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引言
2022年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到,英语的课程内容由主题、语篇、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技能和学习策略等要素构成。英语课程围绕这几个要素,通过各种学习活动、应用实践等,推动学生的核心素养的发展。其中语言知识包括了语音、语法、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这几个方面在学生的英语写作中都尤为重要,在写作中,就要求学生的语篇具有连贯性,词汇语法运用得当,语法知识又包括了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体等多方面。在英语写作中,初中生可以了解不同的写作风格,如叙述和解释,以及他们独特的风格结构和语言表达,有利于他们正确使用书面语言。同时,它也可以帮助学生去了解国外的文化。因此,在交际中,学生可以避免触犯各种文化的禁忌,从而有效地与他人进行交流与合作。显然,初中生可以通过大量的写作练习来发展语言技能,为实际的语言交流打下基础。但是在英语学习的过程中,主谓一致这一语法点让普遍中学生感到困惑,在写作当中,这个问题尤为显著。因此,本文就主谓一致偏误在初中英语写作中的影响这一主题进行了探讨,并就此提出相关的教学和学习策略,来帮助教师的教学和学生在这一语法点的困扰,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
2. 概念界定
偏误的定义
关于偏误的界定,不同学者给出了不同的定义,对偏误的分类及定义的研究,最初起源于Corder。Corder (1967)提出了认识性偏误和疏忽性偏误[1]。他认为偏误是由于第二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时未能够完全掌握目标语的语言规则和系统性的语言知识而产生的,学习者是很难依靠自己来纠正这种偏误。Dulay和Burt (1974)认为,偏误是语言学习者在使用目标语时表现出的缺陷[2]。我国学者对偏误的定义也存在着不同的看法,这里对胡壮麟(2002)的定义作出了阐述,他认为语言学习者若因为不正确的学习或者是不完整的学习目标语的使用规则而致使他们偏误地使用了语言,那么就被认为是犯了偏误[3]。综上所述,尽管不同的学者对偏误的定义有所不同,但它们之间也存在着共同点:偏误是语言学习者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产生的,是不符合目标语言的使用规则的,是语言学习者所掌握的规则与目标语的标准规则之间存在的偏差。本研究采用Corder对界定,即偏误是受语言能力的影响,语言学习者未掌握目标语的知识体系或对目标语的使用规则的偏误理解而导致的对目标语语言规则的偏离,且语言学习者不能够主动发现进而进行纠正的。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 国外相关研究
在初中英语写作中,主谓一致的偏误现象是常见的问题之一。国外对于主谓一致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语言学习者所犯的错误上。例如,Bock & Miller (1991)和Bock (1995)分析了学习者在使用主谓一致时出现的各种错误类型,并指出,在英语中,动词必须与它的主语在数方面保持一致,这是主谓一致原则中最基本的要求[4]。Eberhard (1997)通过实证研究进一步发现,当学生在判断含有局部名词的句子中的主谓一致性时,局部名词的复数形式会影响他们的判断速度,从而增加判断过程中出错的概率[5]。
一些学者也对主谓一致的规则进行了讨论。Quirk和Randolph (1973)强调,选择动词的形式需要根据主语是单数还是复数进行区分[6]。Greenbaum (1989: 208)补充道,无论谓语动词在数和人称上的差异如何,主谓一致的原则都适用[7]。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关于主谓一致的研究大多基于其错误案例及其规则探讨,这些理论研究为探究初中英语写作中的主谓一致偏误现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通过对这些研究的理解,我们可以更好地识别和分析初中生在英语写作中遇到的主谓一致问题,进而采取有效的教学策略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些问题。这不仅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也为进一步探索主谓一致的教学方法提供了理论支持。
3.2. 国内相关研究
国内学者在探讨主谓一致问题上也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耿丽波和杨一鸣(2013)研究了无意注意条件下主谓一致违规情况,证明即使在关键期之后获得第二语言,大脑仍能够使用双语句法自动处理方法[8]。这为分析初中学生在非专注状态下处理主谓一致的能力提供了理论依据。
从认知角度出发,一些学者探讨了主谓一致中的数吸引现象。例如,张少林(2011)采用“二选一正确与否判断和反应时间测量”的实验范式,证明当主题中心词是单数名词或集体名词时,数的吸引对中国大学英语中级水平学习者的主谓一致处理正确性和反应速度有显著负面影响[9]。
关于主谓一致错误的原因,桂诗春(2004)认为,中国英语学习者由于缺乏相关知识和语言能力,并受到汉语一致性要求的深刻影响,容易出现主谓一致错误[10]。
综合上述研究,它们为理解和解决初中英语写作中主谓一致偏误现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指导。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对象
本研究选取了万州某中学初一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学生整体的学习水平和成绩基本处于相同水平。该班级共54名同学,本研究则对该54名同学对同一话题的日常写作样本进行了分析,共计54份文本。
4.2. 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研究初中学生英语写作中主谓一致的错误。具体而言,本研究将解决以下两个研究问题:
1) 初中英语写作中主谓一致偏误的主要类型有哪些?
2) 初中英语写作中主谓一致偏误的应对策略有哪些?
4.3. 研究方法
文本分析法
本研究在写作中,通过选取该班级的54份写作文本进行批改与详细分析,将学生所犯的动词偏误进行分类、整理和归纳,调查学生在主谓一致偏误上有那些具体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对应的教与学的策略来帮助学生在写作中减少类似的偏误。
5. 文本分析与策略提出
5.1. 主谓一致偏误的类型分析
第一种主谓一致偏误的类型:当句子中的主语是复数名词时,谓语在句子中使用第三人称单数。很多学生从刚学会主谓一致的用法开始就经历过这样的错误或错误。这里的正确语法是,当复数可数名词用作主语时,动词应该以复数形式使用。下面是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分析时所发现的具体案例:
“We visits a farm.”
