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在图论中,我们将有向图和无向图统称为图,其中任意两个点都存在一条路径称为连通图;若
是一个有向图,
。以
为起点的有向边的个数称为
的出度,记作
;而以
为终点的有向边的个数称为
的入度,记作
。我们令
,叫做点
的度数;若图的顶点
可划分为两个互不相交的非空子集
和
(即
且
),并且图中每一条边的两个端点分别属于两个不同的子集,则称该图为二部图。
在本文中,所有的图都是有限连通图。
我们令
是一个连通图,其中
,
分别表示顶点集、边集,我们用
表示弧集。图
的全体自同构的集合在映射乘法之下组成一个群,叫做图
的自同构群,记作
。具体来说,若G分别作用在
,
或
上是传递的,相应地,我们称图
是G-点传递,G-边传递或G-弧传递的。
在群与图的研究中,对于传递图的分类一直以来是一个热门的话题,特别是对于特定阶数图的分类。在上世纪七十年代,Chao对素数阶对称图进行研究[1],开启了特定阶数对称图刻画与分类,为后续学者的深入研究奠定了基础;随后,Alspach和Sutcliffe对2p阶的点传递图进行了猜想[2],这一猜想激发了许多读者广泛的研究兴趣;众多学者在此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取得一系列重要成果,如p、2p、3p阶对称图已经得到了分类[3]-[5];此外,Praeger在文中给出了两个不同素因子乘积阶的对称图分类[6];化小会,冯衍全教授等人分别给2pq阶5度和7度对称图分类[7] [8];蓝婷和凌波给出4p阶11度对称图的完全分类[9]。从阶数角度进行了剖析,通过分析图的结构特征,群的作用以及对称性等方面,为进一步理解代数图论提供了支撑和丰富案例。
本原性作为群作用的一种特殊类型,它在刻画对称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称群G作用在集合
上是本原的,当且仅当
上不存在非平凡的G不变划分。特别地,对于图
若
在边集
上的作用是本原的,那么称图
是G-边本原的。对于边本原图的研究,最早起源于Weiss对3度边本原图的研究[10],如完全二部图
、Heawood图和Biggs-Smith图等。近年来,边本原图的研究取得了显著进展。2010年,Giudici和李才恒教授系统地运用O’Nan-Scott定理对边本原图和边拟本原图进行分析[11],详细阐述了可能的边和顶点作用类型,并给出了丰富多样的实例,确定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边本原。随后,郭松涛教授、冯衍全教授和李才恒教授对4度边本原展开了研究[12],并确定了4度边本原图包括完全图
、co-Heawood和完全二部图
等,这些结果明确了4度边本原图的具体类型。同样的相关研究,郭松涛教授和冯衍全教授等人也对5度边本原图进行了分类[13],证明了所以有限5度边本原图都是2-弧传递的,并给出了相应的自同构群,点稳定自群和边稳定子群。研究发现,边本原图的边稳定子群在度数不超过5时是可解的,而度数大于5时可能不可解,基于此,吴辞旋教授和潘江敏教授证明了6度边本原图是2-弧传递的[14],且除了
外自同构群几乎是单群,还确定了具有可解边稳定子群的6度边本原图。
在边本原图研究的基础上,李才恒教授等人证明了当图
是一个连通的非平凡的G-边本原图且
是G-弧传递的[11],则满足
是G-点本原的、G-双本原的或G局部非本原的。并进一步提出了双本原图的概念,我们设
是一个简单连通的二部图,其中
,其中
和
被称为二部图的分部,令
,若
中存在一个指数为2的正规子群
,即
满足
,且
在两个分部
和
上作用是本原的,则我们称图
是
-双本原的
实际上对于双本原图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985年,Ivanov和Iofinova对3度的双本原边传递图进行了完整的分类[15];随后,李才恒和张华教授对4度双本原图进行了分类[16];最近,蔡琦和路在平教授完成了双本原边传递5度图的分类工作[17],特别的,他们证明了双本原半对称5度图存在且唯一。
