+溶液中,并使用盐酸或者氢氧化钠调节pH,在恒温25℃,转速250 r/min的条件下震荡吸附反应一段时间后,取吸附后溶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Pb2+浓度。并计算吸附量,如下列公式(1):
(1)
其中,qe为D412的平衡吸附量(mg/g),C0为溶液中最初的Pb2+质量浓度(mg/L),Ce为吸附完成后溶液中Pb2+的质量浓度(mg/L),V为溶液最初的体积(mL),m为称取的吸附剂的质量(g)。
2.3.1. 等温吸附实验
称取等量活化后的D412树脂分别加入到初始浓度为50、100、150、200、400 mg/L的Pb2+溶液中,恒温恒速震荡24 h,取吸附后上清液,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溶液中Pb2+浓度并计算吸附量,探究Pb2+的初始质量浓度对吸附量的影响。
2.3.2. 吸附动力学实验
称取等量活化后的D412树脂加入到初始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Pb2+溶液中,间隔时间取样,取吸附60、120、300、600、750、960、1440 min的溶液,并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对溶液中的Pb2+浓度进行测定,计算吸附量,探究吸附时间对吸附量的影响。
2.3.3. pH对吸附量的影响
称取等量活化后的D412树脂加入到初始质量浓度为150 mg/L的Pb2+溶液中,分别用HCl、NaOH将pH调至2、3、4、5、6,吸附完成后,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溶液中Pb2+浓度并计算吸附量,探究pH对吸附量的影响。
2.3.4. 吸附竞争实验
分别配制Pb2+与Fe3+、Ca2+、Mg2+摩尔比为1:1的混合溶液,取同等体积溶液加入等量活化后的D412树脂,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测定吸附后溶液中各离子的浓度,探究其他金属离子对吸附量的影响及其选择吸附性能。
3. 结果与分析
3.1. 等温吸附实验
Figure 1. Adsorption isotherm line
图1. 等温吸附曲线
图1为D412树脂对Pb2+的等温吸附曲线。由图可知,在Pb2+初始浓度逐渐增大的情况下,D412树脂对Pb2+的吸附量也随之增大,并在一定浓度下达到吸附饱和状态,此时的吸附量即为最大吸附量,D412树脂对Pb2+最大吸附量约为186.9 mg/g。
为了进一步深入探究D412树脂对Pb2+的吸附方式及其吸附机理,分别使用Langmuir模型、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3种吸附模型对测得实验数据进行非线性拟合[16] [17],其方程分别见公式(2)~(4)。
(2)
(3)
(4)
式中,qe为D412在吸附平衡时的Pb2+吸附量(mg/g),qm为吸附剂的饱和吸附量(mg/g),KL为Langmuir吸附常数(L/mg),Ce为吸附平衡时溶液中Pb2+的浓度(mg/L);KF为Freundlich的吸附容量常数,n为Freundlich的吸附强度常数,AT(L/mg)为最大结合能对应的平衡常数,bT(g/mg)为Temkin的等温相关常数,T为温度(K),R为理想气体常数(8.3145 J/mol/K)。
表1是三种模型的拟合参数,由表格中的内容可知,D412吸附Pb2+的吸附行为更符合Langmuir模型,拟合度均高于Freundlich模型和Temkin模型,拟合度良好,得到的R2为0.99,说明D412树脂吸附Pb2+是单分子层的化学吸附,树脂的功能基团磷酸基上的H+与溶液中Pb2+进行了离子交换作用,并且D412树脂对Pb2+的理论最大吸附量为186.5 mg/g,与实验结果相吻合。
Table 1. Fitted isothermal parameters for Pb2+ absorption by D412
表1. D412对Pb2+的等温吸附线拟合结果
模型 |
Langmuir |
Freundlich |
Temkin |
|
1/KL |
qm |
R2 |
KF |
1/n |
R2 |
AT |
bT |
R2 |
|
L/mg |
mg/g |
|
mg(n-1)/n∙L1/n/g |
|
L/mg |
J/mol |
|
|
0.7 |
186.5 |
0.9919 |
113.6 |