“They cooks delicious food for us as dinner.”
“We takes a long bus ride to the farm.”
在上述例子当中,主语为复数形式,但学生却将谓语动词用作三人称单数,研究者在课后对学生进行了询问,得到学生的回复是:错误地将第三人称单数和名词复数作了混淆,在使用时就没有分得很清楚,就导致了以上的错误。
第二种主谓一致偏误的类型:句子中的主语是“people”,谓语用第三人称单数。“people”在英语写作中很常见的一个词,然而,也有许多学生犯错误或错误。正确的语法是,当“people”用作主语时,动词应该使用复数形式。
“People was happy but they felt tired.”
在本句中,people用作主语,但people是一个集合名词,谓语动词应该使用复数形式。学生辨认名词的单复数通常是看名词词尾是否加了“s”或“es”,他们无法辨别集合名词,所以在运用时,谓语容易用成三人称单数形式,学生在碰到不熟悉或不认识的集合名词时,就容易犯上述错误。
第三种类型是当一个句子时态发生在过去时,学生的谓语动词使用不当,导致主谓不一致的情况产生。下面是对收集到的文本进行分析时所发现的具体案例:
“I were very happy to the farm.”
在此篇文本中,整篇的时态是过去时态,这个句子的主语为“I”,但是学生却在表达时,将be动词的过去时态用错,正确的应该是“was”,对此,研究者进行了询问,得知学生对于过去时态的运用不够熟练,人称与be动词的对应不够熟悉,导致学生在使用第一人称时,be动词的过去时采用的时“were”。
第四种类型是,句子主语为单复数同形的名词时,学生不能正确识别出单词在本句当中的含义,所以就会误用谓语动词的单复数形式。以下是在分析文本时发现的案例:
“The crowd was running for lives.”
“The sheep is running on the grass.”
学生在写作时,一时无法辨别出在这样的句子当中,“sheep”和“crowd”是属于单数还是复数,虽然能够知道它们是单复同行的单词,但是他们在运用时还是不够熟练。
5.2. 主谓一致偏误的应对策略
主谓一致偏误不仅影响初中生的写作能力,还可能对他们的学习态度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提升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增强文章的连贯性并提高整体文章质量,同时激发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本文针对上述偏误类型,从教师的教学策略和学生的学习方法两方面提出具体解决策略。
5.2.1. 从教师角度
首先,教师要清晰并重复地讲解主谓一致的规则,让学生学会正确运用。初中生正是容易忘记知识点的时候,教师要适当地对学生进行重复教学,让学生将主谓一致的规则印在脑海里,避免运用时忘记这一原则,例如,在教授第三人称单数动词形式时,可以通过模拟日常对话场景,让学生实际应用这些规则,从而加深记忆。其次,教师应教授学生辨认集合名词并积累。为帮助学生准确使用集合名词,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词汇积累活动,鼓励学生记录课堂上遇到的集合名词,并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拓展词汇量。例如,组织“每日一词”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分享一个新学到的集合名词及其用法,以此增强理解和记忆。再次,为帮助学生准确使用集合名词,教师可以设计专门的词汇积累活动,鼓励学生记录课堂上遇到的集合名词,并通过课外阅读进一步拓展词汇量。例如,组织“每日一词”活动,要求学生每天分享一个新学到的集合名词及其用法,以此增强理解和记忆。最后,对于容易混淆的单复同形名词,教师应通过实例对比分析,让学生了解这些名词在不同语境下的具体用法。比如,“sheep”作为单复数同形的名词,在描述一群羊时仍使用原形,但需要根据上下文判断数量意义。
总之,教师不仅要明确告知学生相应的运用规则,还需创设情境教学,如利用情景剧或故事创作等方法,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实践,逐步掌握主谓一致的用法。
5.2.2. 从学生角度
首先,学生应在课后及时复习课堂内容,特别是老师强调的知识点。对于易错点,应建立个人笔记,定期回顾以加深印象。例如,设立“每周自查表”,列出本周内所犯错误及改进措施,便于自我监督。其次当遇到难题时,学生应积极向老师请教,并将老师的反馈整理成自己的学习资料。例如,创建“错题本”,记录每次作业或测试中的错误及其正确答案,定期查阅避免重复出错。最后,通过大量阅读英文书籍、杂志或新闻,学生可以接触到更多真实的语言材料,有助于积累词汇和熟悉语法结构。例如,每月选择一本适合自己水平的英文读物,边读边做笔记,标记出含有单复同形名词的句子,加以背诵记忆。
通过上述方法,学生在练习过程中会逐渐熟练对于主谓一致的运用,在日后的写作当中也可以减少对主谓一致的偏误,学生在写作方面的能力会逐渐提高。
6. 结语
英语写作在“听说读写”中也是比较重要的一点,不仅要对学生进行输入知识,输出更是学生习得知识的重要一环,而写作就是让学生进行输出的手段之一,本研究聚焦于初中英语写作中的主谓一致偏误现象,旨在通过对这一特定语法问题的探讨,识别出常见的偏误类型,并基于文本分析提供针对性的解决策略。但是由于本文的研究样本量较少,导致对偏误类型的分析未能达到全面覆盖的程度,同时采用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分析得可能不全面。在后续的研究当中,希望可以采用多方法,样本量足够,以作出更加深刻的研究。