基于以上的研究,我们将以6度边本原图为研究对象,利用
在
上作用是非忠实的,来讨论6度双本原图的分类,给出本文的主要结果:
定理1.1 在非忠实的作用下,6度双本原边本原图只有
。
2. 预备知识
本节将介绍一些重要的定义,引理和定理。
我们首先给出群作用的定义,如下:
定义2.1 [18]设
是一个非空集合,其元素称作点,
表示
上的对称群。所谓群G在
上的一个作用
指的是G到
内的一个同态,即对每个元素
,对应
上的一个变换
,并满足
,
,
或者
,
。如果
,则称G在
上的作用是忠实的。如果
,则称G在
上的作用是非忠实的。
接下来是代数图论中的相关概念的介绍,我们始终假设
是一个简单的连通图。令
的所有邻域的集合为
,邻域
称为
的度数。
引理2.2 [19]图的自同构保持顶点的度数不变,对于映射后的顶点
与
有相同的度数。
证明:设
表示由顶点
在图
中的所有邻点诱导的子图,则
。因此
和
是图
的同构子图,它们具有相同的顶点数,所以
和
的度数相同。
若图的自同构群G作用在边集上是本原的,我们称这个图是G-边本原图。关于边本原图有下面的一些经典结论:
引理2.3 [11]如果
是一个连通的G-边本原图,并且满足以下情况之一成立:
1) 若G不是点传递(可得出
是星图)
2) 若G是点传递但不是弧传递的,通过边稳定子和点稳定子可得圈图的性质
3) G是点传递和弧传递的
基于引理2.3的结果,我们可以进一步讨论边本原图在弧传递的条件下,有下面的结论:
引理2.4 [11]设
是一个连通的非平凡的G-边本原图,那么
是G-弧传递的,并且满足以下情况之一成立:
1)
是G-点本原的
2)
是G-双本原的
3)
是G本原图的扩张,且该图是G局部非本原的
本原群作为一类特殊的置换群,它在群论的发展历史上有重要意义,1990年O’Nan Scot和Praeger通过对本原置换群的结构进行分类,揭示了群的内在性质。最终得出了下面重要结果。
定理2.5 (O’Nan Scot-Praeger定理[20])设G是集合
上的本原置换群,如果
为G的唯一极小正规子群,T为非交换群,给定
。则G为以下八种情形之一:仿射型(HA),几乎单型(AS),单对角型(SD),扭圈积型(TW),乘积作用型(PA),全形单型(HS),全形复合群型(HC),复合对角型(CD)。
最后我们以一个6度边本原图的分类结果来结束本节。
引理2.6 [21]设
是一个6度边本原s-传递连通图,其中
,令
是一条边,
是顶点。则自同构群
,点稳定子
和边稳定子
,如下表1所示:
Table 1. Classification of 6-valent edge-primitive graphs
表1. 6度边本原图的分类
s |
|
|
|
(注记) |
2 |
|
|
|
|
2 |
|
|
|
\ |
2 |
|
|
|
\ |
2 |
|
|
|
\ |
3 |
|
|
|
|
4 |
|
|
|
\ |
4 |
|
|
|
\ |
3. 证明定理1.1
设
是一个6度连通的二部图,其中
,G是边本原的,其中
,
,且
在
和
两个分部上作用是本原的。若
在
上的作用是非忠实的,则
。
如果若
在
上的作用是非忠实的,设
是
在
作用的核,因为
作用在
是非忠实的,所以
是非平凡的。
假设
作用在
上也是非忠实的,则存在非单位元
使得
对所有
成立。由于因为
,且
在
和
上作用是平凡的,即
是
在
上的核,这与
在
上作用是忠实矛盾。因此
作用在
上一定是忠实的。
是
的正规子群,因为对于任意
和
,有
,且
在
上作用是本原的。则
在
上作用是忠实且传递的。
由于
在
上是传递的,对于任意
,存在
使得
。因为
是6度连通二部图,因此对于任意
,
。假设存在
,对于某个
有
。由于
作用在
上是传递的,且
,
,存在
使得
。然而
是边传递的,且
是6度连通二部图,这意味着任意
和
都有边相连,这与假设矛盾,所以
。
因为
是一个完全二部图,其中
,且任意
和
之间都有边相连。因此,由引理2.5和表1,可知
的自同构群
是
。因为
在
和
上作用是本原的,且
,G的结构必须满足
或
。
综上,
在
上的作用是非忠实的条件下,6度连通二部图
只有完全二部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