0.1 |
0.7939 |
330.3 |
137.7 |
0.9000 |
3.2. 吸附动力学实验
图2是D412树脂吸附Pb2+吸附动力学曲线,由图可知随时间增加吸附量逐渐增大至平衡状态,0~300 min时为第一阶段,吸附速率较大;300~960 min时为第二阶段,吸附速率逐渐缓慢,960~1440 min时为第三阶段,吸附达到了平衡,为达到最快的吸附效率,吸附时间可以控制在960 min。
Figure 2. Adsorption kinetics curves
图2. 吸附动力学曲线
为进一步分析,用准一级模型、准二级模型拟合吸附动力学曲线,方程分别为公式(5) (6)。
(5)
(6)
式中k1 (min−1)为准一级吸附速率常数,k2 (g/(mg·min))为二级吸附速率常数。
拟合参数见表2,由拟合结果可知,相较于准一级模型,准二级模型对动力学曲线拟合更好,R2约为0.99大于准一级的0.98。拟合结果表明D412树脂对Pb2+的吸附是化学吸附,D412对Pb2+吸附速率的大小受其自身表面的活性位点数和溶液中Pb2+的浓度影响。
Table 2. Fitted kinetic parameters for Pb2+ absorption by D412
表2. D412对Pb2+的吸附动力学拟合结果
模型 |
准一级模型 |
准二级模型 |
|
k1 |
qe |
R2 |
k2 |
qe |
R2 |
|
min−1 |
mg/g |
|
g/(mg·min) |
mg/g |
|
|
0.005 |
181.1 |
0.9791 |
0.00003 |
205.0 |
0.9891 |
3.3. pH对吸附量的影响
如图3所示为pH对吸附量的影响,为防止产生氢氧化铅沉淀,实验将pH设定在2~6之间。由图可知,当pH在2.0~3.0范围内,树脂的吸附量大幅度降低,在pH为2.0时吸附量最低,为47.6 mg/g;当pH在5.0~6.0之间时,吸附量达到最大,约为188.0 mg/g。说明该树脂在极酸的情况下,吸附量会有所下降,这可能是由于溶液中的H+阻碍了基团中的H+与Pb2+这个离子交换。所以在进行吸附时应将pH控制到5或6。
Figure 3. Adsorption isotherm line
图3. 等温吸附曲线
3.4. 吸附竞争实验
在实际含金属离子的废水中,成分往往更复杂,可能还有其它金属离子和铅离子共存。所以为了进一步探究其他离子对吸附过程的影响,配置复合离子溶液,在其它金属离子与Pb2+为1:1的情况下对其进行探究。
由图4可知,Ca2+和Mg2+对Pb2+的吸附几乎没有任何影响,吸附量仍然保持在180 mg/g左右,并且在吸附过程中树脂几乎不吸附Ca2+和Mg2+。虽然Fe3+对D412吸附Pb2+的吸附量的影响较大。在pH的探究过程中,将吸附的最佳pH设定在5或6,而Fe3+在pH为4的时候,就已经完全沉淀,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节pH值时,废水中的Fe3+已经形成沉淀。所以D412能够在其他离子如Fe3+、Ca2+和Mg2+存在的情况下,对Pb2+进行分离和富集,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Figure 4. Competitive adsorption experiments
图4. 竞争吸附实验
4. 结论
(1) 以阳离子树脂D412为吸附剂,对水溶液中的Pb2+进行吸附,用吸附等温模型和动力学模型对其实验结果进行拟合,得到的吸附等温曲线符合Langmuir模型,动力学曲线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表明该吸附过程为化学吸附,并且得到最大吸附量约186 mg/g,在960 min时达到吸附平衡,初始pH为5或6时最佳的实验结果。
(2) 当有其他离子同时存在时,如Ca2+和Mg2+的存在对Pb2+的吸附几乎没有任何影响,Fe3+对D412吸附Pb2+的吸附量的影响相对较大。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调节至最佳吸附pH值时,Fe3+已完全沉淀。所以D412能够在其他离子如Fe3+、Ca2+和Mg2+存在的情况下,对Pb2+进行分离和富集,达到资源回收利用的目的。
基金项目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创新团队项目(2021CFA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